果敢资讯网
标题:
果敢杨家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夫子
时间:
2016-6-17 14:56
标题:
果敢杨家历史
果敢杨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42年,也就是明朝灭亡的前一年。在南京柳树湾大石板,杨家的先祖杨高学,他是一位武举人,武举人通常是军官的后代。1642年,在中国是动乱的一年。抵抗满清人的入侵,用光了中国朝廷仅有的财富。从朝廷到地方官员,贪污腐败,引发了频繁的农民起义和军队反抗。明朝廷的无能失治,导致江河决堤,灾难遍地,人民无家可归。结果,在1644年,在吴三桂的帮助下,满州人打跨了明朝。当时,杨高学只有22岁,而且是一个忠于明朝的人。他追随明朝廷从南京到浙江、广州、广西,最后在云南住下来。1657年他到达大理。次年,与一位顺宁茶商的女儿结婚。H·R·戴维斯少校在1895年到达顺宁时,对这个地方有如下描述:
“2月14日,我们穿过一个山岭,到达了顺宁。这里并不能称作平原,仅仅只是一块种植的平地,只有半英里宽,中间有一条叫做“Pei-ch’ioa ho”的小溪,两岸有梯田。城子建在平掌两边山脚,海拔约5400英尺,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城子周边长1英里左右,外城筑有15英尺高的城墙,里城筑有土基城墙。在外城和里城之间,居住着六七百户居民。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即永历帝,在云南统治了几年。如果需要,他可以向兴威和“maing maw”写信要兵。他到腾冲后,拿出100 金子交给八莫土司,叫他到瓦城向缅甸皇帝疏通,给予庇护。获准后,他和随行700多人,弃甲乘船南下瓦城,被安置在皇宫对面。对此,其余未跟随他同时下瓦城的其他各路的官兵,认为是缅甸软禁了永历帝,曾举兵攻打瓦城而未遂。永历因此还向缅甸皇帝作过道歉。1662年,其儿子娶了满州皇帝公主为妻的吴三桂,率两万清兵,抵达瓦城附近的昂丙列,要求缅甸皇帝兵德烈交出永历帝。结果,永历帝被吴三桂押回昆明而被吊死。
永历皇帝死后,杨高学放弃了反对满清的立场,在顺宁住下来,与家人过着安定的生活,并有了两个儿子;杨映和杨正。
1682年,在20岁时,杨映娶杨书女儿为妻,经营茶叶生意,逐渐发富。在那个时候,顺宁有许多腐败官员和土匪,杨映的发迹,导致了这些人之中某些嫉妒他的人,向满清政府投诉,说杨映是明朝忠臣的后裔。杨映意识到危险可能降临,同时,考虑到不能全家人一齐被擒。于是,杨映和他的长子杨富才,向东逃难;他的妻子则用背箩背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献才(译注:其他史料有“猷才”之说)和高才(Gao Tsai),往西逃难。她辗转到达科干山(今天果敢)中部老夯岩(现属中国)。显然,这家人最后还是团圆了,因为杨映和他的妻子的坟墓,现在还在火烧寨。直到1960年,杨家这个家族每年还去扫坟拜墓。杨映后来将家搬到红石头河,在这里,他的家业逐渐发展壮大。其中他的二儿子杨献才,逐渐表现出领导才能。当时,科干山众多部族之间的争夺斗争十分激烈,因为交通和信息闭塞,种族之间相互猜忌很大,关系紧张。
杨献才所在兴达户(今天大水塘地区),位于果敢的中部,当时有个叫陈驸马的人,是兴达户的首领,经常受到土匪及其他部族的攻击。陈驸马不但无能,而且懦弱,遇事拿不出主意。
1739年,怒江沿线的土匪,再次侵犯附近的村寨,杨献才在这个关键时刻,拯救了这个危险的局势。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尊重他,承认他是大家的首领。在杨献才的统辖下,兴达户是和平与稳定的。他首先是组织当地民众接受军事训练,让他们自己保护自己。在和平与稳定之下,他鼓励附近村寨的居民,与兴达户通商,或迁居兴达户。这样就减少兴达户与周边部族的隔阂。他还制定了一些基本法律和向贫穷、老弱、疾病及丧失劳力的人,提供食物及其他生活用品。当土匪洗劫红石头河居民时,他最小的兄弟杨高才,被派去抵抗土匪,杨献才则将衙门迁到楂子树。当时兴达户的辖区,就象今天的大水塘。它的中心是岔河,东边是红石头河,西边是楂子树,南边有竹瓦寨,北边是南郭。由于看到兴达户的稳定和强盛,周边许多部族开始投靠兴达户,要求得到兴达户的保护。(地图3)。杨献才的智慧和他的公道,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他倡导的组织和行政管理法,给以后历任杨家世袭土司定下了执政的规范。他所制订的领导人的守则是:(一)知识和经验超越别人;(二)果断;(三)得到人民的拥护;(四)是遵纪守法和品德高尚的模范;(五)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六)有正义感和仁慈心;(七)要有个人魅力和领导艺术。在当时果敢那种特殊情况下,只有那些在体质上、心理上和人格上很强的人,才能得到生存。由于这些守则,杨家得以保持他的不间断的世袭领导权而近250年。
杨献才62岁去世,他被埋在老夯岩。1758年,杨维兴接替他的父亲职位,跟随他父亲的脚步和遵循他父亲定下的规则,他赢得人民的尊敬。他有4个弟弟:杨维仁、杨维信、杨维新和杨维林。他们每个人,都为扩展科干山领土作出了贡献,此时其辖区比其父亲时代拓展了10倍。杨维兴的领导,主要在军事征服和扩大政治影响。第一个被征服的是杨德山,原因是克钦(注:即景颇)族人准备攻打杨德山,杨维兴即派驻在渔塘的亲戚杨玉率兵去帮助和领导抵抗克钦入侵者,在打败克钦人之后,杨玉就在杨德山住了下来。由此,兴达户的影响又扩大了。木古河,也是被100多人组成的克钦部队攻打,他的兄弟杨维信率部去抵抗,克钦失败退走,杨维信就在木古河住了下来。由于兴达户的扩大,他的弟弟杨维仁,被派去管理大水塘。他的一些侄子,则被派去守卫和管理白沙沟和岔河。与此同时,班中和班永的首领,也来请求保护,他又派他的小儿子杨有泮,到班中班永驻扎。因此,班中、班永两地,也归入兴达户统辖了。为了随时能够应对入侵者,他组织了很多民兵,令其长子杨有根指挥。在杨维兴的领导下,兴达户吸收了放马场、大山、南令坝、班中、班永、螃蟹河、酸格林、老街坝、渔塘、杨德山、忙牙、木古河和瓦窑,行政中心也由楂子树垭口,搬到楂子树大寨。
在1765年—1769年,中国对缅甸统治阿瓦的皇帝醒彪显(Hsin Phyu Shin),发动了4次大的战争。当时,醒彪显的军队,被拖住在对泰国的战争中。1767年,入侵的缅甸军队,曾经占领过泰国的皇城Ayuthia 阿育得雅。当时,在中缅边界发生了一些冲突,当缅甸军队攻打一些拒绝向其进贡的掸族土司时,一部份掸族土司跑到云南,寻找保护,以帮助他们重新取得政权。此时,又发生了一些问题。中国商人在八莫被抓,有一个在景栋被杀。结果,中国军队在一部份掸族土司,如木邦、八莫、莫高、景栋土司合作下,开始入侵缅甸。果敢也被征派了300个兵,加入中国军队参战,时值清代乾隆时期。乾隆的大将军傅衡,被缅甸Maha thiha Thura 玛哈·底哈都亚领导的缅甸军队彻底打败。最后,中国被迫将掸邦的勐汞、勐养让给缅甸,还将中国的一位公主(其实是永昌府小姐)送给缅甸皇帝醒彪显。(译注:醒、缅语为象;彪(piou)为白色;显,为主人;大意为白象的主人。)
1759年杨维兴去逝,也被葬于老夯岩。他的大儿子,当时25岁的杨有根继任。在杨有根执政期间,“果敢”这个名词,开始被使用。这种改变,有其政治含义,而且是根据他的秘书的建议而改的。因为科干山,是由中国延伸南来的一支山脉。将山字去掉,改为“果敢”2字,表示这个地方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也表现出自己自治的心愿。
在楂子树,行政机构分为两个层次,即大营盘、小营盘。还在木城(黑崩龙寨)、戴家寨、八仙桌,设立营盘。还用武力征服了大硐地区的金竹林。这个地方,系杨有泮及杨国华于1804年率部占领。还有个亲戚,被指派去管理大硐。在北部的佤族地区金念和仰况,以及由掸族控制的地区大勐乃和小勐乃,也成了果敢的一部份。使果敢领土,再次得到扩大。当时果敢的领土,东面到大硐,西面到螃蟹河,北面到金念,南面到羊哨。在杨有根统治时期,清朝政府经常派代表下来视察并报告边界情况。有些地区得到承认。这些地区有:镇康、耿马、孟定、兴威(或木邦)、勐板、龙陵和果敢,果敢因此成为云南的一部份,由永昌府管辖,每年进贡。必要时男子会被征调去当兵。当时果敢辖区,有现在一半左右。
(注:摘自果敢《杨家》一书)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