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缅甸民族武装真的面目缅甸政府的真面目(二)
[打印本页]
作者:
余清
时间:
2015-5-21 10:43
标题:
缅甸民族武装真的面目缅甸政府的真面目(二)
云南大地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石安达
•系列研究报道
缅甸观察:2015.5.20
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的佤邦联合党、佤邦联合军及毒品问题
云南跨境民族研究课题组•石安达•一九九六年一月
前 言
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来,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中缅甸东北部紧靠中国云南边境一线的几股民族武装种植罂粟加工生产毒品大量走私,向中国渗透,建立一条新的国际贩毒通道。给国内带来严重的危害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国内外对此非常关注,多次召开有关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的方法。尽管中国方面多年来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国际社会也给予了一些援助。但是,由于毒品的生产基地在国外,中国方面尽最大的努力,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要彻底解决毒品问题,必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寻找铲毒品基地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毒品问题。近来,国内外新闻媒体已开始注意缅甸东北部几股民族武装生产毒品和走私的情况,特别是对该地区罂粟种植的主要产区——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以下简称缅甸佤族地区)作了一系列报道。笔者曾于一九八四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0年、一九九三年四次对缅甸佤族地区作了考察,两次见到佤邦联合军总司令鲍有祥,其中的一次还专门探讨了缅甸佤族地区的毒品问题,现把几次考察的情况综合报道如下,供有关方面研究参考。
一、佤邦联合党、联合军的由来
佤邦联合党、联合军的前身,是原缅甸共产党中央及领导下的东北部军区、中部军区等部队。主要区域是缅甸东北部掸邦佤族聚居地区,与我国云南的思茅地区、临沧地区边境接壤。其主体民族佤族和我国云南思茅、临沧两地的佤族是同源。这一地区历史上曾属于我国,清末及现代逐渐划规缅甸。据传说和史料记载,中缅边界的佤族是该地区性最古老的民族,历史上属于古代的百濮族群。该地的其它民族,如哈尼、傣、拉祜等民族都是以后不断迁徙来的。中国孟连的傣族八百多年前从孟卯(德宏瑞丽),迁来时曾向当地的佤族借地居住,其首领还做了佤族酋长的女婿。佤族虽然是该地最古老的民族,但又是该地社会经济最落后的民族,本世纪50年代前还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时代。中国境内的佤族自1950年后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习俗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而缅甸的佤族直到本世纪70年代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部落时代。经济仍以原始农业为主,以毁林开茺、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生产,粮食作物以种植旱谷为主,一年的产量仅够维持半年左右,遇上灾荒就仅够吃三、四个月。不足部就种植物罂粟生产鸦片来换取粮食和其他生活日用品维持生计。因此,种植罂粟就成了缅甸佤族民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有关佤族种植罂粟的情况后面再作专题论述)。
缅甸佤族人民不甘贫穷、落后,本世纪60年代起就自发组织了几支民族武装,进行民族民主革命。1969年缅甸共产党进入佤族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得到民众的支持发展很快,不到两、三年时间,废除了原始的部落制度,统一了缅甸佤族地区各部落,使缅甸的佤族社会前进了一大步。佤族的一些部落首领加入缅共,有的成为了中央一级的领导人,在缅共部队中百分之八十战士为佤族,有不少的佤族还成了高、中、下级军官。缅甸佤族的政治、军事、文化素质都有了提高。但是,缅共进入佤族地区建立中央根据地后,长期坚持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忽略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措施。在禁毒方面是在没有发展其他产业取代种植罂粟的情况下,单方面强行禁毒,断了群众的生计, 引起群众的不满。后来缅共又转向依靠垄断鸦片贸易,解决自已的经费来源,这又导至了内部引发新的矛盾。
缅共不合适宜武装夺取政权的路线和没有让群众脱贫致富的经济政策,笔者一九八八年到缅甸佤族地区考察时就有所觉察,当时一些缅共部队的佤族上层军官,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很关注,认为缅共武装夺取政权在缅甸没有群众基础,打了十多年的战,根据地的群众生活越来越苦,这样下去不知前途何在?笔者考察中,看到与缅甸佤族地区邦康(罕)相连的中国云南孟连,田野是丰收在望的稻子和甘蔗,山上是成片开割的橡胶林,市场繁荣,高楼林立,人民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而缅共控制的缅甸佤族地区地区田野荒芜,山上光秃秃的,每逢邦康(罕)赶街天,来赶集的民众背着一点可怜的农副产品,在残破肮脏的街子上以物换物,偶然有人拿着一点鸦片来卖……,一片凋敞萧条的景象。山区的佤族生活更为贫困,夏种时节,男子们在陡峭背脊的坡地上,手持着两丈余长的点种杆,在罂粟收割后的土地上,戳个洞丢进谷种就算播种完毕了。妇女们在低矮的竹楼晒台上用原始的方法织布。竹楼里白天进去也是黑漆漆的,半天看不见里面有什么摆设。多数群众患有疟疾和肺病,缺碘是普遍的现象。部队的供给也很困难,除了保证军服和粮食以外,平常谈不上供应蔬菜、油脂和肉,战士的体质很差。一个士兵只发五文缅币(不足一元人民币)津贴作为购买香烟、牙膏等日用品。缅共中央根据地的缅甸佤族地区情况如此贫困落后,让外人也看不出一点希望。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以赵尼来、鲍有祥为首的缅共中央、缅共东北军区中部军区的佤族领袖们,发动了不流血的军事政变,赶走了从下缅甸、中缅甸来的缅共中央缅族最高领导人,成立了民族色彩很浓的以佤族为主的佤邦联合党和佤邦联合军。该党和武装部队呼吁停止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争取民族自治,立志于缅甸佤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逐步开展禁毒工作,改善人民的生活。脱离缅共的佤族民族领袖与缅甸军人政府进行谈判后,达成和平停火协议,同时,派代表到仰光参加军政府主持的各民族代表大会参与制定新宪法。军政府在佤族地区设立掸邦北部第二特区,缅甸佤族地区自治政府成为了合法的地方当局。
二、
缅甸佤族地区现状
缅甸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对外简称缅甸佤族地区。由二个组成部份:(一)原缅共中央所在地的东北军区,即萨尔温江以东的清水河为界的南登起至景北县的孟片地区,面积约为一万七千平方公里。(二)原缅共累朗分区,靠近缅泰边境地区面积约为一万二千平方公里。总面积约三万平方公里。
佤族地区的政权组织:自建的自治机构由佤邦联合党中央及佤邦联合军总部领导。联合党中央总书记赵尼来(佤族),联合军总司令为鲍有祥(佤族)。下设县、(特区)、区、乡三级。县级共四个,分别是;勐冒、允高、孟波、景南(原累朗地区),特区共四个;即邦康特区(缅甸佤族地区首府),南登特区,龙潭特区及中部军管特区(原中部军区)。
民族和人口:缅甸佤族地区共有人口60余万,由佤、拉祜、泰、汉、布郎、阿卡、克钦、克伦、崩龙、傈僳、缅、回等15个民族组成,其中佤族占70%。
武装部队情况:1989年,推翻缅共中央时佤族地区正规部队为三万余人。目前缩减到二万余人。此外还有民兵三万五千余人。正规部队编制为5个师、三个独立团。
三、
缅甸佤族地区与缅甸政府和其它民族地方政府的关系
缅甸佤族地区自一九八九年推翻缅共中央,与缅政府经过协商达成停火协议后,缅政府承认缅甸佤族地区为掸邦北部第二特区。允许正规部队近三千多人编为特区警察部队,缅甸佤族地区的主要领导人物也成了警官。同时还给缅甸佤族地区一些行政编制,发放相应的粮食和经费。此外,缅甸政府还给佤邦一些经济援助,用于修公路、建学校、办医院,探讨禁毒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缅甸政府还允许缅甸佤族地区行政、武装人员持证明到缅甸政府控制区从事公务和经商活动。在政治上让缅甸佤族地区的五位民族代表,作为各民族代表大会的代表,参加各民族代表大会,列席参与制宪问题。军事上,除警察部队外,允许保留期现有的武装部队和民兵组织进行自卫。必要时,配合政府军参加围缴世界毒枭坤萨武贩毒集团的战斗。以上从经济、政治、军事上各方面都说明,缅甸军人政府与缅甸佤族地区实际上已进入了和平建设的新阶段。
缅甸军政府不费一枪一弹赢得了和平,缅甸佤族地区不交一枪一弹保存了自已,对双方都有利。缅甸政府不对缅甸佤族地区进行军事围缴,减少了国内民族武装对抗的压力,把主要的军事力量对付坤萨武装贩毒集团和坚持武装对抗的民族武装。把经济力量放在改革开放的建设方面,努力改善国际形象,摆脱孤立。缅甸佤族地区虽然放弃了原缅共武装夺权的路线,但仍保留武装,强调“一手高举和平民主的旗帜,一手紧握自卫的力量”。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没有军队就没有我们的一切”。缅甸佤族地区占地自管,减轻军事对抗的费用和人力,集中力量发展民族经济,减少对种植罂粟的依赖,改变形象,争取国际援助,壮大自冶力量。这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局面,虽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如没有突发事件,还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
缅甸军政府为了扩大和平的成果,还分别对其他一些民族武装采取的同缅甸佤族地区相应的政策,陆续和十多个民族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尽力调整国内的民族政策。一些民族武装为了防止缅甸军政府各个突击,与原缅共控制的各部为主体联合起来,今年春季在缅甸佤族地区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一种松散的联合关系,推举赵、鲍为共同领袖,增加对缅军政府谈判的筹码。同时,还商定如外部用武力围缴联合体的成员,联合体则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总之,这种相互利用又相互防备的状况,是现阶段缅甸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谁也不能一下改变。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