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闲读庄子:颜回与坐忘 [打印本页]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9-14 08:26
标题: 闲读庄子:颜回与坐忘
“坐忘”这门工夫,见于《庄子·大宗师》。后世的道教讲“坐忘”当作道门秘传,做了很多阐发。比如道教的神仙司马承祯专门写过一篇《坐忘论》,用来对抗佛教的坐禅理论。虽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但毕竟也是对庄子坐忘的一种发挥,也说明坐忘这门工夫的影响力。


和“心斋”一样,“坐忘”的演示者仍然是孔子和颜回。原文如下: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颜回向孔子报告说:“我进步了。”


孔子问:“怎么说?”


颜回说:“我忘掉仁义,没有是非观念了。”


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够。”


过了几天,颜回又来见孔子,报告说:“我进步了。”


孔子问:“怎么说?”


颜回说:“我忘掉礼乐,没有什么规范了。”


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够。”


又过了几天,颜回再次向孔子报告:“我进步了。”


孔子还是问:“怎么说?”


颜回说:“我坐忘了。”


孔子一听,坐不住了,非常惊讶地问:“什么是坐忘呢?”


颜回说:“忘掉了自己身体,忘掉了聪明,把形象和知识统统忘掉,通达于大道,这就是坐忘。”


孔子说:“同于大道,就不会去分别好坏;进入化境,就不会执着恒常。你真的是一个大贤啊。以后我就跟在你后面,你一定要好好地教教我。”


孔子夸起人来真是不遗余力。也许有人看了不服气,颜回真有这么了不起吗?孔子真的这么看重颜回吗?嘿嘿!无独有偶。在司马迁的《孔子世家》里记载了这样一段情节:


孔子一行被困于陈蔡,集体陷入窘境。孔子怕学生们乱想,就把子路、子贡、颜回先后喊进来问话。结果子路、子贡都显得很灰心,让孔子不够满意。只有颜回非常理解孔子,还反过来鼓励孔子。孔子听完颜回的陈述,非常高兴地说:“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这有你的!颜回啊,如果你钱多一点,我就给你当家臣吧。)”


你看,一会儿是跟你学了,一会儿是跟你混了。看来这个颜回真的了不起。


那么颜回有多么了不起呢?


孔子曾经多次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孔子说:“我和颜回讲了一整天的课,但没有一句话反驳我,看起来傻乎乎的。但他回去后,能把我的话细细消化,以此修正自己的行为,能够触类旁通。所以颜回实际上不傻啊。”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鲁哀公问:“你那些学生中,谁最好学啊?”孔子说:“有一个名叫颜回的学生,真的非常好学。自己受了委屈不会把怨火发到不相干的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可惜的是,太短命了。颜回去世之后,我就找不到好学的学生了。”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孔子说:“颜回能够让自己的内心三个月都不违背仁的标准,其他人能维持几天就很好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说:“颜回真得很贤能啊。吃喝都非常简单,居住环境又很简陋。换作别人,一定受不了,一定早就怨恨连天了。但颜回却能自得其乐,并且持续不断。颜回真得很贤能啊。”


有时候,孔子还和其他同学开玩笑,借此表扬颜回: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为政》)孔子忽然问子贡:“你和颜回比,谁更厉害一点?”子贡连忙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较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与之相关的十个方面他都明白了;我听到一个道理,最多明白两个方面。”孔子听了很高兴,然后肯定地说:“是不如。我同意你的话,你真的不如他。”


由此可见,孔子对颜回多么喜爱,难怪颜回去世后,孔子失声痛哭道:“噫!天丧予!天丧予!” 有人觉得孔子太伤心了,劝他节哀,但孔子说:“我这样算是太伤心吗?这样的人去世了,我都不伤心的话,还要为谁伤心呢?”


所以,颜回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也是儒家当之无愧的第二号人物。周敦颐当年,让弟子参“孔颜乐处”,就是将孔颜并提。从诸多记载中,颜回身上确实有很多道家气息。有人说,《庄子》一书中的儒家人物,就连孔子都时常被调侃,只有颜回自始至终受到极高的赞赏,所以庄子很可能是颜回的传人。这个推论虽然略显牵强,但也不无道理。


庄子把坐忘的发明权交给了颜回,而他自己则是坐忘的实践者。


在《庄子》一书中,反反复复地提到了“忘”。除了坐忘外,还有“诚忘”、“忘己”、“忘适”等等。


庄子曰:“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庄子·德充符》)庄子说:“当一个人的德行足以服人的时候,人们就不会计较他的形貌。人们如果能够记住俗世漠不关心大道,而能忘掉俗世耿耿于怀的名利,那才是真正的忘。”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记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天地》)“忘掉外物,忘掉天道,这就是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的人,就是入于天道的人。”


“忘足,屦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庄子·达生》)“忘掉脚的感受的时候,说明鞋子正舒适;忘掉腰部的感受的时候,说明腰带正舒适;当一个人忘掉是非的时候,说明内心是舒适的。内心不变来变去,也不盲从外物,行事就很舒适了。一开始感到很舒适,并且连舒适的感觉都没有了的时候,那就是忘掉舒适的真正舒适了。”


在《庄子》里还有很多的忘,“相忘于江湖”、“忘水”等等。就连《齐物论》里的“今者吾丧我”,这个“丧”也未尝不是“忘”的另一种表达。


所以,“忘”在《庄子》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以至于明末憨山大师在《学要》里概括道家的特点时,用了“忘世”这个词。


笔者认为,“坐忘”的注脚应该在《庄子》里找,后世的所谓道家或者道教,对坐忘的理解或多或少是有偏差的。司马承祯的《坐忘论》虽然不长,但已经有将“坐忘”繁琐化的倾向。


还有一些人,更是将“坐忘”片面的理解,比如《列子·周穆王》中有“华子病忘”的故事:华子得了健忘症,中医巫蛊都治不好他。后来有一个儒生前来自报家门,说有办法。在测试出华子肚子饿了想吃,冷了想穿,在暗处了想到有光亮的地方这三点后,认定华子可以治好,并按秘方很快让华子恢复了。华子康复后却很生气,把他妻子还有那个儒生一并赶走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生病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进退存亡,现在知道了进退存亡,想要再忘记,恐怕不能了。”


对比《庄子》,我们可以发现,庄子所说的“坐忘”是“诚忘”,而华子所耽迷的是“病忘”。庄子的忘是健康的,阳光的;华子的忘是病态的,阴暗的。


此外,“坐忘”一篇,还可以参详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等内容一起看。虽然,为了方便解说,我们说“坐忘”更像是道家的工夫。但如果剥离外相的差别,我们会发现儒家和道家其实存在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许多地方,儒道的疆界并不十分分明。抛除门派观念,去直接领略圣贤的心法,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 不抵抗将军    时间: 2016-9-16 11:34
有一个斋公听信佛门师父的话,每天去打坐。有一天,他打坐到半夜的时候,突然大叫起来:“这坐禅真是太好啦!”师父以为他得道了,便问他好在哪里。他说:“我打坐了几天之后,突然想起一个老朋友还欠我一斗麦子没有还给我。如果不是因为坐禅,这一斗麦子就因为不记得而丢了。”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9-16 13:13
不抵抗将军 发表于 2016-9-16 11:34
有一个斋公听信佛门师父的话,每天去打坐。有一天,他打坐到半夜的时候,突然大叫起来:“这坐禅真是太好啦 ...

这个其实也没错啊
作者: 不抵抗将军    时间: 2016-9-17 14:27
鹤喻 发表于 2016-9-16 13:13
这个其实也没错啊

你没理解其中的意思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9-18 10:07
不抵抗将军 发表于 2016-9-17 14:27
你没理解其中的意思

打坐只要能思考,其它还重要么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18 11:04
鹤喻 发表于 2016-9-18 10:07
打坐只要能思考,其它还重要么

打坐是让自己进入无我无物无世界的地步,从而开启自己本来的自性真心。人之所以失去了大智慧,是因为太多的杂乱的东西把自性真心掩蔽了。
作者: 不抵抗将军    时间: 2016-9-18 13:48
鹤喻 发表于 2016-9-18 10:07
打坐只要能思考,其它还重要么

你不了解佛家的打坐,可能是因为你对佛学没有什么研究吧。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9-18 17:48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18 11:04
打坐是让自己进入无我无物无世界的地步,从而开启自己本来的自性真心。人之所以失去了大智慧,是因为太多 ...

个人觉得 ,就是要大量思考,才可以接近真相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9-18 17:50
不抵抗将军 发表于 2016-9-18 13:48
你不了解佛家的打坐,可能是因为你对佛学没有什么研究吧。

佛家感觉有点虚伪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19 09:36
鹤喻 发表于 2016-9-18 17:50
佛家感觉有点虚伪

那是有些和尚虚伪,不是佛家虚伪。对于那些不守规矩的和尚,我直接开骂。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9-19 09:42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19 09:36
那是有些和尚虚伪,不是佛家虚伪。对于那些不守规矩的和尚,我直接开骂。

我世界的佛家理论虚伪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19 09:46
鹤喻 发表于 2016-9-19 09:42
我世界的佛家理论虚伪

各人理解不一样吧,就像很多人骂儒家一样,可他连《论语》和《孟子》都没读过,却还在那里骂得起劲。
作者: 台湾单身大叔    时间: 2016-9-24 18:25
台灣人李大叔要如何去支持果敢同胞呢.聯絡方式--1.WECHAT=0984160607   2.郵箱:   a122564148@yahoo.com.tw        a000017@ms.skh.org.tw
作者: 南书    时间: 2016-9-24 21:02
台湾单身大叔 发表于 2016-9-24 18:25
台灣人李大叔要如何去支持果敢同胞呢.聯絡方式--1.WECHAT=0984160607   2.郵箱:

你可以到正义果敢的官方博客问问看,http://blog.sina.com.cn/u/2632486530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9-24 21:03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19 09:46
各人理解不一样吧,就像很多人骂儒家一样,可他连《论语》和《孟子》都没读过,却还在那里骂得起劲。

至少我是看了佛经才觉得他虚伪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26 16:39
鹤喻 发表于 2016-9-24 21:03
至少我是看了佛经才觉得他虚伪

你看的是皮毛,没看懂里面的真正内含。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9-26 17:02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26 16:39
你看的是皮毛,没看懂里面的真正内含。

要相信我的阅读功底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27 10:11
鹤喻 发表于 2016-9-26 17:02
要相信我的阅读功底

你在政治方面的理解能力有时出人意料,但我不看好你在哲学方面的理解能力。
作者: 不抵抗将军    时间: 2016-9-27 10:36
台湾单身大叔 发表于 2016-9-24 18:25
台灣人李大叔要如何去支持果敢同胞呢.聯絡方式--1.WECHAT=0984160607   2.郵箱:

你把你的想法直接发在这论坛里,怎么支持,支持的方式是什么。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10-8 01:33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27 10:11
你在政治方面的理解能力有时出人意料,但我不看好你在哲学方面的理解能力。

政治j也是哲学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10-8 09:39
鹤喻 发表于 2016-10-8 01:33
政治j也是哲学

政治是社会学的一个方面,但不是真正的哲学。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10-9 15:44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10-8 09:39
政治是社会学的一个方面,但不是真正的哲学。

也许吧,哲学是太远,政治才是生死之地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10-10 10:44
鹤喻 发表于 2016-10-9 15:44
也许吧,哲学是太远,政治才是生死之地

你知“术”而不知“道”,这方面要多看哲学书,特别是诸子百家的书。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10-13 20:47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10-10 10:44
你知“术”而不知“道”,这方面要多看哲学书,特别是诸子百家的书。

好吧,现在很久都看不进书了 。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10-14 10:02
鹤喻 发表于 2016-10-13 20:47
好吧,现在很久都看不进书了 。

你这些年可是原地踏步哦,看来,是书看少了。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10-14 23:00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10-14 10:02
你这些年可是原地踏步哦,看来,是书看少了。

这些年看历史,基本上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10-15 10:07
鹤喻 发表于 2016-10-14 23:00
这些年看历史,基本上

要看点哲学之类的书了,不然,闻术而不闻道。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10-21 14:31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10-15 10:07
要看点哲学之类的书了,不然,闻术而不闻道。

遇到合适的看下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