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爱民 为民】同盟军前线官兵助农秋收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敢资讯网    时间: 2016-10-2 15:58
标题: 【爱民 为民】同盟军前线官兵助农秋收
    【果敢资讯网】10月2日讯(记者:高风、文成举)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景色怡人,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丰收季。放眼望去,田间地头到处是民众抢收庄稼的身影。

    为了继续发扬军队爱民、为民、助民的优良传统,昨日,同盟军某部组织30余名官兵帮助红岩解放区的百姓抢收庄稼。看到同盟军官兵前来帮忙,解放区的民众喜上心头并表示由衷的感谢。30余名官兵虽然进入军营多年,但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面对一棵棵长势喜人的玉米,仍能用熟练的方式掰下。

    同盟军官兵不忘初心,始终秉承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精神,深知军人来自于人民就要服务于人民的道理,牢记自己是一支有仁、有义、有道德的军队,成为民众心中能办事、办实事的好军队。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同盟军的身影。自今年进入雨季至今,同盟军官兵始终与解放区民众站在一起,实实在在为民众解决问题。无论是抢修被雨水冲毁的道路,还是助农秋收,始终将民众的事情放在首位。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10-2 16:46
想起了我9年前作的一篇报道:


果敢同盟军不辞劳苦为老百姓办实事
         ——抢收抢运甘蔗和铺路

(一)甘蔗地里,军人抢收忙

  6月15日,我采访了正在甘蔗地里为老百姓抢收甘蔗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官兵,与我一同前往的还有“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替代种植管理处”主任李耕田,以及中国镇康县电视台记者穆先生等人。当我们进入采访区域时,沿路两旁到处可见到一堆堆、一捆捆砍割下来待运的甘蔗,堆放在新填平的运输甘蔗的简易公路两侧。听李耕田主任说,这些路面有很多地方是坑坑洼洼的,无法正常通车,在这抢收甘蔗的繁忙时节,果敢同盟军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但为老百姓抢收甘蔗,而且还帮助老百姓修路填坑。

  到了太平乡一处甘蔗地里,炎炎烈日下,几十个同盟军军人正在挥汗如雨地为老百姓砍甘蔗,地头上还摆放着一些防中署的药品。我采访了一位正在组织收割甘蔗的副连长,问他为老百姓办实事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说:“为了果敢民族老百姓的利益,我们不怕苦,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维护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只有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才会拥护我们,才会支持我们。在这收割旺季,我们不能看着老百姓的甘蔗烂在地里,所以尽管天气很热,温度又高,我们还是要不怕辛苦,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帮助他们抢收抢运甘蔗”。

  在东山区的采访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同盟军军人们冒着酷署为老百姓收甘蔗和填路,其中有很多军人来自特区干部学校。为了加快抢收抢运甘蔗的进度,他们的中饭是坐在地头上吃的,一大群人围着炊具席地而坐,个个的脸都被晒得黑亮亮的,衣服上也满是泥灰和汗水。

  我问了一些抢收抢运甘蔗的情况,李耕田主任告诉我:甘蔗作为替代种植作物的项目是从2002年和2003年开发至今的,如今果敢县已种植接近8万亩,共分10个片区。因为怕甘蔗烂在地里,怕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和挫伤老百姓将来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在特区政府副主席彭德仁先生的指导下,由县、区、乡组织,果敢县替代种植管理处配合,乡领导出面督促指挥,从6月1日起,发动三个营一个警卫连,共500多军人,还组织了1500多农民工劳动力,一起去抢收抢运地里的4万多吨余蔗。其中一营安排在龙塘乡,二营和警卫连安排在太平乡,三营安排在和平乡。整个过程大家都齐心协力,不管天晴下雨,大家都没有退却,努力为老百姓抢收甘蔗。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一些司机趁机收取小费,如果哪一户给了司机20、50或者100元的小费,那么就到谁家地里去拉,如果不给小费,就不去拉,让老百姓的甘蔗烂在地里。当特区特区政府了解此事后,及时制止了这股不正之风的蔓延,杜绝了这种坑民害民的事情继续发展下去。

(二)果敢县领导谈甘蔗种植


  明副县长:以前没有大面积种甘蔗的时候,这里的一些小青年无事可做,经常在老街等地方东游西荡,像个无业游民一样。前几年,我们县里的老百姓想找事做,每天10元钱都没人请,因为找不到什么事做。现在呢,到了收割甘蔗的旺季时,二十块钱都不一定请得到人。一些原来喜欢瞎混的小青年现在都到地里收割甘蔗去了,在老街上晃荡的也就少了。因为中国方面对替代种植项目的支持,这几年老百姓的生活有所保障,有所提高。现在我们县种植的甘蔗已差不多接近八万亩,年产甘蔗大约二十万吨,南伞糖厂来收购的甘蔗价格为每吨160—165元。在我们这里,以前也作了其他经济作物方面的尝试,但是基本上失败了,唯独甘蔗种植成功,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都得感谢中国政府的帮助。


  杨副县长:在我们果敢县各地,甘蔗种植对老百姓的生活有着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因此,现在老百姓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非常高。中国政府和南伞糖厂对果敢地区的支援,我们非常感激,可以说,中国政府的政策对果敢烟农禁绝罂粟之后的生活,还是有相当大的帮助。但是在某些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中国政府上一级部门安排规划得很具体实际,但到了下层机构具体执行时,却有些不到位;例如,我们这里的土质普遍是很贫瘠的,发展种植甘蔗就得需要化肥,当果敢老百姓进入中国购买化肥经过南伞口岸海关的时候,经常受到一些阻拦。因此,希望中国政府各有关部门,在不影响大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把各种政策放开些,在运输化肥出关时提供一定的方便,果敢的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网站:欧肇斌采访报导


相关新闻图片:


军人帮忙抢收甘蔗(图一)


军人帮忙抢收甘蔗(图二)


军人帮忙抢收甘蔗(图三)


军人帮忙抢收甘蔗(图四)


一堆堆一扎扎的甘蔗背后是这些可爱的军人们在辛勤地劳动


作者: 无能    时间: 2016-10-3 04:55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 漫漫果敢    时间: 2016-10-3 09:47
很高兴看到这些军民渔水情的画面
作者: 龙王    时间: 2016-10-3 10:06
又是一季秋收
作者: 技术援果    时间: 2016-10-4 08:19
帮助收玉米容易,但是运出来就是问题了,目前的问题根本不是收获的问题。如果靠人把一袋玉米背20公斤运出来,那么就累死了。靠皮卡车运输1吨玉米,100公里需要消耗至少80-100元汽油钱,也就是一个来回跑200公里就需要消耗200元,所以还不够亏得。如果用汽油三轮车运出来, 可以便宜点,但是运输1吨出来,来回200公里运费至少需要50元汽油钱。靠马车或者牛车运输出来便宜点,但是马和牛不便宜!靠电动车运输出来,路不好消耗巨大,200公里需要消耗至少4-6元电费。不过电动车越野定不如三轮车,还有皮卡车。所以收获的玉米最多自己吃,根本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应。甘蔗也是同样的问题,路不好,运不出来,换不来钱,农民收入很少,解放区的经济很糟糕。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