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大溃退
[打印本页]
作者:
华之子
时间:
2016-11-8 09:10
标题:
大溃退
戴安澜: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
1925年参加北伐战争。1932年,任第25师145团团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晋升为第89师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五军200师师长。同年12月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
1941年赴缅甸作战,1942年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牺牲时年仅38岁。
在出征缅甸前,戴安澜微笑着留下了:
“如得远征异域,始偿男儿志愿”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铿锵誓言
蒋介石献赠祭奠这员爱将的挽词:
“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末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得悉戴安澜将军牺牲的消息后,赋诗一首悼念: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至此中国远征军宣告全部退出缅甸战场,但杜聿明长官并不知道在野人山中等待着他们的是更悲惨的结局——毒蛇、猛兽、瘴气、蚊子、蚂蝗……此时适置雨季来临,变化莫测的气候,整日冒雨前进,夜晚宿营也只能借用芭蕉叶,搭起窝棚,以避风寒……大队人马行动非常困难,断断续续在原始森林中摸索前进,开始还能保持建制,数日后即告断粮,为了觅寻食物,溃不成军……毒蛇猛兽和瘟疫与饥肠辘辘的队伍如影随形,饥寒交迫,疟疾顿生,又无药治,士兵逐渐倒下,成群结队地被这片黑色的丛林吞噬。
据中华民国军政部统计的数字,中国远征军入缅兵员为10万人,在撤退途中,共有6万余人饿死、病死在缅北丛林。活着回国和撤到印度的不足4万人。
新22师师长廖耀湘对此痛心疾首地说道:
“我师在缅甸转战两个月,才伤亡2000人,而在野人山,没放一枪,没打一炮,没见一滴血,却损失4000人之众啊?”
当中国远征军在野人山苦苦挣扎的同时,日军继续沿滇缅公路快速北进,突破中缅边境防线,攻入滇西,相继攻陷畹町、瑞丽、遮放、芒市、龙陵、腾冲等地,兵临怒江,所幸惠通桥守军及时炸毁了这座连接天险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日军前进的铁蹄才被迫停止。
阵前抗令—撤往印度
孙立人经过了再三的权衡后认为,以他部队的位置来看,离中国边界尚有千里之遥,且道路艰难。而去印度只有300余里。既然都是撤退,何不选条近道,才最可能有生路。最后决定接受史迪威忠告,撤退到印度去,于是给远征军长官部发去了电报:
“我师决定先撤往印度,再假道回国。”
杨伯方所在的38师是幸运的,因为师长孙立人这个弗吉尼亚军校深造过的清华大学的学生,阵前违抗杜聿明的北撤军令,选择了向西行军进入印度的方案,虽然这条路线也有山林,但规模并不大,所以基本保全了士兵们的性命。
孙立人立即部署部队改道向印度撤退,而此时112团还在温藻被日军包围,于是决定先解其围,以便打开通往印度的道路。
5月10日,孙立人率师主力向温藻急进,12日,在火车站与日军接火,围攻112团的日军荒木部队,已苦战三日,精疲力竭,抵挡不住孙师的猛攻,遂向南溃逃。孙立人即命令部队迅速脱离战场,向西撤退。
“我们正准备乘胜追击敌人之际,忽然接到撤退的命令。”杨伯方和战友都十分不解,向营长询问,营长的回答让他们大吃一惊:
“腊戌、密支那被日军千里奔袭占领,回国的退路已经被彻底切断。”
汽车队经敏墙顺着一条刚修筑的临时单行的公路撤退,路面铺以树干,高低不平,车子走在上面好像坐轿子一样,上上下下不停地摆动,只能用一、二档车速慢如人行。到了实皆大桥,中国宪兵已在桥上装置炸药,车队过桥后桥就被炸毁,留在河南来不及过桥的部队,只好借用船支渡江。
当时日军飞机尾随中国部队追击,铁路线被炸断,军队后撤迟缓,过了瑞保再向北行,已无公路,车队只能顺着牛车路前进。到达浜乃浦这个大坝子,前再无公路可通,上级命令把全部车辆破坏,轻装上山。
1942年5月的这一天,杨伯方和战友们含着眼泪,将汽油浇注在那些与自己一起在仁安羌战役中留下汗马之功的汽车身上,然后点燃起熊熊大火,当汽车开始爆炸时,杨伯方吩咐弟兄们,每人除带枪支弹药及仅有的一点干粮和水外,其它任何东西不准携带,跟随大部队进入茫茫的山区。入山全是羊场小道,有的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只能顺着山谷河道前进。河谷地带,有的地方水深过胸,最浅的地方也到膝部,水路不同于陆路,特别消耗体力,涉水一天就跟大病一场一样!
杨伯方们从“汽车兵”变成了“步兵”,艰难地跟在那些早已习惯了行军的步兵弟兄身后。步兵走路如飞,看着汽车兵跟不上,就一起挖苦喊:
“汽车兵,加油!”
“车都没了,还加什么油啊?”
失败的情绪在部队中开始蔓延,恶劣的环境增加了撤退的凶险.一路都是森林,抬头看不见天,地上的树叶几尺厚,踩上去软绵绵的。五月正是雨季,杨伯方和战友每天都泡在水里,白天淋雨,晚上在身上盖片芭蕉叶就权当雨衣,互相靠着睡觉。抬手一看,把自己都吓一跳,手指头成了绿颜色,大家伸手,人人如此。
不但要同恶劣环境作斗争,还要时时警惕日军的堵截和伏击。当时汽车连的一个兵,被汽车压断了腿,不能走路,大家抬着他上路。一直抬到滂平江,由于没有药物及时治疗,伤口已经腐烂,爬出许多蛆虫,人也只剩下一把骨头了。这时滂平江对面又发现了敌人,他怕拖累大家,也不愿再受更多的痛苦,坚决要求帮忙给他个痛快,大家商量了又商量,没有其他办法。只好把枪给他,让他自己给了自己一颗子弹.就是在当地,大家用刺刀挖一个土洞把他匆匆埋掉了。
不久饥饿开始大肆攻击这支陷入丛林里的部队。杨伯方看到树下一个士兵抱着枪睡觉,捅了他一下:
“别睡了,赶快跟上队伍!”
士兵却随着杨的手势倒了下去,一看原来已经死掉了。
粮食早吃完了,士兵们摘野果,结果很多人中毒,躺下再也起不来了。野果不敢吃,只好挖芭蕉树的根,烤了以后糊口,特别难吃,嘴发麻,舌头硬着不会说话。在山里偶尔遇到半开化的原住民村庄,士兵们蜂拥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把粮窖和地里的庄稼洗劫一空。大家把地里的玉米吃了,把玉米棒吃了,最后把玉米秆都生嚼吃了。
在莽莽苍苍的丛林中,新38师官兵跋山涉水,忍饥挨冻,日行群山之巅,夜卧草莽之中,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经20余日艰难奋进,5月上旬,行军到了边联普那个地方,前面没有路了,是大山,部队只有沿着拉玛河谷又走了一天,终于见到了公路,上路就是印度边境重镇英法尔。在这里他们碰到了严阵以待的英国的守军——
“印度是大英帝国的领地,决不能容许外籍武装军队进入,中国部队虽然是盟军,必须放下武器,摘下军帽,只能以难民的身份才准许入境。”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