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独特的中国货币制度 [打印本页]

作者: 华之子    时间: 2016-11-16 06:24
标题: 独特的中国货币制度
货币,是人类诸社会中商品交易的媒介,实际上也是人类社会进入国家状态后任何疆国和社会都会自然产生的制度构件。
在世界历史中,人们要进行商品交换和服务的交易,各国的国王、皇帝、元首、执政官乃至王室和政府,要支付他们的军官和士兵的军饷,乃至大臣、臣仆、卫士乃至官府工匠的奉酬和封赏,国王和政府征税收,富商、豪强要支付他的雇员和仆人的报酬,乃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赔款,大都需要用货币(当然也有实物财富)来完成。
由此也可以认为,没有货币,任何一个人类文明国家和社会几乎都不能正常运作(当然,在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期——约公元410年—754年——在一些欧洲王国中几乎没有商品交易时,货币也基本上不用),没有货币,也就没有真正的工商业贸易和经济增长。
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2600多年前,差不多在同一个时期,西亚的吕底亚王国(Lydia)、古印度后摩揭陀王国以及春秋时期的中国出现了货币。在之后的两三百年中,几乎所有文明古国均出现了金属铸币。到现在,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不使用货币。然而,尽管在超越5000年的人类社会历史文明中,各国和各社会几乎都或早或晚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货币,各国的货币本身也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但是通过长时段、大范围的世界货币史的比较研究,我们却初步发现,在地处东亚大陆的中华文明中却产生和演化出了一完全独特的货币制度,这种中华货币制度与西方各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均不同。
从表面上看,在西方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铸币主要是金银铸币,而只有较短时期实行过铜铸币且铜币也主要是辅币;而中国则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主要采取的是铜铸币,以及宋元以后实行一段时期的纸币和一直到清末的称量金银货币(主要是白银。按千家驹、郭彦岗先生二位中国货币史家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频繁,货币制度混乱,用以制造货币的币材曾达有二十多种,见《中国货币演变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42—245页),但实际上这种中国的历史上各朝代中的铜铸币、纸币、金银称量货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货币制度有着根本的制度差别(只是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才大致趋同)。中国和西方各国不同的货币制度,也反映出了在两三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与西方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演化路径。
在《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2—3页)这部巨著中,中国货币史大家彭信威先生曾说:“中国的货币,不但产生的早,而且独立成为一种货币文化。”“中国货币的发展,脉络很清楚。基本上没有受外国文化的影响。我们不谈贝币,因为全世界各民族,差不多都用过贝壳,所以不能说谁受过谁的影响。中国最早的铸造货币,除铜贝外,要算刀、布和圜钱,而最重要的是方孔的圆钱。”彭信威先生也认为,中国独特的中国货币文化,则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国的社会,自秦汉以下,两千多年没起本质的变化。”(同上,第4页)
在这本书的“绪论”中,彭信威先生总结出了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四大特征:
第一,货币的各种职能,在中国不能集中于一体:金银在中国,自古即是宝藏价值的工具,但中国古代没有铸造金银币,也不用金银为流通手段。“历代虽有金银钱的铸造,但这金银钱,只具备货币的形式,目的不是为流通。”铜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因此中国的铜钱的性质,从它的购买力的变动一点上来看,是介乎金银币和不兑现的纸币之间的。这是中国古代货币的一个重要特点”(同上,第5—6页)。
第二,是铜铸币铸造和流通的地方性。“古代钱币的铸造,是由各地办理。先秦的刀、布,是由个城邑铸造,币面多标明地名。唐会昌年间的开元钱,明朝的大中,洪武等钱,以及整个清朝两百多年的钱币,都是由各州,各省或各局分铸,钱背有州名、省名或局名。就是清末到民国年间的新式货币如银元、铜元和钞票,也由各省铸造发行。”(同上,第6页)
第三,中国货币的铸造一向用手工,即用范铸,式样精美,铸币技术也不断进步。“在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之下,许多善良的老百姓也被迫从事私铸。汉武帝时犯私铸罪判死刑的有几十万人,参加私铸的有数百万人。唐乾元二年,单是长安城中因盗寺观铜像和铜钟来铸钱而被打死的就有八百多人。”(同上,第7页)历朝历代,私铸和私销铸币是非法的,却难以禁止。但“事实上,历代政府所禁的是私铸,而不是私钱的流通”(同上,第7页)。
第四,中国货币制度的第四个特点是,主要钱币的重量从长期来看几乎是稳定的。“这种情形,在别的国家是少有的。”因此,前朝的铸币,在后朝还使用,汉代的五铢钱,在清末还有流通(同上,第8—10页)。为什么会如此?今天看来,这主要与中国两千多年的铸币几乎主要都是铜铸币有关,因为铜的储量和产量在中国比较大,铜不像金银那样稀缺和有人们所认为的内在贵金属价值,一旦铸造出来,除非被一些皇帝命令(如元朝一段时期)所收归和熔毁,就可以跨朝代和地区流通。
彭信威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古代社会的铸币的这四个大致特征,实际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其两三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实际上产生并演变出一个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货币制度。当然,彭信威先生也曾认为,“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代的货币,是没有制度可言的”。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货币“既没有主币和辅币的关系,也没有什么本位制度”。但是他也认为,如果放宽尺度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措施,无论怎样混乱与不合理,都可以是一种制度”(同上,第5、6页)。那么今天站在21世纪,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我们能看出中国古代货币制度与世界其他国家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这些不同,今天又能否帮助我们真正认清货币的本质以及货币在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们不妨对中国历代(我们这里是指到中华民国之前)的货币制度做一个鸟瞰式的回顾。

140128216.jpg (91.43 KB, 下载次数: 34)

140128216.jpg

140126489.jpg (47.29 KB, 下载次数: 44)

140126489.jpg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