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人少、武器差怎么办? [打印本页]

作者: 同根相怜    时间: 2016-12-18 14:58
标题: 人少、武器差怎么办?
本帖最后由 同根相怜 于 2016-12-19 13:32 编辑

       本网某些网友十分信奉“唯武器论”,认为:缅北华人武装之所以常常吃败仗,归咎于武器装备水平太差。当然,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打仗需要武器和强大的火力,但是,本人认为这绝不是决定的力量。纵观历史和现实的军事斗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不胜枚举。毛主席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从井冈山斗争到夺取全国胜利;还有抗美援朝,我们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18个国家的联合国现代化军队。都说明,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不管是从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却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式装备的国民党800万军队。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时候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不如六国的总和。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官渡之战 •••••• 等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就说海军吧,要说实力,清代北洋舰队是亚洲第一的舰队。然而却被日本舰队给打败了。力量弱小有弱小的打法,力量强大有大的打法,有什么样武器就打什么样的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看形式。要看总体力量和具体战争力量的对比。弱小和强大不是绝对的,是会转化的,要看军势的变化,再决定战争的形式。例如具体到在战争中,期初力量弱小要采取游击战,力量发展了强大了,要采取运动战、歼灭战。但是,每战怎么打还要具体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缅北战争中,缅北华人武装人少、武器差,怎么办?采取间接路线战略和非接触式打击的游击战,既可以解决人少、武器差的问题,在不间断打击敌人的同时又可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不失为当今人的因素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条途径。
      战略战术对头没有人可以得到人,没有武器可以得到武器。当年红军大刀梭镖闹革命,后来就有了坦克、大炮,现在还有了原子弹,这就是“战略战术正确”的因果“。只要战略战术对头,处于劣势的武装可在不断打击敌人的同时又能有效的保存自己,使得自己的力量逐步壮大,武器装备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彻底战胜敌人;反之,则优势也会逐步转化为劣势,装备了精良的装备照样不可避免的打败仗,为什么说800万装备到美式装备的蒋介石是“运输大队长”,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战争是指挥员与指挥员间智慧和战术思想的较量,战争的胜负不完全取决于装备实力的强弱。但是排斥大力发展和改良武器装备水平,也是非常愚蠢的。



作者: 华之子    时间: 2016-12-18 15:04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12-18 15:29
说以很多人没看明白
作者: 果敢猪八戒    时间: 2016-12-18 15:40
井冈山时中央军也就50万。
人差不多的时候,还是要看武器。
作者: 同根相怜    时间: 2016-12-18 15:45
鹤喻 发表于 2016-12-18 15:29
说以很多人没看明白

去找  利德尔•哈特 的《间接路线战略》一书看看就知道了。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12-18 15:47
同根相怜 发表于 2016-12-18 15:45
去找  利德尔•哈特 的《间接路线战略》一书看看就知道了。

会看书的话,还有什么担心的
作者: 技术援果    时间: 2016-12-18 17:10
努力改善武器装备根本就是对的,不然3万的抚恤金要花多少个才叫完善?而且可能你装备4级防弹板,装备一个50元的望远镜,装备一个50元的数字对讲机,或者装备一个500元的4X瞄准器可能就不需要去死了。而且这个抚恤金3万元本身就是问题,一个果敢家庭失去主力劳动力后,你认为他们还不够悲惨吗?所以艰苦朴素就是占小便宜吃大亏的表现,现阶段全力改善武器装备,让好多战友死之前用最好的武器,说不定就不需要那么多牺牲了。而且武器装备不光是武器,观测,通信,防护,外加上食品,药品,还有电脑都构成了武器装备的组成部分。而且你可以放眼看看世界,从四次中东战争,到海湾战争,到最近全世界发生的好多冲突,没有一个不是高技术武器发挥作用了。你没有高技术武器,低技术也可以,但是好歹要信息化了,并且能改善的都改善了。
作者: 能文能武    时间: 2016-12-18 19:27
我觉得这跟没说差不多。
实力不济的时候,不硬拼。这个道理,谁不懂啊。
而且人家本来就是在打游击战啊。
作者: 潮人走天下    时间: 2016-12-18 21: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八哥    时间: 2016-12-18 22:06
光明之路>>>緬北只玩游擊戰,將主戰場移往緬南,單兵徒手安全遊走,俟機破壞電力、油管,縱火農作物、山林,不攜槍,不殺人,長期重創經濟。
作者: 同根相怜    时间: 2016-12-19 13:01
wong3383cn 发表于 2016-12-18 22:06
光明之路>>>緬北只玩游擊戰,將主戰場移往緬南,單兵徒手安全遊走,俟機破壞電力、油管,縱火農作物、山林 ...

嗯!沾点“间接路线战略”的意思。
作者: 同根相怜    时间: 2016-12-19 13:10
能文能武 发表于 2016-12-18 19:27
我觉得这跟没说差不多。
实力不济的时候,不硬拼。这个道理,谁不懂啊。
而且人家本来就是在打游击战啊。

      我已经说了,应“采取间接路线战略和非接触式打击的游击战”。是你没有注意到或者是看不懂,所以你就觉得这跟没说差不多。
      战略战术对头,实力不济时可在有效的打击敌人的同时又能有效的保存自己,使得自己的力量逐步壮大,武器装备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彻底战胜敌人。
作者: 同根相怜    时间: 2016-12-19 13:12
果敢猪八戒 发表于 2016-12-18 15:40
井冈山时中央军也就50万。
人差不多的时候,还是要看武器。

井冈山时中央军也就50万,红军也是50万吗?
作者: 马马虎虎    时间: 2016-12-19 13:24
潮人走天下 发表于 2016-12-18 21:27
中国近代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说好听点是胜利。也不看看死了多少人。在那个武器劣势的年代,完全就是送人头  ...

同意。抗美援朝中国出兵191万,伤亡93万,伤亡率51%。
作者: 同根相怜    时间: 2016-12-19 13:28
技术援果 发表于 2016-12-18 17:10
努力改善武器装备根本就是对的,不然3万的抚恤金要花多少个才叫完善?而且可能你装备4级防弹板,装备一个50 ...

战略战术对头没有人可以得到人,没有武器可以得到武器。当年红军大刀梭镖闹革命,后来就有了坦克、大炮,现在还有了原子弹,这就是“战略战术正确”的因果“。只要战略战术对头,处于劣势的武装可在不断打击敌人的同时又能有效的保存自己,使得自己的力量逐步壮大,武器装备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彻底战胜敌人;反之,则优势也会逐步转化为劣势,装备了精良的装备照样不可避免的打败仗,为什么说800万装备到美式装备的蒋介石是“运输大队长”,就是这个道理。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