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中国在缅甸的战略机遇期正在流失(转)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敢林枫    时间: 2017-2-28 22:56
标题: 中国在缅甸的战略机遇期正在流失(转)

    穷国经历政治转型时,特别是借助外国军事暴力转型时,其政治开放多优于并快于经济开放,其结果之一就是,公民自由表达,几乎不受节制,甚至包括暴力表达。世界上,这样的国家不少,之前有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等国,未来可能还会有朝鲜、越南、叙利亚、柬埔寨、中亚国家等,眼下最典型的、最攸关中国的,还是缅甸。面对这种国家,刚富裕起来的中国往往无所适从,甚至连中国政府都拿不出好办法,民营企业更加脆弱。


    2017年2月下旬,缅甸一家中资服装厂遭当地员工袭击。对于事发原因,中文媒体和中国官方声明都语焉不详,或有难言之隐。缅甸当地媒体对此事报道稀松平常。撇开偏激立场,中缅两国舆论在对待这件事上,落差甚大。


    尽管具体原因不详,但应该是一起偶发事件,无需上纲上线,只是再次凸显当地紧张的劳资关系。缅甸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一般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然而,随着缅甸政治大幅度开放,劳资纠纷更加突出,特别是包括工会组织在内的各种非政府力量,影响力剧增,左右民意,最终影响政府决策。


    其实,这种劳资纠纷在缅甸普遍存在,但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很陌生。中国过去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走的完全是一种特立独行的路线,跟劳资纠纷、跟反政府力量、跟非政府力量等几乎都不搭界。说白了,中国缺乏这方面的改革与开放经验。因而,中资机构在缅甸,往往很难意识到这方面问题,中小型民营企业更难。相应地,也就缺乏专业的安全风险预警预防,通常都心理侥幸不会出事儿,一旦出事儿只能“缩头乌龟式”找中国政府,但政府只长于外交,而非专业技能。


    还有更大的问题在于,缅甸问题中国化。过去许多年,擅于搞政府关系的中国大企业,拓展缅甸市场时“吃相难看”,总是与缅甸上层勾兑利益,而忽视民间诉求,特别是忽视了过去几年快速成长的民间力量,再加上一些具体的环保组织、非政府组织、某些国家在背后使坏,导致现在的缅甸政府与民众,对中资企业普遍观感甚差,中国做法屡遭诟病。这些问题在类似密松电站项目上得到最集中爆发。类似密松电站项目还有不少,而且,其中有些项目今后恢复重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果说,上述问题具有明显的国有企业特征的话,那么,最近几年,中国在缅甸市场上,民间力量极其活跃。中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一些独特问题,在中国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然后就外溢到了缅甸。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缅甸对中国的负面观感。


    实际上,近几年,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加大了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有的企业甚至投入巨资。然而,这种问题非一蹴而就。从这次劳资纠纷可以看出,中国相关投入收效甚微,其中的经验教训需要及时总结。


    不过,除了在缅甸的问题,更应该看到缅甸的战略机遇与巨大潜力。缅甸拥有五千多万人口,市场规模足够大,资源禀赋富裕而独特,与中国基本呈现互补,又恰逢缅甸国家转型,从军政府的维稳时期,走向民选政府的改革开放,迎来缅甸的全新时期。这一点,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很类似。


    再加上,缅甸对中国拥有天然的地缘政治优势。类似缅甸这样值得中国大举投入的国家,并不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均与缅甸相近,但缅甸战略市场特征更加突出。因此,有远见的中国家应义无反顾地大举投入缅甸,即使遇到挫折,只要坚持长期经营,既能够拓展一个新市场,再过二十年,又能培育出一个新市场。中国刚走过类似道路。


    克危克险从可靠渠道获悉,缅甸仍然需要中国的巨大的市场、资金、专业技术等,但更需要中国经营手法的转型升级,遵照缅甸游戏规则,互利共赢,打造中国在缅甸的全新形象。当然,即使是最具战略投资价值的市场,对于每一家中资企业来说,都要仔细测算其中的机遇与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风险预警预防,这些都是专业技术活,非谷歌或百度能解决。


    总而言之,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中国在缅甸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遗憾的是,过去一年,由于中国并没有很好地认知缅甸,绝大多数都还是老套路,导致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正在流失,一旦机遇流失越过临界点,中缅关系就很难经营了。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