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5 07:16:43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58697 次 | 评论 4 条2015年2月15 日 缅甸曼德勒
站在曼德勒皇宫东门的桥上,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曼德勒山。曼德勒之所以叫曼德勒,就是因为这座山的存在。
曼德勒山位于曼德勒市区北部,旧称罗刹女山,海拔其实并不高,不过260米左右,却是整个曼德勒的制高点。风景在高处,所以此处也就成了看城市全貌及赏落日的首选之地。但是生活却是在路旁,所以即便登山有缆车上塔有电梯,我们依然会选择步行往返。
-------------------------分割-------------------------------------------
缅甸全年炎热,便是最适宜旅行的凉季,天气晴好之时日晒依然灼人,这大概也是登山步道全程有遮阳棚的原因?要知道,要上此山,是需要在入口处脱去鞋袜赤脚而行的,若无顶棚遮阴,只消想一下光脚丫子踩在滚烫的水泥地上也是够了!
一起去看日出吧
如此含情脉脉地对视,太不拿皇帝当回事儿了吧。(皇帝旁白:你俩做的好事!都在我的镜头里呢。)
沿途卫生间的标志好有特色
沿途有小店提供各种补给
风景在高处,生活在路旁。
做功课的小孩
曼德勒山从山脚到山顶共有台阶1729级,每隔一段便有一座庙宇。其中值得一说的是,一座是位于半山腰的大庙,据说内有佛陀3块遗骨。
另一处位于全程2/3的位置,路旁立着一尊镀金的施依亚塔佛塑像,这尊佛像的造型非常独特:他左手捏衣袂,右手伸出食指指向大皇宫。此像象征佛的预言,塑于明登国王的金色之城动工之前。传说当年释迦牟尼宣扬佛法时路过此山时,指着山下广袤的土地预言:2400年后,这里会出现一座繁华的大城。曼德勒不负佛主厚望,终于在敏东国王的统治下出现30年的盛世荣景,在历史长河里写下不朽的一页。
我俩继续拾级而上,兜兜转转,鱼印度教神庙,神庙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布满由玻璃镶嵌而成的棱形图案,柱子之间斗拱相连,回廊贯通,在夕阳的照射下夺目耀眼。
继续向上,终至山顶平台。斜晖之下,佛光普照。
建筑上的图案精致而华丽
有信仰的人跟神对话
被如此和煦的光照耀的人,应该都比较容易愉悦吧。
小师傅在学英语,逮着一个就聊个不停。
寺庙里玩球的小朋友们
俯瞰曼德勒全景:伊洛瓦底江从天边宛然而来,悠悠绕过曼德勒山脚下这片肥沃的平原。皇城在日晖下发光,藏有729章经的库特多佛塔静默不言。“曼德勒”在巴利语中被称为“罗陀那崩尼插都” ,意为“多宝之城”,远观之,确实气象非凡。
在等日落时遇到两个无国籍的小姑娘,她们告诉我们,她们的父辈在当年战乱中被迫逃亡到缅甸,缅甸不承认她们是国民,她们亦因为没有中国护照而无法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成了无国籍人士。问她们上学怎么办?小姑娘说:我们都是非法的。意思是:她们走非法途径获取上学机会,亦即有人专门赚这个钱“帮”她们。
佛法若无边可助众生脱苦海,佛祖若有灵可令人人皆平等,且帮这些没有身份的人们得到最基本的权益吧。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