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老人吃饼,慢慢磨,拿的稳,吃的软 [打印本页]

作者: 八一步枪    时间: 2017-5-5 11:00
标题: 老人吃饼,慢慢磨,拿的稳,吃的软
缅军“老人吃饼,慢慢磨,一手拿饼硬,一口吃饼软”的战略、战术及由来的简析

1.简单说下,从历史军事行动的失败上看缅军的教训:

A.被克伦耶等武装狂虐,仰光被围等得出经验教训:大兵团平推式的歼灭战效果不明显。哪怕是平原地区

也无法如意指挥。最后得出需穿插包围防止敌人进入山区的围歼战术比较有效果。
B.被某某残军、土司卫队、缅共、其他民族武装的狂虐,经济城镇被围占得出经验教训:缅北山区大部队

远距离穿插代价过大,特殊地理决定穿插围歼战漏洞太多,战果不佳。不能建设经济型城镇,只能建设军

事型城镇。围困比围歼来的更加实际有效。

所以造成缅甸目前的情况:

在平原地区或次平原、丘陵地区,缅军是坚决消灭敌人的,有这个军事力量和指挥能力。战术战法已经非

常成熟。如克伦耶等平原地区的武装组织就是例子。

在雨林或山区、比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区,缅军是坚决围困敌人的,只能是缅军过去,绝不允许对方过来

。如大大小小的特区组织,民族自治区等,就是其产物。

此战略、战术的实施步骤:
1.战略上:先围,后战,再抚,再战(抚和战之间不断循环,进而不断瓦解消耗对手)最后灭(决战)。
2.战术上:铁壁合围,逐层推进,控制运输线,占领制高点,这个是“拿饼的手”十分强硬,一旦给他得

手,他是绝对不放手的。这点大家可能感觉不深刻,毕竟这些都是“温水煮青蛙”,不觉得疼的。
然后做到“大有大的围,小有小的围”一点点的突进,占领,建设营盘,加强围困,继续一点点突进,这

个循环就是“吃饼的嘴”有进有退,十分的软,慢慢磨,现实中也是败仗连连。这个大家可能感觉很深刻

,总觉得缅军老是打败仗,事实也是经常失败,但却无法撼动他的“铁壁合围”,所以只要是在缅军合围

的范围内哪怕发生再多的失败,缅军都是可以承受的,但这样给他进占成功一次,我方的战线就要后退很

多很多。

上述就是“老人吃饼,慢慢磨,一手拿饼硬,一口吃饼软”的大致由来,缅军由单纯的军事剿灭发展到现

在的剿抚并用。表面上,缅军是不断的失败的,可事实上却是他不断的胜利的。

以果敢同盟军为例子说此战术的运用:
从战报上看,很多人都说什么,要打运输线、要迂回、要破袭什么的,总之就是游击战的那一套战术,来

对付缅军。
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缅军也是游击战的高手,而且是打了6.7十年的高手,游击战对游击战,对缅来说

代价、风险更高。(理由就不简析了,留下次吧。看我说完,可能也可以明白一二)所以他采用“老人吃

饼,慢慢磨”的战术。

为减少打字的痛苦,画2图,这样就简单明了了,

缅军在控制运输线后,就在至高点上建设“营盘”,这些营盘有大有小,但几乎都有个特点,就是都是可

以首尾呼应的,至少炮是可以互相支援的,也就是说无论同盟军攻打那一个点,至少都能得到其他方向不

少于3.4个营盘的炮火支持。加上有飞机的支援。这样就是缅军的“围”,而缅军在受攻击的时候是收缩

的,也就是不出营盘,哪怕有营盘给占领,其他营盘仅仅是炮火支持,而不是分或增兵支援。缅军是情愿

给你去占,也不会动他“围”的防线的,哪怕损失巨大,也不动,这个是铁律。

这样就是逼着同盟军去打阵地战,而缅军看准同盟军无攻坚的重武器,所以最后得便宜的还是缅军,这是

一个很笨很笨的方法,却是最实在有效的方法,在这个方法面前,什么围魏救赵,穿插包围,围点打援都

无效果,或效果不大。

可能有朋友会说没这么厉害,画的图中也是理想中的样子,现实不是这样的,这个当然是理想的样子,只

是为了方便理解才画的这么规整的,现实中是很凌乱的,但效果是一样样的,只是画的是原理罢了。那就

拿有名的南天门山布局为例子大概说一说此原理的运用:

假设:首先以南天门山制高点为一个大营盘,在此建设 老街市区至营盘的交通线,并配有其他小营盘进

行保护此运输线,假设南天门上的炮兵营盘攻击的范围为10公里,假设,在此范围内存在10个炮火的盲区

,那么缅军就会针对这10个盲区,再建设10个大的营盘,做到方圆10公里内,至少存在11个营盘(炮兵盘

)来守卫着方圆10公里,而为了保护这11个营盘,就会配更多的小营盘来护卫他们!在此范围内,不敢说

没有漏洞或其他盲区,但这些布局肯定是经过计算后再来布局的,只要这11个大营盘在手中,那么同盟军

再这个范围内,就没有主动权,即使有,那也是短暂的。所以缅军的营盘布局看似乎凌乱,只是因为地形

地貌的原因,实际上是按这个原理图的原理布置的。

因为缅军营盘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同盟军可以比较轻松的“运动穿插”,甚至是运动到腊戍或其他更远的

地区,但仅仅是“运动穿插”而无法攻击占领营盘,就无法控制一个区域,所以只是有了“游”而无法“

击”。只要缅的营盘密度达到一定比例,同盟军连“游”的机会都会失去。这样“围”就完成了。就逼着

你去打阵地战,打火力战了。

如果缅军需要扩大控制范围(即进攻他人),那么就会在前沿建设桥头堡式的营盘,慢慢进击,扩大巩固

他的营盘,延伸的的炮火范围,再重复以上的规划建设。只有“围”建设好了,缅军才会动手。

如果明白了这些,缅军的战术技巧,那么很多人就不会提出什么游击战的方法了{破袭、伏击、运动之类

的},因为打不开“围”,即使是胜利也是短暂的。

虽然缅军使用了这些老套、原始的战术,虽然耗时费力,却是最有效的,也是敏大酱赖于成功上位的“重

火力破解游击战的战法之一”但是弊端也是多多,耗时到打了6.7十年,但也不是完美到无懈可击。至于

应对方案和破解之法,将在下次有空闲的时候提出,供大家参考。

所有提出的方案都应该围绕“围”字,要打断“拿饼的手”即如何破解“围”而展开。

搜狗截图20170424111606.png (34.66 KB, 下载次数: 33)

搜狗截图20170424111606.png

20170504142821.png (45.59 KB, 下载次数: 26)

20170504142821.png

作者: 北美汉风    时间: 2017-5-5 11:19
破围一定要有适宜破围的装备;破矩阵之围要同时打多个节点才有效。
作者: 龙腾    时间: 2017-5-5 13:45
说的非常好。缅军用的也就是他们师傅日军 “囚笼政策”的翻版或改良。当年八路军用百团大战破解。也就是
正太铁路破击战。当年日军的人员,武器,弹药用铁路运输。现在的缅军用公路机动。缅军的炮弹必须由公路
运输。民族武装完全可以把八路军的战术改良一下,袭击缅军的公路,桥梁。以前围点打援  的重点是打援。
现在可以改成重点为围点。93式60毫米迫击炮射程 5564米,107火箭炮 最大射程:8500米 虽然不如缅军的重炮。但机动性好。中国抗日战争的经典战例稍微改一下现在任然能用。缅军的战法简单的说就是拼消耗。以后若开的作用会更大,不能总是等着缅军来打,适当的时候到缅军控制区点击吧火。
作者: 华夏一心    时间: 2017-5-7 11:25
楼主观察的仔细。
老缅的这个办法,需要超强的忍耐力,对同伴的牺牲死亡视而不见绝不相救的耐力;同时需要不断地调兵遣将,需要不断的运输补充,需要换防。同时前沿密集,后方就会空虚。这些,需要同盟军耐住性子,注意观察其作息规律与漏洞,等待机会逐点突破。

需要采购便携式重武器。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