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经国人才涌现
[打印本页]
作者:
武臣大月
时间:
2017-6-27 10:29
标题:
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经国人才涌现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为了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对贡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专以进士科取士
第一项改革,是在考试科目方面废除明经及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原本宋代贡举的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及诸科,诸科又包括九经、五经、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通礼等。王安石改以进士一科取士,后来也为元、明、清三代所承袭。
改以经义、论、策考试
第二项改革,是在考试内容方面,废除诗赋、帖经、墨义,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应举人选《诗经》、《尚书》、《易经》、《周礼》、《礼记》中的一经为本经,以《论语》、《孟子》为兼经。进士科考试共有四场,第一场考本经大义,第二场考兼经大义,第三场考论,第四场考时务策。
王安石所指的经术,不是汉儒的传注之学,而是熔儒、释、道为一炉,通经致用的「新学」;论、策则是官员向皇帝讲治道、议时政的工具。
改革有利于选拔经国之人
王安石的贡举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一,废除诗赋取士,改为经义、论、策取士,有利于造就和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以诗赋取士,对于造就文学人才、推动文学发展,或许有一定作用,但对于造就和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则有一定的局限。
改革要求考生理解义理
第二,废除帖经、墨义,以经义试经术,是王安石改革科举的一个进步。帖经、墨义不过是要求应举人死记硬背经文及其注疏,大义则要求应举人直接根据经书的义理解释回答,要求在背诵经书的基础上,能够通晓经书大义,且有文采,才算合格。从这方面看,考试大义显然优于帖经、墨义。虽然在后来的大义考试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病,但宋代的大义与明清的八股文是有明显区别的。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