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戴旭对中国外部安全形势的判断:中国已被美国C形战略包围 [打印本页]

作者: 三民主义    时间: 2017-8-11 02:29
标题: 戴旭对中国外部安全形势的判断:中国已被美国C形战略包围
戴旭对中国外部安全形势的判断:中国已被美国C形战略包围
2014年6月22日 02:25 阅读 2136


除了三大战场理论之外,戴旭对于当今中国最大的贡献,是独创并被国人广泛接受了一个战略概念:“C形包围”。
作为一个研究者,有这样的荣誉,他应该欣慰。但他给我的感觉是很痛苦。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值得自豪的发现。他跟我说,写《2030肢解中国》的时候,他曾经几度推开键盘,仰天长叹。
戴旭的言辞绝不含糊,要么是,要么不是,态度坚定,从不模棱两可。这和大部分学者出言慎重,满口可能、或许、大概和外交辞令等等,永远站在正确的一边,为以后的狡辩留下说辞的做法,截然不同。
戴旭这三本书问世的时候,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到处都在歌功颂德,有人说新中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朋友遍天下,中国的国力大增,正在“崛起”复兴云云。
非常意外的是,戴旭“公然”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表示悲观。
一、外部三面被包围的战略态势
先说中国的外部。虽然在论述三个战场理论的时候,戴旭说道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与俄罗斯同时被包围,但他论述的重点还是中国。他先是沿着中国划了一条线,然后,在这条C字形的弧线上,一个点一个点地解析起来。
一个C字分两段:海上的一段从日本到南海。这半截弧线,年纪稍大一点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就是报刊总是提及的第一和第二岛链。有人也称之为新月形包围圈,是冷战时期美国对中国构筑的。戴旭把这里作为C形包围的前半段,一是因为这个老包围圈依旧固若金汤;二是老包围圈又出现了新状况:首先是日本在冲之鸟礁上公开宣布建海空军事基地,当然同时宣布这个地方是日本发现的新国土。这个地方左边是台湾,右边是关岛,日本往中间一站,三方联盟在外观上就连在了一起。更要命的是,原来这里是公海,是中国潜艇前出太平洋的主要通道,现在日本一来,就把中国唯一可以在战时出远洋的海军力量封堵住了。日本的反潜力量可以比肩美国,光是反潜机就一百多架。这个战略举措,事实上抓住了中国海军的睾丸。中国当然不同意日本的做法,但中国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止。从东亚历史的角度看过去,再算上日本在与那国岛驻军,戴旭认为日本实际上又开始了战略西进。这是一条血腥的近代史之路。没有深厚历史功底,没有战略警觉意识,断不会下这样的结论。正是在这个结论下,戴旭对日本的研究格外投入。他曾经跟我说,日本的国家性格亦狼亦狗,专看对方的态度。中国和美国都是二战战胜国,但日本对中美的态度不啻天壤。他说,他有一整套对付日本的战略计划,不过没有谁会接受,只能做“种树书”而已。
其次,这个海上的老包围圈,已经全部部署了美国的反导弹系统。韩国、日本、台湾的陆基爱国者3,加上美军和日本海军舰载反导弹系统,大大抵消了中国在东部的导弹优势。这就反过来增加了美日台的军事优势。美国在原有东亚军事基地,不仅增添了隐身战略轰炸机B-2,隐身战斗机F-22,还准备将F-35出口到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台湾也可能装备。此举,将彻底颠覆东亚军事平衡。记得戴旭几年前就在《环球时报》和《国际展望》杂志等,急切高呼《中国处于核武讹诈时代以来最大的战略威胁之中》。戴旭是空军出身,深知当代战争的主要力量就是空军,就是现代化的飞机机群,因此对这一态势格外忧心。
这还是日本这个起点的状况。台湾的状况更不乐观,李登辉和民进党执政时期,对大陆的挑衅甚嚣尘上,长时间地消耗了中国的外交和军事资源。只有马英九上台的两年间,大陆才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谁知道国民党能执政多久?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吃了原告吃被告,继续榨取两岸的金银。非但如此,一旦天下有变,台湾瞬间会重新成为美国的战略基地和抛向大陆的巨石。
南海问题是戴旭最着意的地方。在中国报刊上,关于南海的文章,戴旭发表的如果不是最多的,也是言辞最激烈、态度最坚定的。戴旭力主全民开发南海,不怕争议,加紧开发,其急切的态度之下,其实是对于中国整体战略的深深关切。中国不能掌控南海,就无法推开走向世界的海洋大门。东边有朝鲜半岛特别是日本的海上封堵,东南是台湾,南海是唯一的出口了——虽然出了南海还有印度的阻拦。但南海是非打开不可的。碍于战略保密的原因,戴旭不能说的太白了,只是急切地希望中国赶紧到自己的海上自留地去耕海牧洋。
南海是新中国时期丢掉的地方,直到1987年还在丢。1988年新中国海军在南海打了一仗,夺回来几块石头,算有了大陆海军的立足之地。本来这个地方1945年之后是国民党海军把守的,后来内战蒋介石败北,退到台湾,对南海这个地方基本不管不问,任凭东南亚国家哄抢。这是蒋介石在没有收回琉球之后,第二个被国人诟病的地方。但事实既成,说也无益,所以,戴旭只说现状而没有纠缠历史。他给出的数据是:这些小国,正在准备重型兵器,以应对战争。而美国和俄罗斯都在积极参与,其中又以美国目的最明确。这也是戴旭忧心急切的原因。
六月初,在第9届亚洲安全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说:美国军舰、飞机在中国南海、东海对中国进行高强度的抵近监视、侦察;以及对台军售,是造成两军交往障碍的主要因素。这个讲话,无意中将中国海上面临的困境,昭示于天下,也让戴旭关于中国海上被包围的说法,添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戴旭的视野是全球性的,当然不会被南海的暗礁绊住。除了太平洋上的危机,戴旭还说到了印度洋。这也是冷战年代没有过的:印度海军居然也经常跑到太平洋上,和日、美、东南亚打得火热。还在2004年印尼海啸的时候,就暴露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事实上已经组成了亚洲北约。四方不仅政治上互动密切,海军由于经常性的演习,渐渐一体化。2009年中国海军阅兵的第二天,印度海军就到钓鱼岛附近参加和美国、日本的军演了。2010年年底,印度还要到冲绳,参加美国组织的军演。四方只是没有把联盟落实在纸面上而已。当年中国有个四人帮,今天东亚有个四国帮。这个“四国帮”背后,是东南亚十国联盟,东盟的背后,还是美国。
在海上包围圈说完之后,戴旭说中国海军现在处于困境:中国海军被数国海军牢牢地看守在自己的海港里,甚至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传统海域。戴旭还拿中国海军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相比。这肯定会让那些经常气壮山河地说中国海军已经建设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的人感到不快。但在国家安危生死存亡面前,个人或群体的情绪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实是不是真实。在这里,戴旭表现出了一位真军人敢于直言的品质。他戳破了一个假象,一个中国海上安全的假象。不久后中国商船“德新海”号被劫,从另一个角度也戳破了中国海军很强大的假象。戴旭在他的博客里写道:此次商船被劫,至少暴露了中国军事上的三大短板:一是没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二是没有航空母舰集群;三是没有远洋军事基地。没有这三块板,中国所以救不了自己的商船,没有这三块板,中国军队也根本谈不上远程作战。如此,中国军队只能在自己的本土和海域里“蜗居”。可是,偏偏中国的经济利益又遍布全球,如何保卫呢?于是戴旭说:与其在信息化的名词里拼命转圈,不如把前边的问题当做新军事变革的思考题。但是,戴旭人微言轻,说了也是白说。军中报刊照样整天空谈八股。多年前戴旭就痛击过军八股,但除了基层一片叫好之外,哪有丝毫改观呢?
海军的困境,实际上意味着中国的困境。小小的一段海上弧线,其实就是一道外部势力构筑起来的、阻挡中国走向世界、走向复兴的万里长城。中国如果没有意志、没有力量去打破,中国的发展就是不可靠的,中国的经济就是脆弱的,中国的未来就是大可担忧的。戴旭说,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和美军在中亚新设的军事基地,已经让中国东部和西部同时处于美军半小时火力打击范围之内!军事上的压力必然会体现在政治和国民的心理层面。戴旭是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公开地对沿海处于外部强敌的持续威胁之下感到强烈无比的忧虑。


作者: 三民主义    时间: 2017-8-11 02:30
但是,像戴旭这样为此担忧的人似乎不多,要不然戴旭就不会总是感到孤独了。

说完海上的包围圈,戴旭盯住了印度,说印度是美国海上包围圈的终点,又是其对中国陆地包围圈的起点。

在公开的文章上,戴旭对印度着墨不多,但私下里戴旭对印度的研究相当深入,特别是关于军事层面,从印度的国家战略,印军“冷启动”的战略战术,到印军的部署和印军的装备,戴旭都有系统研究。戴旭曾经深入中印边界,每年到西南方向七、八次。可以推断,戴旭胸中一定有破印之策,只是现实不允许他说出来而已。

笔者曾经在私下里听戴旭说,上次印度突然向藏南增兵六万,他个人的意思是应该立即从空中切断印军后路,把这六万人予以战略围困,使其成为国家人质,迫其作出外交让步,给印度一个教训!因为印度是美国包围中国这道战线中的海陆结合部,必须震慑住这个印度,否则它在战略投机的驱使下,将会冒险盲动。这当然是个人之见,但大将之勇武韬略,跃然而现。

在中国军中文化日益奴化、僵化、沉默化的今天,幸好还有一个戴旭!我又想起中国社会科学报的那位朋友的话了。

对印度的关注,使他对缅甸也倾注了许多的注意力。我曾与他就这个问题深谈过。他认为中国绝对不能允许美国和印度染指缅甸。那是中国伸向印度洋的一条腿。在巴基斯坦通道被美国截断之后,缅甸不能再丢了。否则,中国以后就无法进行战略布局了。他说,中国在聚精会神搞经济的时候,失去了太多战略布局的机会。将来等中国回过味来可能会后悔。

美国在巴基斯坦驻军,说是为了进行反恐,戴旭对此嗤之以鼻。他说,美国进驻巴基斯坦的目的,一是为了控制伊斯兰世界的核武器,让它不要在伊斯兰世界扩散;二是为了截断中国通向印度洋的通道,三是隔离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真是洞若观火!

至于说进行阿富汗战争,戴旭认为美国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箭三雕:一是从北面包围伊朗,二是从西部威胁中国的能源基地新疆,三是以打击塔利班为名,在中亚制造颜色革命,培养亲美势力,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此言甚是有理,这也是被国际政治现实证明了的。戴旭还认为新疆的“七五”事件,就有美国在中亚驻军的外部影响问题。

从中亚往东就是蒙古,美国自称是蒙古的第三邻国。应该说包围圈到了这里,中国已经是腹背受敌的态势。但在下认为,美国到了蒙古,就很难再走动了,因为蒙古被中俄夹在中间。蒙古动不了,美国就很难作为。但是,从战略上说,这已经够了。美国在中俄之间的夹缝中打入一个楔子。如果这是在下围棋,中国这个地方,已经基本上没有多少“气”了。

任何重大的事件,都有空间和时间的维度。美国对中国的包围是世界性的,这是空间概念;那么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戴旭说,美国对中国的这个C字形包围圈,应该是1989年后开始构筑的。那一年,中国正发生内外巨变,内部六四风波,外部中越停战,西方对中国展开全面制裁,几乎没有人在意美国对华大战略的转向。中国的改革以1989年为分水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是以这一年为分水岭的。戴旭抓住这个时间节点,分析中国国内和外部局势,是抓住了关键。

真可惜,中国内部总是有忙不完的事,因此才无暇他顾。两年后,美国在中东开战,中国的外部压力减轻一点。但这一次石破天惊的战争,也让中国如梦方醒:原来美国在军事上的进步,已经比中国先进一个时代了!中国军队于是上下一起喊响新军事革命的口号。加之台海危机不断,中国仍然没有在意美国在中国周边的结网。直到1993年美国对中国“银河号”商船的羞辱,1996年对台海演习的干涉,和1999年美国公开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国人只是觉得美国对中国充满敌意,但并不知道美国在事实上包围中国。

岂止包围,美国还组织针对中国的第五纵队。最早应该从支持台湾、西藏开始,之后是收留六四人员。再后来就多了,连法轮功也揽入怀中。这和清朝末年,日本广泛收留中国内部反对势力、以图将来左右中国的做法如出一辙。

必须纠正一些人对于戴旭所说“包围”一词的理解。很多人,包括香港那个电视评论员马鼎盛都认为,这个包围圈是军事意义上的,因此认为中美必有一战,中国应该向南海和印度方向突围等。其实,戴旭在书中和演讲中都说得很清楚,这个包围是“上兵伐谋”层面上的,是地缘战略的纵横捭阖,军事意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美之间的包围和反包围,有点类似美苏当年的冷战。冷战是不是战?是战,但又不同于热战。就是军事层面的理解,也很类似中国的围棋那样讲究开篇布局谋势,而不是中国象棋那样短兵相接。兰德公司的对华战略第三步也说,如果战略合围不能让中国就范,不惜与中国一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一定要亲自参战,而是支持“中国内部谋求独立的地区或与中国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周边国家”。

美国在朝鲜战争之后,对中国的战略一以贯之,十条诫令就是证明。这个诫令,不仅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所有方面,甚至还细化到对中国青少年的道德、生活、游戏,等等,几乎就是一种生活形态对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全面绞杀。当年,这个东西被大陆称作“和平演变”,后来,和平演变的说法不提了,中国人的警惕性因此也没有了,但美国人的计划并没有终止。

中国人素来有自我吹嘘的传统,不管是谁,总是说当下的自己是最好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耳朵里整天就是形势是怎么怎么好,将来还会更加好,GDP又增加多少多少,迷魂汤灌得整个国民晕晕乎乎的。就在这全民迷糊之时,美国对中国的的C形包围完成了。

与冷战年代海上新月形包围不同的是,这个C形包围包括海上和陆地两部分。应该说今天的包围比当年的包围圈延长了一倍。

居然有人说这样的包围不危险。一是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志勤先生,在《环球时报》发文说“其实C形包围圈对中国来讲并不是中国历史上遭遇到的最严重的危险。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就长期处于U形包围圈(美苏共同构筑)中长达数十年之久……当时的环境险恶和严峻非同一般,而中国政治家面对这样的环境却做到了临危不惧,不失分寸。”

二是《学习时报》发表了一个叫黄迎旭的学者的文章,认为美国“C形包围圈”对中国的威胁被夸大。其文章基本观点和刘志勤完全一样,也是认为当年的新月包围要比今天的形势危险的多,认为所谓的“C形包围圈”不可与当年的“新月形包围圈”同日而语。

特别是刘志勤还把戴旭的C形包围理解为军事包围,认为戴旭在鼓吹军事对抗,这就离题万里了。有感于这些质疑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戴旭于是在《中国国防报》发文再次商榷:“C形包围”真不危险吗?文章说:刘先生认为当年的“U形包围”比今天中国面临的“C形包围”更严重,我也无法完全同意。根据苏联后来解密的档案,当时苏军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是用来防备的。而美国在越南的行动,实质上也是一种战略防御。也就是说,当年美苏对中国构成的“U形包围”,总体上是防御性的。但今天美国率领新旧盟友对中国构筑的“C形包围”,则完全是进攻型的。这从近几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各种做法就能判断出来:一是支持日本和南海一些国家,在东海和南海及陆地上挑衅中国;二是支持台湾分裂势力挑衅大陆;三是支持西藏和新疆分裂势力制造动乱;四是亲自驻军中国周边,威胁中国能源战略通道;五是不断在人权、贸易、金融方面,对中国发难,同时还在非洲围堵中国。美国这样做,一是压中国支持其制裁伊朗,使中国自断油路;二是威逼中国继续用钱换它的债券,服务美国经济。总之,就像吸血蝙蝠一样,趴在中国身上,一边吸一边吓中国。

“U形包围”与“C形包围”除了外观上的形态不同,性质不同以外,还有内涵的不一样。“U形包围”主要是军事上的,且主要体现为外部强压;而“C形包围”则包含有经济、战争、文化、军事等所有层面。前者是外部封锁时期,后者为全面开放时期。所以,中国的应对也应不同,“C形包围”是无法以简单的军事对抗解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书中呼吁全社会,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经济建设的结构布局,民众忧患意识和尚武精神的培养等等,全方位地引起警觉,并没有只是单纯地“呼吁大力加强中国的军事投入,迎接军事强国的挑战”。戴旭最后说:我不是那个高喊“狼来了”的孩子。我也不希望国人是一些面对群狼依然酣睡的羊群。

由于黄迎旭和刘志勤观点的一致性,所以,此文也可算作对黄先生的回答。

刘、黄都是认可戴旭C形包围圈理论的,但为什么对同一个C形包围圈,三个人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判断?笔者认为,这首先是因为三者的站位不同。戴旭是军人,是站在国家安全的最高瞭望台上,向国家报告敌情,耳边风声,眼前狼烟,自然觉得情势紧急;而刘、黄则是居于庙堂之间,管弦歌舞,歌赋词章,耳闻目睹都是报刊影视营造的盛世、崛起的幻象,偶尔抬头望去,也不过院墙外杨佳杀警察、邓玉娇刺嫖客、暴徒行凶幼儿园等治安事件。刘、黄都没有看到戴旭的三大战场理论,而C形包围,只是三大战场理论中的一个战场形态。

高度不同,视野自然不同;角度不同,结论也必然不一。戴旭与两位学者的差异就此出现。

另一位对戴旭提出质疑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老研究员沈骥如。此人在上海的《社会科学报》上针对戴旭上校的C形包围理论,语带讥讽地说“众人皆醉君独醒?”,干脆质疑起戴旭的忧患意识,认为现在天下太平,国家昌盛,根本不存在什么包围和危险。这简直就是政治吹鼓手的角色。瞎眼瞎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可以不与之论了。此人在当年《中国不高兴》一书出版时,就写了一篇唱反调的文章《中国不当不先生》,孤零零地在那歇斯底里,也不怕孤单。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国处于新月包围,但那个时候的中国枕戈待旦。而且由于那个年代的中国领导人都是百战之身,对危机局势应对自如,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加之中国在短时间内造出两弹一星,高超的战略能力、坚定的反战争决心和有效的战略武器,让外部威胁一一化解。

今天的C形包围,从军事和战争层面理解,固然没有当年危急,但是,由于中国人的警惕性大幅下降,对抗意志萎靡,应对威胁的战略能力不足,也就是说我们自身的力量相对减弱,总体而言,今天中国的危险比当年更严重了。这个道理就和人一样,当他身强力壮的时候,就是冬天穿单衣,依然不感冒;当一个人年老体衰了,就是一阵秋风,也会打一个冷颤。

(来源网络)
作者: 耶稣爱你    时间: 2017-8-11 08:48
中国被敌人包围了!为什么在世界上朋友越来越少?中国的外交政策令人担忧,也令人深思!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