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奇取木姐记(经典战例)
[打印本页]
作者:
打击者
时间:
2017-9-1 09:56
标题:
奇取木姐记(经典战例)
这个战例值得民武学习。缅共人民军只用了200多兵力,就拿下木姐这样的重镇。所以在于兵精,不在多,哪怕同盟军只有7,800人的一个旅,下属有三个精干的野战营,足够应付缅北战局。
木姐,位于中缅边界,与中国瑞丽边城隔江相望,是缅北重镇。一九八
O
年四月四日,二旅以特务营为主不足二百人的部队在南坎县大队的配合下一举攻占木姐,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堪称大手笔之作。事隔多年仍觉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七九年底敌人发动了对江东地区缅共人民军的大规模进攻,形势一度紧张。八
O
年元月初,我营奉命前往迪马坝一带活动。中旬的一天,二旅一营、三营及一
0
七部队在副旅长蒋志明带领下奔赴二
O
二地区开展活动。
大部队走后我营一直在贵概公路沿线择机行动,总是没有收获。敌人仿佛消失了。直到四月初的一天,旅部派人送信来通知我去旅长处开会。在寨子后山的一个小山包上,涂旅长、参谋处副处长豆开年、参谋黄祖国、二连长王荣景和四连长老魏围坐一团,军用地图摊在地上。
在此之前旅长就安排一连指导员温老八带一名战士前往木姐侦查了解敌情。现在侦查员杨班长回来了,他还带来了温老八的一封信。
看到开会的人都到齐了,旅长说出了他的意图:攻打木姐。他解释说,蒋志明他们下去活动影响很大,现敌人对他们穷追不舍,企图围歼他们。我们要有所行动帮他们解围。还有我们现在经费紧张,需要解决困难。所以,我决定攻打木姐。
大概是大家感觉旅长的决定太突然,一时都不言语。我先谈了我的看法,我认为我们在公路沿线的多次行动都未能奏效敌已产生错觉,认为我们现在无能力进行大的行动,但我们只要出其不意完全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第二,敌人现在的注意力是在蒋志明他们身上,我们偷袭成功的可能性相当大。旅长表示赞同我的分析。我还对温老八信中所提出的让旅部警卫排与一连的一部份组成一梯队的想法表示反对。我认为这样组成的一梯队不利于指挥,配合不默契会坏大事,而且警卫排毫无攻点的经验。黄祖国同意我的看法,旅长也同意一梯队由一支部队组成为好。
最后大家都统一了意见:打!下一步考虑的就是怎样打。
侦察员杨班长介绍他化装成放牛人所看到的敌人方面的情况:营房、岗楼、装甲车等,当他说到他距离敌据点隔着一条“沟”时,我问道:“一条沟?能不能跳过去?”任何情况对我们来说都是重要的,我要考虑炮阵地的选择。“跳不过去!”他说,“如果搭上一根木头?”,“也过不去。”我奇怪了:“这沟有多宽?”我把他拉过来指着前面的山头问道:你看周围,你说的沟有多远?他看了一下,指着一处山头说跟这个差不多!我一看,这段距离起码有五百公尺,已经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沟了,两地相隔是一个洼子。最后经过研究,决定了作战的部署。
下到寨子里,到了旅长住的主人家,这是一家景颇族老百姓。
“你们要走了!”像似无意说出口主人对旅长说,“到哪里?”“北边!”“你看能成功吗?”“肯定能!”一问一答仿佛禅语,旁人却听得一头雾水。
我回到驻地马上安排部署,精简队伍,八二炮、五七炮、高机及一挺经过改装的连用重机枪各一个班,留下几匹骡马,其余的人马返回勐博去。夜色降临后我们便出发了。
部队在夜幕中悄无声息地行进着。就要越过公路了,部队停下来休息了一下。待准备继续前进时清点人数却发现一连的一名战士不见了,又不能大声呼唤只能派人四下找寻,部队原地待命。四周静极了,除了偶因阵风吹来引起的树叶沙沙响外,死一般的寂静。派去找人的都先后回来了,没有消息。逃跑?走失?还是投敌去了?我们不能停留太久。因为此次行动风险极大,稍有失误就会铸成大错,怎么办?在确认失踪的战士不知道我们行动的目的后,旅长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
失踪的战士确实走散了,天亮后他找不到部队辨认方向后返回了勐博。这是后话。
)
过了公路后,凭着感觉我们是走进了一条山沟,路越走越窄,四周黑漆漆的,抬头往上看才看出山梁的轮廓。爬上山顶后发现这是一条顶部平坦的山梁,与敌木姐炮阵地
(
楠伦
)
所在山梁遥遥相望,这里有一个较大的景颇寨,当晚我们就在寨子住宿,前后都放了岗哨。
天亮后通知所有人员除马倌外出割草外一律不许出来呆在房子里。我用望远镜观察了对面山上的敌炮阵地,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
夜幕降临后我们出发了,战斗将在凌晨发生。远远地可以看见瑞丽县城的街灯。部队顺着山梁往下慢慢前行,地势越走越低,我们仿佛走到楠伦的山脚下。山脚下一条溪流顺着山洼向木姐流去,它的上游就是勐博河。溪流在两边的山脚绕来绕去,一会儿右边,一会儿左边,我们也只有脱下裤子一会淌河一会上岸,过了一拦木头的坝我们终于上岸了,溪流在这里汇成了河流穿过木姐坝流入瑞丽江。走出河谷后,南坎县大队的同志也赶到了,双方商量了一下按预定方案行动。南坎县大队负责夺取木姐与姐兰之间的一座桥樑,阻止南坎方向敌人的增援,我们负责歼灭木姐守敌,包括敌指挥部和警察局。
这是一九八
○年四月四日凌晨时分,云层很厚,月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脚下的路还是能看清的。我们已经进入了木姐镇,四周一片寂静,人们正沉睡在梦乡。部队按一连、炮连、二连、四连的秩序依次前进,队伍里没有一点声响。到了预定的地点,步兵分成三部份:一梯队三十多人,每人手里都有用于爆破鹿柴的炸药,二梯队二十多人,其余的把守路口,旅部警卫排对付警察局。分工完毕,各部便立即分开活动。我将炮连放在后面便去前方看阵地。
我前面有一条土坎,原栽有一排铁刀木树,可能被当烧柴砍光了只剩下树桩,正好用作掩体,我决定将炮位设在这里。但射程是多少呢?我蹲在地上久久注视前方,可以看出敌营房的轮廓,所谓岗楼就是个瞭望台,大概有四、五公尺高。射距定为五百公尺看来误差不会太大,就这样定了。
炮阵地位置定了之后我将部队带入阵地一一安顿并作好炮击准备。为防止敌装甲车冲出来我特意安排五七炮封锁敌营房出口。一切就绪之后我来到位于后面的指挥部,这时是缅甸时候凌晨三点半钟。我跟豆付处长说再有半小时估计步兵就接近敌阵地了。正说着我们的炮突然开火了,副连长尼塔擅自下令开火,我急忙冲过去制止,一清点弹药近一半被消耗了,按通常的经验靠剩下的弹药拿下阵地是有问题的。正在这时步兵已到了敌阵地的突破口,一梯队的战士们纷纷将手中的炸药抛了出去,阵地前的竹签等障碍物被炸飞,步兵们冲了进去。
一阵沉闷的射击声响了起来,这是敌装甲车上的重机枪开火了。
“五七炮,压住装甲车”从睡梦中惊醒的敌人乱作一团,几乎忙不及抵抗,我们的步兵就冲进了敌营房。
与此同时,旅部警卫排从另一侧对警察局发动攻击,敌人受到我们三个方向的攻击,毫无抵抗之心,纷纷往街子方向逃跑,营房空地上躺着一具具尸体,一连占领了敌营部。
南坎县大队经过短暂交火攻下守桥据点,随既将公路桥炸毁,我们的退路通了。警察局被解决之后,我们与南坎县大队就完全连成一线了。
战后清点,毙敌
53
名,俘获
110
多名
(其中敌警察局长装作病人躲在医院里被抓获)
,我方阵亡
11
名
(
其中
10
名是进入街区牺牲的,说明缺乏街区作战经验
)。
攻占木姐两天后,到下缅甸活动的部队在蒋志明带领下突破南碗河边敌人的合围胜利到达根据地。我们的行动计划园满完成!
2017
年
4
月
2
日木姐战斗三十七周年纪念
作者:
佰骥
时间:
2017-9-1 10:30
这文章换一个标题可以发微信,提醒当初缅共如何地浴血奋战,解放受压迫的少数民族,此回忆录也不违反中国的维稳需要,只是一段光辉历史.
作者:
打击者
时间:
2017-9-1 10:36
民武没有一个像样的胜利鼓舞人心。
这次奇袭木姐,兵力200多,甚至比对方还少。只占领两天就撤出了,但缴获大量现金,银元,甚至金条等,解决了很多问题。
作者:
北美汉风
时间:
2017-9-1 10:46
好帖子,希望今天的缅北7家也能复制当年缅共的某些精彩。
作者:
打击者
时间:
2017-9-1 11:02
北美汉风 发表于 2017-9-1 10:46
好帖子,希望今天的缅北7家也能复制当年缅共的某些精彩。
大山沟可以提供战场机动空间,但是诞生不了像样的文明。
任何革命的成功,都以占领资源丰富的平原和城镇为转折点。
毛泽东走的农村包围城市,是战略方向,不是放弃城市,有利时机一定会占领城市。共产党的根据地不是全都是大山、乡村,有大量的县城、地区级的中心城市,大山沟里怎么开展工作?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