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文邦载瓦之源起哀牢(二) [打印本页]

作者: 七环一星    时间: 2015-7-28 12:54
标题: 文邦载瓦之源起哀牢(二)
文邦载瓦之源起哀牢(二)
2015-07-28
    陇川载瓦人和阿昌人的历史传说中记载,载瓦和阿昌本是两个兄弟。因为居住的地方环境越来越恶劣,缺乏粮食,加之战乱频繁,两兄弟决定另寻新址搬家。搬家的过程中,在一山中,两兄弟商量,决定一个外出寻找新家,一个留下做饭。结果,外出寻地的阿昌迷路,与载瓦走失。几百年后,载瓦的后代才到陇川户撒寻到了走失的阿昌后人(关于载瓦阿昌两兄弟的故事今后另行翻译撰文讲述)。
    从哀牢国到南诏国,从南诏国到大理国,再从大理国到现在聚居在中国西南最滇西的载瓦人、阿昌人,从这条线索我们来追寻载瓦人之起源。
    陇川县的载瓦人和户撒乡的阿昌人在谈到自己民族的来源时,都自称是从澜沧江流域搬迁过来的,有的甚至指明是是从大理的“勐撒洞”的地方搬来的。
    哀牢夷是秦汉时期活跃在澜沧江中上游一带的古老的族群。经过黄、炎、夏、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分分合合,有的民族已不适应中原的统治制度而选择了向南迁移,所以在三江一带生活着各种较弱小的民族,他们与当地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争夺。哀牢夷是什么样的民族呢?多数学者认为,当时的哀牢即现在的保山地区,处在多种古老民族的汇流的交结点。由于哀牢保山一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不但是秦汉王朝决心开发的地区,也是那些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的各族部落酋长们极力扩张自己势力的必争之地。在这相互纷争融合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个部落联盟政治实体—哀牢国。通过对史料的研究,确定哀牢夷人—浪峨人是这个联盟政治实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体民族。
    首先,澜沧江之名是来自浪峨人的族称。古代民族常有以本族群或部落的名称来命名所在地及江河湖的习惯。澜沧江在汉代称劳水(也称牢水)。在民族语发音中,“劳(牢)”与“浪”是对应的。所以牢水就是浪水,也就是劳(牢)人或是浪人居住的江域。汉以后,这条江域改称澜沧langcang,读音和寓意就更为直白明了了。
    从今天滇西的景颇载瓦小山各支系的自称与互称和载瓦语的生成来看,浪速人自称“来浪”,茶山人称浪速为“浪峨”,载瓦人自称“载瓦”,称浪速人为“勒浪”,称茶山人为“勒吃”,称阿昌为勐撒,称阿昌聚居的户撒乡为勐撒崆。载瓦语主要为浪语和勒吃语融汇而成。小山支系中,如操载瓦语的与操浪语的浪人对话,能听懂浪语的百分之五十五至六十,与操勒吃语的茶山勒吃对话能听懂百分之四十至五十。而纯粹操浪语和勒吃语对话则互相不通。载瓦语和阿昌蒙撒语则相通更少,仅为语序相同,语言相通仅剩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主要是由于阿昌先迁至户撒后,历史上长期使用傣文,受傣语影响甚深。但不论是阿昌、茶山、浪速、还是载瓦等族系都是哀牢浪峨人的后裔,哀牢国灭亡后,哀牢浪峨人并不是消失了,而是以种种方式,或与他族合成一族(浪峨后裔载瓦、勒浪等约一千多年至两千年前与从青藏高原南迁下来的景颇融合成为今天的文邦民族),或是改名换姓迁居隐蔽之地(阿昌迁居的户撒小盆地,地势险要隐蔽,易守难攻)等繁衍延续下来。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