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役稿征文】果敢山歌的“进化史”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梦    时间: 2018-3-12 16:42
标题: 【役稿征文】果敢山歌的“进化史”
[attach]68700[/attach]
    在果敢旧社会的山村里,山歌不仅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还是年轻男女相互表达爱意、男孩追求女孩时最直接的方式。那时候很少有谈恋爱之说,男孩向女孩唱了一首求爱山歌,而女孩给予了肯定回应,那么就意味着离双方结婚之日不远了。所以那时候唱山歌求爱,也被人们直接称为“问媳妇”。

    不过,在果敢山歌也有禁忌,尤其是不能在家里长辈面前说“山歌”两个字,同辈之间在家相互讨论山歌时,也要特别注意不要被长辈听到,因为一般性的山歌都是男女约会表爱意时所唱的歌,所以在长辈面前提山歌或是大声讨论会被看作是不庄重的表现。在家门前后也不能唱山歌,所以唱山歌的地方大多离家较远的山林里。

    随着时代进步,到了90年代,人们已经很少会用山歌求爱了,而这时现代流行歌曲在渐渐流传到闭塞的果敢山村里,连带着会唱山歌的人也少了。

    年幼的我在第一次知道山歌的时候,特别在意的是在问媳妇时要唱山歌,因为我知道我的哥哥们根本不会唱什么山歌,那么哥哥去问媳妇时要怎么办呢?很是担忧哥哥们会不会因此而娶不到嫂嫂,直到后来大哥哥娶到了嫂子,我才知道这个年代已经不需要再唱山歌追媳妇了。而这时候“山歌”这两个字也不再如旧社会那样绝对禁止在家里提,只要避着长辈些就行了。
[attach]68701[/attach]
(《阿婀娜》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2012年,中国云南省的边境小镇南伞,出了一部民间民俗文化片子《镇康回响阿数瑟之阿婀娜》,该片主要是讲述该地近代旧社会时的爱情,里面掺杂了各种山歌、打歌调等民俗文化。而南伞的文化传统基本跟邻近的果敢无二致,所以该片一出就火速红遍果敢各地,那时候只要是有电且有电视的人家,几乎都在放这部片子,大街小巷都听得到片子的山歌、打歌调。爱看这部片子的人群不论男女、不分年龄大小,片中的男二号“憨包老二”还一度成为了人们共同憎恶的对象,而片中的山歌也一下子变成了大人孩子们最爱唱的“流行歌曲”。到这时,山歌基本上是在哪里提都百无禁忌了。

    就这样,山歌从旧社会的追媳妇必备到现代社会的鲜少人会唱,可见果敢山歌文化正在慢慢消逝,我想如果它再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及传承,那么在以后果敢,山歌将会是一种特别珍稀的文化传统,再以后的以后山歌将会成为永远的历史。


作者: 野人    时间: 2018-3-12 22:35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古之恶来    时间: 2018-3-13 03:48
阿婀娜就是唱山歌唱丢的
作者: 华敢怒    时间: 2018-3-13 09:03
为什么镇康和果敢同样的文化,镇康有镇康回响,而果敢却没有果敢回响呢?
作者: 果梦    时间: 2018-3-13 09:07
野人 发表于 2018-3-12 22:35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的,这需要人们的重视与传承
作者: 果梦    时间: 2018-3-13 09:09
古之恶来 发表于 2018-3-13 03:48
阿婀娜就是唱山歌唱丢的

咋不是么,那时候还觉得”憨包老二“太坏
作者: 果梦    时间: 2018-3-13 09:11
华敢怒 发表于 2018-3-13 09:03
为什么镇康和果敢同样的文化,镇康有镇康回响,而果敢却没有果敢回响呢?

怎么说呢,我想这就跟为什么果敢会战乱、镇却是和平的一个道理吧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