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李高银:远征缅甸对日作战 一个连队只活下3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果敢林枫    时间: 2015-9-18 12:14
标题: 李高银:远征缅甸对日作战 一个连队只活下3人
来源:果敢之声
    抗日战争期间,几乎所有国际援华物资都通过滇缅公路进入中国,但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入侵缅甸企图切断这一国际交通线路。1942年,中国10万远征军奔赴缅甸保卫“生命线”,这场惨烈的远征对日作战,最终活着离开战场的只有4万多人。

    今年年初,三江都市报启动“寻找乐山抗战老兵”活动,找寻籍贯乐山或现居乐山的抗战老兵,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来自各个区县的消息。近日,在民建峨眉山市总支主任委员李家俊的陪同下,记者与乐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一同到峨眉,走访了94岁高龄的缅甸远征军老兵李高银,听他讲述当年赴缅对日作战的故事。
留下老兵手印   

15岁被抓壮丁 我成为了一名重机枪手
    我叫李高银,原名苟邦富,1920年12月出生于绵阳梓潼县,在家中三兄弟里排行老幺。

    1936年,保长到我家抓壮丁,把三兄弟里面个子高大的我抓走送到梓潼县城,当时我只有15岁。我记得跟我一起被关的大约有30多人,大家被送到绵阳专区的壮丁队训练了半年后,被编进了独立29师,之后随部队到重庆训练一年多,到广元坝的飞机场守卫军需物资一年,随后又回重庆担任警卫维持社会治安。

    那时候抗日战争正当激烈,所以在重庆待了一段时间后,我所在的部队便接到命令,从重庆出发经贵州到云南昆明的巫家坝守卫机场。在巫家坝,我被编进了第66军新编29师85团2营重机枪连1排1班,师长叫马维骥。

    在重机枪连里,我担任重机枪手。我们全连有6挺重机枪,每挺重机枪配备4人背子弹、换子弹,2人轮换担任机枪手,此外还配备1名步兵来保护。由于连续打枪会导致枪管发热,所以每挺重机枪配备有三个枪管,每个枪管50多公分长,打发烫了就换另一个枪管装上。

    刚到缅甸就被袭

    重机枪连只剩3人活着

    在巫家坝机场守卫了半年后,1942年初,我所在的部队被派到缅甸腊戌作战,从巫家坝出发,我们一路经下关、保山、畹町进入缅甸境内。

    抵达腊戌时已经是傍晚了,我们正在搭帐篷,撑起杆子来安锅煮饭,突然有一小股日军过河来攻打我们。日本人来袭,战友们顾不上吃饭,马上就带上干粮投入战斗,全连的6挺重机枪全部架起来,连长一声令下,机枪便不停地扫射日本兵。最终,我们把这一支敌军全部消灭。

    这是我们进入腊戌后取得的第一场胜利,但是还没等我们高兴多久,第二天天刚亮,日军又派出了大炮来轰炸我们的阵地。由于敌军火力太猛,我们人员伤亡惨重,牺牲很多士兵。战斗结束后清理战场,我才发现我所在的重机枪连只剩下3人还活着,除了我以外,还有两位来自安岳的战友邓青山和黄文新(音)。

    日本人占领了腊戌,各个部队只能退守,我和仅存的两位战友在整编后,进入了86团2营的步兵2连,在随后的战斗里和其他连队一起作战,终于才将腊戌山头攻下。

    带队救当地村民

    见证日军暴行

    将腊戌山头攻下后,我们在腊戌周边的三尖村、红木树(小地名)等地打了不少的小型战役,消灭了很多敌人,同时,也见证了日军的作恶行径。

    一天,三尖村有一个外出担水的大娘跑到我们驻扎的山头来求助。在大娘断断续续的哭诉中大家得知,几个日本兵逃窜到三尖村烧杀抢夺,由于打仗,当时的三尖村里已经没剩多少人了,但大娘还有媳妇和女儿留在家中,此刻正面临着危险。得到连长的命令,我立刻带上全班士兵去救人。

    当我们赶到大娘家时,大娘的两个媳妇和一个女儿正遭那几个日本兵糟蹋,院门口还有一个日本兵拿枪守着。我们向院里的日本兵扔出手榴弹,最终将几人全部消灭。随后,我们把三名受伤的妇女用担架抬回山上,让卫生队的女兵帮她们疗伤。

    在腊戌作战期间,我在三尖村遭日本兵偷袭受伤,在被送回保山陆军医院疗伤的途中,在芒市还遇见了3名从日本兵手里逃出来的卫生院女兵,其中一位是姓邓的院长,只有20来岁。三名女兵告诉我们,在腊戌时,她们所在的卫生院也遭到了日军的袭击,死伤惨重,几位女兵被日本兵抓去。她们3人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

    战场上脖子受伤

    不知当年战友还在不在

    在腊戌附近的三尖村受伤时正值早上,我端着饭碗吃饭,日军突然来偷袭。在这场战斗中,我的左边脖子被日军子弹打伤、鲜血直流,好在没伤到要害。

    我受伤后,战友邓青山和黄文新用担架将我抬到临时卫生队包扎,当时战地医疗条件很糟,于是我又被送到保山的陆军医院疗伤,在医院住了半个月才好。不过,我的脖子上也留下了疤痕,至今还能看到。

    在保山疗伤期间,部队残部通过滇缅公路沿线撤退,于是我们也跟部队失去了联系。所以从医院出来后,我们3人便离开部队往四川方向走,在四川和云南交界一带辗转打工。到达攀枝花市盐边县时,传来了抗战胜利的消息。

    抗战胜利后,我便在盐边帮人打短工。解放后,1955年国家在攀枝花组建531地质队(现403地质队前身),我通过招工当上了一名搬运工,随后转正。上世纪80年代,地质队迁往峨眉,我也在峨眉安了家。

    我至今记得当初跟我一起幸存下来、又送我去疗伤的两位战友,邓青山曾在攀枝花的宝鼎煤矿工作,黄文新后来辗转到了甘肃一个叫瓦窑村的地方安家。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见过面,也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啊。


作者: 果敢南天门    时间: 2015-9-18 13:01
向老英雄致敬!祝您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作者: 果敢林枫    时间: 2015-9-18 13:05
向老英雄致敬!您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我真心真意感谢你们。我祝您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作者: 820514xp    时间: 2015-9-29 22:40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作者: 果敢林枫    时间: 2015-9-29 22:46
820514xp 发表于 2015-9-29 10:40 PM

远征军老兵们都是我们心中大英雄。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