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缅甸的内战困局与分裂危机 作者:王子瑜 第一部分 政变、内战与分裂 三、有枪杆子、钱袋子和狗腿子的缅军人集团为什么就是摆不平无钱无枪的公民? 崇尚武力的军人从来都不会怀疑“杀伐”的力量,让人闭嘴的最终极方式就是断了他的呼吸,做到这一点,军方有十足把握。便认为只要让几个参与示威的永远闭嘴,人们出于恐惧就会选择退让和隐忍,就此自缄其口,不再对抗,示威游行队伍也会随着“杀戮”作鸟兽散。然而,缅军严重低估了某些看不见的精神作用,诸如以下几点: 1、被低估的精神力量:几名示威者被杀之后,年轻的示威者非但没有被军方的实弹射击全部吓退,反而更加激起了他们誓死抗争的决心,全国各大城市居然涌现出了大批大批怀有献身精神的青年,他们一边加强防护、一边为“战死”的同志哀歌,擦干泪水继续冲上街头展示他们不屈的意志。这种献身精神恐怕是缅军头在部队里非常需要却培养不出来的。 2、威力无穷的网络号召力:荧屏前“键盘司令”一句赋有煽动性的指令,就能轻易地实现一呼百应,其号召力恐怕是真正的司令官也自叹不如的。这种号召力尤其容易将那些愿意相信片面信息的群众给调动起来。此外,借助互联网,来自全球的缅侨及西方组织擅长街头政治的金点子也大大地增强了缅甸公民抗命运动的技术含量、暴光率和动员力。 3、金钱参与革命的力量:有些富家公子千金和成功商人虽然躲在自家装修豪华的房间里、甚至是生活在国外,但他们的钱却早已加入到抗命运动的队伍当中,为冲在第一线的示威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得示威活动有了很好的宣传办公室、标语制作室和游行装备与食物补给站。 4、军方不了解缅甸青年价值观的变化:长达半年多的疫情封控,民众被压抑的情绪以及对未来的恐惧,让他们在街头政治的狂野中找到很好的宣泄口,年轻的抗命者在小伙伴的激将、鼓动和嘲讽下不顾父母反对冲上街头做直面死神的抗命英雄。缅甸示威游行队伍的主力主要是18至40岁的年轻人,军方对缅甸年轻人的心理和价值观了解得不够,低估了Z一代的参与政治的激情和决心。 四、企图缅甸山河一统的敏昂莱怎么反而成了联邦分裂的推手? 3月31日CRPH宣布废除08宪法,同时公布他们起草的“民主联邦宪章”,并宣称将在4月份内成立“民族团结政府”。到时,缅甸版土上将会有2个全然对立的政府——军方主导的“国家行政管理委员会”和CRPH主导的“民族团结政府”。这二个非典型政府的出现将会变成缅甸联邦的一道裂痕,把缅甸给撕得个四分五裂。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它形成的第一推手恰恰就是企图一统河山的缅军头敏昂莱。 最初,敏昂莱发动政变目的只图扫除民盟在国会上对军方的阻力,通过显示军方左右国家政治的力量,继续保持军方对国家政治的主导优势。分裂国家非其本意,但他对以下几点形势演变的误判或将使得他成为分裂联邦的罪魁祸首。 1、误判民意:军方认为武力威慑与高压之下,怕死和怕坐牢的老百姓很快就会放弃抗争,选择乖乖地听枪杆子的话,只求有个安稳的生存环境,不再奢望平等与自由。 2、误判国情和民情:军方以为震慑住手无寸铁的民众不费吹灰之力,只要提前安抚好有能力作乱的民地武,把民盟灵魂人物全数被逮捕,政变后一二个月之内很快就可以按着其制定的路线实施“有纪律的民主制度”,然而,他严重低估了群众的精神力量以及人民对军人统治的极度厌恶。 3、误判民地武的胆量:军方深知这么多年来,只有缅军打民武的份,Damardaw若不攻打民地武,就不会有哪一支民地武胆敢主动挑战军方,同时,他认为不会有哪支民武愿意为了民盟充当出头鸟而引火烧身,然而,军方没有料到KUN和KIA这两支武装这么快就跳了出来迎合人民的情绪,向缅军主动发起进攻。 (未完待续) |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