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自缅军2月1日发动军事政变至今已有6个月时间,由于军事政变,缅甸民众纷纷响应和发起反抗的高潮。在军事政变后引发的一系列动乱和缅军为封锁有关政变信息的传播,对民众们实施暴力镇压及随意逮捕,导致缅甸医疗、教育和经济等机构的瘫痪。近期由多家跨国公司和组织正准备退出缅甸商业,缅军政权对跨国投资的挽留陷入了困难。
7月初,仅次于缅甸国有企业“缅甸邮电”(MPT)的缅甸第二大电信公司挪威集团(Telenor)已经宣布退出缅甸商业和出售其公司在缅甸的所有子公司,并指责缅军政权管控下的侵犯人权行为,但挪威公司退出缅甸商业并决定将其公司出售给黎巴嫩投资公司“M1集团”(Group) 受到了400余个民间组织的争议,因为M1集团曾多次与军方进行合作,及协同军方侵犯人权。民间组织联合发声反对,声称出售给M1集团相当于将民众的信息透露给军方,并呼吁挪威公司停止出售。
目前其他部分海外业务则保持对缅甸局势持观察态度,但近日,国际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麦肯锡咨询公司宣布,准备退出缅甸商业,正在审查租赁权。
据悉,世界银行于今年2月1日冻结了对缅甸的27.3亿美元的贷款,亚洲开发银行也于3月10日冻结了对缅甸的35.7亿美元贷款,两家银行表示对军事政变的强烈谴责。
鉴于可能会有大批外国投资者离开缅甸,缅军政权已下令缅甸投资委员会(MIC)吸引新的外国投资商。由于参加抗议运动,投资委员会80余公务员在4月份举行罢工被军方解雇。一些外国投资商,在面临物流、采矿、能源暂停了业务。其中一些公司要求员工不要前往工作地点,由于担心被军方逮捕。在缅甸国内目前的政治动乱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下,缅军政权挽留外国投资商与吸引投资商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