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佤邦真正的贫穷 [打印本页]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5-11 22:44
标题: 佤邦真正的贫穷
本帖最后由 精忠岳飞 于 2016-5-11 10:54 PM 编辑

佤邦真正的贫穷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安木娜


  


  相对世界上一些贫穷国家或地区来讲,佤邦不算贫穷。佤邦天然资源丰富,又曾经是毒品生产源区,有钱人多,但佤邦的贫穷还是闻名世界。为了改变贫穷落后这个评价与印象,佤邦政府可谓是倾其所有,尽其所有搞建设,求发展。近几年来,佤邦还得到很多外援,这些外援有物资捐助,也有技术培训,尽管如此,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仍然像顽固的蚂蝗一样,死命咬住佤邦,难以拽掉。在外人眼里,佤邦的贫穷犹如一个怎么也填不满的无底洞。





  这几年,我参加佤邦政府的大小会议,阅读其诸多文件材料,接触从主席到平民的形形色色人物,踏遍佤邦北部地区,由此得以深入了解佤邦社会,并得出了结论——佤邦真正缺乏的并非生活物质,而是精神食粮。[size=+0]精神食粮的严重溃乏造成了佤邦的“不治之症”,这“不治之症”严重阻碍佤邦生产力的发展,其产生的连锁反应使佤邦老百姓贫穷得只剩下了呼吸。这“不治之症”主要症状表现在以下几点:



  缺乏商贸意识
提起佤邦的贫穷,外界人不禁会联想到饥饿瘦弱的非洲难民。其实在佤邦,上哪儿都极少看见瘦骨若柴的人,就算难得见到了,那也是被毒品折磨成鬼的。尽管佤邦的生产方式还是刀耕火种,但是,只要勤劳耕作,填饱肚子并非大问题。佤邦政府要求,争取在“四五”计划结束时,人均口粮达到25崩,年人均收入达到800—1000元人民币。根据实地考察和相关数字报告,早在几年前,这个目标基本达到了,只不过这些收入多耗于吸食大烟。2005年禁毒禁种以前,并没有依靠种植大烟的乡村,老老实实种植农作物,家里年年还有余粮,只是不懂得作交易,以此交换自己的其他所需物品。假如他们思想开化(多数老百姓的部落意识还很严重,不大愿意与其它乡村交往,也没有经商意识,他们使用古时缅甸硬币或英国硬币,固守本地村落),通过两地相互交易,各取所需,基本也能丰衣足食。

  文化意识落后
  佤邦目前落后,信息闭塞,这与教育落后有重要关系。治穷先治愚,兴邦先施教。佤邦领导人提出了“科教兴邦”的口号。为实施全民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推广科学生产和卫生生活方式,政府每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很遗憾老百姓的素质还处于半原始状态,因为陌生而对新事物、新思想持抵触心理,很多孩子完全有条件接受文化教育,因为不了解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真正上学读书的并不多。我到一个区政府下乡时,采访一个打扮很时髦的小伙子,问他读过书吗?他憨笑回答说没有。我又问怎么不读书呢?他回答说读书又不能当饭吃。

  佤邦乡村基本上只开设佤文教育,主要任务是扫盲。其次是汉文,缅文。学校基本是一两间简陋草房,几排木板加竹筒搭成课桌。这些是一人一校,教师多数为当地人,每月供给100—200元人民币、1崩(30斤)大米,由当地村寨家家户户力凑。有个别是联合禁毒署委派的教师,他们的工资每月300起,1崩大米,全由联合国禁毒署供给。


  佤邦首批初中毕业生出自勐冒县中小学校,共15五人。政府尽量动员、鼓励初中毕业生到山区任教以保证师资来源稳定,由于没有教育经费来源,生活环境恶劣,乡村学校艰难维持,没人愿意到乡村去,教师严重缺乏,所以在乡下,只能是小学生教小学生。


  一天,我遇见一群师生,就和他们聊了聊。据那老师介绍,他们全校58名学生,最大十六岁,最小八岁;最高一米六,最矮不到一米,统统挤在一间教室上课,所学课目只有佤文,他既是教师,也是校长,今年刚满18岁。


  我问这个老师读过什么书。他挠挠头说,不好意思,我只学过三个月的佤文,是一个本村老人教我的,现在当实用知识教学生。

  又问教学待遇怎么样。老师一副很满足的神情说,每个月的工资100块汉族钱(即人民币),大米1崩(40斤)。

  在几个孩子中,有一个“小卷发”样子很可爱,我看他大概五六岁,可他的伙伴却说他已经十二岁了。我问“小卷发”有什么理想。他不解抬头望着老师,没有吭声。我干脆问他想不想到大城市读书?他不加思索的晃着小脑袋说,不想。又问其他孩子同样的问题,个个都说只喜欢在这个地方跟老师学佤文。

  发展意识差
说实在话,对于佤邦眼前的贫穷落后,我并非全然同情。目前,佤邦有不少乡村还在着饿肚子,这里面有一个很直接的主观原因——懒惰(恕我直言,佤邦领导人也这样无奈的叹息:这些老百姓太难改变了,他们太懒惰了。


  在佤邦有个突出的现象,越有钱的人越勤劳,越贫穷的人越懒惰。一些百姓穿着破烂,或抱手游闲,或蹲着烤懒火,别说出门勤耕勤作,村里屋内脏乱不堪,他们也懒得整理干净。反过来,不缺吃穿的人,在家懂得养猪养鸡,出门勤劳耕田种地。


  就我个人看来,佤族最典型的特点是安于现状。这个民族外表看起来粗犷,似乎好拼命,实际上却怕惹事,很多时侯,佤族人对凡事基本持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态度,这种安于现状情况在佤邦老百姓身上尤其突出。[size=+0]多数佤邦老百姓并不关心外界的千变万化,日新月异,什么信息社会、巴黎时装、手机、电视、航空母舰等等,对这些山地愚民来说,全为与之无关的天外之物,这些人甚至不关心自己的庄稼生长的好坏,他们置身于荒山野岭中,窝在与世隔绝的世界里,习惯地过着吃一顿找一顿的半原始生活。

  来过佤邦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感慨:佤邦的物价太高了。相比中国内地,佤邦的物价确实高(之所以作这比较是因为佤邦99%的商品都是中国的),原因一,佤邦目前没有商品生产能力,这些商品从外国长途运来,翻山越岭,路途遥远,费时费工,增大成本,造成价格高涨;原因二,不懂劳作。佤邦的蔬菜瓜果价贵如宝,总听到老百姓抱怨吃不上瓜果蔬菜,起初还以为是佤邦地脊土薄,种不出瓜果蔬菜,可上山下地一看,却发现零星夹于其它作物中的蔬菜长得青绿肥嫩。在外界,人家能够在不毛之地种菜栽花,佤邦有那么宽阔肥沃的山水地,竟然还穷得连蔬菜也吃不上,真难以置信。

  我与国内来的朋友经过一块地,地里要死不活的长着几树辣椒。我问蹲在地边的农民为什么不多种点别的?他说种了也是白白种,长不好,因为这个土太差了。朋友则用手指头戳进土里说,不是地质差,是你舍不得把土挖深,东西才长不好。

  回来途中,朋友又说,这些农民做事没技术,又不想吃苦耐劳,到处荒着土地不耕种,即使在地里撒种籽了,过后不浇灌,不护理,闲在家中等待天上掉下来馅饼,满足于有一顿吃一顿的日子,难怪他们贫穷。


  是啊,有地不种,勤作不力,何来致富?

  佤邦百姓的懒惰原因很多,一百多年来,我们的人民群众以种植罂粟为主,形成了只会种罂粟不会种农作物的现象。罂粟是懒庄稼,一年四季只种植一季,慢慢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不少人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这也是造成懒惰的因素。另外,禁种罂粟后,不懂得其它农作物种植的烟农们,在突如其来的农业生产转型中,一时感觉茫然无绪,不之所措。

  卫生意识差
佤邦乡村一级基本上还没有设立医疗机构,现有的医疗机构也人才缺乏,形同虚设。由于医疗卫生工作跟不上,佤邦每年死亡的人数中,病死者占多数,山民大多死于传染病、流行病,儿童成活率不到60%。客观上讲,佤邦的医疗卫生条件是比外界落后,而主观原因则是群众卫生意识差,乡下村寨“脏、乱、差”的环境卫生随处可见。

  跟随勐冒县委政府领导下乡考察民情的时侯,每到一个乡村,看到那些脏乱的村落、破烂的窝棚、僂褛的身体、茫然的眼睛,我便会感觉胸口发闷,鼻子发酸,这种难受的感觉中包含着对那些愚昧无知的同胞的气恼,所以,每次在群众大会上发言时,我都会控制不住情绪,激动的教育他们说,你们想填饱肚子,那就得辛勤劳动,学会自力更生。依靠外援,能够救得了你们一时,救不了你们一世,救得了你们这一代人,救不了你们的子孙后代。所以,与其依靠别人站起来,不如自己学会站起来,自力更生这才是根本自救。

   

  另外,我看你们身体都长得很好,很健康,这说明你们不缺粮,吃得饱。可是,为什么我还是感觉你们很贫困呢?这是因为你们的样子很邋遢,脏兮兮的呢?为什么外面的人都认为佤邦非常贫穷呢?主要原因就是你们这种你们样子给人家这样的感觉。你们让自己住的地方、包括你们自己的身体脏成这样,不应该啊。佤邦到处高山流水,泉水到处哗啦流淌,你们为什么不去洗一洗呢?树叶满山都是,你们为什么不砍回来,用它扫一扫地呢?你们这么不讲究卫生,很容易生病的。……

  可是,从那些老百姓木然的脸上,我知道那些教育的话全白说了。

  迷信思想严重
佤邦人主要信仰佛教、基督教、山神教等。尽管佤邦联合党出台了自己的相关宗教政策,但有些教会仍忽视政府的政策、法令,以供养佛堂、教堂、神堂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费,变相的强制他人信教和给老百姓派粮派款,甚至还上缴柴火等,这种双重的上缴任务(还有政府的)对于原本贫困的村民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重困难。不过,认为这些老百姓可怜,也可能只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因为信徒们看起来好象很心甘情愿的被派上缴任务,对此毫无怨言,为了心中的“神”,他们舍得“贡献”自己的一切。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5-11 22:45
本帖最后由 精忠岳飞 于 2016-5-11 10:48 PM 编辑

  宗教信仰的盛行,助长了迷信思想。在佤邦不只老百姓信神信鬼,不少官员也相信迷信。走进佤邦的偏远山寨,再怎么破落不堪的村寨,也能建设一座精装威风的教堂或佛塔,


  这些教堂所供养的和尚比到学校上课的学生还要多。那些崇拜神灵的村子,每户人家屋前都设立一个祭坛,祭坛上面贡奉着信徒们自己舍不得吃喝的供品。因为深信上帝或神灵的力量,那些信徒根本不在乎科学是啥玩意儿,在他们心中,只有神灵和上帝至高无上。一旦感觉身体病痛,他们首先采取措施不是求医,而是求神拜佛。为了能够驱魔除妖,获得保佑,他们不惜血本——穷人宰猪杀鸡,倾家荡产;富人宰牛宰马,或者给妖魔鬼怪“送”高级车子。有些乡村,宗教组织要求凡是信教的教民不能盖铁皮房、瓦房,只能住草房。封建宗教迷信思想过于严重,已严重的阻碍了佤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政治社会发展的高度。

  佤邦老百姓崇拜宗教,迷信鬼神,已经达到无药可救的程度。


  2005年1月,我下乡到一个区政府调研,经过一个小村落时,看见村里的房子竟然全都空空的,我感到很纳闷,就问随行干部。他告诉我说,为了便于管理和发展,去年,区政府让一些零散村落迁到条件好一点的山脚下居住。可是不到半年,这些老百姓却又一家家搬走,跑回到那边一个小山包上重新安营扎寨。



  我到那些老百姓的新居地去一看,天哪,这算什么家呀?一窝窝临时搭建的小草棚简陋至极,窝棚里零乱的摆设放着一些破旧的锅碗瓢盆,那景象跟流浪难民的境遇相差无异。以下是我与他们的对话:

  你们知不知道政府让你们搬到山下去居住的好处?

  知道。

  为什么又搬走了呢?

  那边(指留下空房子的村子)的鬼怪神灵太硬了,把我们克(指伤害)得伤财丧命,在那里半年,小孩子就被克死了好多个!

  那么这个地方没有鬼怪吗?

  老人看鸡卦了,说这里风水很好,可以居住。

  我无语。




作者: 错别达人    时间: 2016-5-12 01:58
当无助迷茫之时,只能信泥马!泥马!
作者: 果军参谋    时间: 2016-5-12 09:07
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情,是几代人的事情。。
作者: 马马虎虎    时间: 2016-5-12 09:55
鲍总很富有,百姓很贫穷。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5-12 11:07
果军参谋 发表于 2016-5-12 09:07 AM
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情,是几代人的事情。。

如果当政者关心教育,则弄几个学校,请几百老师也不是难事。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5-12 11:08
错别达人 发表于 2016-5-12 01:58 AM
当无助迷茫之时,只能信泥马!泥马!

老百姓如果看不到希望,就只好寄希望于神灵了。
作者: 果军参谋    时间: 2016-5-12 11:25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5-12 11:07 AM
如果当政者关心教育,则弄几个学校,请几百老师也不是难事。

你说的也是事实。。。可叹啊。。。---民智未开,则便于统治。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5-12 11:42
果军参谋 发表于 2016-5-12 11:25 AM
你说的也是事实。。。可叹啊。。。---民智未开,则便于统治。

统治者总是希望民穷民弱民愚的,就如萨达姆所说,饿着的狗最听话!
作者: 果军参谋    时间: 2016-5-12 11:48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5-12 11:42 AM
统治者总是希望民穷民弱民愚的,就如萨达姆所说,饿着的狗最听话!

所以我说,民主才是世界的潮流啊。。。。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5-12 13:00
果军参谋 发表于 2016-5-12 11:48 AM
所以我说,民主才是世界的潮流啊。。。。

也要看什么样的民主,如果是菲律宾一样的民主,那还是算了吧。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12 16:03
果军参谋 发表于 2016-5-12 11:25 AM
你说的也是事实。。。可叹啊。。。---民智未开,则便于统治。

还真有难度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12 16:04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5-12 09:55 AM
鲍总很富有,百姓很贫穷。

看怎么 理解
作者: cao2001516    时间: 2016-5-13 14:06
要致富,先修路吧。怎么搞些原地打钻的事情呢,明明可以学习台湾韩国的成功之路,难道要摸着石头过河啊?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5-14 22:47
cao2001516 发表于 2016-5-13 02:06 PM
要致富,先修路吧。怎么搞些原地打钻的事情呢,明明可以学习台湾韩国的成功之路,难道要摸着石头过河啊?

是的,先搞一些实在的东西,能够让百姓走出去,山里的物产能运出去,山外的商品能运进来,经济自然发展起来了。
作者: 中华儿女    时间: 2016-5-18 21:46
云南莽人也是如此,生活在山林里,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丛林生活。他们吃饭直接用手抓,拿叶子当碗;种庄稼前先烧一块地,然后洒下种子就不管了;还很爱喝酒,一有钱就去买酒喝,喝到滥醉倒地就睡。人们教他们吃饭用碗盛,怎么用筷子。种芋头前把土地耕深,还要放农家肥,收获了,挖出一堆大个芋头,看到这,他们都高兴坏了,热烈的讨论着。是不是很心酸,我想我们的先人也是这样过来的,落后愚昧不是他们的错。
作者: 马马虎虎    时间: 2016-5-18 22:44
中华儿女 发表于 2016-5-18 09:46 PM
云南莽人也是如此,生活在山林里,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丛林生活。他们吃饭直接用手抓,拿叶子当碗;种庄稼 ...

谁的错呢?
作者: 马马虎虎    时间: 2016-5-18 22:48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5-12 11:07 AM
如果当政者关心教育,则弄几个学校,请几百老师也不是难事。

德国,日本小孩不读书,家长要坐牢的。这样的国家能不强大吗。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8 22:51
中华儿女 发表于 2016-5-18 09:46 PM
云南莽人也是如此,生活在山林里,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丛林生活。他们吃饭直接用手抓,拿叶子当碗;种庄稼 ...

是的,他们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的,这决定了他们很难有改变现状的想法和决心。我们的先人也是这样过了几百万年,才慢慢走向文明的。以前的云南,生活着许多还没有开化的民族,就算是现在,也还是处于落后的地步,你看到他们的生活,会感到非常的心酸。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8 22:54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5-18 10:48 PM
德国,日本小孩不读书,家长要坐牢的。这样的国家能不强大吗。

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头人是不希望他的人民变聪明的。因为人变聪明了,就难于统治。一句话,知识越多越反动。但历史是向前走的,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了。比如,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你再想一手遮天地掩盖事实,那几乎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你在做坏事,旁边可能就有人在拍照拍视频,一传到网上去,真相就大白了。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带来历史的前进和文明的进步。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5-19 15:32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5-18 10:48 PM
德国,日本小孩不读书,家长要坐牢的。这样的国家能不强大吗。

要想使一个地方强盛,教育是必须跟上来的,否则一群愚夫怎么能够把地方搞兴旺?
作者: 传承华夏    时间: 2016-6-9 20:44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5-12 11:08 AM
老百姓如果看不到希望,就只好寄希望于神灵了。

这句话说到了问题的本质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9 21:55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5-14 10:47 PM
是的,先搞一些实在的东西,能够让百姓走出去,山里的物产能运出去,山外的商品能运进来,经济自然发展起 ...

是的,有交流才有发展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6-10 14:52
传承华夏 发表于 2016-6-9 08:44 PM
这句话说到了问题的本质

所以为政者就必须多体恤一下百姓,多听听民间的疾苦声,不能不管百姓们的生死。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6-10 14:52
鹤喻 发表于 2016-6-9 09:55 PM
是的,有交流才有发展

商业的本质就是互通有无,起到发展经济的作用,而有些人仅仅是把它看作是赚钱。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11 00:33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6-10 02:52 PM
商业的本质就是互通有无,起到发展经济的作用,而有些人仅仅是把它看作是赚钱。

那就失去商业的意义了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6-12 16:51
鹤喻 发表于 2016-6-11 12:33 AM
那就失去商业的意义了

商业应该是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商人应该懂得回馈社会。社会的繁荣,其中既有成功者的功劳,也有失败者的功劳。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15 16:14
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6-5-18 10:44 PM
谁的错呢?

这个不是任何人的错,只是一直选择,

就好像玛雅人放弃文明回归丛林,谁能理解了??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15 16:16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6-12 04:51 PM
商业应该是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商人应该懂得回馈社会。社会的繁荣,其中既有成功者的功劳,也有失败者的功 ...

这个要求有点高了 ,关键还在于执政者的协调,靠商人的自觉是不现实的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6-19 14:13
鹤喻 发表于 2016-6-15 04:16 PM
这个要求有点高了 ,关键还在于执政者的协调,靠商人的自觉是不现实的

上梁不正下梁歪,执政者清明,下面的百姓自然就会温顺仁爱。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19 14:26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6-19 02:13 PM
上梁不正下梁歪,执政者清明,下面的百姓自然就会温顺仁爱。

执政者清明,下面的百姓也不敢乱来啊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6-19 14:27
鹤喻 发表于 2016-6-19 02:26 PM
执政者清明,下面的百姓也不敢乱来啊

是的,为官一任,兴教一方。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6-19 14:54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6-6-19 02:27 PM
是的,为官一任,兴教一方。

现在是,为官一任,收刮一方
作者: 精忠岳飞    时间: 2016-6-19 15:20
鹤喻 发表于 2016-6-19 02:54 PM
现在是,为官一任,收刮一方

地皮刮了一层,天都高了三尺。
作者: 寻找佤邦清泉    时间: 2017-9-20 23:49
佤邦到处高山流水,泉水到处哗啦流淌,你们为什么不去洗一洗呢?哪1里有泉水?一一一一我想找个有泉水的山隐居,有朋友知道的告诉我一下,不胜感激!我会种些果树和菜!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