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资讯网

标题: 缅甸的历史(详尽版) [打印本页]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0
标题: 缅甸的历史(详尽版)
远古时代

在缅甸这片辽阔的地域范围内,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大量的考古材料表明,亚洲南部地区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最早的祖先是腊马古猿。腊马古猿的化石最早发现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交的西瓦立克山区。1976年,在巴基斯坦境内又发现腊马古猿的化石。在中国云南.1975年以后,在禄丰石灰坝多次发现腊马古猿的牙齿和上下颌骨化石。1980年12月,在该地区又发现腊马古猿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头骨化石。位于印度次大陆和中国云南之间的缅甸,很可能也是腊马古猿活动的地区之一。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1
从崩当古猿到巴玛猿人

迄今为止,在缅甸虽然还没有发现腊马古猿的化石,却发现了年代更为久远的古代化石。 1979年5月,缅甸曼德勒大学人类学家与美国人类学家一起,在曼德勒以西的崩当山区,发现了古猿下颌骨化石四件和骨骼化石的碎片。据称这是四千万年以前的古猿化石,比腊马古猿还早了一千万年。它可能同人类的起源有关。在崩当地区发现的,还有四千万年以前的河马、犀牛、鳄鱼等脊椎动物的化石。

从猿到人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时期。大约四、五十万年前,已有猿人活动在缅甸中部地区。80年代初,缅甸考古学家在望濑镇区与昌乌镇区之间的瑞明丁山上的峦奎村附近,发现了人类上颌骨的化石,上面还保留着臼齿与前臼齿。缅甸考古学家把所发现的化石定名为“巴玛人”。与“巴玛人”同时发现的,有狗的臼齿化石,可能“巴玛人”已利用狗来猎取野兽。同时发现的还有鹿、牛、麂等动物的骨骼化石。这些动物显然是“巴玛人”的猎物。“巴玛人”群居在沿河两岸的高坡上,靠打猎、采集为生,他们是缅甸最早的直立人。“巴玛人”的出现,揭开了缅甸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历史。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1
安雅特文化

在缅甸虽然还没有发现与四、五十万年前“巴玛人”同时的石器工具,但在伊洛瓦底江沿岸的干燥地区,在南掸邦,都曾发现大量的旧石器。在仁安羌附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尤多。考古学家把缅甸旧石器文化遗存称为安雅特文化(“安雅特”按缅甸语意为“上缅甸人”)。

安雅特文化时代的直立人采用当时出产的砂质岩(一种大多由火山灰组成的岩石)和木化石(通常是树干被硅所置换的树木)的砾石,作为制作石器的原料。早期安雅特石器的主要类型有手镐、砍砸器和砍削器。大型的砍砸器是用长条形砾石或木化石打制的,有的经过第二步加工。手镐实质上也就是一种长轴的砍砸器。砍削器则是从卵石打击石片后留下来的石核工具。后期石器工具与早期石器工具相似,不过加工更好一些。安雅特石器与中国的周口店文化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巴丹文化属于同一个类型,而不同于流行于欧洲、非洲及亚洲西部的手斧型石器文化。

安雅特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这些粗糙的石器,共同狩猎,过着群居的、流动的生活。他们除食用兽肉外,还采集香蕉、无花果、柿子和各种菌类食物充饥。居住在海滨和江边的,还捕食鱼、虾等水生动物。他们用简单、粗糙的原始工具、贫乏的劳动经验、简单的劳动协作,去对付热带自然界的种种自然灾害,生活是极其艰苦的。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4
新石器时代


经过长达数十万年的漫长时间,缅甸的原始文化逐渐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缅甸学者认为,根据地质年代推算,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的全新世,缅甸开始迈入新石器时代。

在新石器时代,缅甸原始人群活动的地域范围更为广阔了。在西起阿拉干沿海和亲敦江流域,东到掸邦高原,北起克钦山区,南到丹那沙帘的广大地区,都有新石器文化遗存出土。较有代表性的,有帕达林文化遗址、勒班奇波文化遗址和陶马贡文化遗址。

帕达林文化遗址发现于本世纪70年代初。帕达林洞穴位于掸邦高原西部山麓地区(北纬21度65分,东经96度18分)。在该地出土的1600多件石器,其中大量的是石锤、研磨器、单面刃砍斫器、双面刃砍斫器、刮削器等,用鹅卵石为材料,制作粗糙,没有第二步打片或修理的痕迹,还是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但已挖掘出的若干磨制石器,包括一件刃缘磨制的刮削器,一个石片钵,几件几乎通体磨光的小石核工具,几片绳纹陶片,已表现出显著的新石器文化的特征。在距洞内地面3到6米的岩壁上发现了壁画,系用赭石作颜料,虽经长期风化,仍有十二个图像清晰可见,其中有人手、公牛、野牛、大象、鹿的图像,画面生动自然,充满生气。洞内还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的牙齿、陆生动物的壳、龟壳碎片,这些都表明帕达林洞穴是一个原始人的长期居住点。

勒班奇波位于缅甸中部良吁镇区的勒班奇波村,位于北纬21度10分,东经93度45分。70年代初,缅甸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研究。勒班奇波文化遗存不同于帕达林,已不再伴有大量的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出土的石器也更为多样化。在该地共搜集到140件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有锛、带銎锛、椭圆形钵、石凿、石斧、石锤、石磨、扁石环等。其中石锛占了70%,远比其他石器多,可能是用于清除森林。所有的石器都经过精细加工,打磨得发亮。大部分石器用变质岩制成,而该地并没有变质岩,显然取自别的地方。但是,在勒班奇波出土的石器中,还没有见到农用石镰一类的工具,因此,还不能肯定勒班奇波居民已有了农耕。

陶马贡新石器遗址位于缅甸中部沙枝镇东北50公里处。在该文化遗址的地层发现了野兽和家畜的骨骼化石,还发现一些石器。从发现的牛、马、猪的骨骼化石看,当时的居民已开始过定居的农业生活,饲养牛、马、猪等牲畜。在中层发现了磨制石磨、陶器碎片和用火遗迹。在上层则发现了表明向骠人时代过渡的泥珠。从这些文化遗存看,陶马贡文化是缅甸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

在新石器文化时代,缅甸原始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了,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较为精细的磨制石器代替了粗糙的打制石器。缅甸磨制石器的主要特点是单面磨光,体积较小。有的石器带有一道銎,用以装柄。无銎的工具,最长不过23厘米,最短的约6厘米。缅甸原始人用这些磨制的工具掷击野兽.砍树造房,挖土耕地。他们逐步从渔猎、采集的觅食方式,慢慢地过渡到生产食物。原始手工业主要是制陶业也发展起来。缅甸原始人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遇到许多完全不能解释的现象。猛兽出没的高大雄伟的山林,生命力旺盛的榕树,巍然耸立的巨大山峰,都使他们感到一种神秘的力量。于是,原始宗教也就在此基础上萌发了。迄今缅甸缅族人的纳特崇拜,那加族、钦族人的巨石崇拜,似乎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5
早期小国


公元前后,在现在缅甸这块土地上,从掸邦高原到丹那沙帘沿海,从阿拉干到萨尔温江流域,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开始过渡到早期阶级社会。这一历史性的过渡,是在缅甸社会内部生产力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完成的。缅甸的新石器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公元前后,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开始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金石并用时代。铜器开始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缅甸的掸邦、克钦邦、勃固山区、望濑、雅买廷和达耶等地,都有这一时期的铜器出土。其中的红铜器,大多数是斧头和刀。这说明铜器作为武器,在早期阶级社会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公元1到10世纪,缅甸最主要的国家是骠国。除骠国之外,缅甸南部有孟人国家,北部有掸国,西部阿拉干有若开人建立的国家。还有一些小国,则仅存国名,其地望和建立这些国家的族属,现在已难以考证。此外,在今缅甸的克钦邦地区,还有一些原始部落。在这些国家和部落中,骠国历史较为复杂,有关的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最为丰富。

因为缅甸是地理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多样的国家,这一地理条件对缅甸历史的发展有不小的影响,使缅甸历史很早就表现出不平衡性。在公元1-10世纪,缅甸一些地区已出现了国家,另一些地区则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5
原始部落或氏族


寻传蛮:公元10世纪以前,有许多部族、部落生活在今缅甸东北部地区。“寻传蛮”就是其中的一支,分布在今澜沧江上游至缅甸克钦邦境内的甘高山东北的广阔地带,其中心在密支那地区。在7世纪南诏阁罗凤的军队控制这一地区时,当地还“无丝绵布帛”,“持弓挟矢,射豪猪”。可见,他们还是原始的狩猎民族,连农业和原始的手工纺织业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寻传蛮”,是今缅甸一部分克钦族的先民。

裸形蛮:与寻传蛮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的,有“裸形蛮”,其活动地域在寻传蛮地区以西,有些与“寻传蛮”连接交错,大部分居住在相当于今缅甸克钦邦甘高山区及其以西地区。“裸形蛮”是仍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中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都十分落后。《云南志》卷四说,裸形蛮“其男女遍满山野,亦无君长”。“无农田,无衣服,惟取木皮以蔽形”,“(其丈夫)尽日持弓,不下栏,有外来侵暴者,则射之;其妻入山林,采拾虫鱼菜螺蚬等,归啖食之”。可见,“裸形蛮”还处于母系氏族阶段中。他们中间还没有产生阶级分化,所以“无君长”。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无农田,无衣服”正是反映了这一状况。他们以男子从事狩猎,女子从事采集的方式,取得生活资料。由于狩猎偶然性很大,不能充分保证食物供给,女子的采集在经济生活中起着更大的作用。由于他们还处于极为原始的状况,当时又被称为“野蛮”。“裸形蛮”或“野蛮”是今缅甸克钦邦内克钦族的先民。

扑子蛮:“扑子蛮”是当时生活在寻传地区(今缅甸克钦邦境内)的又一个部落(在中国云南西南部也分布较广)。“扑子蛮”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云南志》第四卷有简要的记述,说“扑子蛮,勇悍矫捷,以青娑罗段为通身栲。善用泊箕竹弓,入深林间射飞鼠,发无不中”。从扑子蛮善用竹弓来看,狩猎还是他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但他们既以“青娑罗段为通身挎”,可见其手工纺织业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手工纺织业毕竟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因此,扑子蛮似乎已逐步从狩猎向农业社会过渡。但肯定还未完成这一过渡。寻传地区“扑子蛮”是近代缅甸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先民。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7
骠国

在公元1世纪到10世纪之间,缅甸境内产生过许多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骠国。

骠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公元1-5世纪)骠国以毗湿奴城(遗址在今马圭县东敦枝镇西约二十公里处)为中心,后期(公元6-9世纪)骠国则以室利差咀罗城(今卑谬东南8公里处)为其国都,作为前后期骠国的联系环节,是汗林(遗址在实阶省瑞波县委勒镇区)。在这漫长的九个世纪中,骠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关于前期骠国的情况,中国古籍已有一些记载,但十分简单。缅甸考古工作者已经发掘了毗湿奴和汗林古城,这些考古发掘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早期骠国的认识。关于后期骠国,缅甸的考古材料和中国古籍的记载都十分丰富。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已能勾勒出骠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

公元前后,缅甸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在金石并用时代就产生了早期国家。骠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关于骠国的称号,《新唐书》卷223、列传147下《南蛮阁传》中说,“骠,古朱波也,自号突罗朱,婆国人日徒里拙”。英国著名的缅甸史学家卢斯指出,“骠”是当时骠国以北的中国人(包括南诏)对骠国人的称谓,而突罗朱(徒里拙即突罗朱的变音称谓)则是骠国人的自称,也是骠国国界以南的人们,如孟人和爪哇人对骠国人的称谓。

有关骠国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史籍。公元4世纪时,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第四卷已提到“傈”(或“傈越”)。该书中的“傈”即“骠”。晋代魏宏的《南中八郡志》,则已明确提到骠国,说“传闻永昌西南三千里,有骠国。”《后汉书•哀牢夷传》的注文引用晋代郭义恭的《广志》说,“骠国有桐木”。唐代僧道世所撰的《法苑珠林》第36卷也引《广志》说,“艾纳香出漂国(漂、骠同音)”。从这些记载看,至晚在公元4世纪时,中国人已知道缅甸有个骠国。

晋代中国人所知道的骠国很可能就是以毗湿奴城为中心的早期骠国。缅甸考古工作者认为,毗湿奴城的年代是公元1到5世纪。

毗湿奴时期,骠人已经建立了城市。毗湿奴可能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出土文物的碳测定表明,这一遗址大约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城市很大,每边的城墙的建筑材料是砖和泥土,没有明显的护城河遗迹。从这些方面来看,毗湿奴城还是较为原始的早期城市。

在毗湿奴城内发现约有100个古建筑遗址。在城中心稍靠西北的地方,有一个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的高地,周围有古砖墙环绕,很可能是当时王官的所在地。在王宫南部,有一个长20米,宽10多米的大砖房,里面设有小房间,很可能是当时大会议厅的遗址。从这一发现看,毗湿奴时期的骠国,可能还没有最后脱离原始部落联盟阶段。

在毗湿奴城还没有发现一件与宗教有关的实物,很可能毗湿奴时期的骠人还没有受到来自印度的宗教影响。与文字有关的实物,也仅找到一颗印章。从印章上的字迹来看,估计是由印度文字演化而来,据此还很难断定骠人是否已经使用文字。这些文化现象也表明,毗湿奴还处于国家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毗湿奴城也很少发现生产工具。在一座建筑中发现大量陶器残片,说明当时制陶业和农业都已有较高发展水平。其他的出土文物,有与建筑物有关的圆钉、铁条、灰泥块,还有土珠、石珠、料珠等饰物。由此可见,当时的骠人已知道使用铁器,但其饰物还是很原始的。此外,还发现了少量小银币,但尚不清楚是当地铸造的,还是后来从室利差呾罗传入的。

骠人盛行瓮葬,人死后将尸体火化,骨灰装入瓮、罐中。在毗湿奴发现了大量的骨灰瓮、罐。毗湿奴骠人的墓葬习俗,同后来汗林、室利差咀罗时期的骠人,是完全相同的,反映了骠人共同的文化形态。

到汗林时期,骠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缅甸考古学家认为,汗林时期的骠国文化,既与毗湿奴时期有相似之处,又与室利差咀罗时期有密切关系,是联系这两个时期的中介或过渡时期的文化。

汗林时期,骠国的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汗林遗址出土的铁器更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铁工具,如铁凿子、扁斧、钳子、刮刀、铁铲、铁链和铁钉等,另一类是武器,有刀、剑、矛头、斧头、箭簇等。出土的铜器有铜镜、铜匕首等。在汗林遗址很少发现金属农具,也许在当时金属还较为珍贵,还没有广泛地使用。相反,在汗林发掘出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工具,其中有石斧、石环等。可见,石农具在生产活动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汗林时期的商业,也比毗湿奴时期发达,主要反映在出土的货币较毗湿奴时期的更多。汗林周围一带,在耕田犁地时,也往往有骠钱币出土。出土的不仅有汗林当地的钱币,还有来自室利差咀罗的。在室利差咀罗也多次发现汗林钱币。这说明两地有较多的贸易交往。

汗林时期骠文化分布的范围大致为:以汗林为中心,东边越过伊洛瓦底江到达新固、马达牙一带,西边越过钦敦江到阿亚多镇区,南边到达伊洛瓦底江与模河汇流之处的敏巫镇区。

汗林骠人肯定已开始使用文字。早在1904年,就在汗林古城墙外东南角发现一块石碑,上面有两种文字的碑文,一种是骠文,其文字与室利差咀罗石质骨灰罐上的骠文字母形状相似,共两行。每行骠文文字的下面,都用梵文刻着几个字。据考证,其年代为公元4世纪,这是最早的骠文之一。第二块石碑是1929年在第一块石碑出土处的南边发掘到的,碑文共八行字。缅甸考古学家认为,其年代为公元7-8世纪。

在汗林也没有发现能够确凿证明当时居民宗教信仰的出土文物。但出土的一块碑铭,上下两端有浮雕人像,中间刻有骠文,上端雕刻的似乎是神像,很可能佛教或印度教已传入缅甸。

汗林的骠文化,一直延续到公元9世纪。

在室利差哩罗时期,骠国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始于公元4世纪。之所以称为室利差咀罗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的骠人在室利差咀罗建立了他们的首都,以此为中心,统治着疆域辽阔的骠国。

室利差咀罗这一名称,始见于中国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该书第十卷三摩咀吒国条说:“从此(三摩咀吒国)东北大海滨山谷中有室利差咀罗”。唐代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第一卷“东裔诸国”注也提到室利差咀罗国。《新唐书》和《旧唐书》则称其为骠国。

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看,室利差咀罗的始建年代,最早不会超过公元2世纪,而其鼎盛时期,则为公元5世纪到公元8世纪。公元9世纪南诏军队侵入,室利差咀罗走向衰落。本书所说的作为骠国发展后期的室利差咀罗时期,为公元5、6世纪之交,到公元9世纪中叶(832年)南诏军队攻陷室利差咀罗。

至少到公元7世纪时,骠国已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旧唐书》第197卷骠国条说:其国境,东西3000里,南北3500里。东邻真腊国(今柬埔寨),西接东天竺(今孟加拉),南尽溟海,北通南诏些乐城(又称乐城、磨些乐城,在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方国瑜先生认为即在麓川,即今瑞丽)。《新唐书》则说骠国“地长三千里,广五千里”,比《旧唐书》所说的要更大些。综合中国史籍资料中的有关记载,室利差咀罗时期,骠国的疆域东起萨尔温江流域,西接阿拉干和今印度曼尼坡,北与南诏境相邻,南临孟加拉湾。但从缅甸的考古发掘看,骠文化还传播到了今缅甸南端的丹那沙林,和西部的阿拉干地区。在这两个地方都发现骠文化遗迹,在阿拉干还发现了骠文碑铭。

室利差咀罗时期的骠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它似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很可能是以室利差咀罗为中心、为霸主的,包括各属国和臣族部落的松散的国家。《新唐书》和《骠国传》说,骠国有18个属国、9座城镇和298个部落。但是,所列举的属国、部落,只有极少数的还能考证出来。

公元8世纪以后,中国云南地方政权南诏的势力向南发展。公元832年(南诏保和九年),南诏攻伐骠国,掠其民3000余人,迁到拓东(今云南昆明)。公元835年,南诏军队又攻入骠国的属国弥臣。此后,骠国的情况很少见于中国的记载。但直到12世纪中叶,骠国的文字仍然为当地居民使用。13世纪中国史籍中还有关于骠人的记载。这很可能因为骠国是一个结构松散的、保持着部落联盟特点的国家。因此,一旦国都被攻破,这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就陷于分裂,各属国和各部落在其自己的地域范围内活动。在此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骠族逐渐与一些民族融合。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8
若开人建立的阿拉干小国

阿拉干是东南亚最为邻近印度的地区。印度文明到达阿拉干可能早于东南亚的其他地区。印度文明对阿拉干的影响,是早期的阿拉干国家产生的重要外因。

阿拉干的编年史记录的王朝世系,列出了从公元前2666年到公元前1825年的54名国王的名字,但没有任何文字或实物可证实当时阿拉干已有国家出现。

据较为可靠的史料,阿拉干早期国家始于公元前几个世纪。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第4世纪,阿拉干有一个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维萨里王朝。当时佛教和印度教都已传入阿拉干。著名的摩诃牟尼大佛像,就是在这一时期雕成的。继维萨里王朝之后,在阿拉干有一个坎德拉王朝,延续了340多年。在阿拉干出土的梵文碑铭表明,坎德拉王朝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并借用梵文作为书面语言。这一时期阿拉干的经济也有所发展。考古工作者挖掘到公元4、5世纪时的阿拉干钱币(主要是银币)上面塑有国王的头像。6世纪后新出现的王朝,缅甸有些史学家称之为新王朝。新王朝时期,梵文和巴利文并用,印度教和佛教在阿拉干都有一定的影响。

阿拉干虽然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就同古代印度有联系,但是,它与孟加拉之间,有热带沼泽地相隔,与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则有阿拉干山脉分开。因此,它又处于相对地较为孤立的状况。直到11世纪初,阿拉千古国一直保持着独立。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09
掸傣族先民建立的小国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在相当于今云南西部德宏地区和缅甸北部的掸邦地区这一地域范围内,出现了一个“乘象国,名曰滇越”。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虽已提到滇越,但叙述极为简略,仅指出了其特点:一是当地人“乘象”,二是“蜀贾奷出物者或至焉”,也就是说已有四川的商人到那里去做生意。

到公元1、2世纪,在大致相当于原来“滇越”的地域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掸国”。据中国史籍记载,这个掸国在公元97年、公元120年和公元131年,曾三次派出使者,向当时中国东汉王朝“重译奉贡”。这个掸国的国王叫雍由调,其下则有“小君长”。在公元120年派出的使团中,有来自大秦即罗马的“幻人”。这表明当时一些前来中国的罗马人,也取道掸国前往洛阳。这个使团受到东汉王朝的欢迎,汉安帝封雍由调为“汉大都尉”,赐与“印绶金银彩缯”。至此,这个掸国与东汉王朝建立了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掸国的发展,是以当地社会自身的发展为基础的,但与外来影响也不无关系。公元69年,在今保山地区的哀牢王“率种人内属”,汉在哀牢地区设永昌郡,密切了与永昌郡徼外的掸国人地区的联系。而“掸国南通大秦(罗马)”,又使这一地区成为当时汉代中国到罗马交往的通道之一,以致有“幻人”随同掸国使团到达洛阳。先进的外来文化,无疑对这一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从公元1世纪掸国与东汉王朝交往的规模和其国内已有“国王”、“小君长”等情况看,公元1世纪的掸国,可能已经进入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个掸国显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从现在所能看到的资料来看,掸国还没有军队,没有文字,也还没有统一的宗教。因此,“掸国”很可能只是部落联盟,当时其内部已出现阶级分化,出现了大首领“国王”和“小君长”,但还没有形成国家。由于中国与古代印度、罗马的西南商道通过掸国地区,由于汉王朝在与掸国直接相邻的哀牢人地区设立了永昌郡,掸国首领与东汉王朝建立了隶属关系。但仅凭这一点,显然还不能得出掸国已是一个严格意义上国家的结论。事实上,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南部的掸一泰一傣系民族,直到9世纪前后才开始建立起他们的国家。至于在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部一部分地区,直到10世纪末和11世纪初,傣掸族居民还处于部落联盟阶段。最主要的有萨尔温江中游的孟生威、伊洛瓦底江上游及其支流瑞丽江下游的孟兴古、大盈江流域的孟底(孟乃)和瑞丽江中上游地区的孟卯。在今缅甸掸邦南部的景栋,还有一个“崆岢国”,即后来的孟艮,也处于部落联盟发展阶段。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10
孟人建立的小国
200 ~ 1000


人类学家把古代东南亚的孟人和高棉人合为一类,称为孟高棉,这是因为两者无论在种族上,还是在语言上,都有密切的关系。孟高棉人在早期东南亚历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在古代缅甸,孟族是最早建立起国家的民族。在缅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下游地区,公元前后已有孟人居住。当时印度人把这一地区称为(“苏瓦纳布米”),意即“黄金地”。早在公元3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有一个林阳国。林阳国的地理位置,当是在缅甸南部。林阳土地平坦,地域辽阔,《南方异物志》说:“其地皆平博”,“民十余万家”。如果以一家五口来计算,林阳的人口,至少在60万以上。在公元最初几个世纪的东南亚,这已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了。林阳的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太平御览》引《扶南土俗记》说林阳出产“杂米干果石蜜”等。林阳的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在城市里,一日之中有早晚两市,早市有粮食水果等,晚市则只卖香花。

林阳在宗教、文化上深受印度的影响。公元前后盛行于印度的佛教,已传入林阳。到公元3世纪时,林阳已是“举国事佛”。《扶南土俗记》也,“其男女行仁善,皆信佛”。

与高棉人不同,孟人在东南亚从来未曾建立起一个较大的强盛国家。在缅甸的孟人也是如此。林阳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孟人国家,而是当时孟人国家的统称。公元4世纪以后,缅甸南部的孟人势力继续发展,建立过许多国家。这些国家大都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统治周围广大的农村地区。各国之间时有战争。9世纪的波斯旅行家苏莱曼在他的旅行记中就提到当时孟人国家之间的战争。到10世纪,缅甸南部的孟人国家主要有郎迦戍(今缅甸最南部的丹那沙林)、土瓦(今缅甸南部土瓦)、直通(今萨尔温江入海口的马达班)、勃固(今缅甸勃固)和勃生(今缅甸南部勃生)等。直到11世纪中叶,缅族建立的蒲甘王国势力南下,才征服了这些孟人小国。

孟人文化对后来的缅甸文化有很大的影响。缅甸编年史认为,早在公元前3世纪,佛教已传入下缅甸孟人地区。尽管这一说法尚缺少确凿的史料根据,但是,佛教最早经过孟人地区而传人缅甸内地,则是确定无疑的。孟人建造的佛塔、塑造的佛像,对后来的缅甸佛教建筑造像有深远的影响。孟文是缅甸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来源于南印度的波罗婆和迦檀婆字体。至少在公元6世纪,就已经有了孟文碑铭。孟文碑铭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多于骠文碑铭,而且铭文也更长。这些都是研究缅甸历史的重要资料。孟文对缅甸语言文字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缅甸直到蒲甘时代才有了缅文。缅文是以孟文为基础创造的,直到12世纪后才广为使用。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11
太公古国

过去在缅甸一直有“缅甸的历史始于太公”的说法。据缅甸传说,太公国产生于公元前9世纪,传50代,历时400年,灭亡于公元前5世纪。太公在缅甸古代史学家吴卡拉的《大史》中也称“丁兑”。据《琉璃官史》记载,太公是由印度王子建立的国家。这一说法反映了早期印度文化对缅甸历史的影响。但缅甸考古学家对太公地区的考古发掘表明太公并不像史书记载的那样古老。缅甸的历史也并非始于太公。从发掘资料看,太公古城建于公元 11-12世纪。

10世纪之前虽然太公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但它连城墙都还没有,可能还只是处于国家形成阶段。著名的英国缅甸史学者卢斯教授认为太公是缅甸古代的建都族人所建立的。缅甸史学家貌丁昂则认为太公即中国古籍中的小婆罗门国。据樊绰《云南志》第十卷,“小婆罗门,与骠国及弥臣国接界,在永昌北七十四日程,俗不食牛肉,预知身后事。出齿贝、白蝎、越诺布。与大耳国往来。蛮夷善之,信通其国”。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13 16:11
一直好奇,缅人是哪冒出来的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13
鹤喻 发表于 2016-5-13 04:11 PM
一直好奇,缅人是哪冒出来的

慢慢看,答案自在其中。听人说,缅人是中国羌族的后代。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13
地域或族属尚不清楚的小国

弥诺国和弥臣国,按《云南志》记载,这两个国家都在海边,但地望究竟在何处,学者们多有不同意见。关于弥诺国,法国学者伯希和认为在弥诺江(亲敦江)合流处,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在曼尼坡,陈序经认为在阿拉干。至于弥臣国,伯希和认为可能在伊洛瓦底江口,岑仲勉则认为在怒江下游(萨尔温江)地区。从《云南志》的记载看,这两个“国家”可能还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弥诺国“国无城郭”,“弥臣王以木栅为居”。弥诺王“所居屋中有一大柱,雕刻为文,饰以金银”。弥臣国“百姓皆楼居”,可见住的都是竹楼。公元849年(南诏天启十年)南诏军队攻入其地,“掳其族三二千人,配丽水淘金”。

僬侥:中国史籍《后汉书》多次提到僬侥。《明帝本纪》说,永平17年(公元74年)“僬侥慕义贡献”。《安帝本纪》说:“永昌徼外僬侥种夷贡献内附”。《哀牢传》则说,“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徼外僬侥种夷陆类等三千余口举种内附,献象牙、水牛、封牛”。这些记载已明确指出僬侥种在“永昌徼外”,其地望在伊洛瓦底江上游一带。僬侥人的特点是较为矮小,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缅甸的原始居民小黑人即尼格利陀人。

敦忍乙:《后汉书•哀牢传》提到,永元六年(公元94年),(永昌)徼外“敦忍乙王慕义遣使译献犀牛、大象”。据有的学者考证,敦忍乙就是《汉书•地理志》上提到的“夫甘都卢”。但其地望、族属,学者们多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系孟族先人建于下缅甸,有的认为是上缅甸的太公,也有的认为是缅族先人所建。

迦那调洲:《水经注》卷一引康泰《扶南传》、《太平御览》卷771引康泰《吴时外国传》都提到迦那调洲,并说从该地乘船,可到印度、罗马。冯承钧先生认为在今缅甸沿海。

优钹国和横跌国:《太平御览》引康泰《扶南土俗记》,提到天竺(今印度)东南的优钹国,说该地“国土炽盛,城郭、珍玩、谣俗与天竺相同”,可见是个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国家。横跌国则又在优钹东南,“城郭镜乐不及优钹也”。据日本学者驹义明考证,两国都在今缅甸沿海。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14
蒲甘王朝
1044 ~ 1287

蒲甘王朝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蒲甘王朝虽然只存在了200多年,但是,蒲甘时期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奠定了缅甸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宗教文化发展的基础,对缅甸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蒲甘附近的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时被称为“大泽之乡”。皎克西地区,在公元11世纪之前已成为粮仓。从蒲甘时期的碑铭看,蒲甘附近地区当时已种植水稻、高粱、豆类、冬瓜、茄子、胡椒、葡萄、甘蔗、槟榔等61种农作物,农业生产已具有相当的发展水平。蒲甘王国的经济发展,为统一缅甸的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缅人又娴于骑术。骑兵成为蒲甘军队的组成部分。蒲甘的军队后来在缅甸纵横驰骋,南征西伐。

1277年,缅甸与当时的中国元朝为争夺金齿地区而发生战争。在战乱时期同时,缅甸国内也发生了内政动乱,那罗梯诃波蒂被其子梯诃都杀于卑谬。梯诃都还想杀死其弟达拉侯乔苴,但失手被自己的箭反射而死。元军乘缅军内乱而进,于1287年2月攻占蒲甘。此时,西部阿拉干已宣布独立,南部孟族乘机摆脱蒲甘王朝的统治,北部实际已处于掸族势力控制下。作为一个全缅甸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蒲甘王朝已趋于瓦解。1287年蒲甘开始衰退。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16
蒲甘王朝的建立
1044 ~ 1084

公元1044年,阿奴律陀登上王位时,缅甸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幅员辽阔、包括了许多属国和部落的骠国,在9世纪中期已经瓦解,但在缅甸中部和北部广大地区,一些强大的骠人部落仍在活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由各掸人部落首领统治;西部阿拉干仍是独立的国家;而南部沿海地区,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孟人国家,其中最主要的是直通王国。

但是,在阿奴律陀登上王位之前,蒲甘王国已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在各方面为阿奴律陀发动的统一缅甸的战争准备了有利的条件。蒲甘王国立国于钦敦江与伊洛瓦底江汇合处以东的广大地区。到11世纪初,王国所统治的地区,以蒲甘为中心,北到密铁拉、杰沙,南到敏巫、吻外,西起蒲甘,东到皎克西。大约从南到北约三百公里,东西一百余公里。这一地区也正是骠人活动的腹部,著名的汗林城和毗湿奴城,都在这一地域范围内。骠人无疑给缅人留下丰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蒲甘王国的经济发展,为阿奴律陀发动统一缅甸的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缅人又娴于骑术。骑兵成为蒲甘军队的组成部分。蒲甘的军队后来在缅甸纵横驰骋,南征西伐,骑兵起了重要作用。

阿奴律陀1044年即位后,经过10多年的惨淡经营,巩固了蒲甘王国的地位。然后,他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开始了统一缅甸的战争。

公元1057年,阿奴律陀率军南下,进攻南方孟人国家。蒲甘军队分水陆两路而下,打到直通城下。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直通国王没有反击的力量,只好紧关城门,坚守不出。蒲甘军队猛攻不下,就改变战略,断其粮草。3个月后,城内断粮,秩序大乱,缅军乘机攻入,孟人国王摩奴诃俯首投降,直通王国从此并入蒲甘版图。勃固等孟人国家也归附了蒲甘。南方的征服,使蒲甘王朝得到了出海通道。而阿奴律陀把在直通得到的许多小乘佛教的经典和珍宝、及众多僧侣带回蒲甘,则对蒲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阿奴律陀征服南方孟人地区后,又向西面扩大领土,率军翻越阿拉干山脉,征服了阿拉干北部。

在东北方向,阿奴律陀把他的统治扩大到与掸邦交接的地区,在杰沙、太公、曼德勒、八莫等地建筑了一些要塞,以防止掸人南下。

据缅甸史书记载,阿奴律陀曾率军北上,兵临大理国都城下,因为大理军队固守,阿奴律陀无法攻下,在取得一件佛牙的复制品后退兵。G.H.卢斯肯定了阿奴律陀到大理确有其事,但他认为阿奴律陀此行并没有引起与大理的战争。

阿奴律陀一生戎马倥偬、南征西伐,成为缅甸史上第一个统一上下缅甸大部分地区的国王。但是,阿奴律陀时期,蒲甘疆域最大时,也不过北达掸邦南部,南到直通,西面包括了阿拉干的一部分。而且,这个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国家并不巩固。

公元1077年,阿奴律陀在一次外出时,因遭到一群野牛袭击,被践踏而死,其子修罗继位。不久修罗乳母的儿子、孟人首领耶曼干就发动反叛,得到孟人响应,刚统一不久的缅甸即陷入分裂。修罗王率军南征,在第悦茂遭孟军埋伏,全军覆没,修罗被俘。耶曼干在杀掉修罗后,指挥孟军北上,包围蒲甘。

在新生的蒲甘王朝面临败亡的紧急关头,阿奴律陀手下的大将(一说也是他的儿子)江喜陀以皎克西为基地,从事复兴大业。当时缅族民众,纷纷投奔他,在皎克西组织起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江喜陀率军南下,击溃孟族军队,解除了蒲甘之围,并派人杀死了兵败南逃的耶曼干。1084年,江喜陀被拥立为蒲甘国王(1084-1112年在位)。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17
国家的巩固与扩展
1084 ~ 1210

江喜陀在位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首先,他大力提倡佛教,利用宗教神学,加强王权。碑铭提到的江喜陀的称号就有“佛王”、“法王”、“王中之王”、“宇宙之王”、和“三界的太阳”等,这是过去的蒲甘国王所不曾有过的。江喜陀还修建了阿难陀寺等规模宏大的佛寺,派出一个使团,带着珍宝,前往释迦牟尼彻悟之处(孟加拉的菩提伽耶),修复那里的寺庙。但是,他在提倡小乘佛教的同时,又容忍其他宗教,包括原始崇拜。其次,江喜陀采取了调整民族关系的政策,特别重视处理好缅孟两大民族之间的关系。他仍然让孟人官员在朝廷任职,为他撰写各种碑文。在江喜陀统治时期,蒲甘的碑铭几乎全是孟文写的,宫廷中的正式用语也是孟文。他称他和那伽(神蛇)国王同格伐帕蒂(古代孟人守城神)一起建立了室利差咀罗城。这就巧妙地把自己的世系与骠人和孟人相联系。他还采用孟族的方式,举行加冕典礼。最后,他作为缅人建立的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维持了缅人的统治地位,从而也得到缅人统治上层的拥护和支持。

在江喜陀统治的漫长28年中,国内没有发生过叛乱和动荡。统一的封建国家蒲甘王朝,在江喜陀统治时期得到了巩固。

在江喜陀的外孙阿隆悉都(1113-1169年在位)和那罗波蒂悉都(1173-1210年在位)统治时期,蒲甘王朝臻于极盛,并继续向周围地区扩张。

阿隆悉都是在位时间最长的蒲甘国王,当了56年的国王。在他统治时期,蒲甘王朝继续向外扩展,据当时的碑铭记载,蒲甘王国的统治范围已东到萨尔温江流域,西到钦山区,南到丹那沙林,北到太公城地区。为了适应商业和贸易发展的需要,据缅甸史书记载,阿隆悉都统一了度量衡。阿隆悉都还颁发了他审理案件的判卷,作为各地官员决案的依据和范例。阿隆悉都时期,缅人在吸收骠人文化和孟人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缅人文化已经流行,碑铭的文字也逐渐以缅文为主。因此,有的缅甸史学家认为自阿隆悉都为王开始,蒲甘文化就进入了缅人时期。

从阿奴律陀到阿隆悉都,蒲甘王朝经过百年的开拓发展,国势已十分强盛。阿隆悉都也象江喜陀一样,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兴寺塔。他所建的他冰瑜寺.落成于1144年,其庄严宏伟,为蒲甘诸寺之冠。没有高度的经济发展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要建立这样的寺院是不可能的。

尽管在阿隆悉都时期蒲甘王朝已臻于极盛,但是蒲甘王朝境内民族成分较为复杂,各地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仍有较大差异,边远地区与中央王朝之间的联系也较为松散。因此,在这一时期仍发生了数次地方性动乱。其一是丹那沙林孟人总督造反,阿隆悉都不得不亲驾前往征伐。其二是阿拉干的一个篡位者黜废藩王,自立为王。废王之子赖耶明屯亲往蒲甘,向阿隆悉都求援。1118年,蒲甘军队进攻北阿拉干,恢复了赖耶明屯的王位。

公元1167年,阿隆悉都81岁时,身染重病,被其子那罗都害死在瑞故寺。那罗都登位后,滥杀朝臣,甚至杀死兄弟、庶母,结果众叛亲离,3年后即被人刺杀。他的长子那罗蒂因迦继位,在位也仅3年。

蒲甘王朝对各地的统治本来就较为脆弱,王室内乱更削弱了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太公地区的建都人和丹那沙林的孟人,都乘机发动叛乱。

1173年,那罗波蒂悉都继位后,才结束了长达6年的动乱。那罗波蒂悉都平息了建都人的叛乱,对孟人则采取分化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直通国王曼奴诃的曾孙,争取到一部分孟人上层人士对他的支持,使得反叛的孟人处于群龙无首的状况。在那罗波蒂悉都统治的后半期,各地的叛乱都平息下去了。蒲甘王朝又出现一段中兴时期。那罗波蒂悉都继续大兴寺庙和宝塔。缅文至此完全代替了巴利文、梵文和孟文,成为碑铭的语言。宗教领袖也开始由缅人担任。缅人的习惯法也遍用于整个王国,包括孟族地区,缅人文化得到高度发展。1203年榜朗信伽婆所作的“蒲甘颂”称:

“闻蒲甘之名,敌人丧胆。一举扫除了内忧外患,持久和平到来,从此国泰民安”。

“金项浮屠,寺庙塔尖。月亮神秘,肃穆庄严”。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18
蒲甘王朝的衰落
1210 ~ 1287

蒲甘王朝瓦解的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寺院经济的过度发展,动摇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大兴寺院、佛塔,耗尽了王朝的财力物力,中央政权已无力控制周边地区,内部矛盾却加剧,争权夺利,互相残杀。而掸、孟、若开等民族居住的边沿地区,则已发展经济,增强了实力,加强了地方独立性。王朝瓦解已成为必然趋势。

蒲甘王朝瓦解的外部原因,是由于蒲甘王朝为争夺金齿地区,触发与元朝的战争。随后,元军入侵蒲甘。元缅战争使蒲甘王朝丧失了最后一根支柱——军队,加剧了蒲甘王朝的衰亡。但是,哈威说,“蒲甘乃于鞑靼征骑的血腥火影下灭亡”,却是一种表面的和片面的看法。

当时那罗波蒂悉都所掌控的一个中兴局面,没有能维持多长时间。1210年,那罗波蒂悉都身死,其子难坛摩耶继位,蒲甘王国开始进入衰落时期。

难坛摩耶是蒲甘最后一个大兴寺庙建筑的国王。但是,他兴建佛寺的物力财力,不是来自蒲甘附近,而是来自遥远的西部地区。这说明蒲甘王朝的国库已耗空。蒲甘王朝经历了近百余年的黄金时代,到此时已是强弩之末。

导致蒲甘王朝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蒲甘诸王大兴寺塔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寺院经济的发展。从阿奴律陀起,蒲甘的历代国王无不利用小乘佛教作为巩固统治、麻痹人民的工具。为此,他们大兴土木,广建寺塔,并把大批的土地赠予寺院。仅在首都蒲甘一地,就建造了约4000多座寺塔,其中约2500座至今犹存。在蒲甘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为全国性的统一宗教的物化象征的寺庙的建造,对于超越地区和地方政治集团或部落的统一国家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大兴寺塔和寺院经济的发展,又从两个方面瓦解了蒲甘王国。一方面,大规模地兴建寺塔,使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用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而耗费于佛事活动中。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赠予寺院,使得土地、劳动力和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寺院,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受到削弱,造成王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僧侣。中央政权式微,无法制约地方势力发展.最后导致了统一国家的瓦解。根据碑铭记录的赠予寺庙土地的记载估计,蒲甘时期赠予寺庙的土地共约有364389英亩,而当时蒲甘王朝腹心地区缅甸中部的全部耕地仅在50万英亩到60万英亩之间,寺院土地竟占了60%左右。也就是说,到蒲甘王国后期,寺院的经济力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家政权。

1234年,迦娑婆继承难坛摩耶的王位后,也曾企图重振蒲甘王朝的基业。他下令收回以前的国王赐给寺庙和寺院的土地。但是,他的努力遭到强大的僧侣势力的抵制而遭到失败。蒲甘王朝的衰落已经不可挽回了。

迦娑婆统治的末年,国内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失去土地的劳动人民不得不铤而走险,沦为“盗贼”,蒲甘王朝的统治已经陷入危机。1249年,迦娑婆下了一道极为严酷的镇压“盗贼”的敕令。这个敕令说,如果抓获盗贼,就用下述方法之一予以惩处:用斧头剖开他的胸膛,挖去他的内脏,砍去他的手脚,挖去他的眼睛,割下他的肉,剥下他的皮,敲碎他的脑壳。把他埋在田里,用耕犁犁;把他放在地上,让大象踩踏;把他活活钉死在树上;活埋他,砍掉他的头。敕令规定:“必须铭刻444块石碑,50户人家以上的村庄必须树立此碑,召集村民于碑前,由村头人宣读碑文;居住在不立碑的小村庄的居民,必须去立碑地点,听取(村头人)宣读敕令”。但在这个敕令颁布的第二年,迦娑婆就死去了。他的长子乌沙那于1250年继位,但沉缅于饮酒猎象,不理国政,在位仅4年,即在一次外出猎象时被野象踩死丧命。

1254年,蒲甘王朝的末代君王那罗梯诃波蒂登上王位,蒲甘王朝已日薄西山、奄奄垂尽。王国的土地大部分已属寺院所有,国家的经济力量衰竭,经济基础已从根本上动摇;大量人口落发为僧,不事生产,不负担赋役,又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国内许多地方民不聊生,起来反抗;少数民族上层乘机割据一方,反抗缅族的统治。在北方,掸人势力崛起;南方,孟人在其首领塔拉布亚的领导下举起反抗旗帜;西南部的阿拉干,宣告独立。蒲甘王朝的末日临近了。

蒲甘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是,上层统治阶级仍然穷奢极欲、横征暴敛,这就加剧了蒲甘王朝的统治危机。那罗梯诃波蒂登位后,狂妄地自称为“三千六百万大军的最高统帅,每日三百盘咖喱饭的吞噬者”,并自夸拥妻3000。他登位后,就不顾国贫民穷,大规模地强征民力,兴建弥加罗塔,前后共用了6年时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搞得民怨沸腾。当时的一首民谣说:“宝塔建成,国化灰尘”,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蒲甘统治阶级的强烈愤怒和不满,也反映出蒲甘王朝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正当蒲甘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强大的蒙古势力于13世纪初在蒙古草原崛起后,便迅速南下,以包围当时的宋王朝为目标,于1253年进入云南,1254年攻克大理城,灭大理国。1274年(至元十一年),元朝在原来大理国疆域的基础上,建立了云南行省。

早在建立云南行省前,元朝于1261年在永昌(今保山)设置了金齿等处安抚司。金齿地区指怒江中游和伊洛瓦底江上游两岸地带,大致上相当于现在中国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缅甸的掸邦地区。7世纪后,这一地区先后置于南诏、大理国的统治下。但蒲甘王朝兴起后,势力向北发展,迦娑婆时,江新(今八莫附近)已是蒲甘王朝的北部重镇,其势力范围,则到牙嵩羌(今云南省梁河县)。蒲甘势力向北发展,金齿地区首当其冲。到元朝统治了云南后,金齿各部落纷纷归附元朝。蒲甘王朝深为不满,双方关系日趋紧张,冲突因此而起。

1271年(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就已遣使诏那罗梯诃波蒂王纳贡归附。1273年,元世祖再次遣使者到缅甸,要蒲甘王朝“谨事大之礼”。蒲甘王朝虽已江河日下,但在当时中南半岛,还是一个泱泱大国。立国两百余年间,除了锡兰军队曾袭击南部沿海,还从来未遇到任何强大的外国势力。那罗梯诃波蒂又自恃兵力强大,当然不肯俯首听命。不仅如此,他还借口元使晋见缅王。时不脱靴为借口,杀了元朝使者。但当时元朝的目标是南宋,对蒲甘只是要求其臣服而不是要占领其地,尽管使者被杀,也没有因此大动干戈。直接导致元缅对争的原因,是蒲甘王朝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企图夺取金齿地区。1277年(至元十四年)“缅人以阿哈禾(干额总管)内附,怨之,攻其地”,并准备“立寨腾越永昌之间”,触发了大规模的元缅战争。这次战役缅方的大将是释多罗伯,所率军队有象兵、骑兵、步兵,人数约4--5万,有象800头,马万匹。元军大理路蒙古千户忽都,总管信苴出兵增援。缅军象兵由于无铁甲掩护,在精于箭射的元军打击下溃败。“缅人逃遁,又为阿禾、阿昌(即今阿昌族)邀杀,归者无几”。元军很快取得了胜利。这次战役在缅甸史上称为“牙嵩延之役”。马可.波罗(约1254-1324年)在他著名的《游记》中,对这场战役作了生动而又详细的叙述。1277午,云南诸路宣慰司使都元帅纳速刺丁亲率大军,打到江头城,招降金齿部落12万户。至此,整个金齿地区纳入元朝版图。

1279年6月,元军“以天热还师”,缅军卷土重来。元朝下决心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1283年(至元二十年),忽必烈动员四川,湖南大军,以相吾答儿亲王为统帅,大举进兵,12月破江头城(今缅甸八莫),1284年2月破太公城(今缅甸达冈),1284年设征缅省,统治这一地区,缅军主力在这次战役中丧失殆尽。消息传到蒲甘,那罗梯诃波蒂弃城而南逃。元军继续南下。那罗梯诃波蒂逃到卑谬之西的莱甲,唯恐元军继续进攻,就于1285年11-12月间派阿南达比西和默罕勃到太公城与元军和谈,次年又派高僧信第达巴茂克前去大都,亲见忽必烈。忽必烈接受高僧提出的“请勿派将士进驻”的要求,但要高僧还国时,“望将逃散之僧召回,劝人们安心耕种,待丰收安定之时告朕”。

正当元缅关系趋于缓和时,缅甸国内发生动乱。那罗梯诃波蒂在返回蒲甘途中,被其子梯诃都杀于卑谬。梯诃都还想杀死其弟达拉侯乔苴,但失手被自己的箭反射而死。元军乘缅军内乱而进,于1287年2月攻占蒲甘。此时,西部阿拉干已宣布独立,南部孟族乘机摆脱蒲甘王朝的统治,北部实际已处于掸族势力控制下。作为一个全缅甸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蒲甘王朝已趋于瓦解。

1287年以后,蒲甘王朝已名存实亡,缅甸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分裂时期。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20
分裂时期
1287 ~ 1531

从1287年以后,统一的缅甸封建国家陷于分裂,群雄角逐,干戈不息。从1287年到1352年,蒲甘王朝虽然名义上还存在,但已虚拥位号,掸族上层成为上缅甸的统治者,后来建立了掸、缅人联合掌权的阿瓦王国;南部孟人起而独立,建立勃固王国,大量缅人逃往锡唐河流域,在那儿建立东吁王国;西部的阿拉干王国在这一时期始终保持了独立。

1360年,阿瓦、阿拉干和勃固成为当时的三大国。鼎力的三大国曾保持了10多年的和平。但是,1385年勃固国王频耶宇统治勃固30年后逝世,阿瓦与勃固的战争一触即发。1388年,两国一度缔和。1404年,阿瓦国王明吉斯伐修寄死去后,其子明恭即为,并派军队远征阿拉干。1422年与次年,两国国王相续去世,这场战争才完全结束。

40年战争的结果是,阿瓦的力量遭到削弱,阿拉干摆脱了阿瓦的控制。由于兵连祸接,孟人的勃固王国的经济也受到极大的破坏。长期的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成千上万的人在这场战争中死去。

这种分裂的局面持续了两个半世纪,直到16世纪30年代,才由东吁王朝再次统一缅甸。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21
东吁势力的兴起
1280 ~ 1501

东吁位于锡唐河流域,它的缅文词义是“山嘴”,原来是一个村庄,蒲甘王朝的属地。蒲甘王朝崩溃后,战乱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给缅甸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早在1280年时,就有不少缅族人士到东吁避难,在那儿建立了小王国,东吁地区就成了缅族的聚居中心。当时东吁还是一个闭塞的地区,土地贫瘠荒凉,缺乏自然资源,没有任何通往伊洛瓦底江和通往海洋的出口。但是,对于遭受战争灾难的人民来说,东吁却是一个很好的避难地。无论是在掸人三兄弟的后裔在阿瓦地区争权夺利,兵戎相见,还是上下缅甸爆发40年战争,东吁都很少为战火触及,成为分裂时期缅甸的“世外桃源”。蒲甘的故老遗民大量迁入,大大增强了当地人口,这就使得它能够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发展经济。但是,当时东吁国王在名义上仍然服从阿瓦的统治。1368年般师为王时,广建佛寺,佛教文化在东吁得到发展。

1486年,明吉瑜登上王位时,东吁已经发展为阿瓦和勃固之争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支力量,占领了彬文那、任尾申、良渊、密铁拉等地区。阿瓦国王瑞难乔信为了拉拢东吁势力,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明吉瑜,并以皎克西地区作为嫁奁。这就不但提高了明吉瑜的声望,而且大大加强了东吁王国的经济实力。1501年,明吉瑜建东吁城。新兴的东吁王国势力在蓬勃发展,但是,它还没有进入伊洛瓦底江的通路,也没有通向海洋的出口。因此,东吁向外扩展是不可避免的。

当时,阿瓦王国正陷于混乱之中,孟人勃固王国处于升平时期,虽然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兴盛,但对它北部兴起的东吁势力毫无戒备,也不注重发展军事力量。由东吁王朝来统一缅甸的时机已成熟了。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22
分裂局面的形成
1296 ~ 1364

早在骠国时期与蒲甘王朝统治初期,掸族人就不断南移到曼德勒以南地区。那罗波蒂悉都时,掸邦高原的一个掸人酋长由于效忠缅王,得以在皎克西地区的木连城避难。他娶了一个缅人富翁的女儿,定居木连城,后来有了三子一女。他把三个儿子都送到缅王那里,那罗波蒂悉都把他们安置在军队里,并任命他们为木连城守军的长官,还安排了掸族兄弟的妹妹同他的儿子即后来的卑谬侯的婚事。从此,木连城为南下的掸人的一个重要聚居地。

在梯诃都杀父的时候,掸人三兄弟乘着混乱的局势,纷纷拥兵自固,加强他们的实力。老大阿散哥也占木连城,老二阿剌僧伽蓝占米加耶,老三僧哥速经营宾里。三人所辖城镇,正在蒲甘的粮仓皎克西地区。

在蒲甘王朝方面,那罗梯诃波蒂的幼子达拉侯乔苴于1298年被拥立为国王,但乔苴是没有军队的孤家寡人,他只得承认掸人三兄弟的地位。由于他与掸人三兄弟矛盾重重,转而采取寻求元朝支持的政策。

1296年1月,乔苴派他的儿子去和元皇朝联系,要求元朝承认他的国王地位。次年三月,元成祖封乔苴为缅甸国王,野心勃勃的掸人三兄弟知道乔苴地位的巩固必将削弱他们的权力,与前王的寡妇修氏合谋,于1299年把乔苴诱至木连城参加他们建造的寺院的落成仪式。他们把乔苴监禁起来,强迫他削发为僧,立乔苴16岁的幼子邹聂为国王。乔苴的女婿立即向元朝求援,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301年,元军再次入侵缅甸,在围攻木连城时,元军将领高庆、察罕布哈接受了掸族三兄弟的金银贿赂,借口瘴疫流行而退兵。此后,以邹聂为国王的蒲甘王室不过是掸人势力的傀儡。

掸族统治集团内部,从一开始就经常发生混战。最为野心勃勃的是老三僧哥速。早在1295年他就擅自采用了“白象王”的称号,1309年自封为国王。1312年长兄阿散哥也死后,他毒死了二哥阿剌者僧伽兰,建都阿瓦附近的邦牙。1315年,他的幼子修云越过伊洛瓦底江,在实阶建立与之对立的实阶王朝。蒲甘、邦牙和实阶就形成了三方鼎立,各自称王的局面。1364年,蒲甘乔苴王女儿的孙子他拖弥婆耶建立阿瓦王国,到1368年,统一了上缅甸。他拖弥婆耶在位时,竭力保护正统派僧侣,维护小乘佛教,在僧侣和俗人中鼓励宗教学术,以稳定他的统治。

他拖弥婆耶在位4年。1368年他死后无嗣,大臣们立他的妹夫明吉斯伐修寄为国王。在蒲甘王朝崩溃过程中,南方的孟人建立了勃固王国。勃固王国的建立者是伐丽流。据说那罗梯诃波蒂时,伐丽流曾参加丹那沙林的孟人造反。在这场造反被镇压后,他逃到邻国素可泰,在军队中服役,被素可泰国王任命为象队统领。大约在1280年前后,正当缅甸局势动荡不定时,他经过长途跋涉回到下缅甸,占据马都八,自称为马都八国王,号为“伐丽流”,意即“自天而降的国王”。1287年蒲甘陷落后,他与勃固的孟人首领多罗跋结为盟友,把蒲甘王朝的缅人势力驱逐出下缅甸,控制了卑谬和东吁以南的广大地区。不久,伐丽流杀死多罗跋,宣布下缅甸为拉曼纳(意即孟人国),建都马都八。1294年他得到素可泰国王的承认,并且接受素可泰国王的一头白象。不久,他又击退了掸人三兄弟的进攻,巩固了孟人王国。伐丽流为巩固统治,命令僧侣们编纂法典,取名为《伐丽流法典》。《伐丽流法典》是缅甸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法典。

伐丽流平生惯用婚姻作为政治手段。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多罗跋,后来又为争夺权位杀死多罗跋,因此,就被他的外孙视为仇敌。1296年,伐丽流被多罗跋的外孙暗杀。伐丽流的弟弟即位。在此后的30多年中,这个孟人王国由于王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竞六易国王。1353年频耶宇即位后,迁都勃固,才稳定了国内局势。

蒲甘陷落后,在缅甸产生的另一个王国是阿拉干。地处缅甸西南海岸的阿拉干,与缅甸本部隔着山峦重叠的阿拉干山脉,交通十分困难。蒲甘王朝强盛时期,也曾把阿拉干置于松散的统治之下。但1287年以后,蒲甘王朝土崩瓦解,阿拉干又成为独立王国。

在僧哥速死后,邦牙和实阶对立斗争时,阿拉干人还常越过阿拉干山脉侵袭掸人王国。1333年阿拉干军队深入到伊洛瓦底江畔的第悦茂。1364年,他拖弥婆耶建立了阿瓦王国后,阿拉干王国不再冒险入侵,而致力于国内事务。但不久40年战争爆发.阿拉干又被卷入漩涡之中。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13 16:22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5-13 04:13 PM
慢慢看,答案自在其中。听人说,缅人是中国羌族的后代。

我觉得 ,他们可能是“吐谷浑”的鲜卑人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23
40年战争及战后缅甸
1371 ~ 1459

到14世纪60年代,缅甸的分裂局面已定,阿瓦、阿拉干、勃固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曾保持了10多年的和平。1371年,频耶宇和称雄北方的阿瓦国王明吉斯伐修寄在两国边境会晤,结为友好盟邦。但是,1385年频耶宇死后,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阿瓦和勃固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40年的战争。

公元1385年,频耶宇在统治勃固30年后死去,其子罗娑陀利继承王位,勃固王国内争又起。罗娑陀利的叔叔渺弥侯对新王不满,又害怕新王讨伐,就写信给阿瓦国王明吉斯伐修寄说:“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伟大的频耶宇王的不肖之子在他父亲在世时是一个叛逆,现在却窃居了王位,并且自称为罗娑陀利。我请求主人在他的地位巩固前,就从水陆两路进攻勃固。你的谦卑的仆人固守勃生和渺弥,并将从水路进攻勃固。如果大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就带走全部珍宝,至于你的谦卑的仆人,他只要求每年的税收。”

渺弥侯要求明吉斯伐修寄进攻勃固,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线。但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是阿瓦王国想控制整个伊洛瓦底江流域,取得出海口。因此,这场战争主要表现为阿瓦进攻勃固,主战场在下缅甸。

明吉斯伐修寄在1386年和1387年两次远征下缅甸都遭到失败,不久他的盟友渺弥侯也战败被杀。1388年,罗娑陀利和明吉斯伐修寄一度缔和。1404年,阿瓦国王明吉斯伐修寄死去后,其子明恭即位,派军队远征阿拉干。阿拉干国王逃往孟加拉,其子逃到罗娑陀利那儿。罗娑陀利见阿瓦忙于对阿拉干用兵,同时又想争取阿拉干联合反对阿瓦,乃率领水军沿伊洛瓦底江而上,进攻阿瓦。在这次交战中,双方互有胜负。结果,罗娑陀利和明恭在卑谬著名的瑞珊陶佛塔前誓盟,缔成和平。明恭把妹妹嫁给罗娑陀利。罗娑陀利则把勃生的税收和港口税转让给明恭。这正好说明40年战争的原因之一,正是阿瓦亟需获得一个出海口。

不久,战争再起,从1407年到1418年,阿瓦5次进攻勃固,勃固军队也发动过一次反攻,双方都没有取得胜利。长期的战争,打得双方都精疲力尽,两败俱伤。罗娑陀利到1415年仅占有勃固和马都八两地,而阿瓦王国连年征战,也民不堪命。明恭的爱子弥利乔苴在勃固被俘,并死于勃固。1422年明恭死去,次年罗娑陀利也死了,这场战争才完全宣告结束。

40年战争后,阿瓦宫廷斗争激烈,从1422年到1426年间换了三个国王,1427年缅人出身的孟养他忉(中国《明史》称为莽得拉)登上王位后,才稳定了统治,并与阿拉干和孟人王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但是好景不长,1502年明恭死时,阿瓦王朝的势力已衰弱不堪,央米丁、皎克西、瑞冒、密铁拉等地的领主都割地称雄。明恭之子瑞难乔信继位后,已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儿下嫁东吁的明吉瑜,并以皎克西作为妆奁。从此阿瓦失去一大粮仓。1527年,孟养掸人思伦法攻占阿瓦,杀死国王,立他的儿子思洪发为国王。思洪发是缅甸历史上有名的暴君,1540年他在阿瓦诱杀了360名僧侣,又搜索各地寺院经典,付之一炬。

1543年,缅族大臣明吉耶囊刺杀思洪发,但坚持不就王位。此后的10年间,又有三个掸族领袖入主阿瓦为国王。阿瓦王国已陷入动荡之中。

在下缅甸,罗娑陀利死后,国内也一度陷入混乱。在频耶兰(1426一1446年在位)时期,国内恢复和平,生产始有发展。到女王信辛浮(1452-1471年在位)和达摩悉提(1471—1492年在位)统治期间,国内局势更为稳定,北方阿瓦王朝也无力问鼎南方。勃固王国外无战争,内无动乱,经济繁荣,外贸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两个国王统治时期,修葺了后来举世闻名的瑞大光宝塔,扩建了勃固城。勃固的著名寺院佛塔,也大都修建于此时。勃固取代蒲甘,成为缅甸全国的宗教中心。这是勃固王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40年战争爆发时,阿拉干国王是明吉斯伐修寄的儿子,但此人由于不得人心,被阿拉干人逐走。阿拉干人拥立那罗弥迦罗为王。不久,明吉斯伐修寄派军队进入阿拉干,那罗弥迦罗逃往孟加拉。那罗弥迦罗之子即求助于勃固,在罗娑陀利的支持下复国。1430年,那罗弥迦罗从孟加拉回国,重登王位。他回国时带有穆斯林军队,伊斯兰教从此传入阿拉干。1433年,那罗弥迦罗把都城从隆邑迁到末罗汉。末罗汉是个繁荣的海港,附近河道纵横,交通便利,在此后近400年间,一直是阿拉干的都城。

1444年,那罗弥迦罗病死,其弟阿里汗继位。伊斯兰教在阿拉干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王国版图不断扩大。1437年,阿里汗把仙道卫、罗年两地并入阿拉干。1459年边修骠继位后,又占领吉大港。阿拉干王国进入全盛时期。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25
东吁王朝
1531 ~ 1752

1531年,莽瑞体继承明吉瑜为东吁国王。当时东吁已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并且已经占有上缅甸最为富庶的皎克西地区,为它统一缅甸准备了物质上的条件。

当时缅甸形势,也有利于莽瑞体。分裂时期诸王国中一度最强大的阿瓦王国已处于衰落阶段,不断遭到掸邦各地封建势力的攻击,并且已不得不把最为富饶的皎克西地区赠给东吁。阿拉干虽然长期保持独立,但偏安一隅,很少顾及阿拉干山脉以东的缅甸中心地区。下缅甸经过100多年的和平发展,成为一块富庶繁荣的福地,但兵甲不修,并没有统一缅甸的雄心。

1546年,东吁军队远征阿拉干,当时阿拉干明平王在位,正值全盛时期,自然不甘示弱。东吁军队许久攻击末罗汉不下,双方在僧侣的调解下议和结盟。

莽瑞体、莽应龙统一了缅甸后国内并没有出现较为长时间的和平、安定的局面、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特别是对暹罗的战争连绵不断,最后内战再起。

17世纪以后,东吁王朝为了弥补上缅甸赋税少造成的国库空虚,加重了对南部地区的剥削。因此,全体居民,无不对之感到深恶痛绝。缅甸西部的曼尼坡王国看到东吁王朝日趋衰落,趁机而入。

1740年,全国竟有不下30个地方封建柱割据一方,东吁王朝的统治实际上已分崩离析。

1752年,孟族军队攻占阿瓦,东吁王朝灭亡。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26
莽瑞体、莽应龙统一缅甸
1531 ~ 1581

当时下缅甸不仅农业经济有所发展,而且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兴盛,如果控制了这一黄金地带,与东吁王国已经控制的地区连成一片,要北上阿瓦,西进阿拉干,就有了稳固的后方、足够的军队和粮食。1533年,莽瑞体率领大军,进攻勃固城,勃固守军在葡萄牙人的支持下凭借高大的城墙和先进的火器,坚守城池。战争整整进行了3年多,直到1539年,莽瑞体的军队才攻古勃固,并把勃固作为东吁王朝的新都。

莽瑞体攻占勃固后,已拥有一支700人的葡萄牙雇佣军,力量更为强大。1541年,东吁军队进攻马都八。当时,马都八是下缅甸一座繁荣富庶的城市,又是一个重要的商港,居留在城中的有来自葡萄牙、希腊、意大利、波斯、印度尼西亚各地的商人。马都八孟人守军也招募了近百名葡萄牙雇佣兵,固守城市。东吁军队包围城市长达7个月,城内发生饥荒,守军坐困危城,仍拒不投降。莽瑞体接受部下孟族将领斯弥波的建议,砍伐巨竹编成高大的竹筏,堆满引火物,点着火后,顺流而下,直达马都八城下,葡萄牙船只仓惶逃离,来不及逃离的船只就毁于大火。东吁军队乘势攻占马都八。1542年,莽瑞体和他的异母弟莽应龙率军攻占卑谬。卑谬之战后,北方掸族势力与东吁势力进行了一次大较量。1544年,阿瓦国王康孟联合锡泊、蛮暮、孟养、孟密、孟乃和洋桧土司,企图夺回卑谬,被东吁军队击败败。1546年,莽瑞体用孟族和缅族两种仪式,在卑谬城举行加冕典礼,自称为上下缅甸之王。1546年,东吁军队远征阿拉干,当时阿拉干明平王在位,正值全盛时期,自然不甘示弱。东吁军队许久攻击末罗汉不下,双方在僧侣的调解下议和结盟。

正当缅军深入阿拉干时,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的军队乘虚而入,袭击下缅甸。莽瑞体闻讯,于1547年冬,移师征暹,直捣阿瑜陀耶城下。但阿瑜陀耶也雇用了许多葡萄牙兵,缅军久攻不下,退回勃固。

莽瑞体回到下缅甸后,以一个精于酒食饮宴之方的葡萄牙人为宠臣,终日饮酒为乐,生活慢慢腐化起来,把统一大业抛于脑后。勃固王朝的遗臣斯弥陶就于1551年举兵反抗,攻占勃固;莽瑞体本人被孟族士兵杀死。各地封建主拥兵称王。缅甸又陷入纷乱之中。

莽瑞体的继承人莽应龙在穷途困顿之中,求助于葡萄牙雇佣兵首领狄哥.美罗,攻取老窝东吁,东吁王朝得以东山再起。孟族上层却发生内争,斯弥陶杀斯弥修都自立为王,引起许多大臣不满,纷纷倒向东吁。莽应龙于1552年收复卑谬,1554年攻占勃固,处死斯弥陶。1555年誓师北伐,此时的掸族势力早已成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东吁军队迅速攻占阿瓦。至此,北起瑞冒,南到毛淡棉,东起锡唐河流域,西到阿拉干山脉的广大地区,都置于东吁王朝的统治之下。蒲甘王朝瓦解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上结束。

莽应龙在基本上统一缅甸后,即发动对外战争。1565年,缅军入侵暹罗,攻占阿瑜陀耶首都,将暹罗国王俘回缅甸,削发为僧,立暹罗太子为傀儡国王。留下缅兵3000,镇守阿瑜陀耶。1568年,废王借口拜佛回国,到阿瑜陀耶后就宣称复位。于是,莽应龙在1568年再度出兵征暹,次年再占大城。在此后的20年间,暹罗沦为缅甸的属国。1580年,莽应龙又出兵阿拉干,占领仙道卫。但他在阿拉干时已卧病军中,次年即死去。

1581年,莽应里继位后,继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其时正值中国明王朝走向衰落。东吁王朝的军队不断入侵云南边境,孟养、木邦等地先后为东吁王朝所控制。

东吁王朝在30多年的战争中,征服了相当于现在缅甸的大部分地区,侵占曼尼坡、中国云南和老挝的一部分,泰国的大部分,建立起缅甸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也是殖民统治以前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帝国,并且把它的首都建立在沿海地区的勃固。有的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的东吁王朝,称为第一东吁帝国。16世纪60年代,东吁王朝的势力盛极一时,一位在1569年到达勃固的意大利人曾写道,“勃固在海上没有什么军队或势力,但在陆地上,就居民、版图和金银而言,在财富和实力方面,它远远超过了大土耳其的势力”。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27
短暂的分裂和再次统一
1581 ~ 1615

东吁王朝虽然建立起庞大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主要是凭借着战争和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存在着一连串不可克服的矛盾,莽应里的穷兵黩武又加剧了这些矛盾,使这个缅甸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帝国同时也是最为短命的帝国。

早期东吁王朝所控制的广大地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基础。边远地区和属国,只是由于军事征服而被强行纳入缅甸国王的统治下。曼尼坡、暹罗和老挝一部分地区,本来是独立的国家,具有自己的政治传统和政治制度,不甘心屈服于东吁王朝的军事征服和民族压迫。缅甸北部的掸族领袖,也不时起来反抗东吁王朝的统治。东吁王朝本身,并没有统治这一广大地区的许多过去独立国家的经验,并没有一套有效的统治制度,而高山大河又把东吁王朝统治的地域切割成若干个地理单元。这在当时交通落后的条件下,更增加了统治上的困难。即使在缅甸本部即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东吁王朝也面临着重重困难。莽瑞体建都勃固,这显然同当时下缅甸经济发展和海外贸易兴盛有关,但当时下缅甸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还不能同上缅甸干燥地区相比,估计其人口不到当时缅甸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据1581年统计,下缅甸16个城镇的人口,不到28000户.南部有限的人口和经济力量,并不足.以成为这个凭借军事征服建立的军事帝国的稳固的后方,更不足以支持持续不断的军事征服。在政治上,东吁王朝的不断扩张,也没有伴随有效的行政制度的发展。阿瓦、马都八、东吁、卑谬等都封给王室亲族,称为巴英,意即首领。有的巴英具有世袭继承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血缘联系。

早期东吁王朝的这些基本的弱点,决定了它对各地不可能有稳固的统治。而莽应里的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则加速了帝国的崩溃。

1581年,莽应里登上王位时,东吁王朝已经面临着分崩离析的严峻局势。莽应龙凭借他的声威权势所建立起来的国王和巴因、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联系发生断裂,一些大封建主(巴因)把自己的封地视为独立王国,不向莽应里进贡,也不提供军队。莽应里的叔叔阿瓦侯则公开发动反叛,争夺王位。莽应里亲率大军北征阿瓦,令当时阿瑜陀耶国王纳莱率军参战。纳莱却乘缅军主力北上,后方空虚,起而反抗,掠劫勃固,掳走几千缅甸人。

莽应里镇压了阿瓦侯的反抗后,阿瑜陀耶就成了他最头痛的问题。他决心继续推行穷兵黩武政策,从1584年到1595年,先后6次发动大规模的入侵阿瑜陀耶的战争,同时,对中国云南南部进行扩张。在他统治期间,几乎没有一年没有战争。但他连年征暹,均告失败。1593年,他的儿子也在阿瑜陀耶城下丧生。

上下缅甸的居民在莽应龙统治期间就已饱受几十年战争的痛苦,早已渴望得到休养生息。莽应里却继续发动更为频繁的侵略战争,搞得国内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为逃避兵役,许多人入寺院躲避,一般居民甚至小封建主,都寻求大封建主的庇护。各地巴因,乘机隐匿人口,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1595年,有一个王子私人控制的劳动力,竟有4000-6000人。

由于各地巴因拒不从命,莽应里加重对下缅甸各地的压迫,强征孟人入伍,甚至入寺院征兵。孟族人民不堪忍受压迫,纷纷离开缅甸,逃入暹罗。各地僧侣,也对莽应里的统治极为不满。1594年,毛淡棉的孟人起兵反抗,并投靠阿瑜陀耶,纳莱王乘机派兵南下,控制了丹那沙林地区。

缅甸南部的农业生产条件本来就不如上缅甸,莽应里连年征调,持续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更严重地破坏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使他失去了继续进行统治的经济基础,他直接掌握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少,统治地位越来越虚弱。各地大封建主乘机发动了推翻莽应里的战争。莽应里的儿子卑谬侯、他的叔叔东吁侯相继反叛。东吁侯为了夺取王位,联合阿拉干国王明耶娑只,进攻勃固。1599年,阿拉干国王和东吁侯分别率领大军,从水陆两路包围勃固。莽应里兵败乞和,遭到拒绝,结果束手就擒,后来被东吁侯杀死。勃固城被阿拉干军队洗劫一空,附近地区也遭到严重破坏。据当时欧洲人的记述,“在路旁和田野里遍地有可怜的勃固人的头颅和尸骨。他们有的是被杀死的,有的是被抛入河里淹死的。被投进河里的尸体多到船只难以通行”。莽应龙用战争和征服建立起来的帝国,终于在战争中瓦解。缅甸国内又陷于四分五裂。

但是,与蒲甘王朝后期不同,第一东吁帝国瓦解后出现的纷乱局面,主要是在下缅甸,基本上没有触及到缅甸传统的经济和文化腹地——上缅甸的干燥地区。分裂的南方势力,在人力和经济上,都远不能同上缅甸的干燥地区相比。这是东吁王朝能够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

1529年,不信仰佛教的掸人首领思洪发占领阿瓦后,焚烧佛、经,屠杀僧侣,抢劫寺院财宝,上缅甸的宗教势力和寺院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许多土地落人世俗的耕作者手中,他们向王室纳税、服役。1555年,莽应龙攻占阿瓦,东吁王朝统治这一地区。此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不断得到恢复发展。

1581年,莽应龙的一个儿子受封于良渊,他因此称为良渊侯。良渊侯统治着密铁拉一带人口集中、灌溉发达的农业地区,不发展自己的势力。到1597年,良渊侯已得到干燥地区大多数封建主的支持。他于1600年在阿瓦登上王位后,向北进攻蛮莫、孟拱、孟养、孟密等地,深入中国云南境内。掸邦大部分地区的征服,巩固了良渊的后方,又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良渊王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修复损坏的水利工程,同时加强阿赫木旦制度,并在外围地区建立新的阿赫木旦组织。良渊王的这些措旌,为缅甸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1605年,良渊王在从兴威返回阿瓦的途中患疟疾死去,他的儿子阿那毕隆继位。当时阿那毕隆已统治着缅甸的半壁江山,而在卑谬以南的地区,则仍然四分五裂。东吁侯和卑谬侯各自割据一方,相持不下。阿瑜陀耶势力控制着丹那沙林。沙帘地区则自1600年以后就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勃利多侵占。阿那毕隆的力量远远胜过南方任何一个对手。

阿那毕隆1608年开始进军南方,占领卑谬,两年后攻占东吁。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勃利多侵占的沙帘。勃利多原来是阿拉干军队中的葡萄牙雇佣兵。1599年随阿拉干军队进攻沙帘。后来,勃利多赶走阿拉干国王派驻沙帘的官员,自称为王,把沙帘变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阿拉干国王曾派王子明迦莽率水军前往征讨,却被勃利多击败,连王子也做了俘虏,于是,只得承认勃利多在沙帘的独立地位。勃利多为巩固他的统治地位,亲自到果阿,与葡萄牙总督取得联系,并娶了总督的侄女。果阿总督则把沙帘地区划入葡萄牙在东方的殖民统治范围,正式委任勃利多为沙帘总督。勃利多得到果阿总督的支持,更加野心勃勃。他不仅控制了沙帘地区和勃固地区,还妄图扩大殖民统治范围。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马都八侯的儿子,与马都八侯结成联盟,于1612年组成联军,攻克东吁,招降东吁侯那信囊。缅甸南部地区一时被置于勃利多的直接控制下。勃利多在他统治的地区捣毁佛寺,劫掠寺庙的金箔、铜像、铜钟,强迫佛教徒信奉天主教,垄断进出口贸易。他的侵略行径,激起了缅甸人民的强烈仇恨。

1612年,阿那毕隆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沙帘,大军人数不下10万,在沙林方面,勃利多的葡萄牙和葡萄牙、印度混血儿组成的殖民侵略军,约300-400人,此外,还有3000-4000当地人组成的守军。缅甸大军兵临城下。缅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但勃利多的军队凭借新式枪炮和在沙帘经营多年的要塞、城墙固守,要拔除这个殖民据点并非易事。缅军包围沙帘,挖掘地道,3个月后,通过地道,蜂涌而入。经过一阵激战,缅军攻克沙帘,处死勃利多,粉碎了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企图在缅甸建立殖民王国的迷梦。

在打败勃利多后,由于阿那毕隆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威力和感召力,马都八侯自愿投降。至此,阿那毕隆结束了1600年以来缅甸的豆剖瓜分的局面,除阿拉干和丹那沙林之外的缅甸广大地区,重新归于统一。1615年,缅军又占领清迈。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29
他隆王的改革
1628 ~ 1648


1628年,阿那毕隆病重,被其子弥利提波杀于宫中。但当时握有重兵的是阿那毕隆的弟弟他隆。他隆正出征掸邦,他得知哥哥被杀的消息,就回师占领阿瓦,在当地称王,接着南下勃固。在勃固称王的弥利提波得不到臣民的支持,准备逃往阿拉千,却被大臣们逮捕,送交他隆,以杀父之罪被处死。1629年,他隆在勃固正式即位。

他隆王在位时期(1629-1648),吸取东吁第一帝国迅速崩溃的教训,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稳定了东吁王朝的统治,也对此后缅甸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隆王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1.迁都

莽应龙统一上下缅甸后,于1539年建都勃固,这是蒲甘王朝以来,第一次把统一的封建国家的政治中心设在南部地区。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分裂时期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海外贸易也兴盛一时,但是,人口稀少(只占上下缅甸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还难以开发沼泽地、控制季节性的洪水和预防疟疾的传播,因此,农业生产条件还远不如上缅甸干燥地区。到16世纪时,勃固河逐渐淤塞,勃固丧失商业上的重要性.沙帘在商业上的作用虽已越来越突出,但附近地区人口稀少,还缺乏作为首都的必要条件和吸引力。缅甸经济的重心,仍然在上缅甸,人口集中于干燥地区。1635年,他隆王迁都阿瓦,并在那儿举行加冕典礼。缅甸的政治中心,再次回到了上缅甸干燥地区。

他隆王迁都阿瓦,使得东吁王室直接控制农业发达的干燥地区,这对巩固东吁王朝的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缅甸首都迁入内地,不便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与海外交往,这对东吁王朝以及后来的雍籍牙王朝进行封闭式的统治,都有一定的影响。

2.整顿吏治,任用贤能

他隆王意识到,过分的剥削,必然引起人民的反抗。因此,他即位后,多次下诏,严禁官员贪污中饱、滥征赋税。他在1635年6月下令,免征可以不征的赋税,7月又下诏,“严禁滥征税收,若有犯者,要在市场上行刑,砍去手脚”。同时,.他注意任用贤能,要求“吸收勇敢忠诚的人为士兵,诚实检朴的为保管仓库的官员,智慧而有谋略的为外事官员,精明能干的为行政官员,公正而又仁慈的为法官,聪明而又善于观察的为案件调查员,博学而又聪慧的、精于天文的为星相家,富有战争经验的为将军,善于治病的为医生,精于刺探的为间谍,各种学问无不精通的为国王的颐问。在他统治时期,吏治较为清明,对人民的剥削也有所减轻。

3.整顿和加强阿赫木旦组织

阿赫木旦是直属于国王的兵农合一的组织,他们既是国王的佃农,又是国王的士兵。缅甸国王是否有力量进行统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有效地控制阿赫木旦组织。他隆王深知阿赫木旦组织的重要性。他即位后,就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努力整顿和加强阿赫木旦组织。1630年4月,他隆王下令调查阿赫木旦人员的户口,重新进行登记,编为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圆盾兵、长盾兵、宫廷卫队和掸族兵。他隆王多次下令,严禁阿赫木旦成员混杂到阿台和奴隶中去。他在1636年8月5日的命令中,特别提出“要警告每一个人,不准窝藏从阿赫木旦组织中逃离出来的成员”,下令“检查债务奴隶,不让阿赫木旦混杂其间”。为了加强人身束缚和控制,当时已在阿赫木旦中实行了文身制度。他隆王在1636年发布的命令中明确规定,“不愿在前额刺花纹者,以违令罪论处,送去割象草”。

4.调查和登记全国人口和土地。

1638年2月,他隆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土地和人口,调查和登记的内容包括全国各地的人口、住宅、生产的农作物、缴纳的赋税种类和数量、每家每户人员的名字、性别、年龄。这是缅甸历史上第一次对全国的人口和经济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经过这次调查,缅甸封建王朝掌握了全国的人口,生产和赋税状况可惜的是,由于调查记录书写在易于损坏的贝叶上,只有少数还保存到现在。

5.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东吁王朝初期,曾采取把王族重要成员分封在全国各重要地区的做法,其目的是依靠王族的血缘关系,统治全国各地。但是,其结果适得其反。各地王侯割据一方,不可避免地形成封建割据,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最后导致了地方封建主联合起来颠覆中央政权、洗劫国都勃固的大悲剧。阿那毕隆复兴东吁王朝后,鉴于这一历史教训,已开始注意解决这一问题。他隆王即位后,就逐步把王族的封地集中在首都附近地区。国王的叔伯、兄弟和儿子,一律居住在京城中,通过其代理人管理封地。如果他们要去自己的封地,必须得到国王的许可。全国各地在行政上划为若干个省,由国王直接派出行政官员——谬温进行统治。他隆王的这些措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在此后100年间,较为有效地防止了强大的分裂割剧势力的兴起。

6.利用和控制宗教势力。

他隆王十分重视小乘佛教在巩固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他即位的第二年,就下令“搜集所有关于寺院和佛塔的记载,查出这些寺塔建造者捐赠的土地的确切数字”,要求“恢复寺院土地的界碑,核实一切有关赋税的记载,以免搞错,误把属于宗教地产的收入存入王室的仓库”。1637年他又下令“调查寺塔农奴的后裔,把他们像其祖先那样,置于寺塔中服役”,并要求各地修复寺院,“给佛像涂金”他发动大量农奴,建造了著名的恭弁陶佛塔,给仰光的瑞大光宝塔涂金。他要求大小官员尊崇僧侣,命令无论是王室成员还是政府官员,如果在路上遇到僧侣,就必须停车,并下车行礼。在维护僧侣利益的同时,他要求宗教势力服从于王权。他亲自下令整顿佛教界,检查僧侣是否严守戒律,勒令不守戒律者还俗,“所有的寺院都要贯彻这道命令”。

7.鼓励耕作,发展生产

他隆王深知,只有社会生产发展了,才能保障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取得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他说,“如果不事生产,就等于把来年的谷种拿来喂鸡。好的谬沙(地方官)应该帮助治内的百姓富起来。这样,百姓才能交粮纳税”。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他隆王多次下诏令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他在1645年的诏令中,要官员“经常巡视农村,使(农民)耕种更多的土地”,并规定土地官员在农忙季节,不能妨碍农民从事耕作,不准农民离开土地,规定“管理农村的官员要不准没有足够理由的农民进城;进城的农民必须持有头人的信件。信的内容包括持信人来自何处,要去何地,外出多长时间等。失职的头人将受到惩处,私自入城的农民要被送去割象草”。

8.鼓励生育,扩展人口

当时缅甸还是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不到300万。东吁王朝初期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的内外战争,又使大量青壮年死于战场,许多土地荒芜,无人耕作。因此,休养生息,发展人口,成为直接关系到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的紧迫任务他隆王在1638年发布了鼓励婚嫁,发展人口的命令:“国内凡丧偶的寡妇或鳏夫,尚未成家者必须重行婚配,组成家庭。对于成年的女子或被保护的人,父母或保护人必须令其婚嫁,如不婚嫁,将有碍于社会风化。只有上述人等都婚配成家,国家人口才能增加。全国人民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切切此令”。

除了规定男女青年到年龄必须婚嫁,安排寡妇再婚,他隆王还鼓励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迁居内地。他在1642年下令,在阿台人口不到300人的地区,迁入北方来的克钦人、克伦人等少数民族居民。新迁入者大部分安置在伊洛瓦底江流域。1647年,他隆王又下令把克钦、克伦居民迁入人口稀少的地区居住,命令各地乡村头人、土地官员接受他们为阿台。

他隆王改革是缅甸封建社会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削弱了地方领主的权力,加强了封建中央权力,减轻了农奴负担,有利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稳定了封建统治,使东吁王朝统治下的缅甸再次出现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兴盛发展的局面。“他隆王”的缅文含义,就是“死于国家繁荣时期的国王”。

1648年他隆王死后,相继为国王的有平达力(1648-1661)、莽白(1661-1673)、尼瑜夷乔(1673-1698)、沙尼(1698-1714)和达宁格内(1714-1733)。这些国王都是较为平庸的守成之主,在位期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但由于他隆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影响,缅甸的社会经济仍然有所发展,政局基本上也还保持着稳定,并没有大的社会动荡。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30
雍籍牙王朝
1752 ~ 1823

孟族军队在攻占阿瓦后,并没有将大部分军队留在当地,仅留下来自马都八的孟族将军达拉班留守阿瓦。因此孟军在北方的军力从一开始就不是很巩固。

所以孟族在上缅甸的统治,首先遭到雍籍牙的挑战。雍籍牙生于1714年。自15世纪以来,他的祖先一直是瑞冒县木疏村的头人,在当地很有些声望。雍籍牙本人年轻时到过阿瓦.见过缅王,颇有些见识。木疏村是个拥有数百户居民的大村。阿瓦陷落后,雍籍牙就在木疏村聚众练兵,并联络附近37村首领,共同抗拒孟族统治。他们组织当地村民烧毁附近的森林,把木疏村周围数平方公里的地区变成一片不毛之地,以便于打击前来进犯的孟族军队,同时,又在村寨周围用椰子树和棕榈树干,筑成坚固的木栅组成的防御工事。木疏村实际上成为牟河一钦敦江流域地区反抗孟族统治的一个中心。

1752年9月,驻守在阿瓦的孟族将军达拉班前来木疏村招降,遭到雍籍牙的拒绝。此后,达拉班两次派遣军队进行征讨,都被击退。1752年11月,雍籍牙主动发起进攻,突破孟族军队对木疏地区的包围,由防御转入进攻。到1752年底,雍籍牙的军队已控制了牟河和下亲敦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31
孟族攻占阿瓦后局势
1750 ~ 1752

1740年以来长期的内战,使得南部南部陷于动乱之中;1750年以后南方孟族军队北进,又使中部地区遭到浩劫,皎克西等地的水利灌溉网遭到破坏。孟族军队的主力从阿瓦撤回南方时,又把东吁王室成员、许多官员、士兵、工匠掳回南方,其人数可能不下2万。这样,阿瓦以南的广大地区,已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反抗。在缅甸周边地区,清迈已在1727年摆脱东吁统治,宣布独立,但偏安一隅,势力不强。阿拉干自从1731年以来,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暹罗阿瑜陀耶王朝趋于衰败。渡隆阁王(1733-1758)时虽暂时复苏,但颓势难挽,更无力向外扩张。由孟族建立的王朝来统治缅甸,似乎大局已定了。

但是,在普遍的软弱和混乱之中,却有一个地区保持着生气,积聚着反抗孟族统治的力量。这就是阿瓦西北部从牟河到亲敦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早在蒲甘王朝后期已经得到开发,到东吁王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东吁王朝末期的社会动荡,很少波及到这一地区。南方军队攻占阿瓦后,也没有重视这一地区。因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并没有独立的传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没有阿瓦地区那样的重要性,相对来说,人口也不集中。同时,孟族军队也担心,后方空虚,阿瑜陀耶王朝的军队可能伺机入侵。因此,在攻占阿瓦后,人数占南方军队的三分之二的主力就立即南返,仅留下来自马都八的孟族将军达拉班留守阿瓦。因此,孟族政权在北方的统治,一开始就不怎么巩固。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57

雍籍牙统一缅甸
1752 ~ 1756

1753年6月,雍籍牙定都瑞冒,自称为阿郎帕雅(意即“将成为佛的大王”),建立起缅甸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亦称“贡榜王朝”。此后,他采取措发展生产,争取人心,壮大力量,瓦解敌人,经过5年的时间,统一了缅甸。雍籍牙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招揽流民,重建阿赫木旦组织

在孟族军队对上缅甸的战争中,许多村寨遭到战火破坏,居民逃散,劳动力、兵力缺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1752年到1753年间,雍籍牙派人四出招揽流民,包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逃亡的和移居他乡的农民和战俘,把他们安置在牟河和下亲敦江流域,组建成新的阿赫木旦。

2.恢复一部分奴隶的农奴地位

东吁王朝后期,越来越多的阿赫木旦和阿台沦为奴隶,致使中央政府控制的人力减少,统治力量越来越虚弱。雍籍牙清楚地认识到了奴隶人数的增加对封建王朝的危害性,积极地采取措施,恢复奴隶的农奴地位,条件是这些奴隶必须站到他一边来,为他服务。雍籍牙下令明确规定,从叛逆的主子那里逃出来的奴隶,如果为他服务,就恢复自由人的地位;债务奴隶先于主人为他服务,允许他们恢复自由人的身分;如果主人和奴隶都为他服务,奴隶可以通过还债赎身。

3.整顿吏治

官吏的贪得无厌,贪污行贿、横征暴敛,肆行无忌地奴役治内的居民,是导致东吁王朝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雍籍牙建立新的王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吸取了这一历史教训,很重视整顿吏治。他亲自规定每个政府官员每个月都要向他呈交一份报告,鲁道必须向他报告所审理的案件和官员在审理案件时接受礼物的情况;一切官员,都要公正宽厚,秉公办事;国王的亲属如果不能秉公办事,将同其他官员一样受到处罚;除非是叛逆,不准将其他人投入监狱。

4.发展生产

雍籍牙在瑞冒建立王朝之初,还只控制了上缅甸的一些地区,经济上并没有巩固的基础。因此,雍籍牙急于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特别是恢复皎克西地区的粮仓作用。他下令组织劳动力,恢复和扩建牟河流域和皎克西等地的灌溉工程,禁止宰杀耕牛。在战争中抓获的俘虏,也不充作奴隶,而是编入阿赫木旦,分配给土地,从事耕作。这样,在雍籍牙统治地区,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5.保护、支持和利用小乘佛教

雍籍牙在瑞冒时,就注意发挥小乘佛教的作用,任命了宗教事务官,聘请高僧阿图拉为他的宗教顾问。当时缅甸的佛教教派较多,新派阿项派(披袈裟只披一肩)自东吁王朝后期以来,就信徒日众。雍籍牙表示他也支持该派。他多次宣称自己是“佛教的捍卫者、保护人”。他的统治所到之处,寺院、僧侣都受到保护。他的国师还派出一些僧侣,到钦山区等远离缅甸中心的地区去弘扬佛法。

6.分化瓦解敌人

雍籍牙王朝建立后,控制的地区并不大,实力也并不强大。雍籍牙十分注意分化瓦解敌人,他一再宣称只要归顺于他,就既往不咎,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官员如归降,仍出任原职。鉴于当时孟人军队中有不少欧洲籍的雇佣军,雍籍牙还对这些白人雇佣兵展开攻心工作,组织人用欧洲语文如法文书写传单,宣传他的政策。

雍籍牙采取的这些政策,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生产,得到了缅甸各地中小封建领主的支持,他的力量不断壮大。1754年1月,雍籍牙的军队攻占阿瓦。同年,南方孟族大军北上,重占阿瓦。雍籍牙亲率大军,与孟族军队大战于瑞冒以北的皎克西,消灭孟族军队的主力。皎克西之役在南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东吁王朝的一些旧臣想趁孟族军队受打击之时,策划让摩诃陀摩耶沙底波蒂复辟。但阴谋败露,废王和几百个缅族人被处死。这就使南方的东吁旧臣和各地缅族封建领主对勃固孟人政权不再寄存任何一点希望,也使他们不可能再对东吁王朝复辟怀有任何幻想。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雍籍牙身上。

雍籍牙得到东吁旧臣和各地封建领主的支持,力量迅速壮大,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1755年2月,雍籍牙的军队攻占上下缅甸交界处的重镇卑谬,4月又占领南方重镇达贡,改名仰光(缅语意即“敌人完了”)。5月,雍籍牙的军队包围沙帘。,帘孟族守军在法国军官布鲁诺等人的支持下,凭借枪炮的优势.固守不降。雍籍牙的军队久攻不下,包围沙帘。1756年7月25日,在一个暴风雨之夜,雍籍牙挑选92名士兵组成一支突击队登上沙帘城墙,打开城门,大军随即蜂拥而入,占领沙帘。布鲁诺等法国军官被处以死刑,其余的法国人不是强迫为王室服务,就是被送往上缅甸的天主教徒村.150年前被俘的一些葡萄牙雇佣军的后裔就生活在那里。

1756年12月,雍籍牙的大军包围南方孟人政权的最后一个据点勃固。孟人国王莽达拉接受僧侣和一些大臣的建议,表示愿意献矗.他的女儿,臣服于雍籍牙。但是,城内的军官主张坚决抵抗。攻城战打得十分艰苦,直到1756年6月,雍籍牙才攻占勃固。至此,除阿拉干和丹那沙帘以外的整个缅甸,再次归于统一。雍籍牙为巩固和加强在南方的统治,夷平了沙帘、勃固这两座古城的城墙,把仰光作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的行政和军事中心。

雍籍牙在统一缅甸的战争中,采取了团结孟族的政策。在上缅甸时,他的军队中就有孟族人。攻占勃固后.他优先任命一些有声望的孟族人为政府官员。他从来没有下过要孟族人采用缅族人的语言或习惯的命令。而自从蒲甘王朝以来,缅孟两族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方面逐步接近,文化上互相影响,宗教信仰上趋于一致,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会讲缅、孟两种语言的南方孟族人逐渐自认为是缅族人。随着北方缅族移民的增加,南方缅孟两族居民互相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孟人讲缅语,与缅族人通婚,孟人的缅人化加速了。当然,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也有不少孟人为了免遭杀戮迫害,而迁移到邻国暹罗。

?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58
雍籍牙的对外扩张
1757 ~ 1782
从1740年下缅甸反抗东吁王朝的起义爆发,到1757年雍籍牙基本上统一缅甸,缅甸经历了将近20年的战争,大批壮丁死于战场,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国内劳动力缺乏,国库空虚。新兴的雍籍牙王朝统治者,渴望通过战争手段,迅速地掠取财富和人力。因此,雍籍牙在初步稳定了国内的统治后,就频频发动对外战争。

1758年12月,雍籍牙亲率大军进攻曼尼坡,次年1月2日,攻占曼尼坡城。1月19日,雍籍牙下令把曼尼坡纳入缅甸版图,立碑铭记。雍籍牙还规定,曼尼坡的任何统治者都必须把他的妹妹或女儿嫁给缅甸国王,每年向缅王进贡100缅斤黄金,100匹马,500张弓,5000枚毒箭,战时出1000骑兵、1000名弓箭手。

1759年,雍籍牙又发动远征暹罗的战争。缅甸军队首先夺回丹那沙帘,然后推进到暹罗境内,在1760年4月兵临阿瑜陀耶城下。根据泰国历史文献记载,雍籍牙在视察军营时,由于一门大炮突然爆炸而被炸伤,不久即死去。而根据缅甸史籍记载,雍籍牙由于患痢疾而死于军中,时年仅46岁。雍籍牙死后,侵暹大军就退回缅甸。

雍籍牙死后,长子莽纪觉继位。他感到瑞冒过于偏僻,作为首都有诸多不便,于是重建实阶,作为陪都。莽纪觉在位仅三年.1763年病故,时年29岁。同年,雍籍牙的次子孟驳登上宝座,号称“辛骠信”(意为“白象王”)。1766年,孟驳把首都从瑞冒迁到阿瓦。

孟驳王(1763-1776)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派兵重占曼尼坡,再次入侵阿瑜陀耶,并同中国清朝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1765年4月,孟驳亲率步兵4万,骑兵1000,象兵300,大举入侵曼尼坡,攻占曼尼坡城,掳回全城几乎所有的居民,包括妇女和儿童。次年,孟驳又倾全国兵力,入侵阿瑜陀耶.并于1767年4月攻占阿瑜陀耶城,大肆抢劫金银财宝,把大批居民掳回缅甸。1766年,缅军又入侵中国云南南部地区,触发了长达4年之久的缅清战争,直到1769年双方在老官屯议和。缅军撤回时,又移师曼尼坡,掠夺人口财物回国。

在缅清战争时期,暹罗人民在具有中国血统的爱国将领郑信(披耶达信)的领导下,开展反对缅甸侵占的斗争。1767年10月,披耶达信光复阿瑜陀耶城,在吞武里(今曼谷市湄南河西岸地区)建立新的王朝,恢复了暹罗的独立地位。到1770年,缅军已被逐出暹罗。

暹罗的重新独立和缅清战争以双方议和告终,标志着雍籍牙王朝对外侵略和扩张政策遭到失败。同时,长期的战争特别是缅清战争,使得缅军疲惫不堪,因此,包括名将摩诃梯诃都在内的许多高级官员主张停止对外战争。1776年孟驳死去,其子赘角牙即位后,致力于宗教和宫廷事务。但赘角牙的庸碌无能,又引起新的不满。1782年,赘角牙的堂弟孟鲁杀死国王,自立为王。孟鲁在位仅7天,就被雍籍牙的第四个儿子孟云杀死。1782年孟云即位,他就是缅甸历史上有名的国王波道帕耶。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6:59
孟云的统治
1782 ~ 1819

孟云统治缅甸38年(1782-1819),是雍籍牙王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孟云时期,雍籍牙王朝臻于极盛。孟云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王的专制权力,巩固封建统治,发展农业生产,在国内采取了以下几项政策:

1.调查全国的财政经济状况。

为了全面掌握全国的经济情况,增加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孟云在1783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情况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全国所有村和谬、阿赫木旦组织以及寺院的土地和人口,各地的物产、贸易和税收情况。调查的情况,写成报告(称为“悉档”)上报。这是继他隆王之后,缅甸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这次调查使得封建国家全面地掌握了各地的户口、土地和税收情况,对于增强封建国家的经济实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2.检查、整顿和加强阿赫木旦组织。

从东吁王朝以来,阿赫木旦组织一直是封建中央政权劳动力和兵员的主要来源,能不能有效地控制阿赫木旦组织,是关系封建王朝盛衰的大事。孟云深知这一点。他登位以后所抓的一件大事,就是加强对阿赫木旦组织的控制。从1782年3月到1784年8月,孟云先后颁布了不下20道敕令,命令各地官员检查、整顿阿赫木旦组织。这些敕令的主要内容是:阿赫木旦必须各守其职.不能离开本组织;阿赫木旦中的王田耕作者拉迈,不能编入兵役组织;不同组织的阿赫木旦成员之间通婚,其子女的归属,男归其父,女归其母;阿赫木旦首领必须报告本组织内是否有人逃亡,如有逃亡者,必须追捕缉拿;庇护逃亡者将受到严惩。同时,孟云还多次下令保管、检查、整顿有关阿台户籍的记载。经过这番整顿,封建国家加强了对阿赫木旦的控制,也加强了对阿台的管理。

3.重视水利灌溉事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孟云知道,水利是缅甸中部干燥地区农业的命脉。因此,他多次下令组织劳动力疏通和扩大这一地区的灌溉渠道,要求优先考虑“粮仓”皎克西地区的水利工程。他授权皎克西温征召本地区的农奴,包括为王后和王子服役的阿赫木旦组织成员,维修河堰水渠。他还命令各地官员常年保护好灌溉渠道,对各片土地的用水量,严格按照过去记载的数额分配。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他规定在作物栽种季节,鲁道和各王公大臣均不得征用劳力、摊派杂役。他也规定了农民在农忙时节不能离开土地。孟云在位时期,组织民工修复了皎克西的水利工程,修造了阿难陀湖和密铁拉湖的水库.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孟云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为稳定的发展。

4.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控制,使佛教势力完全听命于王权。

自从蒲甘王朝瓦解后,在宗教势力和王权的关系方面,王权逐步加强,是一个总的趋势.但是,象孟云那样运用政权力量,全面地干预佛教界的事务,使寺院势力完全听命于王权,却是前所未有的。首先,孟云用政权力量,结束了东吁王朝后期以来僧侣分为阿顶派和阿云派的局面。孟云在1783年2月的敕令中说,“佛陀不允许披袈裟的僧侣分为两派”。同年11月,他公开表示支持正统派阿云派,不支持阿顶派。他说,“没有任何经典可以支持阿顶派(左袒派)的做法。1784年5月,他正式下令禁止阿顶派的活动,把该派的8个首领放逐到北方森林地区,并把该派33个有名的高僧和属于该派的17个寺院的全部僧侣,都编入割象草队服苦役。在流放、惩处他们之前还“击鼓集众,广为布告孟云实际上是把他对世俗反对者的专制权力,扩大到宗教事务方面。

其次,在孟云时期,建立了较为全面、严格的僧侣考试制度。考试由宗教事务官摩诃丹蕴组织和主持.僧侣考试分为上、中、下三等;不能通过初级考试者必须离开寺院,其师父也要受到处分;考试失败者的名单,由摩诃丹蕴上报鲁道。

最后,孟云下令调查全国寺院田产;有关寺院田产的记录,都保存于鲁道。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措施,孟云从政治、宗教和经济三方面全面控制了僧侣,使他们服从和服务于他的专制统治。

5.采取酷刑峻法,镇压敌对势力,加强控制官僚。

孟云登上王位后,宫廷中的阴谋诡计、争权夺利斗争层出不穷,卷入斗争的不仅有上层官僚,而且有孟云自己的儿子、弟弟。孟云本人在辛骠信和赘角牙为国王的时期,处于无权的地位,他同雍籍牙王的功臣名将,也几乎没有接触,而且还因为没有军功而受到他的兄弟和一些功臣名将的轻视。这些都使他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在他即位后,就不惜采取种种严酷的手段,无情地镇压那些对他的地位可能造成威胁的敌人,以巩固和加强他的专制君主的地位。他登位后,先后处死了名将摩诃梯诃都、王子辛他敏、平达拉和他的弟弟也就是雍籍牙的第五个儿子。被他处死的官员,更是难以计数。从他1785年2月发布的敕令看,他的严刑酷法,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这个敕令提到的刑法有:把犯人压在木头下暴晒、砍去手脚、割掉舌头、活活烧死、枭首示众、用锯子分尸、开膛破胸、暴尸三日等等。但这些酷刑仅用于一般官员和平民。处死王室成员,仍用传统的刑法:捆入麻袋,扔进江中溺死。

孟云采取的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缅甸封建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同时,也达到了使他的专制权力空前加强的目的。1785年,他又令人为他撰写长颂,刻于石碑上。长颂称他为“王中之王,白象之主,拥有无数的武器、金银财宝,强大的军队”。

专制国王地位的巩固和国力的增强,使这位“王中之王”越来越好大喜功,于是对内大兴土木,广建寺塔,对外连年发动侵略战争。1791年以后,他每年征用数万劳动力,在实阶附近的明宫建造规模空前的巨大佛塔,原计划此塔高达200公尺,为亚洲规模最为巨大的单一构造的建筑。直到1819年孟云驾崩,这座巨塔尚未完全建成,后来毁于地震。

在对外方面,孟云在1786年和1787年连续两年对东邻暹罗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但是,缅甸军队在1792年夺回了土瓦。在西南方面,孟云以恢复阿拉干佛教的繁荣为借口,于1784年对衰弱不堪的阿拉干发动战争。缅军分兵三路入侵阿拉干,总兵力约27000人,携带的大炮多达800门。1785年1月,缅军攻占阿拉干都城末罗汉。孟云把阿拉干并入缅甸,结束了阿拉干作为一个独立王国的历史。

孟云时期,缅甸军队还入侵阿萨姆和曼尼坡(今均在印度境内)。阿萨姆曾经是印度东北部强大的独立王国。但是,辛哈王(1780-1794)统治时期,暴虐无道,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英国东印度公司趁机在1792年出兵干预,占领阿萨姆的一些地区,后来因为兵力不足退出。1814年,阿萨姆国王昌德坎达拉、辛哈与巴布干因为争夺王位发生纠纷,辛哈向孟云求援。1817年3月,缅军进入阿萨姆首都乔赫特。不久缅军撤回,辛哈王又被推翻。1819年,缅甸大军再次占领阿萨姆。辛哈王不甘心成为毫无实权的傀儡,逃入英国占领的地区。孟云把阿萨姆完全置于缅甸统治下。

阿萨姆的南邻曼尼坡,在莽应龙、雍籍牙时期,都曾一度成为缅甸属国。1813年,孟云扶立马吉特•辛哈为曼尼坡国王,实际上控制了曼尼坡,并迫使曼尼坡割让卡包河谷给缅甸。

到孟云统治的末年,西起现在印度的阿萨姆、曼尼坡,东到今缅泰边境的广大地区,都置于缅甸国王的统治下,缅甸成为当时东南亚幅员最为辽阔的强大的封建国家。缅甸式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土地制度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缅甸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但是,这个貌似强大的国家,内部又孕育着深刻的危机。孟云在国内大兴土木,极大地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他连年发动对外战争,更使广大农民背井离乡,甚至葬身异国。仅1785年两次远征暹罗,就有20万人战死、病死或逃跑。1802年和1805年国内两次发生大旱,又导致了中部干燥地区的大饥荒。许多农奴铤而走险,沦为盗匪。各地农奴的反抗斗争,也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上层统治阶级对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几乎一无所知,相反,却陶醉于对外战争的胜利而滋长着虚骄的心理,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1819年孟云死去。曼尼坡王辛哈不参加缅甸国王孟既的加冕典礼。孟既大怒,命令缅军攻入曼尼坡,辛哈王逃入邻国克车。1822年,逃入英国统治地区的阿萨姆国王率军反攻回国,孟既派大将班都拉率军攻占阿萨姆。同年7月,班都拉派人潜入东印度公司占领地区,绑架了阿萨姆国王。1823年,缅军又从阿萨姆和曼尼坡两路出击,攻入克车的邻国贾因提。缅甸军队攻占阿拉干、曼尼坡、阿萨姆、贾因提,就同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的地区接壤。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正在积极谋划扩大对东方的侵略,缅甸正是它的一个重要目标。封建的缅甸同推行殖民主义扩张政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的直接对抗,已不可避免。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0
英国殖民
1824 ~ 1941

18世纪中叶,英国取得对印度的控制权后,即觊觎缅甸,多次派人前往缅甸谈判,企图迫使缅甸与其签订不平的条约,并以此为名进行侦察活动,积极为其对缅甸殖民扩张做准备。19世纪初,英国逐步在印度站稳脚跟,为了打通印度与马来半岛英属殖民地的联系,并打开从西南入侵的门户,进一步扩大其对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便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缅甸。

从1824年到1885年,英国先后发动三次战争,对缅甸进行殖民侵略,逐步吞并了缅甸。英国的入侵打断了缅甸封建社会的自然进程,改变了缅甸社会发展的方向,直接导致了缅甸封建社会的衰亡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最后使得封建的缅甸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86年到1917年,是缅甸殖民地社会的全面形成时期。缅甸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殖民地缅甸的一切基本的特点,在这一时期都已具备。殖民地缅甸的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也在这一时期完全形成。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1
第一次英缅战争
1824 ~ 1840

19世纪初,随着雍籍牙王朝的统治者把他们的统治扩大到阿拉干、曼尼坡和阿萨姆,缅甸与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冲突不断升级,成为英缅战争的导因。但是,第一次英缅战争的爆发,却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它实际上是英国资本主义在东方进行的殖民扩张的一个组成部分。

19世纪最初20年,英国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1814年,历时11年的拿破仑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英国进一步巩固了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并且得以腾出手来,加紧向东方进行殖民扩张。1817-1818年,英国通过战争最后征服了印度马拉特诸首领,实际上已统治了印度的中部和南部。1819年,英国又占据新加坡.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据点。此后,英国在马来半岛地区取得了槟榔屿和威斯利省。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行侵略的时候,早已把缅甸作为扩张的目标。因为缅甸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它位于中国和印度两大国之间,并且横亘在英属印度与马来半岛地区的英属殖民地之间。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看来,如果控制了缅甸,不但有利于巩固英属印度,而且可以把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连成一片,甚至可以进而打开中国的大门。仅在1795年到1811年之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6次派遣使者到缅甸。这些英国使者虽然未能成功地诱使缅甸统治者签订不平等条约,却并非完全空手而归。他们利用出使的机会深入缅甸,了解各方面的情况,积极为英国对缅甸的殖民扩张出谋划策。西姆施在1795年出使缅甸后就提出,缅甸帝国内被称为“勃固”的那一部分地区对于英属印度的重要性,是与三个明确的目标相联系的。这三个目标就是:一,取得缅甸的柚木。二,把英国的产品大量输入缅甸。三,防止英国之外的国家控制缅甸。坎宁在1810年出使缅甸后则提出,“英印方面派出一支军队,就足以征服阿拉干,而占领阿拉干将给英国政府提供极好的机会,取得从吉大港到尼格莱斯湾的广阔地区”。

因此,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诱使缅甸缔约失败后,没有也不可能放弃对缅甸进行殖民扩张,而是采取新的手法,积极支持逃入英属印度的阿拉干人进行反缅活动,利用他们同缅甸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在缅印边境制造事端,恶化双边关系,准备侵略战争。

雍籍牙王朝的统治者对英国殖民主义者虽然打了多年的交道,但并不了解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真实情况。缅甸军队在对暹罗、对阿拉干、对曼尼坡等战争中的胜利,又滋长了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的情绪。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英国殖民主义者是完全不同于他们过去的对手的新的强大的敌人,一开始并没有把英国人放在眼里。1817年,缅甸兰里岛总督致信英属孟加拉总督说,“我王神力无穷。吉大港、达卡等地属我王。英国东印度公司应交出统治权,向缅甸政府交纳赋税”。“如果拒绝,将派出大军水陆两路进发,直捣英国领地”。

在这种情况下,英缅关系在1820年前后已严重恶化。最后,刷浦黎岛事件终于成为第一次英缅战争的导火线。

内夫河口的刷浦黎岛,位于阿拉干和吉大港之间。对于这个岛的归属,当时缅甸和英印当局有争议。1823年2月,一支英军占领刷浦黎岛,竖起英国国旗。缅甸阿拉干总督要求英军撤离,遭到拒绝。在这种情况下,1000多名缅甸士兵奉命于9月24日在该岛登陆,驱逐英军。不久,缅军撤走,英军重占该岛。阿拉干总督警告英军必须撤离,否则缅方将使用武力,夺回该岛。但是,英方置之不理,岛上英军也赖着不走。

1824年1月,缅军名将班都拉出任阿拉干总督后,立即派出军队,再度占领刷浦黎岛,驱逐英军。蓄谋已久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英缅战争。英印当局声称,由于缅甸方面“进攻和杀害我们在刷浦黎岛的守军”,“实际上已使两国处于交战状态”。1824年3月5日,英印总督阿姆赫斯特(1823 -1828)宣称,“为了维护英国政府的权利和荣誉”,英国正式向缅甸宣战。

第一次英缅战争开始了。这是一场打得十分艰苦的战争。双方都动用了庞大的军事力量。参战的英印军队前后有近40000人。缅军在数量上更大,仅在阿拉干一线就不下60000人。缅军已使用西式枪炮,水军约有500艘战船,大船长20-30米,可载士兵100人左右。有的战船配备了9-12门火炮。

1824年3月到5月,英军分兵三路,大举入侵。第一路侵略军沿布拉马普得拉河入侵阿萨姆,第二路进攻阿拉干,第三路从海上逼近下缅甸。英军的主要顾问是曾经三次出使缅甸的伯尼上尉。

战争最早是在阿萨姆打响的。1824年3月13日,英军进犯阿萨姆,沿途散发了“致阿萨姆人宣言”,把入侵阿萨姆说成对阿萨姆人的“援助”,是为了“驱逐缅人”,建立一个“符合阿萨姆人需要的、促进各阶级幸福的政府”。1825年1月,缅军在阿萨姆首府朗普尔与英军展开激战,击毙了许多英军士兵,打伤侵略军头子理查兹。英军付出沉重的代价,才攻占朗普尔,在阿萨姆战场上取得胜利。

在阿拉干一线,缅军在班都拉的指挥下,于1824年5月主动出击,渡过内夫河,攻占英印在吉大港地区的重镇拉特纳帕兰,击毙英军上尉诺顿。驻守该镇的1000多名英军士兵,只有约700人逃回吉大港。孟加拉英国殖民当局十分惊慌,加尔各答的一些商人甚至携带着财产逃离该城。英印当局急忙调集军队增援吉大港。但是,由于从海路入侵的英军在1824年5月攻占仰光,班都拉奉命回师缅甸南部地区。这样,阿拉干战场的军事形势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英军开始转入攻势。1825年3月,英军攻占阿拉干首府末罗汉,随后占领阿拉干全境。由于遭到缅甸军民的顽强抵抗,又因水土不服传染上流行性疾病,英军损失极为惨重,伤亡200,病死1400,染疾病的不下4000。英军总指挥摩利逊将军也染疾,在送回英国的途中死去。

第一次英缅战争的主战场,是在伊洛瓦底江流域。

1824年5月9日,一支由66艘军舰组成的庞大的英国海军舰队,载着11000多名士兵,离开安达曼群岛,驶向缅甸南部沿海地区。当时缅甸沿海地区兵力空虚。5月11日,英军占领仰光。当地居民已带着粮食和牲畜撤离,留下一座空城。英军远道而来,“既无所掠,粮运又不继”,处境十分狼狈。此时雨季已经到来,只剩下4000人还能作战,其中大约2700名是印度籍士兵。

但是,英军占领仰光和马都八、土瓦、丹老、勃固等沿海城镇,从南面威胁缅甸中心地区,的确震动了缅甸封建朝廷。缅甸政府急忙从首都阿瓦调集士兵,同时决定召回在阿拉干的缅军主力。班都拉立即率领60000士兵,其中枪兵35000,步兵10000,骑兵700,携带着数百门火炮,冒着季风雨和酷热,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阿拉干山脉,于1824年11月回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此举使得英国侵略军军官也大为震惊。后来,有的西方史学家把它看作可以与古罗马时期迦太基的大将汉尼拔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相媲美的壮举。

1824年12月1日,班都拉指挥缅军,向仰光英军发起进攻。此时,从印度开来的援军已到达仰光,英军实力大为增强,而缅军翻山越岭,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参战匆忙,加上武器又比英军落后,因此,几次进攻瑞大光宝塔附近地区,都被英军击退,造成军事上的失利。仰光之役缅军伤亡不下5000人。英军也损失了近400人。同年12月底,班都拉带着7000多名士兵,向北退到达柳漂。

1825年3月,英军大举北侵,准备进攻达柳漂。英国将领科顿写信给班都拉,要他率军投降。班都拉在复信中义正词严地回答说:“你会看到,我将坚定地保卫我的祖国。如果你作为朋友而来,我让你参观达柳漂;但是,如果你作为敌人而来,那就来吧!”

在科顿诱降失败后,英军就进攻达柳漂,但被缅军击退。3月25日,英将坎贝尔率领增援部队赶到。4月1日,英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班都拉临危不惧,从容指挥作战。不幸,一颗炮弹落在他身旁。这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当即身亡。缅军失去总指挥,陷入混乱之中。英军攻占达柳漂后,继续北上,占领卑谬重镇。只是因为雨季来临了,英军才没有继续北进。

班都拉之死和达柳漂、卑谬的相继失陷,在缅甸上层统治集团内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官员主张同英军议和。1825年9月,缅王派出代表到卑谬以北30多公里的良彬集同英军谈判。英国侵略军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缅甸割让阿拉干和丹那沙林,赔款200万英镑。这是缅甸封建王朝闻所未闻的,缅王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缅方宣称割地赔款不符合缅甸的习惯,拒绝了英方提出的条件。

谈判失败,战局重开。缅甸统治阶级想集中优势兵力,一战挽回败局。1825年10月,缅军60000多人,包括约8000名从掸邦征集来的掸族士兵,向集结在卑谬的约6000人的英军发起反攻,曾一度重创英军,击毙英军上校诺克道尔。但英军毕竟是用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近代军队,而缅军匆匆召集起来,仅在人数上占优势,反攻很快就遭到失败。卑谬之役,英军伤亡180多人,而缅军死伤2000多名。

卑谬反击战失败后,缅军力量大受削弱。英军沿伊洛瓦底江而上,长驱直入,于1826年1月攻占敏巫和仁安羌.2月初攻占缅甸古都蒲甘,进抵距离缅甸首都阿瓦只有一日之程的扬达波。缅甸封建王朝在英国侵略军威胁到它的存亡的严重关头.完全丧失了继续抵抗的信心,派出代表到扬达波与英方进行谈判,无条件地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各项要求。于1826年2月24日正式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扬达波条约。

扬达波条约共有11款并有一项附款。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一、缅甸政府放弃对阿萨姆及其邻国的要求,今后不得干预他们的事务;承认曼尼坡原来的统治者的地位。二,缅甸国王把阿拉干和丹那沙林割让给英国。三、缅甸政府赔款1000万声比,分四次还清。四、英国方面可以派出使臣驻缅甸首都,使臣可以拥有一支50人的卫队。五、英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入缅甸港口,商船免税。

扬波达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长达两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缅战争的结束。英国殖民主义者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在缅甸军队的抵抗和人民的打击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参加侵缅战争的40000名官兵中,有15000多人葬身缅甸,全部军费开支高达1300万英镑。因此,第一次英缅战争被称为“英国军事史上打得最糟糕的一场战争”。缅甸人民的抗英斗争虽然由于武器的落后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妥协而遭到失败,但他们在这场战争中不畏强暴,英勇顽强地抵抗,表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英勇气概。在抗英战争中牺,牲的班都拉将军,被缅甸人民尊为民族英雄。

第一次英缅战争对缅甸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缅甸古代史与近代史的一个分水岭。这次战争打断了缅甸封建社会独立发展的进程,使得统一的封建的缅甸被肢解为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社会和缅王统治下的封建社会两部分,从而开始了缅甸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历史。对曼尼坡、阿萨姆等地控制的丧失,使缅甸国王统治的地域大为减小,而阿拉干和丹那沙林的割让,使缅甸丧失了10万余平方公里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并且随时面临英国进一步侵略的威胁。英国船只可以自由出入缅甸港口,向缅甸大量倾销廉价商品,又使缅甸的封建经济直接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缅甸封建王朝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从而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缅甸的国力因为战争、割地、赔款而受到极大的削弱,从此一蹶不振。缅甸封建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扬达波条约签订后,英国于1826年9月派遣克劳福特率领一个20多人组成的使团,赴阿瓦签订商业条约。谈判进行得很困难。克劳福特与缅甸官员进行了不下13次的会谈,才最后达成协议。这个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允许双方居民自由通商,保护商业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谈判中,克劳福特提出缅甸应放还1000名曼尼坡和阿萨姆俘虏,缅甸方面则提出曼尼坡应独立于英国。彼此的要求都遭到对方拒绝。

克劳福特于1827年4月回到印度,英印政府对他带回来的条约深感不满。同月,孟既派使团到印度,要求英国人归还曼尼坡和钦敦江之间的卡包河谷以及毛淡棉,遭到拒绝。

1829年12月,英印总督任命亨利•伯尼为驻缅甸首都的使节。伯尼是生于加尔各答的英国人,16岁起就在东印度公司服务,对缅甸的情况颇为熟悉。英印政府给伯尼的使命是,索取缅甸还没有交出的第三、第四笔赔款,进一步打开缅甸的大门,同时,谈判领土纠纷问题。

伯尼于1830年4月到达阿瓦。当时缅甸宫廷中弥漫着敌视英国的气氛。但是,伯尼十分善于活动,当年就获得了与缅甸官员一起参加早朝的权利。盂既1831年封他为蕴道。但是,伯尼面临着缅甸政府要求归还卡包河谷和丹那沙林的棘手问题。当时在这两个地区,双方不时发生武装冲突。英印政府权衡利弊得失,于1833年接受伯尼的建议,把卡包河谷还给了缅甸。缅甸则在同年付清了全部赔款。在丹那沙林问题上,英印统治之初,丹那沙林每年支大于收,仅1826年财政赤字就达15万卢比。因此,英印政府曾考虑把它卖给缅甸,但索价高达3000万卢比,缅甸政府当然拿不出这一笔钱,1833年,英印政府考虑到丹那沙帘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决定永远将该地置于英国统治之下。

伯尼在缅甸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向英印政府“报告扩展英国的商业和英国制造品销售的实际可能性”。伯尼为此在缅甸宫廷积极活动,说服缅甸政府设立邮站,开辟阿拉干与缅甸之间的商路,增加英国商品的输入。他本人曾利用合法身分,深入到掸邦活动。1834-1837年间,他还帮助他的朋友英国人理查德和麦克劳德两人深入到掸邦活动。

伯尼也曾向缅甸政府建议,派出一些贵族青年到加尔各答学习,以增加缅甸人对英属印度的认识,结果,遭到缅甸方面的坚决拒绝。

1837年,缅甸宫廷危机时期,伯尼曾在孟既和礁拉瓦底之间进行斡旋,企图利用这一事件,加强英印政府和他本人的影响。3月29日,他建议孟既准备战船,退往仰光。到4月1日,孟既曾派人试探英国能否帮助他夺回首都,伯尼说此事要报告加尔各答。于是,孟既决定留下。

礁拉瓦底(孟坑王)在当王子时,就对扬达波条约极为不满。他登上王位后,就对英国采取了强硬态度。1837年6月,孟坑王召见伯尼,谴责英国侵占缅甸领土,并宣称他过去没有看到过扬达波条约的全文,英国人也没有同他缔约。因此,他不理会扬达波条约。缅甸宫廷中反英气氛骤浓,一些官员公开声言,扬达波条约是“缅甸人的耻辱”。伯尼在阿瓦的日子十分难混,他感到已不可能在那里起什么作用,就不顾英印政府要他继续赖在缅甸首都的训令,于1837年7月退回到仰光。

伯尼一到仰光,就给英印政府送去一份报告,说缅甸新国王决心要向英国人开战,收复他们的失地。因此,英印政府应该先发制人,向缅甸宣战。1837年9月,伯尼再次建议英印政府抓住时机,立刻发动战争,“在更大范围内确立英属印度的影响,控制阿瓦朝廷宫”。但当时英印政府正在准备第一次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没有考虑伯尼的建议。

1837年12月,孟坑王确定了对英国的政策,决定既不否认也不承认扬达波条约,既不拒绝也不欢迎英国任命新的驻扎使。英缅关系趋于僵冷。英印政府还是向缅甸首都派驻官方代表,于1838年5月任命本森为驻扎使,1839年3月又派麦克劳德接任本森的职务。这两位驻扎使都受到冷遇,孟坑根本不理睬他们。麦克劳德在1839年8月退到仰光,1840年1月回到印度。英国驻扎使馆正式关闭,英缅双方断绝了外交关系。但是,英国商人继续到缅甸从事商业活动。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1
战后的各地区
1826 ~ 1852

第一次英缅战争结束后,英国在丹那沙林和阿拉干建立起殖民统治。丹那沙林直属英印政府,行政官员来自槟榔屿。1834年以后,丹那沙林转由英属印度孟加拉地方政府管辖。阿拉干则一直属英属孟加拉的吉大港专员管辖。

丹那沙林的首任专员是A-D.梅吉。梅吉效法莱佛士在爪哇和新加坡的做法,建立起殖民统治制度。在行政上,政治、军事、法律、税收等方面的大权,都由专员独揽。丹那沙林省被划分为三个县,每县设一个助理专员,由英国人担任,负责当地的行政、司法和税收。梅吉尽量吸收当地上层特别是谬都纪为政府官员,负责税收和警察事务。官员的薪水,由殖民地政府发给。谬都纪的月薪为300卢比。负责村寨税收和治安的头人月薪为25卢比到100卢比不等。

梅吉试图在丹那沙林实行货币地租,但是,这并不适用于当地很少商品交换的自给自足的落后经济。由于很难收到规定的货币地租额,当局只得恢复传统的实物地租。1834年以后,土地税增加到占收获量的20%,而过去只占10%。

为了便于殖民统治,殖民当局强迫当地居民筑路。当局强令当地居民轮流服劳役,引起了村民的反抗。采取出钱雇工的办法,也很难招引当地居民,因为他们已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于是,当局只得从印度运来犯人和契约劳工,修筑公路。后来,这些印度人有一部分定居丹那沙林,成为当地最早的近代外侨。

英国占领之初,丹那沙林地广人稀,殖民当局采取了吸引移民的政策。1834年,有数百名中国人从槟榔屿移居丹那沙林。他们主要住在土瓦和毛淡棉,大多数成为商人和手工业者。有些人娶当地的妇女为妻。这是较早定居缅甸丹那沙林地区的华侨。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阿拉于采取了与在丹那沙林不同的统治方式,把在英属孟加拉实行的殖民统治制度移植到了那里。阿拉干谬都纪的地位每况愈下,已降为类似于印度的柴明达尔。到1829年,殖民当局干脆取消了谬都纪的世袭制度,以地域为基础,重新划分行政区域。过去的谬都纪丧失了原来的统治基础,逐步成为英印政府的带薪的办事员。

阿拉干殖民当局也采取了吸收移民的政策。由于地理上接近的原因,大批孟加拉穆斯林涌入阿拉干。他们主要居住在城市里。据1836年到过实兑的一个美国人的记载,当时该城的约8000居民中,有许多来自孟加拉的穆斯林,佛教僧侣仅20-30人。

无论在丹那沙林还是在阿拉干,英国的殖民统治都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反抗。在阿拉干,由于殖民当局剥夺了世袭谬都纪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力,他们也加入到甚至领导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829年和1836年,在阿拉干先后两次爆发驱逐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起义,但相继被镇压下去。

在1826-1852年这一段时间内,丹那沙林和阿拉干殖民当局的主要力量,都用于镇压当地居民的反抗、维持殖民统治力量。在经济方面,很少有什么作为。这两个地区的经济,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农业,但是,海路贸易和造船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

英国在统治阿拉干和丹那沙林后,就取消了对大米输出的禁令,实行自由贸易。实兑、毛淡棉等沿海城市都成为自由港,主要输出大米和柚木。实兑一地在1840年到岸和离岸的船只就达709艘,1845年以后每年输出大米7万吨以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输出大米的港口之一。阿拉干的皎漂则以柚木贸易为主,每年输出柚木在10000吨以上。丹那沙林的毛淡棉也是输出柚木的大港。到19世纪50年代,殖民政府一年收取的柚木税就达20万卢比。以柚木税相当于柚木价值的15%计算,年输出柚木价值已不下于140万卢比。

英国商人在大肆掠夺缅甸的柚木资源的同时,还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和优质柚木,发展了造船业,毛淡棉成为重要的造船中心。从1834年到1852年,毛淡棉共造船达107艘,总吨位在30000吨以上。1841年造的“丹那沙林号”,排水量达到756吨。19世纪50年代初造的一些大木船,排水量超过1000吨。

随着大米、柚木贸易和造船业的发展,阿拉干和丹那沙林两地都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碾米、锯木工场和造船工厂,但雇佣的工人主要是印度人。在上述港口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也有所发展,但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大多数是华侨和印度人。绝大多数缅甸人仍然从事农业。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虽然已经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但还是当地社会经济的主要部分。

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殖民政府以当时英属印度的卢比作为当地的通行货币。1834年,当局又下令禁止贩卖奴隶。这些政策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在缅甸历史上,从来还没有哪一次战争,像第一次英缅战争那样,如此沉重地打击了缅甸封建统治阶级。雍籍牙王朝的国王在10年前似乎还处在黄金时代,现在一下子进入了铁的时代。战败、割地、赔款,使得它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缅甸上层统治阶级并没有从这一沉重打击中清醒过来。他们仇视和憎恶侵略者,但是,并不了解侵略者及其生活的世界。他们仍象过去那样,不愿向外部世界学习。从1826年到1852年,雍籍牙王朝没有采取任何改革措施,这就使封建的缅甸继续处于落后、被动、挨打的地。战后缅甸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加重了。为了支付巨额赔款,政府增加了税收。官员乘机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王后和她的弟弟孟屋积聚了大量财富。农民不堪忍受压迫,揭竿而起。1826年,南方农民就曾包围仰光,后来被镇压下去。30年代初,一支农民队伍甚至袭击了首都阿摩罗补罗。少数民族的反抗也此起彼伏,1838年爆发了孟族起义,1840年又有掸族和克伦族的反抗斗争。

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上层统治集团并没有能同舟共济,励精图治,更不用说变法维新了。相反,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权利的斗争加剧了。国王孟既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王后梅努和她的弟弟孟层亲王掌握着实权,处心积虑地想除掉孟既的弟弟礁拉瓦底亲王。1837年,礁拉瓦底带着随从离开首都,到达瑞冒,举兵反抗。孟既派兵镇压失败,被遭让位,并把孟屋及其同伙交给礁拉瓦底处置。1838年2月,礁拉瓦底登上王位,他就是孟坑王。

孟坑王即位后,迁都阿摩罗补罗,处死王嫂梅努、亲王孟屋、王侄良渊及追随他们的官员,被捕杀的不下200人。1845年又发生卑谬王太子谋反事件。谋反失败,卑谬王太子、西宫王妃妙格叻及其亲友,都被处死。上层统治集团互相残杀,使国内陷于混乱。孟坑王晚年患有精神病,死于1846年8月。他的儿子蒲甘敏杀掉有可能与他争夺王位的兄弟,登上国王的宝座。蒲甘敏治国无能,只顾寻欢作乐,把政务交给权臣鄂班达和貌宾。这两个人狼狈为奸,把持朝政,两年内死于他们之手的,就不下千人。他们还巧立名目,滥征苛捐杂税,搞得民怨沸腾。1849年,蒲甘敏被迫将他们交给首都居民处置,以平民愤。

蒲甘敏统治时期,封建的中央集权制日益丧失效能。中央政权只要求各地谬沙和谬都纪缴纳赋税,听凭地方官员为所欲为,缅甸国内处于纷乱之中。

尽管封建国家日趋贫弱,这一时期的缅甸国王仍然热衷于做功德,把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于宗教性的事务。孟既王在实阶、阿摩罗补罗、曼德勒山等处广建寺院宝塔。孟坑王1841年南下仰光朝拜大金塔,一次就布施了3200缅斤(将近5000公斤)的黄金,打成金箔,贴满整个塔身。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2
第二次英缅战争
1852 ~ 1885

19世纪40年代,英印当局对入侵缅甸已有所考虑。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在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法、美等国的势力也趁机打入中国,取得许多利益。英国越来越想通过缅甸,打开另一条进入中国的道路。英缅关系的断绝,也使英印政府深感不利于它对缅甸的渗透和扩张。而第一次阿富汗战争的结束和对印度锡克教徒战争的胜利,使英印政府足以抽调军事力量,发动对缅甸的战争。一场新的英缅战争临近了。

就在这种形势下,大贺胥于1848年出任英印总督(1848-1856)。大贺胥是个疯狂露骨的殖民主义者,他主张实行扩张政策,巩固和发展英印殖民帝国。他对缅甸人持有特别的偏见。他说,“在东方所有的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比缅甸人更为狂妄地表现他们的优越感和更为固执地自行其是了”。

正当大贺胥等英国殖民主义者对缅甸虎视眈眈时,在仰光港口连续发生几起事件。英印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英缅战争。

原来,由于英国商人肆无忌惮的活动,仰光港口混乱不堪。1851年,仰光总督吴屋开始采取措施,制止蔑视港口规章制度、进行走私偷运及逃避交纳港口税和关税的行为。这一年6月,英国商船“君主号”船长谢泼德在仰光港把一名船员抛入海中淹死。两个月后,另一艘英国商船“挑战者号”船长,也在港口杀死一名船员。吴屋按照缅甸法律,传讯了这两名船长,并处他们以罚款。这两船长被监禁起来,在被迫交纳了一百英镑后,才被释放。两人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向当局控诉在缅甸受到无故的挑衅和罚款,提出要求缅甸政府向他们赔偿1920英镑。

大贺胥正愁找不到入侵缅甸的借口。因此,他立即抓住这一事件大作文章,声称“英国臣民和商人无疑有正当的权利,期望得到自己的政府保护他们免受非正义、压迫和虐待”。1851年12月2Z日,大贺胥派遣海军准将兰伯特率领一支舰队开赴缅甸,要求缅甸政府撤销吴屋的职务,赔款1000英镑。

缅甸封建王朝为了避免同英国人发生武装冲突,只得屈从英方的要求。缅王蒲甘敏撤掉了吴屋的官职,任命吴蒙为仰光总督,并答应予英方赔款。但是,兰伯特有意扩大事态,他公然不顾外交礼仪和当时缅甸的制度,派牧师和军人闯入吴蒙的住宅,引起与总督的侍卫人员的争吵。吴蒙因此避而不见英方人员。于是,兰伯特就以缅甸方面侮辱英方谈判代表为借口,采取了蛮横的行动,劫走缅甸国王的私人船只“耶南英达号”,并炮击仰光。1852年1月10日,兰伯特致信英印当局,说他不得不使用武力,并说他相信与缅甸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软弱无力的缅甸封建王朝还是一让再让,由吴蒙出面建议兰伯特再次前来谈判,以免事态扩大。

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已经决定发动一场新的侵缅战争。2月13日,英印政府通知兰伯特说,英印政府已决心诉诸武力,3月25日就可以从孟加拉和马德拉斯调来军队。2月18日,大贺胥正式向缅甸宫廷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缅王通过他的官员向英国方面道歉,赔款100万卢比,同意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员驻仰光,并撤掉仰光总督吴蒙的职务。最后通牒限缅甸国王在4月1日前对这几点要求作出答复,威胁说如果缅甸国王不接受过去的教训,无视在印度的英国军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拒绝英方提出的“公正和宽厚的”条件,英方就将开战。

大贺胥提出的上述要求表明,英印当局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不是要解决什么船长罚款事件,而是趁机侵略缅甸。殖民主义者凶相毕露,杀气腾腾,但是,蒲甘敏的反应却是消极无力的。他对大贺胥的要求置之不理,却没有作出积极的军事布置,来准备抗击英军入侵,从而使缅甸一开始就在军事上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英国侵略军吸取了第一次英缅战争的经验教训,在军事、后勤补给、医疗卫生等方面都作了更为充分的准备。

1852年4月1日,英印当局不宣而战,发动了第二次英缅战争。侵略军总人数10000多人,其中英印陆军8000多人,由总司令高德温率领;海军军舰19艘,兵员2500人,由兰伯特率领。4月12日,英军在仰光登陆,驻守九文台的缅甸官兵进行顽强的抵抗,打死英军20人,包括3名军官,打伤英军100多人。但是,缅军毕竟准备不足,装备太差,挡不住英军的进攻。4月13日,仰光总督吴蒙率军撤退,英军占领仰光。5月,英军又攻占马都八和勃固。大贺胥亲自跑到仰光指挥军事行动。雨季过后,英军继续北侵,于10月15日攻占卑谬,班都拉的儿子(也称班都拉)率缅军2800多人投降。

到1852年10月底,英国侵略军已占领第悦茂以南的整个下缅甸。英国政府要求大贺胥同缅甸政府签订一项条约,以便象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之后那样,名正言顺地取得权益。但是,大贺胥这个赤裸裸的殖民主义者认为,“缔约是毫无价值的”。“要使缅甸人不采取敌对态度,就要使他们对我国的力量感到恐惧”。只是由于伦敦方面的坚持,大贺胥才在1852年11月16日给缅甸国王送去了一份和约草案。他在草案中居然还恬不知耻地要求双方建立“永久的和平友谊”。但是,接着就凶相毕露,要求缅王把勃固省(第悦茂以南的下缅甸地区)割让给英印政府。缅甸政府置之不理。

1852年底,英国殖民主义者单方面宣布吞并下缅甸,说“勃固省现在已成为、将来也永远是大英帝国在东方的领土的一部分”,并且恫吓缅甸政府说如果缅甸方面敢于反抗,去“侵略”这一地区,那就“必然导致缅甸这个国家的灭亡,缅甸国王和他们的家属将丧失其地位,遭到流放”。

缅甸在战争中的失败,引起了王室内部的分裂。蒲甘敏的弟弟敏同主张同英方谈判议和。这一主张遭到国王的拒绝,双方关系十分紧张。敏同就和他的弟弟加囊一起逃往瑞冒,在那里结集军队,准备用武力推翻蒲甘敏的统治。蒲甘敏由于治国无能,又战败失地,早已丧失了大臣们的拥戴。在这种情况下,缅甸封建王朝的最高行政和司法机构鲁道在1853年2月出面宣布,废黜蒲甘敏,拥立敏同为缅甸国王。

敏同即位后,幻想通过谈判,说服英国殖民主义者把勃固省归还缅甸。1853年4月,他派出使团到卑谬同英国方面谈判。谈判进行了一个多月,最后由于英方不肯归还勃固省而不了了之。1854年,敏同又派出代表团前往加尔各答,再次要求英印政府归还勃固省。但是,大贺胥在接见缅甸使团时傲慢地宣称,“只要太阳还放光芒,勃固省就永远是英国的”。敏同的幻想破灭了。他虽然不承认英国对下缅甸的吞并,但不敢用武力反抗侵略者,甚至反对占领区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武装斗争,事实上认可了英国对下缅甸的统治。

但是,下缅甸各族人民并不甘心俯首听命于英国殖民统治,也反对缅甸封建王朝对侵略者的妥协。他们勇敢地进行了反抗斗争。参加反英斗争的不仅有缅人,而且有孟人、克伦人等少数民族群众。卑谬的一个谬都纪纳耶通领导的一支反英队伍,人数多达数千,给侵略者沉重打击。1853年2月,英军出动500多人去镇压,遭到迎头痛击,死伤83人。带队的侵略军头子诺顿也被击毙。3月,英军出动了数千人进行“围剿”,才把这支队伍打散,纳耶通本人不知所终。但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英军又有22人被打死,95人受伤。在整个下缅甸,人民群众的反英武装斗争此起彼伏,英国殖民主义者花了5年的时间,才把缅甸人民的反抗斗争镇压下去。

与第一次英缅战争时的情况不同,在第二次英缅战争中,缅甸封建王朝在英国侵略面前表现得十分虚弱无力,它一开始就步步退让,后来又不能组织大规模的、较为有力的抵抗,在半年之内就丧失了大片国土。这说明缅甸封建统治阶级已无力组织和领导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了。战后,缅甸半壁江山沦为英国殖民地,全部出海口丧失殆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早在1853年5月,大贺胥在给潘尔的信中已经指出,英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出美狄(第悦茂)以南的地区,“阿瓦(上缅甸首都)可能成为我们的,但是,美狄再也不可能成为他们的了”。因此,敏同王在登位之初谋求使英国交还下缅甸,就不能不归于失败。敏同王认为缅甸没有力量同英国进行军事对抗,但他又不甘心让下缅甸置于异国统治之下,因此,双边关系处于冷漠的和平之中。

但是,逐步向上缅甸扩张,是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既定政策。因此,英印当局首先采取了旨在打开上缅甸大门的行动。1855年,勃固省专员潘尔亲自率领一个使团到上缅甸进行活动。这个使团的每一个成员都负有特殊的使命。团员约翰•赛福斯搜集有关上缅甸物产和气候方面的资料,格兰特•阿伦少校专门注意“军事问题”和“通往首都的道路”问题。伦尼少校了解1826年以来伊洛瓦底江河道的变迁,奥尔德姆教授则调查和估量上缅甸的矿产。秘书亨利•玉尔是个东方学家,前来考察历史、政治制度和风土人情,后来写了《1855年出使阿瓦记》。这个使团在上缅甸活动了两个月,却没有同缅甸方面达成任何协议。由于英方拒绝归还下缅甸,敏同王也不同意英国使节驻缅甸首都。但是,使团并不虚此行,他们搜集了大量关于上缅甸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气候、物产等方面的情报,满载而归。

敏同王争取下缅甸归还缅甸努力的失败,对他在心理上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整个50年代,缅英关系是比较冷漠的。敏同王在那种情况下,尝试同其他西方国家建立关系。1853年7月,法国人查理士•吉洛汀到上缅甸,敏同王曾雇佣他帮助缅甸制造炸弹。吉洛汀于1854年回法国,1855年又回到缅甸,他企图使法国与缅甸建立外交关系,但是没有成功。1856年,敏同允许法国传教士在曼德勒和八莫建立教堂。到19世纪50年代末.法国传教士已取代了意大利传教士在上缅甸的地位。但是,法国殖民主义者在60年代对越南,更感兴趣。敏同王也曾通过在上缅甸的美国传教士转交信件给美国国务卿,希望美国与缅甸建立关系,这在当时也没有得到响应。当时东南亚还远远不是美国殖民扩张的目标。

也许是由于谋求同其他西方国家建立关系的努力遭到失败,敏同只得同英国建立较为正式的关系。1862年,潘尔再次到上缅甸活动,敏同王同潘尔签订了一项贸易协定。该协定规定双方降低过境货物的关税,允许两国商人“不受任何限制地”在彼此的领土范围内活动,缅甸国王同意英印政府派使者驻缅甸首都曼德勒,并同意英印方面派出一个代表团,探测从缅甸八莫到中国云南边境的商路。这样,1862年英缅贸易协定,就为英国打开上缅甸铺平了道路。此后,英国外交官和商人自由地在上缅甸活动,有的肆无忌惮地搜集各种情报,从事间谍活动。英国驻曼德勒的外交官克利蒙特,就曾深入到八莫,并派出他的助手到八莫附近克钦人和掸人地区活动,勘察地形,为绘制这一地区的地图搜集了许多资料。

19世纪60年代,英国殖民主义势力进一步侵入上缅甸,获得了许多权益。1866年8月敏贡、敏孔登王子叛乱事件发生后,敏同王的统治力量大为削弱。下缅甸的英国殖民当局抓住这一机会,以同意缅甸国王可以在英国领地或通过英国领地取得武器为诱饵,诱使敏同王签订一项新的贸易协定。1867年英缅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再次降低了双方过境货物的关税,缅甸国王接受英国代表驻八莫,帮助英国打开通过缅甸边境同中国云南的贸易关系,废除了王室对柚木、石油和红宝石之外的一切输出品的垄断。

1867年英缅贸易签订后,英国殖民势力进一步渗透到整个上缅甸包括上缅甸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干涉缅甸的内部事务,挑起或利用缅甸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甚至直接与少数民族上层谈判,煽动他们闹独立。英缅当局甚至已把西克仑尼地区视为自己的统治地域。1874年,英缅首席专员费奇声称,“缅甸政府对与英国政府有直接关系的(西克仑尼)地区的任何侵犯,都将被认为是对我国政府的不友好行为”。1875年2月马嘉理事件发生后,英属缅甸政府的一些官员认为主要责任在缅甸政府一方。但是英印政府却不纠缠这个问题,而力图使西克仑尼地区置于它的控制之下。1875年费奇亲自跑到曼德勒,迫使敏同王承认西克仑尼的独立。

英缅关系趋于恶化,正值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各帝国主义大国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占领工业原料产地,寻找新的投资场所,正在拼命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在中南半岛地区,英法两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法国在19世纪60年代夺得越南南部地区后,企图向暹罗和上缅甸扩张,而英国早已把上缅甸视为它的势力范围,当然不容许法国染指。

但是,缅甸上层统治集团在缅英关系恶化后,就谋求与别的西方大国特别是法国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这就引起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不安,使得他们努力抢在法国前面,吞并上缅甸。在下缅甸的英国商人和资本家急不可耐地催促英国政府赶快采取行动,独吞缅甸。英印总督莱顿(1876-1880)在1876年10月25日写信给英国政府,提出要早日采取行动,吞并上缅甸。1879年3月,英印政府向英国政府提出,立即动手消灭上缅甸的政权。但是,英国政府有它的困难。它在1878年发动了第二次阿富汗战争.1879年又在非洲进行祖鲁战争,而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受列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陷入困境,很难再在此时抽调军事力量入侵上缅甸。因此,它没有接受英印政府的建议。

在上缅甸,敏同王在1878年病逝。王子锡袍继位后,为了巩固王位,大肆屠杀王室亲族,这就使得缅甸上层统治集团更加分裂,国内秩序也更为混乱。1879年1月,在曼德勒的英国驻扎使肖因病死去。英印政府在同年9月15日下令撤回驻扎使馆的全体人员。英缅关系更加紧张。锡袍王在10月间急忙派出使团,带着他的信和礼物去见英印总督,信中呼吁恢复英缅双方的“友好关系”。但是,英印当局为了使伦敦英国政府看到缅甸的局势正在恶化,拒绝锡袍王的使团前往印度。

英缅关系的恶化,促使缅甸封建王朝寻求与法国建立关系。1883年5月,锡袍王派出一个由4名高级官员组成的使团赴法,与法国政府谈判签订有关协定。英国方面极为注意,立即进行干预。1883年8月,缅甸使团到达巴黎,英国驻法国大使对缅法会谈进行露骨的干涉,毫不掩饰地向法国政府施加压力,声称“由于缅甸邻近英属印度及其与(大英)帝国的关系,缅甸同女王陛下政府的关系,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有关缅甸的一切问题,女王陛下的政府都给予特殊的关注”。英国驻法大使要求法国政府保证缅法协定只具有商业性质。

当时法国既想染指缅甸,又不敢冒同英国对抗的风险。法国外交部长费利只得表示,“不考虑与缅甸缔结特殊的政治联盟”。1885年1月,也就是在缅甸使团到达巴黎近一年半以后,缅法协。定才在巴黎签字。这是个商业性的协定。尽管如此,英国还是怀疑缅法之间有秘密协议,并把缅法协定的签订看作缅甸企图摆脱英印控制的第一步,十分担心法国势力进入上缅甸。

就在缅法巴黎会谈时期,法国于1884年6月完全吞并了柬埔寨。下缅甸的英国商人极为担心上缅甸落入法国人手中,使他们失去这个已经有着巨大利益的市场。1884年11月,仰光英国商人集会,要求英国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吞并上缅甸;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应该建立一个保护国。因为英属缅甸与上缅甸的安全和繁荣是联系在一起的”。1885年7月1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下缅甸的英国商人组织“仰光商会”给伦敦商会的信,信中要求英国政府兼并上缅甸。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本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在东方则实际上统治了整个印度,在马来半岛地区也取得了一些殖民地。而它所夺得的下缅甸,在当时是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的地区,不同于第一次英缅战争后取得的阿拉于和丹那沙林这两块沿海狭长的地带。因此,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主要目的,是把下缅甸变成英国商品的销售市场,利用印度大量过剩的廉价的劳动力开发下缅甸,发展符合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益的经济,尽多、尽快地掠夺缅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英国在下缅甸采取了几项经济政策。

首先,取消了缅甸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对大米出口和对自由贸易的一切限制,这就扫除了使下缅甸成为英国商品销售市场和大米出口地的障碍。

其次,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殖民地政府从1861年起在下缅甸发行纸币。一些设在印度的银行纷纷到缅甸开设支行。孟加拉银行1861年在仰光开设支行。1865年和1866年又先后在毛淡棉和实兑开设支行。

第三,为了便于迅速把廉价的英国商品输往缅甸各地,并把缅甸各地的农副产品运往沿海港口,殖民地政府很注重在当地发展交通运输。1863年,英资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成立。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是英国格拉斯顿亨得逊公司的几个股东。这家公司自1839年以来,就从事对缅甸沿海3个港口(仰光、毛淡棉和实兑)的贸易。1863年,英属缅甸首席专员潘尔把属于殖民地政府所有的4艘轮船和3艘平底船卖给了该公司的股东盖尔勃兰等人。1864年底,“伊洛瓦底江船队和缅甸轮船航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全部资金约2万镑。该公司在1869年就开设了曼德勒一八莫航班。1876年改名为“伊洛瓦底江轮船有限公司”,已拥有11艘轮船、32艘驳船、65艘平底船,垄断了伊洛瓦底江上的航运业务。

除了利用伊洛瓦底江这一水上大动脉,殖民地政府还重视铁路的建造。1877年建成从仰光到卑谬的铁路。1884年,仰光到东吁的铁路也建成通车。这两条铁路长约500公里。为了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殖民地政府从50年代起就在下缅甸架设电报线路。仰光到卑谬、兴实达、第悦茂之间的电报线路,在1860年之前就已经通用。1861年,仰光与加尔各答之间建立了电报业务。1871年,仰光与曼德勒之间也开始互通电报。到1879年,缅甸境内的电报线路总长达1600公里。当然,无论是铺设铁路还是架设电报线路,都不只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也是出于从军事上侵略缅甸、镇压缅甸人民反抗的需要。

第四,实行有利于下缅甸开发的土地制度。鉴于当时下缅甸地广人稀,为了吸引劳动力,殖民政府在一开始实行“帕达”制,即小面积的土地授予制,允许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在向殖民地政府纳税的条件下,使用20英亩以下的土地。但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殖民地政府。殖民地政府有权在任何一年的收割之后,无条件地将土地收回。由于大批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殖民地政府在70年代以后对土地问题作出新的规定,于1876年颁布了《缅甸土地与税收法案》,规定下缅甸的全部土地属于殖民地政府所有。只有连续耕种土地12年并且从未欠税的人,才能取得土地的所有权。这一法案确立了下缅甸的土地私有权,同时,为了继续吸引移民开垦荒地,该法案规定新垦殖的土地在一年或数年内免交土地税,新来移民在头两年内免交人头税。

第五,为了解决下缅甸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殖民政府采取了吸引移民的政策。1852年兼并下缅甸以后,殖民地政府就认识到,下缅甸劳动力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开发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的需要。他们多方采取措施,吸引移民。规定新来移民可以免税数年,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上缅甸由于多次发生灾荒,有不少农民和手工业者进入下缅甸谋生,但是数量不大,不能满足需要。印度无地农民和破产手工业者,就成为殖民地政府要吸引的重要移民对象。但是,印度劳工太穷,甚至无钱购买到缅甸来的船票。殖民地政府为了占大便宜而吃小亏,为运送印度劳工的英国轮船公司提供大量补贴,仅1874年就提供了10万卢比的补贴。1883年提供的补贴高达30万卢比。轮船公司因此降低船票价,使大量穷苦的印度劳工能进入缅甸。从1862年到1881年,在下缅甸的印度人从73349人增加到243123人。

第六,殖民地政府听任高利贷资本的活动,以花费最小的代价,实现其开发下缅甸的目的。但是,殖民地政府不向农民提供信贷,英国人开设的银行也不愿在农村发放小额贷款。农民就只得向缅甸人高利贷者和来自印度南部的齐智人高利贷者借贷。下缅甸的高利贷活动因此兴盛起来。到1881年,下缅甸已经有587个职业的高利贷者,其中不少是齐智人。

在1852-1885年间,英属缅甸以水稻为主的单一种植制就已经基本形成,这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

1857-1858年,印度爆发了声势浩大、席卷各地的民族大起义。接着,1860年美国内战又开始了。美国和印度输出大米急剧减少,但欧洲市场上对大米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英国在东方的一些殖民地如香港、海峡殖民地对大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国际环境和世界市场的需求,都有利于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生产。1870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又使缅甸到欧洲的航路大为缩短,从而大大降低了大米运价。

随着下缅甸殖民地化的加深和柚木、稻作业的发展。为了扩大贸易,增加出口,更多地掠夺缅甸丰富的资源,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外国资本主要是英国资本开始在缅甸投资。当时英国向英属缅甸投资,主要不是为了输出过剩的资本,而是为了辅助殖民地农林产品的输出。因此投资数额小,规模不大,范围极有限,主要是柚木加工和碾米。英国资本的目的是:利用廉价的柚木造船,以利贸易;锯木加工,方便木材输出;建造碾米厂,增加大米出口。在这些投资部门,英国资本都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就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一时期,英属缅甸的造船业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毛淡棉的造船业在1853年达到最高峰,该年共造船10艘,总吨位达4527吨。50年代前期,毛淡棉制造出许多艘大吨位的巨型木船。1853年造的“马六甲号”,载重量为1300吨,1856年的“康斯巴蒂号”是1418吨级的大船,也是毛淡棉所造的最大吨级的木船。其他如1854年的“坎宁号”和1855年的“哥本哈根号”,也都是千吨以上的大木船。

但是,19世纪50年代正是世界海运史上铁质巨轮同木质大船激烈竞争的年代,铁质大船充分地显示了其优越性。在当时落后的殖民地下缅甸,当然没有制造铁质轮船的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因此,50年代后期,毛淡棉的造船业就开始衰落,木质船制造急剧减少,而铁质船造不出来。在整个60年代,毛淡棉造船的总吨位从未超过900吨。到70年代.毛淡棉的造船业已完全衰落,年造船吨位下落到300吨以下。

缅甸的柚木是举世闻名的优良木材。在19世纪50年代前,柚木是欧洲商人和船厂主最想得到的优质造船材料。柚木除了造船,还广泛应用于铺设铁路枕木、建造房屋、制造家具等各个方面。为了适应把缅甸的木材特别是柚木输出到国外去的需要,下缅甸的锯木工业发展起来。到1877/78年度,下缅甸已有22家锯木工厂.主要设在毛淡棉和仰光。

这一时期英属缅甸的主要加工业,则是碾米业。随着下缅甸水稻种植业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对缅甸大米的需求的持续增长,碾米业成了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也成了英国资本投资最多的部门。1859年,下缅甸出现第一家机器碾米厂。1878年,已有45家机器碾米工厂。大的碾米厂拥有400-500马力的动力设备,一天加工能力可达800吨。

这一时期下缅甸的碾米厂和锯木厂绝大多数是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开设的。1880/1881年度下缅甸共有41家机器碾米厂,其中有33家是欧洲人开设的,印度人和华人开设的各3家,缅甸人开设的只有两家,仅占全部厂家的5%弱,而且都是小厂。

由于英国商品的大量输入和1缅甸的大米、柚木源源运往欧洲和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下缅甸海路贸易量急速上升。在下缅甸输出品中,占第一位的是稻米,其次是林产品。在19世纪80年代后,这两项产品占输出总值的80%以上,这反映了贸易结构的极端畸形。下缅甸的出口贸易正是它畸形经济结构在贸易中的反映。而且,出口贸易掌握在外国资本家手里。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根据世界市场的需求,搜罗大米和柚木,利用贸易差价获利而已,而不是通过产品输出获得发展当地经济所需要的物资、资金和技术。

从缅甸输出的其他商品有棉花、豆类作物、漆(这3种商品在1878/79年度出口值超过100万卢比)、烟草、石油、香料、铜、铅、宝石、象牙、生胶、兽皮等(上述商品在1878/79年度的出口值为60万卢比到5000万卢比不等)。

下缅甸的进口贸易,同样是殖民地性质的贸易。主要进口物品,一直是消费品。机器设备所占的比例很低,主要是碾米、锯木等加工厂所需要的机器。输入下缅甸的大量消费品,有很大一部分又转输入上缅甸,其中又有不少部分进入中国云南。

日益扩大的殖民地贸易,使得下缅甸深深地被卷入到世界市场中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从根本上瓦解。下缅甸的农民除了大米外,在生产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都越来越依靠市场,依靠外来商品。下缅甸经济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附属部分。

英国的殖民统治、殖民地经济的变化,给下缅甸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

在英国殖民统治前,下缅甸各地虽然有经济交往,但还不是联系很紧密的统一整体。阿拉干在历史上长期处于独立地位,丹那沙林不时落入暹罗封建王朝统治下,勃固省地广人稀,又是孟族人聚居的地区。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特别是第二次英缅战争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联系的加强以及划一的行政制度的实行,这三个地区的联系加强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当然这种统一是以殖民统治为前提的。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3
下缅甸社会的殖民地化
1853 ~ 1885

从1852年英国侵占下缅甸到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下缅甸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殖民地化和经济发展的迅速,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东方殖民地中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例子。这是缅甸近代历史发展中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时期,如果从经济史的意义上进行研究更是如此。

(一)殖民地行政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

1852年英国侵占勃固省以后,任命亚瑟·潘尔为专员,进行殖民统治。当时勃固省直属英印政府,但丹那沙林和阿拉干则隶属于孟加拉地方政府。殖民占领之初,勃固省英国当局忙于镇压人民反抗,建立统治秩序,因此,英国在勃固省的殖民政策,不同于已建立起较为稳固的殖民统治的丹那沙林和阿拉干。但是,到1862年,英国在勃固省的殖民统治已经巩固,而勃固省正横在阿拉干和丹那沙林之间.三省地相连而行政上不统一,显然不利于殖民统治。因此,英印政府在1862年把勃固、丹那沙林和阿拉干三地合并为英属印度缅甸省,建立起直属英印政府的统一的行政机构。英属缅甸的殖民统治制度,主要采用了英国在阿拉干进行殖民统治所取得的经验。首任英属缅甸专员潘尔本人就长期在阿拉干的殖民地政府中担任行政官员。

英属缅甸的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首府设在仰光.1862年时人口还不到200万。首席专员是最高官员,一开始具有行政、警察、司法等多方面的大权,但是,没有立法大权。立法权属英印政府。1864年,设警察监督,1871年设司法专员,分别负责警察和司法方面的事务。首席专员的权力,逐步被限制在行政范围内。

首席专员之下,设三个专员,分驻勃固、丹那沙林和阿拉干这三个地区。每一地区有若干个县,共有20个县。每县设一副专员,兼有行政和司法权。县以下是城镇一级的行政单位,主要的官员是助理专员,副官称谬屋。一开始殖民政府任用当地有地位、有影响的缅甸人(往往是谬都纪)担任谬屋。在1861年前,勃固省的谬都纪在为殖民当局维持地方治安、征收赋税等方面起较大的作用,拥有较高的实权。1861年起,开始实行“警察法”,任命专职的警官(“洼刚”),剥夺了谬都纪在这方面的权力。正式设立英属缅甸省后,谬都纪的地位每况愈下。1870年以后,为了适应殖民地经济变化的需要,殖民政府开始实行通过考试选择城镇级的地方官员的制度。考试的科目有英语、税收事务知识和土地调查知识等。老一代的谬都纪,逐步被受过一些西方式教育的官僚、地主和商人子弟所取代。殖民当局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削弱了世袭的谬都纪的权力、地位和作用,培植起一支完全听命于殖民政权、适应殖民统治需要的下层官僚队伍。

乡村一级的头人,由副专员任命,称为吉岱纪。他的主要任务是报告当地治安情况,负责税收事务,统计当地人口。在地方官员巡视农村时,由他负责提供食品、运输工具和民工。1884年以后,吉岱纪改为由当地村民选举产生。吉岱纪的助手是“刚”,即乡村警察。

英属缅甸国家机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军队和警察。英国殖民主义者从占领勃固省的一天起,就开始考虑如何通过加强军队和警察的力量,强化殖民统治。早在1853年10月16日,大贺胥在给潘尔的信中就说,“在勃固不可能没有警察,在沿河各地配备炮船,将有力地对付强盗、。游击队、反抗者。……我认为这是不可缺少的,不必担心开支”。1853年11月,大贺胥又指示潘尔,“要在边境各通道、要塞,通往东吁、勃固、卑谬的公路沿线,连接东吁一锡唐河的水上交通线上,都配备警察力量”。由于殖民当局的重视,英属缅甸的军警力量不断加强。早在60年代,驻下缅甸的军队就超过5000人。1861年实施《警察法》之后,由邓肯少将担任警察总监。1880年,殖民当局又颁布《农村警察法》,提高警察的待遇,加强在农村地区的警察网的建设。到1883/84年度,英属缅甸的警察总人数已达7317人,平均450个居民就有一个警察;当年警务开支达142860英镑,占预算总额的9.3%。

英国在下缅甸的殖民统治,具有军事独裁的性质。1868年,全部英国官员的人数不超过50名,但他们掌握着当地几乎全部实权。首席专员、专员和副专员都由英国人担任,而且所有这些官员都不是来自印度文官处,而是来自军队。助理专员一半是军人。直到1885年.军人在副专员以上的官僚中仍占多数。殖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维持“法律和秩序”。它同封建时代的缅甸政权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组织形式和行政效率上,它具有近代行政机构的性能。但是,作为殖民统治的工具,它并没有也不可能具有民主的性质。除了镇压当地居民的反抗、培植一部分地方上层人士及其子弟进入基层殖民政权机构、向当地居民征收名目繁多的税款,这些殖民地的行政机构与当地居民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它们与当地人民的对立性质,是非常清楚的。

英国在英属缅甸建立的这样一套行政制度,是外国资本主义同当地封建地方势力相结合并使封建地方势力完全屈从于殖民主义的产物。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了缅甸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地方上层势力来为它的统治服务。同时又根据它自己的需要,对后者进行改造。因此,英属缅甸的行政制度,在一些方面又具有根本不同于缅甸封建行政制度的特点。首先,谬都纪从缅甸封建时代的世袭头人,变为殖民地政府的领薪的官员。其次,开始采用欧洲式的考试制度选用下层官吏。第三,市政委员会也是多少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机构。

(二)英国在英属缅甸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本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在东方则实际上统治了整个印度,在马来半岛地区也取得了一些殖民地。而它所夺得的下缅甸,在当时是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的地区,不同于第一次英缅战争后取得的阿拉于和丹那沙林这两块沿海狭长的地带。因此,英国殖民主义者的主要目的,是把下缅甸变成英国商品的销售市场,利用印度大量过剩的廉价的劳动力开发下缅甸,发展符合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益的经济,尽多、尽快地掠夺缅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英国在下缅甸采取了以下几项经济政策。

首先,取消了缅甸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对大米出口和对自由贸易的一切限制,这就扫除了使下缅甸成为英国商品销售市场和大米出口地的障碍。

其次,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殖民地政府从1861年起在下缅甸发行纸币。一些设在印度的银行纷纷到缅甸开设支行。孟加拉银行1861年在仰光开设支行。1865年和1866年又先后在毛淡棉和实兑开设支行。

第三,为了便于迅速把廉价的英国商品输往缅甸各地,并把缅甸各地的农副产品运往沿海港口,殖民地政府很注重在当地发展交通运输。1863年,英资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成立,该公司从1868年起交由私人经营,并在1868年和1869年相继开设了由仰光开往曼德勒和八莫的航班。除了利用伊洛瓦底江这一水上大动脉,殖民地政府还重视铁路的建造。1877年建成从仰光到卑谬的铁路。1884年,仰光到东吁的铁路也建成通车。这两条铁路长约500公里。为了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殖民地政府从50年代起就在下缅甸架设电报线路。仰光到卑谬、兴实达、第悦茂之间的电报线路,在1860年之前就已经通用。1861年,仰光与加尔各答之间建立了电报业务。1871年,仰光与曼德勒之间也开始互通电报。到1879年,缅甸境内的电报线路总长达1600公里。 当然,无论是铺设铁路还是架设电报线路,都不只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也是出于从军事上侵略缅甸、镇压缅甸人民反抗的需要。

第四,实行有利于下缅甸开发的土地制度。鉴于当时下缅甸地广人稀,为了吸引劳动力,殖民政府在一开始实行“帕达”制,即小面积的土地授予制,允许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在向殖民地政府纳税的条件下,使用20英亩以下的土地。但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殖民地政府。殖民地政府有权在任何一年的收割之后,无条件地将土地收回。由于大批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殖民地政府在70年代以后对土地问题作出新的规定,于1876年颁布了《缅甸土地与税收法案》,规定下缅甸的全部土地属于殖民地政府所有。只有连续耕种土地12年并且从未欠税的人,才能取得土地的所有权。这一法案确立了下缅甸的土地私有权,同时,为了继续吸引移民开垦荒地,该法案规定新垦殖的土地在一年或数年内免交土地税,新来移民在头两年内免交人头税。

第五,为了解决下缅甸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殖民政府采取了吸引移民的政策。1852年兼并下缅甸以后,殖民地政府就认识到,下缅甸劳动力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开发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的需要。他们多方采取措施,吸引移民。规定新来移民可以免税数年,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上缅甸由于多次发生灾荒,有不少农民和手工业者进入下缅甸谋生,但是数量不大,不能满足需要。印度无地农民和破产手工业者,就成为殖民地政府要吸引的重要移民对象。但是,印度劳工太穷,甚至无钱购买到缅甸来的船票。殖民地政府为了占大便宜而吃小亏,为运送印度劳工的英国轮船公司提供大量补贴,仅1874年就提供了10万卢比的补贴。1883年提供的补贴高达30万卢比。轮船公司因此降低船票价,使大量穷苦的印度劳工能进入缅甸。从1862年到1881年,在下缅甸的印度人从73349人增加到243123人。

第六,殖民地政府听任高利贷资本的活动,以花费最小的代价,实现其开发下缅甸的目的。但是,殖民地政府不向农民提供信贷,英国人开设的银行也不愿在农村发放小额贷款。农民就只得向缅甸人高利贷者和来自印度南部的齐智人高利贷者借贷。下缅甸的高利贷活动因此兴盛起来。到1881年,下缅甸已经有587个职业的高利贷者,其中不少是齐智人。

英国殖民主义者采取上述措施,得以按照符合他们利益的方式,解决开发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所需要的交通运输、资金、人力等问题,为外国主要是英国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的和有利可图的市场,使得英属缅甸特别是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经济在此后几十年中获得畸形但十分迅速的发展,造成殖民地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三)以水稻为主的单一种植制的形成

在1852-1885年间,英属缅甸以水稻为主的单一种植制就已经基本形成,这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面积约为90000平方公里,其中冲积平原约52000平方公里。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早在英国入侵之前,就是缅甸重要的水稻产区。但是,19世纪初三角洲地区仍然地广人稀,人口约在100万到120万之间。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14人。许多地方还是沼泽地,并没有得到开发。雍籍牙王朝时期的阿赫木旦制度,严格地限制了属于王室服役组织的农奴的迁移,而它采取的禁止大米出口政策,更不利于刺激当地农民发展水稻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时三角洲地区的水稻生产主要满足当地的需要,也有一部分剩余产品被封建王朝调运到上缅甸缺粮地区。

1857-1858年,印度爆发了声势浩大、席卷各地的民族大起义。接着,1860年美国内战又开始了。美国和印度输出大米急剧减少,但欧洲市场上对大米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英国在东方的一些殖民地如香港、海峡殖民地对大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国际环境和世界市场的需求,都有利于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生产。1870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又使缅甸到欧洲的航路大为缩短,从而大大降低了大米运价。

在三角洲地区,19世纪70年代后交通条件得到改善,殖民地政府继续采取吸引移民的政策,大量劳动力从印度和上缅甸进入三角洲地区。当地的自然条件,又使得殖民地政府无需大量投资就可以坐收水稻生产发展之利。

内部和外部的有利条件,使得三角洲地区的水稻生产以空前的规模向前发展。三角洲地区以水稻为主的单一作物制的形成,虽然同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水稻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殖民地政府有目的地发展稻作业的结果,因为当时在这一地区发展稻作业最少需要殖民地政府的投资、最能适应世界市场的需要,也最能给英国商人,厂主和殖民地政府带来利益。

尽管英国入侵前,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稻作业,但是,英国殖民统治下形成的以水稻为主的单一、畸形的经济与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首先,英国统治下形成的稻作业是一种高度商品化的经济,农民生产大米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商品输出国外,而在过去是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要而生产的自然经济。其次,过去缅甸农民在农闲时从事家庭纺织业,每家每户亦耕亦织,构成一个独立的基本上自给自足的经济单元,而在英国统治下,大多数缅甸农民已只是单纯地从事水稻生产。他们越来越深地被卷入到市场中去。越来越多的廉价的英国工业品.到这一时期已摧毁了三角洲地区以及丹那沙林和阿拉干地区的家庭手工业。至于新到的移民,大多数一开始只从事水稻种植。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几乎只限于稻作业。三角洲地区除生产和输出大米外,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几乎都依靠从海路输入的商品。这些都反映出三角洲的农业,是一种畸形的单一的种植业经济。

(四)以辅助商品输出为目的的加工工业的发展

随着下缅甸殖民地化的加深和柚木、稻作业的发展。为了扩大贸易,增加出口,更多地掠夺缅甸丰富的资源,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外国资本主要是英国资本开始在缅甸投资。当时英国向英属缅甸投资,主要不是为了输出过剩的资本,而是为了辅助殖民地农林产品的输出。因此投资数额小,规模不大,范围极有限,主要是柚木加工和碾米。英国资本的目的是:利用廉价的柚木造船,以利贸易;锯木加工,方便木材输出;建造碾米厂,增加大米出口。在这些投资部门,英国资本都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就获得丰厚的利润。

这一时期,英属缅甸的造船业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毛淡棉的造船业在1853年达到最高峰,该年共造船10艘,总吨位达4527吨。50年代前期,毛淡棉制造出许多艘大吨位的巨型木船。1853年造的“马六甲号”,载重量为1300吨,1856年的“康斯巴蒂号”是1418吨级的大船,也是毛淡棉所造的最大吨级的木船。其他如1854年的“坎宁号”和1855年的“哥本哈根号”,也都是千吨以上的大木船。

但是,19世纪50年代正是世界海运史上铁质巨轮同木质大船激烈竞争的年代,铁质大船充分地显示了其优越性。在当时落后的殖民地下缅甸,当然没有制造铁质轮船的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因此,50年代后期,毛淡棉的造船业就开始衰落,木质船制造急剧减少,而铁质船造不出来。在整个60年代,毛淡棉造船的总吨位从未超过900吨。到70年代.毛淡棉的造船业已完全衰落,年造船吨位下落到300吨以下。

缅甸的柚木是举世闻名的优良木材。在19世纪50年代前,柚木是欧洲商人和船厂主最想得到的优质造船材料。柚木除了造船,还广泛应用于铺设铁路枕木、建造房屋、制造家具等各个方面。为了适应把缅甸的木材特别是柚木输出到国外去的需要,下缅甸的锯木工业发展起来。到1877/78年度,下缅甸已有22家锯木工厂.主要设在毛淡棉和仰光。

这一时期英属缅甸的主要加工业,则是碾米业。随着下缅甸水稻种植业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对缅甸大米的需求的持续增长,碾米业成了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也成了英国资本投资最多的部门。1859年,下缅甸出现第一家机器碾米厂。1878年,已有45家机器碾米工厂。大的碾米厂拥有400-500马力的动力设备,一天加工能力可达800吨。

这一时期下缅甸的碾米厂和锯木厂绝大多数是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开设的。1880/1881年度下缅甸共有41家机器碾米厂,其中有33家是欧洲人开设的,印度人和华人开设的各3家,缅甸人开设的只有两家,仅占全部厂家的5%弱,而且都是小厂。

英属缅甸工业的结构及所有者的民族成分,都明显地反映出它的殖民地工业的特点。

(五)殖民地性质的贸易的迅速发展

随着下缅甸稻作业和柚木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下缅甸的对外贸易具有显著的殖民地贸易的特征,输出品以大米和木材为主,而输入则是以棉纺织品为主的消费品,贸易对象则主要是英国及其在东方的殖民地。

英国的统治地位以及下缅甸的贸易对象,决定了下缅甸的贸易主要是海路贸易。由于英国商品的大量输入和1缅甸的大米、柚木源源运往欧洲和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下缅甸海路贸易量急速上升。1855/56年度,下缅甸的海路贸易进口额为10690024卢比,出口额为3704487卢比,到1878/79年,进出口额分别为49064398卢比和70838625卢比。在短短的23年间,进口额增加了4倍,出口增长了18倍。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出口一直超过进口。但是,这种外贸出超的地位,并没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物质利益和技术进步,因为缅甸的对外贸易几乎完全由殖民地政府和外国公司、商人所控制,出超所得全由他们独占,而输出的物资却是缅甸的资源和人民血汗创造的劳动产品。因此,有的缅甸学者称在这种缅甸人民两头受损的贸易中,缅甸“就象一支两头都点亮的蜡烛”。据统计,下缅甸的海路贸易总额1855/56年为1440万卢比,1883/84年已达到1.6亿卢比,在不到30年时间里增长了10倍。

在下缅甸输出品中,占第一位的是稻米,其次是林产品。在19世纪80年代后,这两项产品占输出总值的80%以上,这反映了贸易结构的极端畸形。下缅甸的出口贸易正是它畸形经济结构在贸易中的反映。而且,出口贸易掌握在外国资本家手里。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根据世界市场的需求,搜罗大米和柚木,利用贸易差价获利而已,而不是通过产品输出获得发展当地经济所需要的物资、资金和技术。

尽管当时下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输出地,但人均输出的大米并不高,1865/66-1870,/71年为145公斤,1871/1872-1880/81年为249公斤,这反映稻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高。出口大米占生产量的比,1871-1885年平均为62%,1876-1880年为58%,1881-1885年为55%.商品率是相当高的。

在这一时期内,缅甸大米主要输往欧洲,特别是英国。在1885年前,输往欧洲的大米一直占出口的70%以上,输往东方主要是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的,从未超过30%。以1876-1880年为较高,达26.4%(其中一半输往印度),1881-1885年有所下降,为21.9%(其中印度为4.1%)。

从缅甸输出的其他商品有棉花、豆类作物、漆(这3种商品在1878/79年度出口值超过100万卢比)、烟草、石油、香料、铜、铅、宝石、象牙、生胶、兽皮等。

下缅甸的进口贸易,同样是殖民地性质的贸易。主要进口物品,一直是消费品。机器设备所占的比例很低,主要是碾米、锯木等加工厂所需要的机器。

输入下缅甸的大量消费品,有很大一部分又转输入上缅甸,其中又有不少部分进入中国云南。

日益扩大的殖民地贸易,使得下缅甸深深地被卷入到世界市场中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从根本上瓦解。下缅甸的农民除了大米外,在生产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都越来越依靠市场,依靠外来商品。下缅甸经济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附属部分。

(六)英国垄断性工商业企业的形成和早期发展

从1852年到1885年,在殖民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对缅甸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和对缅甸人民进行剥削的过程中,一些由英国人创办的工商交通等行业的企业,迅速地发展为初具规模的具有垄断性质的大公司。在后来的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这少数几家公司也一直占有突出的垄断地位。这是殖民地缅甸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现象。这些公司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斯蒂尔兄弟公司和缅甸孟买贸易公司。

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是英国格拉斯顿亨得逊公司的几个股东。这家公司自1839年以来,就从事对缅甸沿海3个港口(仰光、毛淡棉和实兑)的贸易。1863年,英属缅甸首席专员潘尔把属于殖民地政府所有的4艘轮船和3艘平底船卖给了该公司的股东盖尔勃兰等人。1864年底,“伊洛瓦底江船队和缅甸轮船航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全部资金约2万镑。该公司在1869年就开设了曼德勒一八莫航班。1876年改名为“伊洛瓦底江轮船有限公司”,已拥有11艘轮船、32艘驳船、65艘平底船,垄断了伊洛瓦底江上的航运业务。

斯蒂尔兄弟公司始创于1862年。它最初经营大米贸易和柚木出口,到第三次英缅战争前夕,已是下缅甸最大的经营大米收购、销售和碾米业的公司,对同行业的商号实行垄断性的控制。同时,它也经营柚木等多种有利可图的生意。在1885年英国吞并缅甸后,它又投资石油和矿业。著名的“缅甸石油公司”最初的资本,就是由斯蒂尔兄弟公司提供的。过去旅缅甸华侨都称这家公司为“实珍洋行”。

孟买缅甸贸易公司的创始人,是英国人威廉·瓦莱斯。瓦莱斯1842年在印度孟买加入费利公司,1848年担任经理后,把费利公司改名为瓦莱斯公司。1850年以后,他从殖民地政府那里获得在英属缅甸采伐柚木的特权,向印度大量提供铺设铁路所需的枕木,从中大发横财。1858年,这家公司在毛淡棉开设锯木厂。瓦莱斯本人同潘尔的关系很密切。在潘尔的帮助下,他又获得了对上缅甸最好的柚木的经营权。1863年9月,“孟买缅甸贸易公司”在孟买注册,当时的资本约10万英镑(110万卢比)。1864年7月,瓦莱斯亲自去上缅甸,同缅甸国王敏同拉上关系。到第三次英缅战争前,缅甸孟买有限公司的资产已达420万卢比,每年的利润就高达45万卢比。

英国和别的西方国家的资本家在缅甸开设的其他一些较大的企业有:1885年英国人在仰光开设的司各脱公司,主要经营造船业和金融业。英国人艾利曼在阿拉干开设的“阿拉干大米贸易公司”,从事大米贸易、造船和保险等行业。丹麦人有东亚公司,兼营进出口、碾米、造船等业务。几乎所有这些西方公司经营的行业,都具有投资不多收效快,利润高而风险小的特点。所有的垄断性大公司,都与殖民地政府有较密切的关系。在1885年英国吞并上缅甸后,这些公司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殖民地缅甸的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下缅甸的社会变化

英国的殖民统治、殖民地经济的变化,给下缅甸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

在英国殖民统治前,下缅甸各地虽然有经济交往,但还不是联系很紧密的统一整体。阿拉干在历史上长期处于独立地位,丹那沙林不时落入暹罗封建王朝统治下,勃固省地广人稀,又是孟族人聚居的地区。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特别是第二次英缅战争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联系的加强以及划一的行政制度的实行,这三个地区的联系加强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当然这种统一是以殖民统治为前提的。

下缅甸在整个缅甸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从蒲甘时代以来.下缅甸几乎一直不是缅甸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区。在那漫长的8个世纪中,除了在短暂的分裂时期,缅甸的政治经济重心一直在以蒲甘一曼德勒为中心的所谓干燥地带,因为这一地区有较为发达的、较为稳定的灌溉农业。在1852-1885年这一时期,上、下缅甸在政治上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度,他们之间的经济地位也在发生变化。下缅甸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了。它的农业发展,显然也远远地超过了封建的上缅甸。更为重要的是,下缅甸出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与此相联系的是,作为工商业中心的一些城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仰光在19世纪初还是个1-2万人口的小城镇,1863年已有6万多人,1885年人口已超过10万。毛淡棉的人口也超过了5万。卑谬、勃固、实兑的人口,都在2万上下。但是,作为畸形的殖民地工商业中心,下缅甸的城市在文化上是极为贫乏的。缅甸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冷落,西方近代文化却没有引入。即使在仰光,也“没有书店,没有博物馆,没有艺术展览馆,没有戏院,没有音乐厅,没有哪个方面可以代表现代西方文化”。

下缅甸的人口增长得很快。1872年第一次统计人口时,已达到2747147人,1881年第二次人口统计时,增加到3736771人。估计1885年下缅甸人口已达400万左右。但是,殖民统治使得居民成分变得复杂起来了。殖民统治前,下缅甸的主要居民是缅族人、孟族人、克伦人和若开人。他们大部分都信奉佛教,仅有一部分克伦人信仰原始宗教.一些若开族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仰光也有一些印度人、华人和少数欧洲人,但他们在全体居民中的比例是很小的。英国几十年的殖民统治,使得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印度人大为增加了。1872年,仅在仰光一地的印度人就有2.5万,比缅甸本地人还多1/4。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也大为增加了,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居于统治地位。居民的宗教信仰更为复杂了。在缅甸的印度人大多数信奉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信奉伊斯兰教。欧美人信奉基督教,欧美传教士在克伦人中颇有成效地传播了基督教。1881年,一些信奉基督教的克伦人成立了“克伦民族联盟”。后来殖民地缅甸长期存在的种族矛盾和民族矛盾,如缅甸人同印度人的矛盾、缅族同克伦族的矛盾,可以说都是肇始于英国统治的这一时期。

传统的宗教——佛教,在殖民统治下的下缅甸衰落了。到19世纪80年代,下缅甸至少有一半的村庄没有寺院。

教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寺院教育是下缅甸教育的基础,也是唯一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殖民地政府所不喜欢,所不满的,客观上也不能适应殖民地社会发展的需要。潘尔在任英属缅甸首席专员时,曾提出在寺院教育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殖民地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制度。但是,他的后任却抛弃了这一设想,对寺院教育置之不理,仅开办了一些西方式的学校。19世纪60年代以后,殖民地政府在仰光和卑谬(1860年)、丹老和马都八(1871年)、勃生(1874年)东吁和土瓦(1875年)等地开设了用英语和缅语两种语言教学的中学。1875年以后,又在仰光、毛淡棉等地开设高级中学。除了殖民地政府开办的学校,还有一些教会学校,其中较为著名的有1860年在勃固建立的圣·保尔学校和同年在仰光建立的圣·约翰学院,后者的学生曾多达800人。

但总的来看,英属缅甸政府并不重视教育,教育经费极为可怜,1884/1885年仅80848英镑,还没有当年拨给监狱的经费多。殖民地下缅甸的教育是极为落后的。殖民政府的教育政策使得传统的寺院教育衰落,文盲增加。西方式的教育只是得到缓慢的发展。下缅甸只有寥寥无几的高级中学,读大学要去国外。1869年,加尔各答大学同意在仰光举行招生考试,但因仰光教育条件太差而未能举行,直到1880年,仅有9个缅甸人有资格参加加尔各答大学的考试。畸形的、不发达的殖民地教育,正是殖民统治和畸形的殖民地经济在教育上的反映。

西方科学的传入,也是极为有限的和极为可怜的。英国人带来的,主要是一些为殖民统治和当地西方人服务的技术。殖民政府在各地设立了电讯机构,电报传入缅甸。1854年,英国人在仰光开设了第一家西式医院。到1878年,在下缅甸共有21家西式医院。此外,殖民地政府在仰光、勃生、丹老、第悦茂、东吁、实兑等地设立了气象站,在一些地方设立了水文站。

英国殖民统治下剥削和压迫的加重,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的瓦解,传统宗教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削弱,使得犯罪率不断上升。从1862年到1878年,犯罪人数增加了一倍。1876年,下缅甸约350万居民中,有5000人在狱中,即700个人就有一个身居囚室。此后,在整个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较高的犯罪率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4
第三次英缅战争
1885 ~ 1887

正当缅英关系日趋紧张,下缅甸英国商人吞并上缅甸的喧嚷甚嚣尘上时,发生了所谓“柚木案”。此案成为第三次英缅战争的导火线。

原来,英国商人经营的孟买缅甸贸易公司当时经营缅甸的柚木出口,它不仅采伐英属缅甸的柚木,而且按照与缅甸国王签订的协定,采伐上缅甸的柚木。按照协定,该公司必须交纳税款。但是,孟买缅甸公司却偷漏大量税款。它在1882年到1884年从上缅甸运出8万根柚木,在交税时却只报了32128根。缅甸最高法院鲁道在作了调查后,于1885年8月20日作出判决,宣判孟买缅甸公司必须交出10.6万英镑的漏税款和7.3万英镑的罚款,共17.9万英镑,在4个月内分4次付清。否则,缅甸政府就将没收该公司在上缅甸宁阳林区的财产。

唯利是图的孟买缅甸贸易公司当然不肯服从缅甸鲁道的这一判决。相反,他们把“柚木案”看成是鼓动英国政府把上缅甸变成为英国殖民地的极好机会。1885年9月,仰光英国商会敦促英缅专员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他们的贸易。同月,与缅甸的贸易有密切关系的英国格拉斯哥商会和企业主也向英国印度事务部请愿,要求兼并上缅甸。

英国政府在1885年已经结束了第二次阿富汗战争,镇压了非洲祖鲁人的反抗,而法国正忙于对中国和越南的侵略战争。于是,英国殖民主义者抓住这一时机,借口缅甸政府对“柚木案”的判决是迫害英国商人,决心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1885年10月15日,英印总督杜弗林(1884-1888)写信给英国印度事务部秘书说:“如果锡袍王给我们一个借口,它也许正合我们的胃口——吞并这个国家,或把它置于我们的保护下”。“柚木案”因此就成了第三次英缅战争的直接导火线。

1885年10月22日,英属缅甸专员查理斯·伯纳特向缅甸政府提交了英印政府的最后通牒,限在11月10日前作出答复。最后通牒的主要内容是:一、缅甸国王接受英印总督派遣特使裁决柚木案。二、缅甸国王再次接受英印总督的一名代表驻曼德勒,并允许他有一支1000士兵的卫队和一条武装汽船。三、缅甸国王必须为英国通过缅甸领土打开同中国的贸易关系提供方便。四、缅甸的外交活动必须在英印总督的监督下进行。这个最后通牒,实际上是要把缅甸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完全丧失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和外交权。英国印度事务部大臣在10月17日即最后通牒发出的前5天就电告英印政府说,“我强烈认为,在发出最后通牒的同时,应该派出军队和军舰前往仰光。如果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就直驱曼德勒”。英国殖民主义者调兵遣将,已经准备动手了。

锡袍王在接到英印政府的最后通牒后,束手无策。王后素浦雅叻和以泰达敏纪为首的大臣则力主一战。他们的意见在宫廷中占了上风。1885年11月7日,缅甸国王布告全国,宣布英国违犯缅甸的传统习惯,破坏缅甸的宗教,损害缅甸的民族尊严,提出了缅甸不可能接受的要求,露出了企图发动战争的凶恶嘴脸,号召缅甸人民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帮助国王保卫国家,保卫宗教,反抗英国侵略。11月9日,缅甸政府对英方的最后通牒作出答复,表示欢迎英印代表长期驻曼德勒,愿意帮助英国通过缅甸领土打开同中国云南的贸易关系,但反对由英印总督派遣特使来裁决柚木案,并且重申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外交事务只能由自己决定,拒绝了由英印总督控制缅甸外交的无理要求。

缅甸政府的这个答复,维护了缅甸民族的尊严。但是,缅甸政府虽然拒绝了英印方面的最后通牒,号召人民起来抵抗英国的侵略,在军事上并没有作好反侵略的准备。当时缅甸上层统治集团内部陷于分裂,人民群众在不断加重的剥削下贫困不堪,锡袍王在国内不得人心。军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士气不高。因此,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前夕,缅甸的处境要比前两次英缅战争前,特别是第一次英缅战争前困难多了。一种极度不安的气氛笼罩着上缅甸。

英印总督杜弗林并不指望缅甸政府接受英印方面的最后通牒,他已作好了进行侵略战争的部署。早在10月29日,侵缅英军两旅人已经集结在印度马德拉斯的圣乔治港,准备开赴缅甸,只是由于连日大雨,才推迟了出发的时间。11月3日夜幕降临时,英军军舰驶离圣乔治港,于第二天晚上到达仰光,与已经到达那里的诺德曼将军率领的孟加拉旅会师。

1885年11月13日,英国正式向缅甸宣战。英国侵略军总司令普伦德加斯特从伦敦英国外交部得到指示:必须占领曼德勒,废除锡袍王。这次侵缅英军总人数共1万多人,准备充分,装备精良,拥有的机枪“比历次在印度进行战争使用的机枪都要多”。由于英方早已绘制了伊洛瓦底江沿岸的要塞分布和地形图,英军对缅甸的布防情况已了解得一清二楚。英国侵略军在各个方面都拥有比第一、第二次英缅战争时更大的优势。

11月14日,英军从上下缅甸交界处的第悦茂出发,入侵上缅甸,11月16日,在距离第悦茂90多公里处的敏拉要塞,英军遭到守军1700多人抵抗。次日,英军凭借优势的火力和兵力攻克敏拉要塞,仅付出轻微的代价,死3人,伤24人。这就是第三次英缅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即敏拉之战。英军在攻占敏拉要塞后,继续北侵,于11月24日又占敏养。

正当英国侵略军大举北侵时,昏聩的缅甸最高统治者锡袍王如同往日一样与王后在宫中饮酒作乐,置军国大事不顾。两个掌实权的大臣金蕴敏纪和泰达敏纪,一个主和,一个主战,根本不能团结对敌。主和派金蕴敏纪还暗中下令不要抵抗。泰达敏纪虽然主战,却没有能够积极、有效地组织抗战。相反,他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上。直到lI月14日,他还认为英印政府不过是在用武力恫吓而已,未必真能大动干戈。由于缅甸封建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缅甸军队组织涣散,士气不振,根本无力进行有效的抵抗。1885年11月25日,即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开始后的第13天,英军已进抵扬达波。

在英国侵略军即将兵临曼德勒城下的情况下,缅甸封建统治集团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决心。11月26日,锡袍王派使者去求和,遭到拒绝。11月27日,英军已出现在曼德勒城下,锡袍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英军。次日,英军进入曼德勒,占领王宫。11月29日,英国侵略军总司令普伦德加斯特亲自来到王宫,下令流放锡袍王和王后素浦叻雅。45分钟后,缅王和王后就被押出王宫,送上“太阳号”军舰,被流放到印度西海岸的特纳吉里。缅甸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雍籍牙王朝的统治至此终结。

第三次英缅战争仅仅进行了半个多月,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军事交锋,就以缅甸的完全失败而告终,这说明腐朽的缅甸封建统治阶级已经走向没落,他们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完全脱离了人民群众,根本无法、无力承担起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保卫国家独立和维护民族利益的任务。

1886年1月1日,英印政府根据伦敦英国政府的指示,公布了吞并缅甸的决定。通告说,“奉女王陛下的命令,过去由锡袍王统治的全部地区,现在已成为女王陛下领土的一部分,将按照女王陛下的意志,由英印总督委任官员进行统治”。这一通告在伦敦、加尔各答、仰光和曼德勒同时公布。

这样,从1886年1月1日起,缅甸就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由于锡袍王为首的缅甸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英国殖民主义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第三次英缅战争的胜利,灭亡了雍籍牙王朝。

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后,却面临着比在第二次英缅战争后更为困难的处境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在第一、第二次英缅战争后,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的还只是缅甸封建王朝统治的沿海地区,每次占领的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上下。这些地区人口稀少,缅甸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传统,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因此,尽管殖民统治也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但总的来说反抗斗争带有局部的性质,较容易镇压下去。但是,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后,英国吞并了整个上缅甸,其地域范围达40多万平方公里。自蒲甘王朝以来,上缅甸以蒲甘一阿瓦为中心的干燥地区,一直是缅甸封建社会的核心地区。缅甸封建社会的宗教、政治、文化传统,在这一地区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又是掸、克钦、钦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这些民族在缅甸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也保持着程度不等的独立性。他们有着各自的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雍籍牙王朝的迅速崩溃,外国殖民主义者流放锡袍王,把缅甸并入印度,在上缅甸特别是在核心地区引起了强烈的震荡。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上缅甸人民,当然不甘心忍受外国殖民统治,在封建王公、地方首领和佛教僧侣的领导下,成千上万的群众参加到形形色色的反英武装组织中,大规模的群众性反英斗争开始了。这场斗争延绵了10年之久。

当时缅甸的形势,在4个方面有利于缅甸人民抗英斗争的开展。首先,大批缅军在第三次英缅战争中不战而溃,实力还保存在各地,估计总人数在2.4-2.8万之间。首都缅军虽然被解除了武装,但各地许多部队都拒绝交出武器。其次,上缅甸各族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尊严感,不能忍受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背景的英国人的占领。第三,上缅甸各族特别是缅族在他们的传统政治文化的熏陶下,许多人都认为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和佛教的捍卫者,缅甸国王的被废除会导致“佛教的灭亡”。他们在心理上不能没有佛教和国王。第四,上缅甸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是山区。高山大岭和大江巨川,把上缅甸切割成许多分散的地理单元,交通极为不便,有利于当地居民开展反抗斗争。

因此,英军占领曼德勒、流放锡袍王后,就开始遇到麻烦。到12月中旬,在八莫、在掸邦高原南部、在锡唐河流域,到处都出现了有组织的反抗;甚至在曼德勒附近,也有反英武装的活动。在雍籍牙王朝的发祥地瑞冒,反抗斗争尤为激烈。英缅首席专员伯纳特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任务实际上是用军事手段占领一个用武器来反对我们的国家,而不是恢复动乱地区的秩序”。

在缅族聚居或居民以缅族为主的地区,反英武装斗争是由封建王公、地方封建主和佛教僧侣领导的,但是,参加反英斗争的群众不只是缅族,也包括当地的少数民族。在曼德勒到皎克西之间的封建时代的核心地区,敏同王的儿子明壮王子领导了反抗斗争,他的队伍中有缅人、掸人和克伦人。僧侣在号召和组织群众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明壮王子的武装力量曾发展到2000多人,他们多次进攻曼德勒附近地区,甚至派小分队潜入曼德勒。在实阶附近,有敏同的儿子密克耶王子的两个儿子苏耶南和苏耶邦领导的抗英武装,大约有500来人。他们一开始在实阶活动,后来转入掸邦南部。加囊亲王的一个儿子昆岳在1885年12月占领瑞昌,在当地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加囊的另一个儿子林彬则在1885年进入南掸邦,与当地的一些土司组成反英联盟。除了上述王子王公的反抗武装,上缅甸各地打着王室的旗号进行抗英斗争的地方封建主和佛教僧侣,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有著名的敏巫地区的谬都纪波瑞,起兵抗英时年已50岁,率众转战各地,后来战死在第悦茂。高僧吴欧德马领导的队伍.曾发展到700人。他们在1886年的两次沙林之战中,击毙英军上尉邓斯福和少校阿迪克森。吴欧德马后来被养子出卖,落入英军手中,壮烈牺牲。

上缅甸各地风起云涌的反英武装斗争,很快影响到下缅甸。下缅甸各地重新燃起了反英武装斗争的火焰。在勃固、勃生、比林、锡唐、兴实达、礁拉瓦底等地,都有反英武装的活动。其中吴图利亚领导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起义军明确提出了结束英国人统治的口号。下缅甸的起义使得英国殖民主义者感到惊恐不安。1886年1月7日,仰光商会通过决议说,“由于抢劫和叛乱猖獗,下缅甸极为动荡不安……按商会的看法,使这个地区摆脱无政府状态的唯一办法,是从印度调集强大的军事力量”。英缅专员伯纳特在1886年2月也承认,“(下缅甸的)这些事件不是一般的强盗劫掠活动,而是由于上缅甸事件而触发的早期叛乱活动的一部分”。

“1886年上半年的经历使得印度政府和战场上的军人认识到,(缅甸人的)反抗要比任何人所预料的都要广泛和顽强”。英国殖民主义者不得不增派军警,镇压缅甸人民的反抗。1885年11月,在缅甸的英军约1.1万人,到1887年英军已增加到3.2万人,另有宪兵16386人。军警总人数将近5万,而当时上下缅甸的总人口还不到800万,军警与居民的比例竟达1:160。英国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的军费开支不过30万英镑,而1886年度的军费开支已达63.5万英镑,1887年又翻了一倍上升到130万英镑。

在加强军事镇压的同时,殖民地当局还采取措施,拉拢社会上层人士特别是王室人士,分化和软化缅甸人民,瓦解抗英斗争。这些措旋主要是:

第一,优待与殖民当局合作或不参加反抗斗争的王室成员。敏同王和加囊亲王家属的成员,视其地位的高低,每月分别给予300卢比到50卢比不等的津贴。

第二,利用地方封建主。英印总督杜弗林在1886年2月17日提出,殖民地政府“将采用……最简单最少化钱的行政制度。每个县或区将只设一个英国民政官员和一个警官。民政官员将通过当地的代理人如谬屋、都纪和其他人开展工作,恢复秩序,保护生命财产,征收税赋”。1887年10月,英印政府通过《缅甸乡村条例》,赋予乡村头人更大的权力,以对付“普遍的混乱和反抗”。

第三,采取安抚缅甸人的宗教政策。殖民当局深知佛教和僧侣对缅甸人民的巨大影响,采取了利用佛教的政策。殖民地当局优待在曼德勒的国师,邀请他去仰光参观,还用国师的名义发表声明,号召僧侣不要参加抗英斗争。当局还规定,军队一般不要进驻寺院;如果住的话,必须给予钱、粮。

当时缅甸反英武装虽然人数众多,但基本的武器,还是刀、矛、弓,箭和原始的火枪。更为严重的是,抗英武装力量分散在各地,并没有统一的领导,彼此之间缺少合作。而且,上缅甸封建主领导抗英斗争的目的,不外乎恢复王权和复兴宗教。明壮王子自称是“阿朗帕雅(雍籍牙)王朝的子孙”,“第五代佛王敏同的儿子和继承人”。他的目的是“驱逐异教的、野蛮的、无法无天的外国人”,“恢复缅甸王权”。苏耶南也自称是“生命的主宰敏同王的孙子”,他的目的是“恢复王位和王权”,拯救“佛主的宗教”。因此,他们在本质上是代表缅甸的过去,而不是缅甸的将来。这一致命的弱点,使得他们所领导的反英斗争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解放斗争,他们所得到的支持也难以持久。下缅甸反英斗争的情况虽然不完全同于上缅甸,但也没有能够摆脱复兴王室统治为目标的局限性。反英武装力量的这些局限性,是他们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内在原因。英国殖民侵略者则采用两手政策,军事镇压和安抚怀柔双管齐下,使得反英武装力量的首领死的死,降的降,起义队伍逐渐瓦解。到1888年,在以缅族居民为主体的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英国殖民主义者基本上稳定了统治。但是,缅甸少数民族地区的抗英斗争,则方兴未艾。

上缅甸各少数民族的抗英斗争最早是在掸邦地区展开的。1886年,大批英军进入上缅甸,他们在继续镇压缅甸核心地区人民反抗的同时,开始了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殖民征服。英国殖民主义者在1886年10月拟定了征服缅甸各少数民族的计划,提出英国在这些地区的基本目标,是利用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土司、头人、酋长,进行殖民统治。该文件说:“一旦找们在过去由锡袍王直接统治的地区站稳了脚跟,我们就必须把注意力转向进贡的掸邦、北方克钦人和其他野蛮部落地区。”

“掸人、克钦人和其他山区部落,生活在世袭的酋长的统治之下,这些酋长的权力一般说来足以维护各部落的秩序。因此,我们要采取不同于在缅甸本部所采取的措施……如果能取得这些统治者的效忠,可以预料,我们将获得想要的大部分东西”。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缅甸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个目标,是掸邦。它对掸邦的基本政策是:掸邦土司承认英国的统治权,维持当地的统治秩序,按缅甸国王统治时期定下的数额,向殖民当局交纳贡赋;各邦首领之间的冲突由英国仲裁,当地的森林和矿产资源归属殖民政府所有;英国承认当地土司传统的“权利和习惯”。

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英国组成远征军,于1886年11月进军掸邦。当时掸邦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随着雍籍牙王朝的灭亡,掸邦各土司纷纷摆脱了曼德勒的统治,但是失去了凌驾于各邦之上的统治者后,各土司又各自为政,割地称雄,有的甚至以兵戎相见。林彬王子率领的抗英军队在1885年底进入南掸邦后,联络一些土司,控制了不少地区。南掸邦北部,则有明壮王子的势力。但是,在明壮王子与兴威土司之间,昔卜土司与兴威土司之间,争斗不息。雍桧土司和昔卜土司则先后投靠了殖民政权。这种形势有利于英军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他们集中力量打击林彬。1887年6月,林彬王子接受英军提出的优待条件,投降了殖民政权。英军随即完全控制了南掸邦。1888年1月,进军北掸邦的英国军队到达兴威,北掸邦也完全置于英国统治下。为了解决兴威土司之间的争执,殖民政权又将兴威分为南兴威和北兴威,分而治之。但直到1890年,英军才越过萨尔温江,征服了掸邦地区的最后一个邦—景栋。

英军在征服兴威后,就转向克伦尼地区。缅甸的克伦尼地区,分东西两部分。第二次英缅战争后,英国的势力就已渗入西克伦尼地区,1857年就把西克伦尼地区置于它的“保护”之下。1875年又迫使敏同承认西克伦尼地区的“独立”地位。东克伦尼地区的克伦人首领苏拉波,则一直忠于雍籍牙王朝。1868年苏拉波去曼德勒谨见敏同王,被封为当地谬沙。1887年5月,英军进入克伦尼地区,苏拉波要求英军撤出,并在同年进攻英军的据点孟乃。1889年II月,英军向苏拉波发出最后通牒,要他承认英国的宗主权,赔款20万卢比,交出500支枪,每年向殖民当局交纳5000卢比的贡赋。苏拉波对此毫不理会。英军在1888年底发起进攻,苏拉波率军顽强抵抗,手下战士牺牲不下150人。1889年1月8日,英军攻占东克伦尼中心城镇苏伦,立苏拉波的侄子苏拉威为当地头人,控制了这一地区。

1889年,英军入侵克钦山区,遇到性情强悍的克钦人更为激烈的抵抗。抹谷地区的居民在他们的首领吴波素的领导下,从1889年1月到5月与英军交战32次,打死打伤英军39人。英军疯狂地报复,烧毁46个村庄,600多所房子,占领这一地区。1891年1月英军进入温佐境内,温佐土司吴昂妙奋起抵抗。2月24日,英军攻占温佐城,吴昂妙逃入中国云南,1893年英军进攻昔马,投入的兵力共达1200多人,死伤102人。

英军在钦山区遭到钦人的反抗的激烈程度,较之在克钦山区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钦人人数约6万,生活在山高谷深的钦山区,他们还处在军事部落制的发展阶段。钦族男子勇猛、剽悍。钦山区的传统是,男人在打仗、打猎和饮酒中度过一生,劳动则是奴隶和妇女的事情。钦人顽强地抗击突然闯入的、他们对之还一无所知的白种人敌人。英国侵略军司令华尔特称钦人为“最难对付的敌人”。1888年底到1889年初,英军集中3000多人,进攻钦人的中心地区。在钦人的顽强抵抗下,英军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死9人,另有709人丧失战斗能力,209人病死。

为了把上缅甸各民族的反抗镇压下去,英军采取了十分残酷、野蛮的手段。1894年,英印当局命令克钦山区的英国军警,一旦发现反抗英国统治的村庄,就逮捕头人,掠走或打死猪、牛等家畜,抢走或烧毁粮食,捣毁家内用具和其他财产,烧毁村庄周围的竹林,“以示惩罚”;对于那些顽强抵抗的,“要烧毁整个村庄”。对钦人,殖民当局一再威胁说,如果不承认英国统治权,就派出军队,进行“最严厉的惩罚”。同时,殖民当局也采用软的一手,利诱钦人部落首领,提出只要服从英国的统治,英方就不干预他们的部落事务,允许保留枪支,不伤害生命财产,允许进行贸易。尽管如此,在1888-1889年,没有一个钦人首领投降。

缅甸的掸、克钦、钦等民族在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表现了不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英勇顽强的精神。但是,他们的反抗也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解放斗争,并没有明确的纲领和目标。他们的斗争方式较为原始,武器极为落后,领导人又是本民族的上层分子—土司、头人和酋长。这些就使他们的反抗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他们的斗争虽然也打击了英国侵略者,但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由于英帝国主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民族上层的妥协、屈服和投降,上缅甸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先后失败。到1895年,英国已基本上稳定了在整个上缅甸的殖民统治。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6
早期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1886 ~ 1917

1886年到1917年,是缅甸殖民地社会的全面形成时期。缅甸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殖民地缅甸的一切基本的特点,在这一时期都已具备。殖民地缅甸的社会阶级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也在这一时期完全形成。

殖民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缅甸历史发展的引人注目的特点。在这32年中,缅甸的铁路里程,从500公里扩展到2500公里,水稻种植面积从400万英亩增加到800万英亩,稻米产量从不到200万吨提高到400万吨。大米输出一直居世界首位,输出量从约9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石油产量从1888年前不到200万加仑,增加到2.09亿加仑,增长了100余倍。锌、铅、锡、银等矿的大规模开采也发展极快。到这一时期的末期,缅甸已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矿产区之一。在对外贸易方面,进出口总值1886年约1.5亿卢比,到1915年已达5.6亿卢比。仰光港成为英属印度仅次于加尔各答和孟买的第三大港。英属印度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大米产量的15%.森林面积的25%,都依靠这个人口占4%、面积只占13%的缅甸省。因此,缅甸被一些英国人称为“大英帝国的印度王冠上的最光辉夺目的珍珠。”

但是,这是一个在外国殖民统治下的病态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传统社会的瓦解,并不是由于本国新的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而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疯狂的侵入;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状态的恶化,并不是由于本国资本主义疯狂的原始积累,而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垄断市场和高利贷的盘剥;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相应的福利,对外贸易的发展并没有成为技术进步的推进器,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资本主义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几乎都被殖民主义者和外来的资本家、高利贷者攫取,不发达、病态、畸形的印记,却打在缅甸社会发展史上。

1886-1917年间,殖民地缅甸新的社会阶级关系逐步形成。新的社会阶级的不成熟性,决定了缅甸早期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

殖民地缅甸的统治集团,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他们主要代表英国垄断资本家、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和为数不多的缅甸买办的利益,依靠军队、警察、监狱等组成的国家机器,维护殖民统治秩序,保护外国资本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在广大农村地区,村头人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而在少数民族地区,殖民主义者利用当地民族上层进行统治。在殖民地行政机构中,县以上的官员仍然以英国人为主,但缅甸人在谬屋以下的基层官员中占了绝大多数。

缅甸民族资产阶级在这一时期末已初步形成。他们经营的企业已在300家以上,但大部分都是碾米厂。绝大部分缅甸人的企业规模都很小,在50人以下。这个阶级的一部分人,系从地主、商人、高利贷者、政府官员和律师转化而来,相当大的一部分还一身二任。从事法律事务、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也可以看作是这个阶级的一部分。

从民族成分看,缅甸民族资产阶级几乎全由缅族人组成。总起来看,这个阶级在经济上极为弱小,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没有形成本阶级的较为明确的和完整的思想理论,没有自己的有声望的政治领袖和思想家,理论家。刚刚开始形成的缅甸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些弱点,使得它还不可能作为一个自在的阶级,来领导缅甸的民族解放运动。

1921年在20人以上的碾米厂的17239名工人中,仅有2511名是缅甸人。据1921年的调查,在缅甸10人以上的工厂中,印度人在熟练工人中占55%,在非熟练工人中占73%,缅甸人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7%和23%。而且,印度工人集中在缅甸沿海较大的城市和较大的企业中。其次,工人队伍缺乏稳定性,不仅碾米业工人许多只是季节性的工人,而且在码头、矿山等部门,非熟练工人的流动性也很大。第三,缅甸籍的工人,不久前才从农民队伍中分离出来,较多地保留着农民小生产者的特点。而印度籍的工人,往往由同一个家族、种姓、地区的人员,组成大大小小的团体。第四,无论是缅甸籍工人还是印度籍工人,文化程度都很低,深受宗教影响。缅甸籍工人受佛教影响,印度籍工人受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影响。由于上述这些特点,20世纪初缅甸工人阶级组织性很差,觉悟程度较低,还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公认的领袖,甚至纯粹以经济斗争为目的的工会组织也很少建立。因此,缅甸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和组织上比缅甸资产阶级更为不成熟,还不可能在社会政治运动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农村,这一时期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两种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并存,但总的趋势是地主土地所有制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下缅甸。下缅甸的地主特别是大地主,有相当一部分是齐智人高利贷者,他们是殖民政权的忠实支持者。上下缅甸的缅甸籍地主,不少是乡村头人,他们是殖民统治的工具。但是,作为缅甸人,也有自己的民族感情。另有一部分地主,兼营工商业,有些还受过一些近代教育,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对殖民政权较为不满,但他们的影响往往只是地方性的。

在农村被剥削的阶级中,自耕农的状况虽已开始恶化,但还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佃农所受的剥削和压迫,相比起来就要沉重得多,从1885/1886年度到1905/1906年度,地租上涨了1.5倍。但这一时期佃农还不是下缅甸农民队伍的主体。一些佃农虽然进行了反抗斗争,但还不是有组织的,而且所采用的方式往往只是消极的个人反抗。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佃农,都摆脱不了农村小生产者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没有近代的政治意识,缺乏组织性,因此,他们不能胜利地从事独立的运动。

从1886-1917年,缅甸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经历了从旧式的爱国主义到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近代型的知识分子的出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英国1885年兼并缅甸后,缅甸各民族就进行了顽强的反抗。这种反抗表现了缅甸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它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运动。到20世纪初,殖民地缅甸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近代意义上的缅甸民族开始形成,新的社会阶级力量开始出现。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不可避免了。但是,20世纪初缅甸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表明,无论是刚在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还没有认识到本阶级的地位,作用和使命,没有能从本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提出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争取本民族独立的主张和纲领。在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受过近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于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它的软弱性。

直到20世纪初,缅甸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为数不多。殖民地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落后,是英国殖民统治政策的直接后果,因为英国在缅甸发展西式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殖民地经济和文化,而是为了培养殖民统治所需要的公务员、办事员和下层官员。因此,尽管西方式的近代教育体系在20世纪初已初步形成,但受近代教育的人却不多,高等教育尤为落后。在当时已经具有l000多万人口的缅甸,只有政府开办的仰光学院和教会的贾德逊学院两所高等学校,1913/1914年度,这两所学院在校学生人数才453人,还不到总人口的二万分之一。直到1920年,缅甸大部分的科技人员,几乎都是英国人和印度人。为数寥寥的农业机械师、化学家、植物学家,没有一个是缅甸人。在建筑、道路、桥梁、灌溉等部门的副工程师以上的技术人员共151人,只有13个缅甸人。在林业部门的126个技术管理人员中,也只有14个缅甸人。在邮电部门中,’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外籍人。只是在教育和法律部门,缅甸人知识分子才较为集中一些。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缅甸人。法官和律师,也以缅甸人为多。1919年,缅甸645名刑事法官和律师中,只有118名是欧洲人。

人数不多的近代型缅甸知识分子,大多数出身地主、资本家和下层官员,与工人、农民缺乏联系。他们大部分在缅甸主要在仰光受教育,只有一小部分在印度读大学,或到英国留过学。他们虽然受到一些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但是,主要是由于殖民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落后,也由于他们自身地位和职业等方面的限制,他们中很少有人醉心于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理论。传统的小乘佛教思想和理论,则对他们仍然有很深的影响。因此,他们往往把西方式的平等观念与佛教思想揉合在一起,朦胧地表达了他们要求缅甸人在社会和教育方面与英国人享有平等权利的意向。而在当时缅甸人民的近代意识和政治觉悟还微弱的情况下,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根深蒂固影响的佛教,更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因此,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缅甸知识分子以复兴佛教为旗帜,开始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活动。

1897年7月,在缅甸故都曼德勒出现了第一个由世俗知识分子建立的研究佛教的组织“曼德勒佛教复兴会”。大约与此同时,敏养也出现了一个佛教研究会,后来加入了曼德勒佛教复兴会。1899年在毛淡棉,1902年在阿拉干,相继出现了类似的组织。1904年,仰光学院佛学会成立,从英国留学回缅甸的青年律师吴梅翁、登貌和貌布(后来的吴布)等都参加了协会。在各地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的地方佛教研究会活动的基础上,1906年在仰光成立了缅甸全国性的知识分子组织“佛教青年会”。它的宗旨是,“促进民族语言、佛教精神和教育”。“佛教青年会”的核心成员,是受过近代西方式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其会员中有青年教师、学生、殖民地行政机构中的缅甸人职员、退休官员、商人、经纪人等。1909年,佛教青年会编辑出版了英文周刊《缅甸人》和缅文、英文、巴利文月刊《巴利人》。1910年4月20日在仰光举行佛教青年首届全缅会议时,“协会“成员已达346人,建立了22个分会,遍布缅甸各主要城市。这次会议决定成立“佛教青年会总会”,指导各地的运动。

与传统的爱国主义者不同,“佛教青年会”本质上是缅甸近代社会和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产物。它的一些成员已经认识到:缅  甸人只有吸取西方文明并使之适应缅甸人的需要、民族特点和生活习惯,才能回答西方的挑战。它首次表明了要把西方文明与缅甸文化结合起来以解决缅甸砷临的问题的意向,尽管这种意向还没有表现为明确的和具体的主张。

“佛教青年会”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政治组织。“协会”的纲领只是说,他们“坚定的目标是,对于不是佛教青年会份内的事,我们决不插手。佛教青年会的任务大体上涉及缅甸佛教徒在宗教、社会地位和教育方面的福利”。但是,协会将“主要致力于对我省青年进行应有的指导。因此,我们希望得到所有关心保护缅甸的民族性的人的完全支持”。当时佛教青年会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佛教问题,诸如入寺仪式、婚丧嫁娶仪式、宗教供奉、良好的个人行为、为佛教学校提供经济上的资助等等。1908年协会创办《缅甸佛教徒》报,主要也是起宣传佛教的作用。到1911年协会成员巴佩和拉佩创办第一张全国性缅文报纸《太阳报》时,才提出缅甸民族主义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吴巴佩提出了要由缅甸人担任殖民政府中一些重要职务,如土地登记部、移民部的官员和副专员。这些职务过去几乎全部由英国人垄断。1915年,协会向殖民地政府请愿,要求鼓励缅甸人制盐。1916年,协会在“脱鞋问题”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协会成员、来自卑谬的青年律师吴登貌向佛教青年会的50个分会提出,外国人进入缅甸寺塔,必须尊重缅甸人的习惯,象缅甸人一样脱掉鞋子。这个建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同年,全缅佛教徒代表在仰光朱比利教堂召开大会,要求殖民地政府在法律上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脱鞋问题一时成为缅甸的热门话题,激起了缅甸人民的民族感情。

佛教青年会尽管在宗教、社会、经济等方面越来越鲜明地表达了它的民族主义倾向,但它毕竟只是一个人数不多的青年知识分子组织,在政治上极为软弱。协会一再表示,它忠于英国国王,感谢英国在缅甸的统治所带来的进步。协会大小会议所唱的会歌,就是“佛佑我主”,与基督教教会的“主佑我王”,不过是反映宗教信仰不同的一字之差。在1915年举行的佛教青年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协会领导人在讲话中仍表示忠诚于英国国王,感谢殖民地政府的恩赐。在1917年举行的佛教青年会毛淡棉会议上,协会主席仍然宣称,“我们来自各地的佛教青年会代表都是女王陛下的忠实的臣民。我们讲英语,享受一种特权,一种荣誉。我们是绅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佛教青年会领导人表示完全支持英国。

佛教青年会是缅甸第一个近代民族主义组织。尽管协会有着严重的局限性,在政治上尤为软弱,但是,它的活动却是近代缅甸民族主义运动的开端。协会荟萃了20世纪初缅甸知识分子的精英,致力于维护缅甸人民在宗教、教育、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应有权利,唤起了缅甸人民的民族觉醒,在组织上和思想上为20年代缅甸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7
外国资本的垄断地位
1918 ~ 1941

外国资本在缅甸的垄断地位和对缅甸经济的全面控制,是殖民地缅甸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在缅甸经济的每一个部门,无论是工业、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贸易业中,外国资本都占明显的统治地位。在农业中,借贷资本被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所控制。“甚至在首都仰光,也没有一家银行、保险公司、船舶公司、制造工厂和进出口公司是缅甸人所拥有或经营的”。但是,就外国资本的投资量来说,缅甸在当时东南亚地区并不占有突出的地位。1939年在缅甸的外国投资估计为2.25亿美元,仅有荷属东印度(印尼)22.64亿美元(1937年)的十分之一,也排在英属马来亚(4.35亿美元)、法属印支(3.84亿美元)、美属菲律宾(3.76亿美元)的后面,仅比还保持独立的泰国(1.24亿美元)高。

外国在缅甸最大的投资部门,是石油业,总投资量约1600万英镑。其次是金属、宝石矿开采,约1500万英镑。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投资属于第三位,约600万英镑。银行、贸易和制造业方面(不包括锯木业)的投资只居第四位,共550万英镑。柚木采伐和锯木方面的投资,不下350万英镑,居第五位。在种植业方面的投资最少,大约120万英镑,主要投资于橡胶园和茶园。全部外国资本合计为4720万英镑(相当于2.25亿美元)。在上述所有外国资本中,英国资本占90%。也就是说,缅甸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贸易业,基本上由英国独占。在农村,齐智人的高利贷资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达5亿卢比,相当4000万英镑。

外国资本在缅甸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占居统治地位,说明资本输出已经成为帝国主义进一步剥削缅甸人民和控制缅甸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缅甸经济的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了。外国资本在各个经济部门而不是在某些最重要部门占居绝对的优势地位,这是殖民地缅甸经济不同于其他有些殖民地国家如英属印度和独立国家(如泰国)的一个重要特点。外国资本的这种垄断地位,在经济上极大地压抑了缅甸民族工业的发展,并使得缅甸农业在30年代后逐步萎缩,从而加深了英帝国主义和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与广大缅甸人民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外国资本全面控制工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和商业的同时,缅甸农村的土地问题日趋严重。地主土地所有制到30年代后发展成为下缅甸的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占有大量的土地,成为这一时期缅甸农业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现象。

下缅甸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一开始就同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型的稻作业的发展,广大农民越来越深地陷入对市场经济的依赖之中。进入20世纪后,由于殖民地政府对农民剥削的加重,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高利贷的盘剥以及大米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下跌,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入不敷出,负债累累,最后被迫用土地抵押,从而使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地主、高利贷者手中。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得缅甸农产品价格大跌,广大农民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自耕农的破产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土地问题已成为当时殖民地缅甸社会中的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

自耕农丧失土地和农民状况恶化的原因包括:殖民地政府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工业用品价格上涨,米价下跌,高利贷剥削。

由于这几个方面的原因,缅甸特别是下缅甸农民丧失土地的速度,在进入20世纪以后一直在加快,而在30年代经济危机后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整个缅甸而言,地主所有制还只是处于开始形成的阶段。即使在下缅甸,“非耕作者”所占有的土地也不过18%。但此后地主所有制较快地发展起来。到1927年,下缅甸“非耕作者”占有的土地占27.5%,到1930年又增加到31%。在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之后,1936年下缅甸已有47.7%、上缅甸有14.2%的土地落入“非耕作者”手中。有的大地主占有数万英亩的土地,如兴实达吴妙和勃固吴盛温都占有3万英亩以上的土地。

实际上,地主占有的土地,要大大高于统计的数字。因为按殖民当局的统计,仅把当时农户和占有土地的户口简单地划分为“耕作者”和“非耕作者”。所谓“非耕作者”固然是指不从事农业劳动的地主,“耕作者”却并非都是自耕农,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主。有的学者早已指出,“耕作者”,这个名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许多拥有土地的缅甸人虽然在城里居住和工作,但在登记时仍然算作“耕作者”。“上缅甸的许多地主,即使将土地租给佃户,他们仍然是“耕作者”。估计1940年下缅甸地主占有的土地大约在60-80%。

缅甸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在籍的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所谓不在籍地主,就是不居住在农村而占有大片土地的地主。他们住在城市或城镇中,从事商业、高利贷和土地投机,以高利贷为主要手段,剥削农民,取得农民被迫抵押或出售的土地。这些不在籍地主中,哜智人高利贷者占了大多数。进入20世纪之后,缅甸农民丧失的土地,主要落入他们手中。从1915年到1937年,仅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就有将近260万英亩的土地落入高利贷者手中。从1930-1937年,如果说原来的非高利贷地主拥有的耕地总共增加了5%的话,那么,高利贷者拥有的土地增加了330%。高利贷资本和土地资本紧密地结合以及外国高利贷者占有大量土地,成为缅甸农业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仅据殖民地政府有关部门统计,到1937年,齐智人占有的土地共达244万英亩,为下缅甸全部耕地的四分之一,下缅甸地主占有土地的一半。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占有大量土地,又使得缅甸农村的阶级关系,具有民族矛盾的性质。齐智人被认为是“缅甸的第一号公敌”。

土地日益集中在地主、高利贷者手中的过程,就是剥夺农民小生产者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缅甸自耕农丧失土地,沦为佃农或农业工人。1921年,缅甸自耕农在农业人口中占一半,到1931年仅占31.2%。到30年代后期,在下缅甸一些县中自耕农在农业人口中的比例,已下降到20%以下。

缅甸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是依靠高利贷者建立起来的,高利贷资本与土地资本紧密地结合以及土地所有者不经营土地,对缅甸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年代以后,缅甸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使得土地问题日益严,农民状况日益恶化,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已,犯罪率急剧上升。1930-1932年,缅甸爱国者萨耶山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了下缅甸大部分农村地区,影响到上缅甸,直接危及殖民统治。

缅甸农村的剧烈变化和动荡的根源,主要就在于土地问题日益严重。殖民政权中的一些人从巩固他们的统治出发,不得不正视这一现实。但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高利贷者,又是殖民地政府在农村的统治基础和依靠力量。殖民主义者既想制止土地问题的继续恶化,稳定佃农以免危及他们的统治,又要保护地主、高利贷者的利益,求得他们的支持,就只能作一些点滴的、枝节的、而且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改良。1927年,殖民地立法会议中的有些成员曾提出《缅甸农业法案》,它的主要内容是:小佃农可租种30英亩的土地,租期7年。但是,地主高利贷者集团及其支持者在立法会议中占了多数席位,轻而易举地否决了这个法案。萨耶山起义后,殖民地政府中的一些官员迫于形势,不得不提出“重新审查农业立法问题”,同样遭到否决。1932年,殖民地政府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声称其目的是研究保护土地和农产品免于被强行购买的问题,但并没有提出过什么具体方案。1931年殖民地立法会议通过《农业贷款法案》,规定1931—1932年向农民提供460万卢比的低息贷款,贷息为6.25%。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决严重的高利贷问题。1936年虽然通过了《缅甸农民债务解决法》,但这个法案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实施。

1937年印缅分治后,缅甸人部长组成的殖民地政府也作了些努力,试图通过立法,缓解土地问题。殖民地政府在1937年设立了“农业土地委员会”,1938年颁布《租佃条例》(1939年正式成为法律),1939年通过《土地租让条例》,但这些条例实际上都没有起任何作用。缅甸根深蒂固的土地问题,已不是由殖民主义者控制的、代表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殖民地政府的立法所能解决得了的。

1941年,殖民地政府又通过《土地购买法》,规定由政府购买齐智人高利贷的土地和其他土地,然后再由殖民地政府卖给或出租给农民。同年通过日本入侵前的最后一个法案:《借贷条例》,规定了登记高利贷者、调查高利贷账目、把借贷利息限制在年息18%以内。但是,1942年1月日本入侵缅甸,这两个法案都没有付诸实施。缅甸严重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它作为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份遗产,到1948年留给了独立的缅甸。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8
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920 ~ 1931

在“佛教青年会”的第一个十年中,它所领导的活动仅局限于宗教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只是偶尔涉及到要求殖民地政府鼓励缅甸人制盐之类的经济问题。但是,20世纪初缅甸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促使缅甸人民的政治觉醒和缅甸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运动的兴起。

首先,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发展,对缅甸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有着不小的影响。1905年的日俄战争虽然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但一些缅甸人却从民族、种族的角度去看待日本在这次战争中的胜利,认为亚洲民族也可以打败欧洲列强。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给予缅甸先进分子更大的影响。缅甸杰出的僧侣爱国主义者吴欧德马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就有过直接的交往。旅缅华侨在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宣传与活动,也影响了缅甸人民。印度国大党领导的争取印度自治的斗争,在缅甸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其次,在缅甸国内,越来越多的受过近代教育的青年加入佛教青年会,其中一些人具有激进的政治意识,开始从政治上考虑缅甸的地位和缅甸人民的政治要求。这就使得这个组织的内部在酝酿着重大的变化。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1914-1918年间,英帝国主义把缅甸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缅甸人中组建了三队工兵、四个步兵营、一支来福枪队、两支劳工队和一些运输队,把他们派往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和欧洲等地,为英国人服役。这在客观上使得大批缅甸人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同时,在缅甸国内,英帝国主义放松了对缅甸民族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增强。战争使得米价下跌,工业用品价格上涨,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恶化,又加深了缅甸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因为这些因素使得佛教青年会所领导的活动,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急剧的变化,迅速发展成为有政治斗争意义的民族解放运动,并在1920年导致了“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建立。

佛教青年会在1917年召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转向从事政治活动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会议在少壮派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决定派代表团去印度见英国的印度事务大臣蒙塔古,提出在缅甸进行政治改革的要求。大会要求殖民地政府制定出防止土地落入外国人手中的法律,并通过决议,要求取消不是由选民产生、不代表民意的三位缅甸人的立法会议委员资格,并对铁路上设立专门为欧洲人服务的车厢的做法表示抗议。这些要求的提出,表明佛教青年会已由一个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超政治”的宗教和文化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性组织。

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却无视佛教青年会“五大”提出的政治要求,低估了缅甸人民的政治觉悟,认为缅甸“一切都平静”。英印殖民地政府1917年8月在被迫向印度人民作出战争结束后将逐步在印度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许诺时,却只字不提缅甸。1917年底英国议会代表团到印度巡视,也不去缅甸。1918年英国议会提出在印度进行改革的方案,即《蒙塔古一蔡姆斯福特报告》则公然把缅甸排除于殖民地行政改革之外,并声称其理由是“缅甸不是印度,它的人民是另一个种族,处于另一个政治发展阶段,它的问题和印度完全不同”。因此,“缅甸的政治发展问题,要留待将来另作考虑”。1919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印度政府组织法》,正式把缅甸排除在殖民地行政改革之外。

英帝国主义在1918年抛出了“克拉克多计划”,作为对佛教青年会代表团所提出的要求的答复。这个计划是由1918年出任缅甸省督的英国官员克拉克多亲自炮制的。“克拉克多计划”借口缅甸缺乏自治政府的经验和缅甸人普遍缺乏较高的教育方面的训练,顽固地反对把在印度进行的改革扩大到缅甸,规定在缅甸的行政改革中不进行直接选举,选民有许多财产和社会地位上的规定,实际上主要由殖民地政府基层官员和村长充任。

佛教青年会在少壮派首领的领导下,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克拉克多计划”。1919年5月,协会在仰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大会,号召缅甸人民拒绝“克拉克多计划”。会后,协会派出由吴巴佩、吴布和吴登貌等人组成的代表团,直接前往英国伦敦,要求把在印度进行的改革扩大到缅甸。1919年8月,佛教青年会和新成立的“争取缅甸改革同盟”在仰光召开大会,讨论缅甸的改革,谴责“克拉克多计划”,强调缅甸人民和印度人民之间长期的在政治上的联系,要求在缅甸实行在英属印度的主要省份进行的改革。

赴伦敦的佛教青年会代表团在英国八个月,却没有取得任何直接的结果。英帝国主义的顽固态度激怒了缅甸人民。在缅甸国内,反英情绪日趋高涨,越来越多的居民阶层卷入了政治斗争。僧侣在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的杰出领袖,是1918年回国的吴欧德马高僧。这位高僧曾到过印度、日本等地,与印度国大党一些领导人有密切的交往。1910年在日本结识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两人曾就推翻清王朝和驱逐英国殖民主义者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吴欧德马一回到缅甸,就积极支持佛教青年会中的激进派,并亲自建立了佛教僧侣的政治组织—僧伽团体总会。正如宗教问题(脱鞋进寺塔问题)成为第一个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问题,佛教领导人吴欧德马成为第一个在缅甸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巨大威信的民族主义领导人。广大僧侣参加到反英政治斗争中去,又带动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甚至一些农村地主,这就使得反英斗争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佛教青年会这样一个主要由青年知识分子参加的组织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政治斗争的需要了。

1920年9月,在缅甸中部卑谬举行的全缅佛教青年会年会上,代表们决定把佛教青年会改名为“缅甸人民团体总会”。佛教青年会的少壮派领袖吴漆莱和吴巴佩分别当选为总会的正副主席。总会的总部设在仰光,全国各地设分部。

正当缅甸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之时,缅甸的大中学生卷入到反英斗争的浪潮中来,表现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特有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成为缅甸人民反帝斗争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1920年,仰光大学学生发起的大学生抵制运动,是近代缅甸学生运动的开端。它迅速发展为一个全国性的爱国主义运动。仰光大学学生抵制运动的导火线,是殖民地政府在1920年8月通过的《仰光大学条例》。1920年8月以前,缅甸没有自己的大学,只有政府开设的仰光学院和私立的贾德逊学院,培养学生报考国外的大学。1920年,缅甸立法会议通过决议,把仰光学院和贾德逊学院合并为仰光大学,并在同年8月颁布了《1920年仰光大学条例》。条例中的许多规定,都不利于缅甸青年进入大学。如条例规定仰光大学为一所寄宿生大学(这样必然增加学生的费用),入学的学生必须掌握流利的英语,否则须经过一年补习(不利于以缅语为母语的学生进入大学),取得学位需要至少三年(缅甸学生感到太长)等。大学委员会成员由政府高级官员担任,更激起学生的不满。

《1920年仰光大学条例》的这些规定,伤害了缅甸学生的民族感情和切身利益,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反对。1920年12月3日,一些有爱国思想的仰光大学学生在著名的瑞大光宝塔开会,决定采取行动,反对殖民主义性质的《仰光大学条例》。次日,以吴巴宇为主席的抵制《1920年仰光大学条例》委员会宣告成立。12月8日,抵制委员会发表《告缅甸人民书》。《告缅甸人民书》是缅甸近代史上第一份具有明确的反帝主张的爱国主义文件,它从政治高度分析了《仰光大学条例》,揭露它“不过是政府炮制的束缚(缅甸)这个民族的工具”。《告缅甸人民书》称大学生是“人民的核心”,表示学生要“坚决粉碎这个《条例》”,指出“只有缅甸青年的自傲、坚定的立场,以及缅甸人民全心全意的合作,才能拯救这个民族”。《告缅甸人民书》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指出缅甸人民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国民学校,“在那里,在(缅甸)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儿女就可以得到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同日发表的《仰光大学抵制大学条例鼓动口号》也尖锐地指出,“现在的这个条例只会毁坏大学教育,恶化这个民族及其民族自尊的一般状况”

1920年12月17日,抵制委员会向缅甸省督递交了请愿书,要求取消寄宿制度和把流利的英语作为入学条件的规定,缩短取得学位的时间,并重新考虑校务委员会的人选。学生们在他们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开始了罢课斗争。罢课浪潮迅速波及到整个缅甸,政府办的学校陷于瘫痪。同时大学生和一些社会人士开始创办“国民学校”。1920年12月20日,在仰光建立了第一所国民高等学校。此后,国民学校在曼德勒、勃固、仁安羌等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国民学校中主要开设缅语、文学和历史课。有些国民学校宣传发展缅甸传统的手工业.拒绝使用舶来商品,展开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缅甸大学生发起的抵制《1920年仰光大学条例》和开展国民教育的运动,得到了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一些领导人和广大市民的支持,在全国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仰光大学当局后来也不得不作了某些让步,到1922年允许走读生入仰光大学。

1920年的缅甸学生运动表明,在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都很弱小的殖民地缅甸,大中学生是缅甸民族解放运动中一支很有能量的生力军。这次运动极大地唤起缅甸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缅甸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次运动也是缅甸学生第一次卷入政治斗争中,为后来缅甸学生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作了首次演习。同时,这次运动也反映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参加运动的学生的主要的思想倾向,即使在国民教育运动中,首先强调的是民族和传统,而不是科学和民主。这种情况,是很不同于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的。在完全殖民地化的缅甸,缅甸民族完全丧失了政治、经济地位,许多爱国的知识分子主要考虑的是恢复缅甸人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主人地位。这一特点不仅对缅甸民族解放斗争,而且对独立后缅甸的发展道路,都有深刻的影响。

随着工人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是不可避免的。缅甸工人阶级尽管有着种种弱点,但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已有了一支不下10万人的队伍,而且较为集中在碾米业、运输业和矿业等部门工人的利益毫无保障,劳动条件恶劣,实际工资下降,迫使工人自发地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印度工人和在缅甸的外国工人的经济斗争,也给予缅甸工人阶级以直接的影响和启示。1916年,“缅甸石油公司’’所雇佣的美国钻工罢工,就曾影响了油田的缅甸籍工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组织的缅甸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早期缅甸工人运动还只是经济性质的斗争。1918年8月,仰光的印度籍码头工人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罢工,要求增加一倍工资。罢工使得仰光港陷于瘫痪,迫使资本家给码头工人增加25%的工资。1919年,仁安羌缅甸石油公司的缅籍工人和职员举行历史上首次由缅甸籍工人参加的大规模的罢工。

20年代初,缅甸频频发生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斗争。1920年5月,仰光的印度籍码头工人为了反对港务局的专横和包工头的盘剥,举行罢工。罢工虽然得到印度籍人力车夫的支持,却以失败而告终。同年12月,沙帘炼油厂8000工人罢工,一直持续到1920年4月。殖民地政府不得不出面调解,使资方被迫同意增加10%的工资。

缅甸工人在为争取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斗争中,产生了在更大范围内联合起来的愿望。1920年,在缅甸的印度籍工人成立“缅甸工人协会”,有会员7000多人,但是,“协会”的领导权却被资本家篡夺。1921年,仁安羌的缅甸籍工人和印度籍工人一起,秘密成立了缅甸工人联合会。1923年,缅甸工人联合会领导了有4000多人参加的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给予居住房屋。这次罢工遭到失败,工会领袖吴妙纽、吴巴提被开除,并被驱逐出油田。

在整个20年代,缅甸工人的罢工斗争时有发生,有些规模也不小,但始终没有超出经济斗争的范围。较大规模的几次斗争是:1925年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3000多名工人罢工;1926年仁安羌油田2000多名工人罢工,坚持了45天。并焚烧了一些油井,资方被迫作出让步,同意缅甸籍工人每年有10天参加佛教节日活动而不扣工资。

早在1916-1918年,上下缅甸的农民,就自发地起来较为广泛地开展了拒交“户口税”和“人头税”的斗争,使得殖民地政府难以在许多村寨征收到原定数额的税款。1920年“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建立,使得各地的农民有了全国性的领导机构。自发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抗税斗争,逐渐转化为有组织的斗争。1921-1922年,“总会”在各地农村建立了许多“温达努协会”(意即“民族协会”)。“温达努协会”的公开活动是组织农民反对官员贪污、禁止饮酒和防偷防盗。但是,不少“温达努”协会违背“总会”温和的领袖们的意图,组织农民进行抗税斗争,抵制殖民地法院和乡村政权。有组织的农民斗争,使得殖民政权感到惊惶不安。

还有些农民,采取了更为激烈的手段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他们成立了各种秘密团体,如“不合作协会”等,袭击和杀死那些死心塌地为殖民政权效劳的村长,毁坏庄稼,杀死牲畜。他们的斗争,显示出一部分农民在毫无出路的情况下用暴力进行反抗的倾向。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9
“印缅分治”计划
1931 ~ 1941

面临不断高涨的缅甸民族主义运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如何维护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成为20年代到30年代英国对缅政策中的主要问题。而当时在缅甸的英国资产阶级集团,也已经成为一支很大的力量口他们越来越担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对缅甸的影响,要求与英国统治集团进行直接的政治经济联系,而不再通过英属印度政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条件下,英国政府提出了“印缅分治”的计划。

1927年,英国统治集团任命约翰.西蒙为首的印度宪法委员会研究印缅分治问题,它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箭三雕:一是满足在缅甸的英国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二是通过分治,继续对缅甸和印度进行有效的殖民统治,三是转移缅甸人民政治斗争的目标。1929年3月,西蒙委员会到达缅甸,在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之后,于1930年5月发表备忘录,主张印缅尽快实行分治,1930年8月11日,缅甸立法会议通过赞成分治的决议。同年12月爆发的萨耶山起义,促使英国殖民主义者考虑加快实行印缅分治,企图以给缅甸所谓的“分治”,进一步争取缅甸地主资产阶级上层的支持和合作,缓和缅甸人民的反英情绪,削弱反英斗争的力量。

1931年11月到1932年1月,缅甸圆桌会议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24名缅甸代表,全部是缅甸资产阶级、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大多数代表从民族主义而不是从反帝政治斗争的立场出发,同意按英国提出的方案,实行印缅分治。按这一方案,分治后缅甸的军事、国防、外交、财政等大权,仍掌握在英帝国主义手中,由伦敦任命的缅甸总督掌管。以民族党领袖、立法会议成员吴已佩为首的缅甸一部分社会上层人士组成了“分治派”,走上了进一步与英帝国主义合作的道路。但是,吴巴佩在缅甸圆桌会议上的发言,仍然表达了缅甸社会上层同样也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1931年4月,印度国大党卡拉奇代表大会作出决议,明确承认“缅甸有权”在任何时候同印度分离。在1932年11月举行的缅甸立法会议选举中,反分治派获得了529127张选票,而分治派仅获得293024张选票,前者在立法会议中获得44席,后者仅获得29席。

“缅甸人民团体总会”所领导的运动,到30年代初就已经不可避免地衰落,到30年代中就销声匿迹了反分治派的另一个重要派别巴莫派,不久也走上了同英国殖民主义者合作的道路。巴莫生于1890年,父亲是锡袍王的官员。他青年时期就读于仰光圣.保罗、中学,成为基督教徒。1913年在仰光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17年获得加尔各答大学的硕士学位,1922—1923年就读于剑桥大学,1924年在法国博尔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他出庭为萨耶山辩护,更是声名大振。1932年成为立法会议议员后,也走上与殖民主义者合作的道路,1934年出任教育部长。“反分治派”领袖与分治派的领导人实际上已同流合污。“反分治派”领袖们在追逐利禄方面,较之于分治派的首领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到30年代中期,缅甸人民对无论是“反分治派”还是分治派的领袖们,都已感到完全失望。

萨耶山起义失败后,僧侣们的影响也一蹶不振。面临新的复杂的政治变化局面,僧侣们在纲领、策略和组织上,都提不出能够适应形势发展和群众要求的新东西。他们在缅甸民族解放运动中不可避免地丧失了领导作用。1935年后,一度有“缅甸的甘地”之称的吴欧德马,也携手与吴巴佩合作,加入了由右派拼凑成的亲英同盟“五花联盟’’。

至此,英国的“印缅分治”计划在缅甸已没有什么大的障碍。1935年8月,英国议会批准《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规定从1937年4月1日起,缅甸与印度分治,成为英国直接的殖民地,由英王通过由他任命的总督,直接地进行统治并取消了二元制。在经济方面,英国在1935年作出特别决定,规定分治后的缅甸必须向英印当局偿还5.07亿卢比的“债款”,分45年还清,其中铁路债务就高3.35亿卢比。

根据《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1936年在缅甸进行了殖民地议会选举。各个地主资产阶级政党闹哄哄地争夺议席,竭尽了互相勾结、攻讦和背叛之能事。最后,“五花联盟’’获得最多的议席。但是,吴巴佩由于得不到其他政党的支持,无法组阁。巴莫乘机四出活动,许诺由他出面组阁,即给支持他的党派领袖以部长的职位。他得到了多数议员的支持,爬上了殖民地首任总理的座位。1937年4月1日,巴莫内阁正式就职,缅印正式分治。同一天,一些缅甸爱国青年在殖民地最高法院门前焚毁了一面英国国旗和一部《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以示抗议。

缅甸反帝民族解放运动的客观基础,比过去更为雄厚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一支新的、能够积极地发动、推动它的领导力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以大学生为主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革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核心。自从1920年仰光大学建立后,缅甸接受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不断增多,形成了一个人数较多的知识分子阶层,已经能够在社会上发挥较大的作用。“我缅人协会”集中了积极从事政治活动的缅甸爱国知识分子和革命知识分子,荟集着他们中的精英。

“协会”在1930年成立时,参加者并不多,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我缅人协会”以“德钦”互称,表示他们要做缅甸未来的主人。协会因此也被称为“德钦党’’。

“我缅人协会”前期的主要领导人,是德钦巴盛、德钦巴东、德钦吞欧、德钦哥都迈和德钦礼貌。巴盛、巴东和吞欧是“协会”的创始人,但他们在思想上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希望通过少数有力人物的活动,来实现缅甸的独立。因此,可以说他们是信奉尼采哲学的缅甸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哥都迈是缅甸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作家,珍爱缅甸民族文化,是本土气息较为浓厚的缅甸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在1934年加入“协会”。德钦礼貌则更多地受到近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在1934年曾去印度,见到一些国大党党员和印度共产党党员,接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三种具有不同思想倾向的领导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协会”内的三类知识分子成员,而维系他们的纽带,是热爱缅甸、反对英国压迫的共同立场。“他们的民族感非带强烈,热爱缅甸的遗产,希望提高缅甸的尊严。(他们)起初并没有带上任何政治色彩,仅仅处于读书、学习、幻想、探索的启蒙阶段。他们羡慕印度国大党运动,进而仿效甘地、尼赫鲁、苏巴·钱德拉穆等人的领导。同时也很羡慕令人神往的东方旭日一样的日本,曾经战胜欧洲大俄帝国的日本。”

“我缅人协会”前期的活动,主要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协会”的主要活动城市是仰光,但在仁安羌、乔(油田)、勃生、毛淡棉、直通、勃固等城市也建立了支部。“协会”的成员大多数是青年知识分子,与下层群众还缺乏联系。但是,萨耶山起义使“协会”的一些成员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1933年以后,“协会”的一些成员开始“走到人民中去”,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宣传。1934年,“协会”在仁安羌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邀请了吴素登参加并主持会议。由于殖民当局的干预和禁止,会议未能讨论原来拟定的几个议题:赞扬萨耶山起义的革命精神,为仍然囚禁在狱中的起义者的健康祈祷。但是,会议通过了加强与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联系的决议。会议选举德钦巴盛为“我缅人协会”主席,德钦礼貌当选为副主席。会后不久,德钦巴盛、昂丹等人因为在毛淡棉发表反英演说而被捕,敏养“我缅人协会”分部也受到警察的搜查。

1931年成立的“缅甸青年联盟”也带有政治色彩。它的目的是实现缅甸青年的统一,改善缅甸的经济状况,用演讲、辩论和小册子启发人民。它还提倡使用国货。

1935年3月30日到4月1日,“缅甸青年联盟”与“我缅人协会”一起召开会议,决定合并为“我缅人协会”。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高度评价萨耶山起义,指出它是一次唤起民众的运动,表示赞成萨耶山起义提出的目标,要求释放还被囚禁在狱中的起义者。但直到1935年,“协会”成员的共同信条,还是“缅甸是我们的国家,缅语是我们的语言。让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尊重自己的语言”。“协会”的活动也没有超出下述范围,即“号召抵制英国货,使国家缅甸化,用缅语进行义务教育,建立一支国民军”。

在领导成分方面,继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德钦礼貌于1935年当选为协会的主席后,仰光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德钦登佩在1935-1936年进入“协会”领导集团,20年代初期学生运动的领袖、曾在法庭上为萨耶山起义辩护的德钦妙,也于1936年成为“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36年仰光大学学生大罢课后,学生中的一些精英参加了“我缅人协会”,有的进入了领导集团。他们中最有影响的是昂山和吴努。吴努在20年代初曾想成为“缅甸的肖伯纳”。

“协会”的一些成员同印度共产党建立了联系。1938年和1939年间,印度共产党曾派孟加拉地区党组织的成员到缅甸,帮助缅甸共产党的建党工作。1939年8月19日,仰光的两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其中一个是缅甸人小组,另一个是印度人小组,合并为一个组织,成立了缅甸共产党。德钦昂山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德钦梭负责群众工作,哥索尔(德钦巴丁)负责秘密工作和组织工作,德钦巴欣负责学生工作,德钦拉佩担任司库。

在“我缅人协会”的领导下,缅甸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全面高涨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有着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在观观方面,后期的“我缅人协会”提供了缅甸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所需要的领导力量。“协会”用新的思想和理论思考缅甸民族的前途,明确地提出了反对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主张,它的左翼成员深入到工人和农民中去,发动了缅甸社会主要的革命力量工农群众,从而把缅甸民族解放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1937年4月到5月,缅甸就出现了58个俱乐部和社会团体,其中18个带有政治色彩,10个是“协会”的支部。而在1938年上半年涌现出了230个社会组织.其中有160个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不少组织同“协会”有联系。

1938年是缅甸近代史上动荡的一年。这一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反英群众运动,缅甸人民称之为“1300年(1938年是缅历1300年)运动”。

1938年1月1日,下缅甸的骠镇2000农民和农业工人在国民中学集会,通过了要求延期征收地租和人头税的决议,会后他们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上街举行示威游行。此举揭开了“1300年运动”的序幕。

一周之后,仁安羌油田和乔油田工人在“我缅人协会”主席德钦礼貌的领导下,举行罢工,有大约5000石油工人参加了罢工。以德钦妙和吴巴顿为首的罢工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改善住房条件,每年有53天的节假日,油田归缅甸人。英国资本家拒绝同罢工委员会谈判,资方代表认为油田存在着“极端主义的政治组织”,罢工是由“协会”发动的,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制造社会动乱”。于是,罢工迅速扩大,到1月已有1万多工人参加。

仁安羌油田工人罢工,迫使厂方求助于殖民当局。2月下旬,当局派军队进入油田,禁止未经许可的集会、游行,逮捕罢工纠察队伍。油田工人坚持罢工,有组织的工人与殖民当局支持的资方在油田相峙,气氛紧张。6月28日,当局逮捕了德钦礼貌。6月下旬,缅甸石油公司沙帘炼油厂工人开始罢工,全厂4200名工人中约有一半人卷入了罢工斗争。在“协会”的领导下,沙帘炼油厂缅、印两族工人加强团结,越来越多的印度籍工人参加到罢工中来,到7月初罢工队伍已扩大到3000人。罢工领导人德钦桑维拉向罢工工人发表演说,“你们印度人不再是在缅甸的印度人。这里(缅甸)就是你们的家”。

石油工人的罢工,在缅甸燃起了反帝斗争的火焰,吸引了广大居民阶层参加到“1300年运动”中来。“造反、打倒帝国主义势力”的战斗呼声汇入志愿人员的音乐。过分热情的庞纪(僧侣),到处谈论起义和暴力行动。仰光的高级中学的学生们在学生会的领导下,“手持火炬,高呼革命口号”。

“1300年运动”在1938年底进入高潮。仁安羌油田的工人在坚持了11个月的罢工后,组织了一支1000多人的队伍,开始步行600多公里,向仰光进军。沿途居民聚集在路边,支持石油工人。“协会”领导人巴欣、巴瑞等,专程从仰光北上,迎接南下的工人队伍。他们在12月11日到达马圭,发表演说,支持工人正义的行动,谴责殖民当局阻挠工人队伍南下。巴钦等因此被捕。消息传出,仰光大学学生于12月17日在瑞大光宝塔前举行抗议集会。1939年1月,石油工人进军队伍冲破层层阻挠,到达仰光。工人们手持“协会”的绣有镰刀和铁锤的旗帜,受到仰光居民的欢迎,1000多名农民加入游行行列。油田工人的要求虽然遭到当局的拒绝,但他们的行动对反英斗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39年2月,缅甸故都曼德勒数千人举行反英示威游行,军警开枪镇压,打死17人,其中有7名僧侣。殖民当局的血腥屠杀,在缅甸激起了抗议的风暴,示威游行遍及各地。工人开始了缅甸历史上第一次总罢工,仰光全城一片死寂。在群众斗争的沉重打击下,巴莫内阁于1939年2月垮台。

在“1300年运动”中,以工人阶级和农民为主体的缅甸人民,在“我缅人协会”的领导下,第一次汇成一股反对帝国主义的巨流。但是,也暴露出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和组织上都还不成熟,农民还没有自己的组织。民族解放运动还缺乏全国范围内的真正有组织的团结。“我缅人协会”也还没有较为全面的明确的纲领等弱点。

进入1939年以后,“我缅人协会”加强了对工人、农民的组织工作。1939年3月,“协会’’召开全国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全缅中央工会组织,由德钦礼貌、德钦梭、德钦巴廷和觉盛等人负责筹备工作。6月16日,德钦丹东当选为“协会”的劳工书记。7月,“协会”又召开了全国范围的工作会议,在促进印、缅工人的团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协会在民中积极开展工作。1939年5月14日,“协会”召开全缅农民组织会议,成立全缅农民组织,德钦妙当选为主席。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缅甸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自然被英国拉入参战一方。“协会”工作委员会在9月9日发表声明,表明了“永远谴责法西斯主义”的正确的原则立场,同时反对英国独自决定缅甸参战。9月底,“协会”制定了统一战线纲领,与缅甸国内别的反英组织联合建立“缅甸自由联盟”。昂山担任联盟总书记,曾出任殖民地政府总理的巴莫当上了主席。此时他已转到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立场上,在缅甸社会影响仍然颇大。

“联盟”要求英国承认缅甸的独立权,召开制宪会议并立即将总督拥有的权力移交内阁。但是,英帝国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殖民帝国主义”。殖民地对于英国垄断资本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当然不肯放弃在缅甸的统治权。因此,英帝国主义拒绝了“联盟”的要求。

“协会”加入缅甸自由联盟后,还保持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继续领导工农运动。1940年1月在东吁举行了全缅农民组织第二届年会,“协会”工作委员会的几乎全部成员都参加了。年会通过了废除高利贷、降低土地税和地租等十二项决议。德钦妙再次当选为全缅农民组织主席。1月底又在“协会”总部举行了全缅工人阶级百人代表会议,成立了以德钦礼貌为主席的“全缅工会大会”委员会,德钦巴廷任总书记。代表大会宣布其最终目的是在缅甸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40年春,“协会”发表宣言,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主张。

1940年4月19日,德钦努(吴努)、德钦梭、德钦拉佩、德钦巴丁、觉盛在全缅工会大会总部计划发动五·一示威游行,用缅、印、中三种文字印了10000份《五.一宣言》。

在德钦梭等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德钦丹东在全力从事农民运动。1940年6月2日,德钦丹东著文指出:“今日缅甸孕育着农业危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不断地增加,土地转入非生产者,手中不可控制,农村债务增多,农业生产水平低,以及战争对经济影响,所有这些造成了农民再也不能忍受的条件。他们现在组织起来,争取能保证他们的经济权利和政治独立。因此,缅甸农民已成为一股政治力量,在即将来临的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勇敢地发挥历史作用”。

但是,“协会”的中心活动是争取缅甸独立。在“协会”的领导下,1940年初的几个月中,游行示威席卷全缅,示威者高呼“给予缅甸完全独立”。5月10日,“协会”在礁拉瓦底召开会议,当时协会成员已达10-20万人。会议的决议明确地提出,如果英国政府作出战后给予缅甸独立的保证,“协会”在战时就同它合作。否则,就开始公民不服从运动。会议通过了吴努提出的“开展不服从运动,作为与战争措施不合作的下一个步骤”的建议。6月,“缅甸自由同盟”通过了同样内容的决议。从6月到8月,在缅甸的许多地区举行了反英群众大会和示威游行。英帝国主义断然采取镇压措施,大规模地逮捕“协会”的领导人。德钦礼貌、德钦丹东、德钦努、德钦梭、德钦妙等重要领导人相继入狱后昂山遭到通缉。

在英帝国主义与缅甸民族矛盾更加尖锐的情况下,一些没有被捕的“协会“领导人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幻想利用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实现缅甸的独立。“协会”的总书记昂山认为,“谁出来反对我们的敌人,谁就是我们的朋友”。并且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日本人来了,缅甸人要同他们谈判,并宣布独立。1939年成立的、由“协会”一些成员参加的“人民革命党”也主张“联日抗英”。

但是,德钦巴欣和德钦登佩等“协会”领导人仍然反对与日本人合作。在政治思想上,他们与昂山的分歧日见加深。昂山认为在取得民族主义的目标之前,科学社会主义不过是纯粹的幻想。德钦巴欣、德钦梭和登佩等人,都不同意昂山的看法。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亲日情绪在“协会”的许多成员中滋长。

1940年8月,昂山带着缅甸共产党的介绍信前往中国,但日本特务机关早已密切注意其行踪。昂山在厦门被日本特务机关软禁后,决定与日本合作。1941年3月,他从日本秘密回到缅甸,召集人民革命党领袖觉迎、巴瑞等开会,商量“联日反英”事宜,十天后率“三十志士”前往日本,后来在中国海南岛接受军事训练。以人民革命党为代表的缅甸民族主义者作出了错误的政治选择,走上了与日本帝国主义者合作的道路,尽管双方在这一“合作”中各有其目的。

从1937年4月印缅分治到1942年初,殖民地缅甸经历了三届由缅甸人担任总理的政府。三个先后担任总理的是巴莫、吴布和吴素,他们在上台前无不口口声声地称自己为缅甸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把自己打扮成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英雄,但他们一登上总理的“宝座”,又无不充当英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镇压本国同胞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而到他们一下台或一失势时,又要打起民族主义的旗帜,以争取本国人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缅甸近代史上一个颇为引入注目的现象,它充分反映了缅甸地主资产阶级上层代表人物的软弱性、怯懦性和多变性。

殖民地缅甸的第一任总理,是巴莫。他是缅甸盂族人。在缅甸还很少有人象他那样,得到过那么多的外国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有印度的、英国的和法国的,也很少有人象他那样,复一杂多变。他在1931年为萨耶山的辩护律师,1933年是“反分治派”的主要领导人,但1934年又参加殖民地政府,担任教育部长。1936年大选前,他却又成为“穷人党”创建人,提出减租减税、选举产生村长、给农民更多的信贷、实行义务教育、进行农村建设等竞选目标。尽管他领导的派别在大选中不过获得16个席位,他却通过大耍手腕,在1937年出任殖民地政府总理。

巴莫内阁的成员,包括了缅甸主要的地主资产阶级派别的代表。工商部长登貌是巴莫的谋士和亲密合作者。土地和税收部长吴布在“五花联盟”中地位仅次于吴巴佩。内务部长吴漂登是吴漆莱派的重要人物。农村部长苏佩达是有影响的克伦人。财政部长昂觉是阿拉干人领袖。部长的薪水每年是2500卢比,1938年4月又改为每月250卢比,此外还有车贴、会议费等补助。当时缅甸石油工人的月工资仅13卢比。

1937年5月,巴莫飞往伦敦参加英国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和此后的帝国会议。他尝到了一个殖民地“总理”在宗主国的滋味。巴莫在会上几乎无事可干。他参加了开幕式、闭幕式和一些讨论贸易问题的会议,但被排除于主要会议之外,甚至不能读到有关国防和外交方面的文件。他在会上的讲话稿,要经英国国务秘书审阅。帝国会议使在国内盛气凌人的巴莫,受到了一次不小的凌辱。但巴莫吞下了这个苦果。

巴莫政府时期,缅甸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巴莫政府充当了英帝国主义镇压缅甸人民的工具。1938年1月石油工人罢工爆发后,巴莫和登貌亲自出马,到仁安羌油田,要工人停止罢工。同年4月,警方禁止“我缅人协会”在当地活动,解雇工人1850人。巴莫政府由于镇压工人罢工,完全丧失了人心。

油田工人罢工还没有平息,1938年7月至8月,仰光又发生印度人和缅甸人之间的大规模冲突。这次冲突的导火线是缅甸穆斯林貌瑞皮的一本反佛教的小册子,但冲突反映了缅甸人和印度人在经济、宗教和民族上的矛盾。巴莫政府未能及时制止冲突的扩大和蔓延。在两个月的冲突中,有192个印度人被打死,878个印度人被打伤,也有一些缅甸人在冲突中丧生,伤亡总数达1084人。这是缅甸前所未有的悲剧性的缅印民族间的冲突。

巴莫政府对人民反英斗争的镇压和印缅人冲突造成的流血事件,在缅甸引起了普遍的不满。政客吴素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努力推倒巴莫,取而代之。吴素生于1900年,是富有的地主之子,曾入加尔各答大学读书,但没有获得学位,1931年声称支持萨耶山,甚至自称为“咖咙素”以沽名钓誉,1938年2月成为《太阳报》主编,同年建立“爱国党”。他得到缅甸最大的地主兴实达吴妙和勃固吴盛温的支持。1938年8月,吴素对巴莫内阁的不信任案以61:66的微弱少数被击败10吴素以更激进的面目四出活动,争取工人和“我缅人协会”的支持,发起“公民不服从运动’’。

1939年1月,反对英帝国主义和巴莫傀儡政府的浪潮席卷了全缅甸。1月19日晚上,有人向巴莫的汽车扔了一颗炸弹。英缅总督认为巴莫“已经是和平的一个障碍”,决定换马。2月16日,殖民地议会以70:17通过了对巴莫的不信任案。“五花联盟”的吴布接任总理,拉拢吴素及其爱国党。吴素摇身一变,成为殖民地政府的农业部长。吴布政府继续镇压“我缅人协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还下令禁止三十种左翼书刊的流传。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缅甸也被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围绕着缅甸是否参战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参战,在缅甸又掀起了阵阵政治风浪。下台总理巴莫又以一个民族主义者的面目出现,于1939年10月成为“缅甸自由集团”的领导人。“自由集团”这一名称仿效了印度著名的反英民族主义者昌德拉.鲍斯的“前进集团”。“自由集团”要求英国承认缅甸的独立权,为召开制宪会议作准备,把总督置于内阁的监督之下。1940年1月,野心勃勃而善于趋时投机的吴素,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并指责英国邀请了印度代表却不邀请缅甸代表去伦敦参加政治谈判,是对缅甸的歧视。1940年2月23日,殖民地议会通过的决议,也弥漫着民族主义的情绪。决议说:“英国政府未经得到缅甸人民的同意,就使缅甸参加大不列颠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它又完全无视缅甸人的意见,通过法律,采取措施,限制缅甸政府的权力和活动。……本议会认为,政府应向英国政府转达:本着与目前这场战事所宣称的目的一致的精神,为了保证取得缅甸人民的合作,亟需把民主的原则直接用于缅甸。缅甸的政策由本国人民指导,承认缅甸的独立,制定自己的宪法”。

吴布政府已陷于极为尴尬的处境。但是,它的地位决定了它只能秉承英国主子的旨意,镇压国内人民的反英斗争,弄得声名狼藉。1940年9月,吴巴佩在殖民地议会提出对吴布政府的不信任案,吴素突然退出政府,加入反对派。9月7日,吴布政府倒台,英国总督任命吴素组织新政府。

吴素一当上殖民地政府总理,就改变了过去的调子,他放弃了给予缅甸独立的要求,主张通过合法的程序,取得英帝国内的自治领的地位。他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镇压“我缅人协会”和他的政敌,甚至对吴巴佩这样的有声望的保守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放过。他还下令禁止除了他的《太阳报》之外的所有报刊,禁止40多种书刊。同时为了争取人心特别是争取佛教僧侣的支持,他又采取了一些民族主义的政策,提出建立巴利文教育制度,成立佛教大学,实现文职部门官员、职员的缅甸化,由缅甸人来接管政府部门。

1941年10月,吴素到达伦敦,向丘吉尔提出缅甸地位问题,丘吉尔毫不客气地教训道,“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关系到我们生存的斗争,现在还不是谈(缅甸的)宪法问题之类的事情的时候。关于缅甸的地位问题,只有到战后才能解决”。

吴素对英国主子深感失望,决心改换门庭,另投新主。他从英国返回缅甸的途中,于1941年12月29日到达里斯本,与日本驻葡萄牙大使拉上关系,进行密谈,同意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建立“自由缅甸政府”。1942年1月7日,丘吉尔收到美国海军部提供的秘密情报,下令逮捕吴素。1月12日,吴素在巴勒斯坦的泰巴列被英军拘禁,随后被送到英属乌干达(一直被拘留到1945年)。1942年1月17日,英国战时内阁发表公告说:

“从有关吴素访问英国后的活动的报告中获悉,自从对日战争爆发后,他一直同日本当局接触。吴素本人已承认,这是事实。女王陛下的政府因此被迫拘留他,让他回缅甸是不可能的。”

英国政府的这份公告1942年1月19日在缅甸公布后,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缅甸人民对反复无常的政客吴素早已不感兴趣。继吴素出任殖民地政府总理的是右翼政客吴波达,他不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总督根据《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第139条,已经独揽行政上和立法上的一切大权。日本侵略缅甸的战争,在1941年12月11日就已经开始。到1942年1月,5万日军大举入侵缅甸。缅甸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09
二战时期
1942 ~ 1948

英缅战争结束后,1942年日本就策划侵略缅甸。一开始是同日本侵略中国联系在一起的。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妄想在三个月攻占中国,但遭到英勇抗击。日本认为中国政府的反抗是因为通过东南亚陆上交通得到西方的支持。为了 摆脱在中国的困境,也为了掠夺东南亚的资源。日本进行长期的侵略战争。日本进攻缅甸对于其自身来说也有着很多意义,比如孤立中国,以及作为入侵印度的基地 等。当时英国由于自身受到法西斯同盟德国攻击,自顾不暇,无力在缅甸投入很多力量以进行有效防备和抵抗日本的进攻。1942年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 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

从1941年12月日军入侵缅甸,到1945年5月缅甸武装力量解放仰光,日本在缅甸的统治不过三年多时间。但这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对此后缅甸历史 的发展却有着重大的影响。1943年8月,缅甸在形式上获得了独立。1944年缅甸反法西斯人民同盟成立,1945年缅甸军队发动抗日起义,缅甸人有了自 己的军队。这些重大的政治和军事发展改变了缅甸人在缅甸的地位,使得战后英帝国主义不得不对缅甸人民采取了让步的政策。但是,日本侵略又使缅甸人民遭到空 前的浩劫,经济受到惨重的破坏。总而言之,日本侵略造成了一个政治上更为觉醒、更有力量,经济上却更为破碎、更加虚弱的缅甸。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10
日本入侵后人民的抗日
1942 ~ 1945
直到30年代中期,日本与缅甸在政治、经济、人员等方面的联系,都很微弱。30年代在缅甸的日本人不到600人,与数以万计的欧洲人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在缅甸的日本人的经济地位也不能与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相比。在缅日贸易方面.1937/38年度日本对缅甸的进口占缅甸进口总额的9%,缅甸对日本的出口仅占缅甸总出口的2%。

日本策划侵略缅甸,一开始是同日本侵略中国联系在一起的。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但是,中国军民英勇抗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狂妄企图。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军部认为,蒋介石政府之所以能继续抵抗,是因为通过东南亚陆上交通得到西方的支持。为了摆脱在中国的困境,也为了掠夺东南亚的资源,进行长期的侵略战争,日本军方竭力鼓吹“南进”东南亚,而1938年到1939年欧洲事态的发展,实际上鼓励了日本的“南进”,1940年7月20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确定南进基本方针的《国策纲要》,8月1日,日本外相松冈在谈话中公开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把缅甸也纳入“共荣圈”范围。1940年9月,日本国策研究所民族问题委员会拟定的《对东南亚民族的政策:缅甸方案》,明确提出,使缅甸“成为大东亚共荣圈”的“一部分”。1941年7月2日,日本帝国会议作出决定,日本的首要目标是击败蒋介石政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必须南进,占领东南亚,为此不惜与英美一战。

日本对缅甸的侵略,是实现它的这一重要战略目标的一部分。侵缅的第一个目标,是切断当时国民党政府对外联系的陆上通道滇缅公路。自从1940年9月日军入侵印度支那、切断滇越铁路之后,滇缅公路就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国民党政府需要的军用物资,如枪炮、汽车、汽油、药品、无线电器材,主要由滇缅公路运入中国。中国的锡、皮革、生丝、桐油等农副矿产品通过滇缅公路输出国外,对支撑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也起了一些作用。因此,日本帝国主义把切断滇缅公路看作是搞垮国民党政府的重要一着。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就已提出,“靠军事行动,直接切断援华路线”。在1941年日美会谈中,日本要求美国必须“封闭滇缅公路,不通过它对蒋政权作军事上、经济上的援助”。

但是,日本从外交上迫使美英关闭滇缅公路的企图没有得逞,派飞机轰炸滇缅公路在军事上也难以实现,于是就把目光转向缅甸,因为占领缅甸自然也就切断了滇缅公路。因此,切断滇缅公路是日本侵略缅甸的一个重要目标。

日本侵略缅甸的第二个目标,是企图掠夺缅甸的大米和矿产品。当时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输出国,每年输出大米300万吨,而日本每年要进口大米170多万吨,还不能满足国内需要。缅甸又是当时东南亚重要的矿产品输出国,钨矿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近100万吨,仅次于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铅产量也占世界第五位。此外,还产锌、镍、银、铜等矿产。缅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早已使得日本帝国主义垂涎欲滴。

最后,日本侵略缅甸,是为了控制战略要地,在军事上巩固“大东亚共荣圈”西侧。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侧,西邻印度,北接中国,东连印度支那和泰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占领缅甸,西可威胁和入侵大英帝国在东方的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北可入侵云南,包抄国民党政府的后方,又完成了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占领,在军事上具有“箭三雕”的作用。盟军也深知缅甸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东南亚地区,缅甸一直是盟军后来反攻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主义者严重的错误选择早在30年代末,日本海军、陆军和驻缅甸使馆,就按照日本军国主义的意图,指挥日本间谍在缅甸搜集情报,进行间谍活动随着日本加紧实施“南进”计划,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在缅甸的间谍活动。1940年,日本大本营派陆军部大佐铃木敬司去缅甸活动。铃木1918年毕业于陆军军事学院,1932年出任日本驻菲律宾武官,回国后又担任过军事学院教官。1940年6月,他化名南世益以《读卖新闻》记者和“日缅友好协会书记”的身份,进入缅甸。他通过在缅甸的日侨,与“我缅人协会”的一些领导成员建立了联系,还深入到中缅边境,了解滇缅公路的情况。在此前后,日本海军部的间谍国分正三与缅甸右翼民族主义领导人德钦巴盛等,建立了秘密联系,并与他们一起策划由日本人支持发动“起义”的秘密计划。

1941年2月1日,日本大本营又建立了专门从事对缅甸工作的特务机构“南机关”,由铃木敬司担任负责人。1941年3月,南机关在泰国曼谷建立了总部,对外称为“南方企业研究”。南机关成员以从事林业、矿业、商业调查作掩护,在泰缅边境地区从事间谍活动,刺探情报,绘制地图,为日本入侵缅甸作准备。

缅甸人民的直接敌人,是英帝国主义。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缺乏了解,一些缅甸民族主义者还对日本抱有好感。30年代后期,在缅甸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中产生了亲日派。巴莫、登貌、吴素和德钦巴盛、德钦吞欧等,都想同日本帝国主义拉上关系,增加同英国人抗衡的力量口1935年,吴素访问日本回国后,就在《太阳报》上大肆吹捧日本。1939年底,巴奠派登貌访日,得到了日本给予援助的保证。1940年夏天,登貌在仰光群众大会上公然鼓吹“缅甸不应惧怕外国的侵略,只要这将使它变成自己的国家”。这无异于公开号召欢迎日本侵略缅甸。

正当日本帝国主义积极在缅甸培植亲日势力时,英国殖民当局顽固地坚持帝国主义殖民统治者的立场,不仅关闭了同以“我缅人协会”为代表的缅甸人民共同反对日本法西斯的大门,而且大肆镇压缅甸民族解放运动,逮捕其领导人。这在客观上迫使缅甸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些人走上与日本合作的道路。面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逮捕、镇压,他们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支配自己的政治行动,把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希望寄托在日本的援助上。昂山和以德钦妙,巴瑞等为首的“人民革命党”最后走上与日本合作的道路,1940年8月,铃木与“人民革命党”的一些领导人建立了联系,以日本愿意帮助缅甸独立为诱饵,诱骗他们与日本合作。1940年底至1941年初,人民革命党同日本签订秘密协定,规定由日本帮助建立缅甸独立军,并负责提供武器和其他物资,独立军司令和顾问由日军担任;独立军和人民革命党配合日军进攻缅甸;在日军攻下丹那沙林后,即承认缅甸独立,建立临时独立政府。1941年2月,南机关在东京召开会议,通过缅甸独立计划。同月,昂山潜回缅甸,组织“三十志士”去日本,后来在日本占领下的中国海南岛接受训练。他们后来都成为“缅甸独立军”的指挥员。缅甸民族主义者与日本合作,背离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总的潮流。这是他们严重的错误选择。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缅甸的战争,开始于1941年底。1941年12月15日,日军占领缅甸南端的维多利亚角。23日,日军飞机大肆轰炸仰光,炸死2000余人,炸伤1700余人。

1942年1月,日本侵略军第55师一部从泰国出发,进攻缅甸。1月14日,日军占领维多利亚角空军基地。在日军发起大举进攻时,在缅甸的英军根本没有作好抗击日军的准备。当时英军在缅甸只有第一师和第十七师两个师的兵力。第一师匆忙扩充,官兵素质都较差,许多下级军官都由白人律师、商人、种植园主充任,士兵缺乏足够的武器和训练。第十七师也是临时组建,武器陈旧,没有在热带丛林作战的经验。因此,在日军的凶猛攻势下,英印军队死伤619人,800多官兵被俘。2月9日,日军第15军渡过萨尔温江,英军第十七师师长史密斯下令炸毁锡唐河大桥,以摆脱日军追击。此役中英军伤亡1300多人,1100多人被俘。日军在3月3日渡过锡唐河,3月7日占领勃固,次日占领仰光。英国不战而退到卑谬,仰光居民大多逃离。这座40万人口的城市,仅剩下15万人。

仰光既得,日军开始缅甸战役的下一阶段,向缅甸腹地推进。日军总兵力约9.5万人。当时英军第十一师、第十七师和第七装甲旅已编为缅甸第一军团,统属史利姆将军指挥。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三个军,也入缅参战。中英军队合计约10万人,并不下于日军,但没有统一的指挥和作战计划,不能很好地协同作战。3月中旬的东吁之战中,中国第5军200师戴安澜将军率部英勇抗击,重创日军,但无力扭转整个战场上的不利形势。日军于3月30日攻占东吁,4月29日攻占腊戌,5月1日进入曼德勒,5月8日占领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中国第22师、第38师的回国退路被切断:只得经胡康河谷退入印度。英军也在5月18日退到印度的印法尔。日军于5月30日攻占印缅边境西北部的塔曼提。到此,整个缅甸落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

在整个缅甸战役中,日军仅死伤2413人,盟军却死27454人,被俘4918人,其中英印军队损失13000人,包括9000人失踪。英国殖民主义者在缅甸的统治不得人心及其在日本进攻面前采取的放弃缅甸、确保印度的战略,是英军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惨遭失败的主要原因。

缅甸独立军抱着自己的目的,参加了日军侵缅的军事行动。1941年12月28日,缅甸独立军在曼谷正式宣布成立,新兵宣誓效忠于缅甸的独立。12月31日,独立军分三个支队,进入缅甸。到1942年2月,独立军已发展到800多人。1942年3月,奈温率领的一支独立军进入仰光,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这时独立军已发展到1万多人。缅甸独立军和人民革命党的一些党员为日军充当向导,筹集粮食,直接参加对英军的作战,使得日军在侵缅战争中,在多方面占了便宜。

但是,缅甸独立军想借助于日本的军事力量来实现缅甸的独立,不过是幼稚的一厢情愿而已。日本帝国主义不过是利用缅甸独立军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日本在占领仰光后一周,就建立了军政府,由日本第15军控制缅甸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一切事务。日军不久就在缅甸实行了比英帝国主义更为野蛮的法西斯统治。

早在日本入侵缅甸前,缅甸共产党人和“我缅人协会”的一些成员,就已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开始考虑进行抗日斗争的方法和道路。在日本占领缅甸后,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真面目,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有的与英国设在印度的机构取得了联系。这一时期缅甸人民抗日斗争的特点是,各个阶级、各个政治派别从各自的认识和立场出发,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但是,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合作。

1942年4月29日,从英国监狱中逃出的“我缅人协会”的一些左翼领导人,在曼德勒以北的卡包村召开会议,与会的有德钦梭、德钦登佩、德钦觉盛、德钦妙温等。他们认为缅甸争取独立的道路,只能是抗日的道路。会议决定由德钦梭、德钦登佩等人去中国或印度,寻找对缅甸人民抗日斗争的支持。1942年7月,德钦登佩和德钦丁瑞进入印度。德钦梭在到仁安羌时,经过反复考虑,决定留在缅甸国内进行抗日斗争。1942年4月到7月间,登佩和德钦丹东印制了许多抗日传单。

德钦登佩和德钦丁瑞在进入印度后,被英国人带到加尔各答,后来又到新德里,在英国设在印度的对外宣传组织—情报部远东局工作。后来又与英国在印度的特工机构特别行动委员会建立了联系。这个委员会直属于英国战时内阁领导,负责组织在东南亚的对日斗争。1944年发展到1300人,其中136部队有600人。

德钦登佩在1943年受到特别行动委员会的派遣去中国,他在1月18日到达重庆,住了7个月。他在重庆时对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日深感不满,但他接触到中国共产党人,得到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出版物包括毛泽东论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些著作。结果,产生了他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总问题》,这本小册子后来曾发给缅甸国民军的军官。

1943年底登佩从中国重庆回到印度,被承认为缅甸反法西斯力量的代表。当时英国正在制定重占阿拉干的计划,亟需得到缅甸人的支持。不久,德钦丁瑞就被派往缅甸,带回来许多情报和德钦梭的回信。从此,德钦登佩就与缅甸国内的抗日力量建立了联系。

德钦梭在仁安羌与德钦登佩分手后,于1942年7月进入仰光,转入地下斗争。他在当年写了小册子《独立宣言之一》,分析了法西斯主义的性质,提出了缅甸抗日斗争的目的。他还把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斗争和游击战争的论述译成缅文,以“缅甸共产党”的名义印发。但是,这些印刷品传播不广,主要供地下组织成员学习。这些成员大多数是过去“我缅人协会”和学生组织的领袖。

1943年初,缅甸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下缅甸的德达耶镇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人,有德钦梭、德钦丁妙等。德钦梭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中,分析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了要加强抗日活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批评了“等着瞧”的消极态度。这个报告在1944年作为《独立宣言之二》发表。

缅甸共产党人努力在工人农民中活动。共产党人在仁安羌油田和乔油田、在仰光的码头工人和运输工人中,都建立了抗日小组。但是,由于工业的崩溃、日本的严密控制和以及自身缺乏工作经验,进展不快。共产党人的活动在农村地区取得的进展要更大些。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出现了共产党人领导的游击队。1943年4月,下缅甸各地的抗日干部在勃固开会,研究壮大抗日力量问题。

德钦梭自从转入地下斗争之日起,就同德钦丹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合作,由德钦丁妙担任联络员。德钦丹东把有关的消息和情报及时传送给德钦梭,还秘密地安排出版和散发缅甸共产党的秘密材料。丹东和他的弟弟还做“东亚青年联盟”领导人的工作。这个组织在1944年发展到5万人,它后来也站到了抗日的一边。

缅甸共产党人还在过去的“红龙书社”成员、“我缅人协会”成员和“穷人党”成员中进行大量工作。缅甸人民革命党虽然也对日本人的统治表示不满,但是,这一时期它没有积极组织抗日活动。觉迎甚至反对散发传单,认为这是“多余的”,因为人民已憎恨日本人的统治。倒是巴瑞领导的仰光市民防卫队,曾搜集散落在民间的武器。

缅甸国民军(1942年8月前为“独立军”)的一些官兵早在1942年初就对日本违背诺言,不让缅甸独立,感到强烈的不满。“三十志士”之一的波觉佐,早就在军人中组织抵抗小组。1942年在缅甸军人中出现了“青年军人抵抗小组”,一开始有19人参加,他们中有昂季、貌貌、丁佩、盛温等,大多数是营、连级干部。从1942年6月起,他们就秘密散发各种小册子和反日宣传品,仅小册子就有17种,内容涉及抗日运动的组织、战略、战术等。他们反对日本的统治,但不主张与英国合作,认为后者同样是缅甸的敌人。他们与奈温有私人联系,一些人(至少是昂季和貌貌)与觉迎、巴瑞有个人接触。昂山本人,在1943年也对日本的统治表示不满。他在从东京回来后说,日本给缅甸的独立不过是形式而已。

1943年8月至12月间,“青年军人抵抗小组“曾举行过几次秘密会议,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反法西斯和帝国主义的斗争,讨论了组织和战略问题。他们在1944年5月曾计划在1944年6月22日发动起义,以抢在英国人重返缅甸之前,也抢在缅甸共产党人前面。在当时情况下,这种起义不过是冒险而已,必然遭到失败。因此,德钦梭获悉后,立即致信他们,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团结抗日战士,积蓄力量。仓促起义,只会毁掉抗日力量,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奈温也不同意“6.22起义计划”,认为需要加强组织、准备工作积蓄力量。

缅甸国民军青年军官的活动,对昂山有很大的影响,是促使昂山下决心领导抵抗运动的重要动力。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遭到美军的进攻,逐渐处于守势。这年年底,在印度的英军第14师又进攻阿拉干沿海,准备夺回缅甸。盟军的反攻,给日本在东南亚的统治造成了威胁。进入1943年以后,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已落入美军手中,形势对日本更为不利。为了稳定在缅甸的殖民统治,日本统治集团不得不变换手法,作出一些让步,允许缅甸在1943年8月1日“独立”。的计划,首相东条英机却在日本大本营和政府的联席会议上说,“日本准备在年内承认缅甸独立”。1943年3月10日,联席会议通过了《缅甸独立指导原则》。主要的原则是:

1.1943年8月1日承认缅甸独立。

2.以巴莫为总理。

3.缅甸政府“只允许采取专制”,政府各部门由日本顾问指导事务。

4.外交上与日本合作,向英美宣战。

5.军事上与日本进行全面合作,给予一切必要的协助,缅军由日军指挥。

6.接受日本的经济政策。

1943年3月11日,“缅甸行政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巴莫、登貌、德钦妙、昂山等离开仰光,访问日本,3月24日回到缅甸。5月8日,成立了以巴莫为主席的“缅甸独立筹备委员会”,副主席是驻缅日军的副参谋长,成员共24人。巴莫之所以被日本人挑选为主席,不仅因为他在缅甸民族主义者中有一些声望,还因为他的亲日思想和亲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此时的巴莫已接受了法西斯主义的领袖思想,提出了“一个血统,一个声音,一个领袖”的口号,表现出很大的独裁性。这与日本帝国主义要求“独立”的缅甸政府只允许采取专制的要求最为合拍。

1943年7月,“缅甸独立筹备委员会”提出《宪法》,按照这部宪法,国家元首称“阿迪巴迪”,有权任命政府部长和总理,兼为军队总司令,拥有全部立法权。

1943年8月1日上午11时20分,缅甸宣布独立。巴莫担任国家元首兼总理,德钦妙出任副总理。其他重要的政府成员有:巴温(内务部长)、登貌(财政部长)、昂山(国防部长)、吴努(外交部长)、丹东(农业部长)、礼貌(交通运输和水利部长)、吴登昂(合作部长)、吴拉佩(林业部长)、拉敏(教育和卫生部长)等。奈温被任命为缅甸国民军总司令。当天下午,日本、德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泰国、伪满洲国、汪伪政权承认了缅甸独立。

在日本的导演下,缅甸形式上获得了独立,但是,实际上仍然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通过与巴莫政府签订《日缅合作条约》、《秘密军事协定》,牢牢地控制着巴莫政府,掌握着在缅甸的一切大权。这些条约规定:

1.缅甸政府与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进行合作,以确保“大东亚战争”的顺利进行。

2.缅甸政府与日军合作,给予日军“一切必要的支援,以确保日军在缅甸的军事行动”。

3.缅甸政府向日本军提供军用土地、战争物资、劳动力。

4.缅甸的交通运输、警察组织仍由日军控制。

5.缅甸政府的一切重要部门,都设日本顾问。

6.缅甸少数民族地区由日本在缅军事当局直接控制。

“独立”的缅甸的内政外交,实际上仍完全由日本操纵。在外交上,是日本大使而不是缅甸政府决定缅甸的外交政策。缅甸“独立”的当天,就向美国和英国宣战。外交部长吴努对外交事务.毫无决策权。他后来回忆说,“我要讨论什么事情,都得去他(日本大使)的办公室”。缅甸对外派遣使者,也必须经过日本的同意。

在军事上,日本虽然把“缅甸国民军”的指挥权在形式上转交给巴莫政府,但是根据日缅事密约,日本军事顾问团对军事问题有最后决定权。

可见,所谓“缅甸独立”,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自身处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为拉拢缅甸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集团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统治形式。“独立”后的缅甸仍然处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

但是,1943年8月缅甸在形式上毕竟取得了独立,它在客观上对缅甸历史的发展和后来争取独立的斗争,确实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

首先,日本统治集团由于公开宣布“缅甸独立”,就不得不承认缅甸的国家主权,在形式上给予缅甸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一些主要的外部特征。这一让步是过去英帝国主义从未作出的。在缅甸人民后来反对英国恢复殖民统治的斗争中,1943年宣布独立这一事实起了一定的作用。这是战后英国殖民当局也不得不考虑的。

其次,1943年“缅甸独立”,也使得缅甸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特别是其上层的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有所上升和加强。缅甸的行政机关虽然处于日本顾问的“指导”和监督下,但是,行政官员基本上都由缅甸人组成,他们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并享有比英国统治时期更大的权力。一些人利用合法地位,做了许多有利手缅甸人民的工作。缅甸国民军虽然处于日本军事顾问团的控制之下,但是,日本对缅甸军事事务的实际干预毕竟减弱了。缅军长官在任用军事人员方面有了较大的自由。军队有所扩大,装备有所改善,军事素质也有所提高。缅甸军队的这些变化,客观上为缅甸在1945年3月27日发动抗日武装起义,造成了一些有利条件。

巴莫政府在行政上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地政府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各重要部门都设立了日本顾问。其次,在官员的称呼上,都用缅语词汇。军官称为波,最高军事指挥官称为波永基,官员称为蕴。

作为政府首脑,巴莫竭力在国内实行独裁统治,坚持“一个血统、一个声音、一个领袖”。他很注意利用传统和宗教,为他的统治服务。在1943年8月1日的独立仪式上,巴莫安排演奏了宫廷音乐。他本人把“敏纪”作为自己称号的一部分。1944年,他又把婆罗门祭师召集到仰光,主持女儿的婚礼。他发誓要象“昔日的王室保卫者一样,保卫佛教信仰”。1944年8月,巴莫在仰光栽种了从雍籍牙故乡瑞冒带来的“圣树”,以示统治整个缅甸。

巴莫的亲日和专制,使缅甸人民对他由不信任变为憎恨。为了巩固他的地位,巴莫也利用日本的困境,提出一些民族主义的要求。1944年6月,巴奠修改了他在1943年出版的《缅甸新秩序计划》,提出缅日关系合作的几个最低要求,要求日本不干预缅甸政治上的事务,给缅甸文职官员与日本军人平等的地位。1944年11月巴莫访问日本时,又提出要日军撤出缅甸。巴莫政府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战前“我缅人协会”的成员。他们当初抱着依靠日本的帮助实现独立的幻想,走上与日本合作的道路,但日本的法西斯统治粉碎了他们的幻想。因此,他们虽然参加了巴莫政府,却不同于巴莫。他们中大多数人忠于为实现缅甸的独立而奋斗的目标,有的利用自己的合法地位,做了许多有利于缅甸人民的工作。特别是德钦丹东,在降低土地税、重新分配土地、使农作物多样化、发展农村合作社和发放农业信贷方面,尽可能地做了许多工作。因此,在战争结束时,德钦丹东在缅甸农民中已建立了巨大的威信。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11
英国企图恢复殖民统治
1944 ~ 1946

到1944年初,缅甸人民的抗日、反日斗争,已经较为广泛地开展起来。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也由于各抗日力量之间的观点分歧,抗日运动的规模不大,组织松散,力量较弱。各抗日组织按各自的方针行事,缺乏经常的联系和有效的合作,不利于对付力量强大的日本侵略者。缅甸抗日斗争的形势,迫切需要把各种抗日力量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有各抗日阶级、阶层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是由缅甸共产党人发起的。1944年2月,缅共代表与青年军人抵抗小组进行首次接触。会议虽然没有产生直接的结果,但双方同意建立经常的联系,就共同的政治问题进行讨论。在青年军人抵抗小组的推动下,昂山在1944年6月派代表与缅共领导人德钦梭会晤,双方同意:日本是缅甸人民的主要敌人,双方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缅甸独立。7月,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人巴瑞、觉迎、德钦漆等由昂季、貌貌陪同,在三角洲地区共产党的根据地德达耶镇会见了德钦梭,讨论了联合抗日问题。

1944年8月,德钦梭亲自来到仰光,与昂山等人会谈,并化装成国民军上尉,在一些官兵中做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由德钦梭和昂山发起成立一个团结抗日的组织。1944年8月到9月间,各派抵抗力量领导人在吴努家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反法西斯人民同盟’’(在1945年3月改称“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由昂山担任最高领导人,德钦丹东任总书记,德钦梭为政治领导人。参加同盟的主要领导人有:国民军领导人昂山、奈温、波力耶,缅甸人民革命党领导人觉迎、巴瑞、德钦妙和德钦漆,缅共领导人德钦丹东、德钦梭和德钦巴欣。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题为《驱逐日本法西斯强盗》的《声明》。

缅甸反法西斯人民同盟的建立,是缅甸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里程碑。在同盟的领导下,各抗日力量加强了团结,抗日队伍迅速扩大,缅甸人民的抗日运动很快出现了高潮。

同盟建立后,德钦登佩被承认为同盟在国外的代表。为了消除英国与缅甸反法西斯人民同盟之间的不信任感,在反对日本法西斯斗争中建立较为密切的合作,登佩在1944年9月写了《为实现英国与缅甸人民之间的更好的谅解和更多的合作》一文。他在文中说:“缅甸全体国民的愿望是缅甸的完全独立,换句话说,我们的人民有机会通过建立在真正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完全的自治政府。我们的目的是消灭地主制度,取消农民债务,以现有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为基础建立国民军,对全国性的工业、矿业、商业和银行实行国有化”。

登佩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出了“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英国同缅甸人民之间的冲突。

登佩曾把这篇文章送给丹东、梭、昂山等人,此文还在“同盟”内部散发。文章的思想观点被“同盟”的许多人所接受。同年,英国设在印度的136部队提出在印度训练缅甸的志愿人员,以配合盟军反攻。从1944年10月到12月,有40人被从缅甸派往印度,接受跳伞、爆破和无线电收发训练。1944年底,受训人员在勃固附近建立了无线电站。“反法西斯人民同盟”与它在国外的代表及英国136部队之间,从此就建立了无线电联系。

在缅甸国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德钦梭曾多次会见缅甸国民军和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人。他们之间的讨论巩固了同盟的团结,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1944年8月,昂山提出邀请一批共产党员到军队中担任政治委员。德钦梭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派出了干部。8月底,昂山把政治委员召到仰光,赞扬了他们为把国民军建成一支强大的、有政治觉悟的反法西斯武装部队而作出的努力,强调抗日起义的成功,有赖于军队的坚强团结和抵抗运动广泛的群众基础。

缅甸国民军与“东亚青年联盟”(1944年改为“全缅青年联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全缅青年联盟逐渐成为一个抗日的组织(后来加入同盟),一些成员帮助军队散发物资,一些成员参加了军训。

由于同盟的积极活动,到1944年底,上缅甸的曼德勒地区、下缅甸的伊洛瓦底、勃固、阿拉干地区,都建立了组织良好的抗日力量。同盟还努力改善缅族人与克伦人之间的关系。在英国统治时期,缅族人和克伦人之间形成了较深的隔阂。1942年3月,当缅甸独立军进入克伦人地区时,双方又发生冲突,造成许多人死亡。事后昂山和德钦丹东专门前往克伦人地区,做民族和解工作,取得一些成效。1944年6月,德钦梭以缅甸共产党的名义,发表了《克伦人、缅人团结起来:致克伦兄弟》的声明,指出“缅甸的一切社会集团和少数民族应终止相互争执,团结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消灭散布民族仇恨的法西斯和他们的走狗。”这一声明后来成为缅甸共产党和反法西斯人民同盟的民族政策的基础。同盟成立后,加强同克伦人抗日组织的联系。1944年10月,在缅甸国民军中建立了克伦营。到1944年底,克伦人地区游击队的人数多达1.5万人。有影响的“克伦青年组织”和“克伦中央组织”中以苏巴莫为首的一些人,都支持同盟。

同盟与其它主要少数民族的联系也有所增强。1944年底,在缅甸国民军中建立了一个掸人连队。同盟与一些克钦人领袖也建立了联系。

到1945年5月,同盟已发展成为缅甸最强大的政治组织,缅甸几乎所有的政党(他们中有费边联盟、缅甸作家协会、教师协会、妇女联盟、全缅青年联盟、僧伽协会、克伦中央组织、掸人协会等)都加入了同盟。同盟成员达20万人。同盟掌握的爱国武装力量,有1万多人。

1944年8月“反法西斯人民同盟”的建立,为缅甸人民抗日斗争在更大规模上展开和缅甸国民军武装反抗日本侵略军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而1944年以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全面反攻和东南亚战场上盟军的反攻,为缅甸人民的抗日斗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正是在这种空前有利的内外条件下,缅甸国民军在“同盟”的领导下,发动了抗日武装起义。

1943年8月,英美首脑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召开的秘密会议,已讨论了在缅甸发动反攻的问题。1944年2月,英军在阿拉干沿海发起反攻。美国将军史迪威指挥的以中国驻印军为主的盟军,也沿着雷多公路节节向东推进。

为了摆脱困境,日军在1944年3月出动10万人马,从缅甸大举进攻曼尼坡,开始曾一度得手,在4月间占领了印法尔和科希马。但是,盟军在5月就夺回科希马和印法尔。日军节节败退,损兵折将,退回缅甸,丧师3万多人。此后,在缅日军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困境中。1944年9月,第二次魁北克会议决定盟军在1944-1945年冬季发动缅甸战役,从北部(掸邦和克钦邦)、中部(那伽山区和上钦敦地区)和西部(阿拉干)分三路攻入缅甸。北部战区的盟军于1944年12月攻占缅北重镇八莫。阿拉干战区的英军在当地军民发动起义的配合下,在1945年2月占领阿拉干全境。中部战区英国史利姆将军指挥的14军,也节节向前推进。

在盟军向缅甸大举反攻时,同盟抓紧了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945年2月,缅甸共产党在仰光召开会议。会前他们收到登佩的文章:《全面消灭日本法西斯:从日本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行动纲领》。该文指出:1.党应与同盟完全合作,进行成功的反日起义。2.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今后缅甸独立能和平实现的保证。3.在打败日本后,缅共应采取合法政治斗争的形式。会议在德钦丹东的主持下召开,主要讨论武装起义的问题。德钦梭未能出席会议。

1945年3月1日到3月3日,同盟举行了秘密会议,讨论武装起义问题。参加会议的有缅共代表3人,人民革命党代表4人缅甸国民军高级军官4人。会议的头一天,决定把“反法西斯人民同盟”改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表明同盟的目的不仅在于反对法西斯,而且在于争取缅甸人民的独立和自由。会议明确地拒绝了136部队指挥官提出的将同盟作为东南亚战区的一个组织而置于136部队直接控制下的要求,提出同盟将在平等的基础上与盟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进行合作。而且,不论盟军是否提供援助,同盟都将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义。

根据昂山的提议,同盟最高会议由3人扩大为9人,他们是:昂山、奈温、波力耶、德钦梭、德钦丹东、德钦丁妙、巴瑞、觉迎、德钦漆。常委3人:昂山(负责军事)、梭(政治)和丹东(负责“同盟”同英方的关系)。

1945年3月2日,会议发布了武装起义第一号命令,次日讨论了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起义前国民军的总兵力为11480人,由8个步兵营、2个工程兵营、2个防空营组成。此外,还有仰光卫戍部队、信号兵、运输部队、海军、明加拉登军事学校学生。国民军大部分集中在下缅甸,在上缅甸一共有3个营。

在曼德勒的国民军指挥官巴顿少校是缅甸共产党党员,军人、抵抗集团中的高级领导人。他参加了1945年3月1日召开的会议,由于情况紧急,于3月2日离开仰光。3月8日,巴顿率部在曼德勒发动起义。他号召“同志们,向前,向前。以长征2万5千里的中国红军为榜样,克服困难,打击敌人”。为了迷惑日军,他们发表声明,攻击昂山和巴莫是日本的傀儡。巴顿的部队在曼德勒、实阶、阿摩罗补罗等地对日作战,打死打伤日军470人。3月底,他们转入掸邦作战。巴顿起义有力地支持了正在向缅甸中部推进的英军。3月21日,英军第14军占领仁安羌。

在仰光,在1945年3月1-3日会议后,昂山向驻缅日军提出把武器发给国民军,并把国民军送往前线。这一要求得到国民军中的日军少将顾问的同意。

1945年3月17日,国民军离开仰光。3月23日,昂山在达雅(在敏巫地区)建立司令部,获悉勃固的日军已怀疑并包围当地国民军,决定把起义日期从原定的4月2日提前到3月27日。

1945年3月27日,缅甸国民军在昂山的指挥下,发动武装起义。其时英军正急于在缅甸雨季到来之前占领仰光。国民军在这时起义,显然对盟军十分有利。盟军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将军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建议伦敦英国政府支持起义。但是,直到4月30日,英国政府才批准了支持缅甸国民军起义。英国向国民军提供军事物资实际上是很有限的,仅相当于他们向克伦人提供的武器的四分之一,比国民军在战场上夺得的枪支少1700支。

缅甸国民军起义,立即牵制了南下增援仰光的日军。起义军在战术上避免与军事上占优势的日本大部队正面作战,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利用熟悉环境的有利条件,炸毁桥梁,破坏交通,歼击小股日军。4月28日,日军撤出仰光。国民军600人于5月1日解放仰光。英军在两天后才进入仰光。国民军大部分集中在勃固山区,配合盟军作战,并使日军在三角洲的交通线完全瘫痪。

到1945年5月,日本在缅甸的统治实际上已经崩溃。缅甸仁安羌以北地区,已被中、英、美军队解放;南部的仰光等城市,也被缅军和英军占领。仅在锡唐河流域,还有大股日军。1945年7—8月间,国民军参加了在锡唐河流域对日作战,独自消灭日军官兵约3200人。据缅甸方面的统计数字,从3月27日到8月12日,缅甸国民军与日军作战872次,打死日军12084人,打伤4776人,俘虏330人。国民军仅死355人,伤194人。

在盟军全面反攻的有利形势下,缅甸人民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与盟军一起,摧毁了日本在缅甸的统治,并且在这一斗争中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这是缅甸民族解放运动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对于战后缅甸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1942年8月7日,在印度西姆拉的缅甸流亡政府总督多尔曼.史密斯就向英国战时内阁提出:在英国战胜日本重返缅甸后,实行5-7年的直接统治。在此期间,总督将通过咨询机构征求缅甸人的意见。英国战时内阁批准了这一计划。1943年,英国议员成立了“缅甸政策委员会”,由7名保守党议员组成。1944年7月,“缅甸政策委员会“发表题为《缅甸蓝图》的报告,主张战后英国在缅甸实施6年的直接统治。在此期间,统治权力属于总督。但是,《缅甸蓝图》也提出了“尽可能减少非耕作者的土地占有和齐智人高利贷者的活动”等建议。因此,这个报告没有获得议会的批准。丘吉尔坚决拒绝发表关于战后缅甸地位的声明。

1945年5月17日,英国保守党政府公布了关于缅甸问题的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实际上是西姆拉流亡政府提出的战后英国在缅甸的计划的翻版。《白皮书》的主要内容是:战争打断了在缅甸实现自治政府的进程,恢复缅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产必须首先恢复战前的政治制度,因此,根据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第139条,把总督的完全权力延长为3年,以恢复秩序,实现经济的复兴。在这3年中,一切政治问题必须完全由总督决定。总督任命的、由缅甸人参加的行政委员会只是“协助”总督行使权力的咨询机关,山地少数民族仍由总督直接统治。3年以后,才恢复殖民地议会,为“自治”打下基础。它的最后目标是在英帝国范围内的完全自治二届时各少数民族地区是否加入缅甸,还要根据“当地人民”的愿望来决定。

英国政府关于缅甸前途的《白皮书》,实际上是要把缅甸拉回到20年代的殖民统治。《白皮书》在英国也受到一些工党议员和有识之士的抨击。他们担心《白皮书》将引起缅甸人民的反抗浪潮。但是,英国议会还是通过了《白皮书》。

《白皮书》激起了缅甸人民的极大愤慨。1945年5月25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发表声明,拒绝英国政府的白皮书,指出缅甸人民的民族情绪已经高涨,要恢复1941年前的那种统治制度已成为不可能,只有独立才能满足缅甸人民的愿望。昂山指出,“我们要恢复缅甸人民的缅甸,而不是英国人的缅甸”。但是,同盟是一个由不同的政党和社会组织组成的统一战线,成分较为复杂,在对英斗争的策略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分歧。

缅甸共产党当时大约有6000名党员,是同盟中最有组织的力量,在同盟领导机关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1945年5月,缅甸共产党获得了合法地位。7月,缅甸共产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约120人。德钦丹东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从印度回来的德钦登佩当选为总书记。德钦梭作了总结报告。当时德钦登佩在党内具有不小的影响。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坚持同盟军合作。大会通过的决议肯定了和平发展及与英国当局合作的路线,提出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缅甸的完全独立。

人民革命党在群众中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党的领袖德钦妙,在农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但是,人民革命党基本上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政党。1945年9月1日,它改名为社会党。社会党主要领导人是德钦妙、巴瑞和觉迎。

缅甸国民军当时有l万多人。英帝国主义把缅甸国民军看作是恢复殖民统治的最大障碍。1945年5月,英军制定了分阶段逐步限制和取消缅甸国民军的计划。1945年7月23日,缅甸国民军改名为“缅甸爱国力量”。

战后初期,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中的3个最主要的派别即缅甸共产党、人民革命党(后为社会党)和以昂山为首的缅甸国民军(爱国武装力量),在拒绝英国政府的白皮书、通过和平方式争取缅甸独立这些基本点上,立场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同盟保持着团结和统一,作为反对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斗争的领导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1945年8月16日到18日,同盟召开最高委员会会议。8月19日,通过了著名的《尼杜迎宣言》,(因决议是在仰光“尼杜迎”戏院通过,故名“尼杜迎”,缅语意为“大光明”)。《宣言》声称,反法西斯战士和一切愿意参加缅甸重建的人们,“应当立即建立临时政府”,这个政府应该是“能充分代表国内民主舆论的民族政府”,它在经济、财政、国防、国内安全、对外政策等问题上,应享有全权。《宣言》还提出,要结束英国的军事统治,建立包括各族成员的新的缅甸军队,继续加强民族团结。

但是,同盟根据通过同英国政府谈判争取独立的和平方针,对英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让步。1945年9月上旬,同盟派出一个11人组成的代表团到锡兰康提,同东南亚战区盟军最高司令蒙巴顿进行谈判,同意交出武器,把一部分缅甸爱国力量编入英军司令部辖下的缅甸正规军,并让抗日官兵大量复员。缅甸方面由昂山和德钦丹东在这一协议书上签字。

康提协定签订后,只有一部分缅军官兵编入正规军,大部分实际上被遣散。他们又组成了由昂山领导的人民志愿军组织,在此后几年的缅甸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解除缅甸爱国军民的武装后,英国在缅甸的军事当局在1945年10月把全部政权移交给从印度西姆拉返回缅甸的英国总督多尔曼.史密斯。10月17日,总督发表就职演说,宣称“争取缅甸自由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他将在缅甸实施英国政府《白皮书》提出的重建殖民统治的计划。11月初,史密斯任命了一个没有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成员参加的行政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3个英国人、5个亲英政客和3个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组成,是一个没有群众基础的傀儡机构。

同盟继续用和平方式进行斗争。11月18日,同盟在仰光瑞大光宝塔前举行空前规模的群众大会,请求英国政府解散不代表缅甸民意的行政委员会。1946年1月21日到22日,同盟在仰光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约有20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的决议宣布,同盟的目的是实现缅甸的完全独立,而不是取得自治领地位,要求现政府辞职,建立临时政府,在普选的基础上召开制宪会议。

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获得了缅甸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大会决议精神的鼓舞下,缅甸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更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缅甸共产党在组织和领导工农运动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当时缅甸其他组织和政党无法与之相比的。早在1945年6月,缅甸工会大会就已经恢复,主席是共产党人德钦巴欣。1946年1月,又重建了全缅农民组织,由德钦丹东任主席。1946年初,几乎一切有组织的工农运动都是由共产党人领导的。1946年1月,在英资斯蒂尔兄弟公司的企业中爆发了战后缅甸第一次大罢工。2月,仰光码头工人举行罢工。罢工得到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工人的声援。3月,全缅农民组织在兴实达召开代表会议,代表们要求政府帮助农民,控制价格,防止剥夺农民的土地,由政府赎回不在乡村的地主的土地,并将这些土地分配给无地的农民。

在缅甸人民反英斗争首先是工人农民运动不断趋于高涨的形势下,1946年5月16日召开了同盟最高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昂山在会上高度评价了缅甸人民的斗争,说“这可能是普遍的、群众性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这可能导致成立平行的政府”。他表示,同盟要争取缅甸的完全独立,不要不列颠帝国主义体系中的任何地位。他还指出:“鉴于我们国内发生的各种情况,现在我们感到,只利用合法手段可能本来就不会达到我们的目的。必要时我们也应准备通过非法斗争来争取我们的自由”。

从1946年5月起,英国开始对缅甸民族解放运动进行公开镇压,把许多反英斗争的参加者投入监狱。但是,缅甸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开展大规模的斗争。5月8日,仰光5万群众集会。大会通过的决议坚持要求独立。7月26日,缅甸人民发起“反政府镇压斗争日”,仰光数万人举行了示威游行。1946年9月,又爆发了全国规模的政治大罢工和大罢课。工人、职员、学生,甚至警察,都参加了示威游行。示威者高呼“我们要完全独立”,“撤出英国占领军”等口号。罢工、游行、示威波及到缅甸各地,使得行政管理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活陷于瘫痪。

缅甸人民争取独立运动不断高涨,使得多尔曼.史密斯顽固推行的恢复英国在缅甸的全面殖民统治的政策遭到彻底破产。英国统治集团不得不考虑调整对缅甸的政策,成立由同盟领导成员参加的“行政委员会”。战后缅甸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在1946年9月以后,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12
缅甸独立的取得
1946 ~ 1948

缅甸民族解放运动内部的分裂,是战后缅甸的重大政治事件。它对缅甸独立后的政治发展,也有着长远的影响。

1946年2月,缅甸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德钦梭等在会上谴责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决议,是一个“白劳德主义”的决议,指责党内机会主义分子与帝国主义妥协,宣布退出缅甸共产党,另建自己领导的组织“红旗共产党”。红旗共产党宣称要通过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取得缅甸的独立。
  
缅甸共产党的分裂,削弱了党在同盟中的地位。1946年7月,总督史密斯宣布红旗共产党及其所属的一切组织为非法组织。缅甸共产党虽然与红旗共产党有意见分歧,但是,仍然号召同盟抗议总督的这一决定。同月,缅甸共产党举行的代表大会,批准由德钦丹东担任党的总书记。德钦丹东在政治报告中提出了既要反对右倾,也要反对“左”倾。指出党要给予蓬勃发展的自发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以正确的领导,并强调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作为反帝统一战线的作用。

但是,同盟中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人力图削弱缅甸共产党人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使缅甸共产党从属于同盟。1946年5月,昂山在同盟最高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不准以同盟的名义进行“党的活动”。政党的成员只能以个人或群众组织参加者的名义加入同盟。6月,同盟作出相应的决定。7月,昂山再次强调这一规定。德钦丹东不得不辞去同盟总书记的职务。8月,同盟又禁止同盟的农村支部中共产党的活动。9月,社会党人觉迎当选为同盟总书记。同盟内部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痕,领导权已经完全转移到昂山和社会党领导人手中。随着英国对缅甸策略的改变和昂山参加殖民地“行政委员会”,同盟内部的裂痕继续扩大,共产党被开除出同盟。

1946年7月,英国工党政府为了控制缅甸日益动荡的局势,保持英国在缅甸的有利地位,召回了在缅甸人民中声名狼藉的多尔曼.史密斯,委派主张与以昂山为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合作的英国少将兰斯为缅甸总督。兰斯在1946年8月到仰光后,就与同盟领导人和各右派政党领袖频频接触谈判,于9月27日任命了新的行政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兰斯自任,昂山担任副主席、兼任国防和外交部长。其他成员有:德钦妙(内政部长)、吴巴佩(商业和供应部长)、克伦人曼巴凯(工业和劳工部长)、殖民地政府旧官僚吴顶图(财政和税务部长)、德钦巴盛(运输和邮电部长)和共产党人德钦登佩(农业部长)等。兰斯的这一着果然奏效。10月,参加行政委员会的同盟中的资产阶级领导人亲自批准镇压罢工,逮捕加入共产党的8名工会领导人,其中有全缅工会大会主席德钦巴丁。由于同盟领导人转到反对和镇压工人的一边,席卷缅甸的全国性大罢工宣告结束。

昂山等人向英帝国主义妥协和转向镇压工人运动的做法,遭到了缅甸共产党的公开批评。同盟内部的冲突越来越激烈。1946年10月10日,同盟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把缅甸共产党开除出同盟。11月3日,同盟最高委员会批准了这个决议。在此之前,缅甸共产党的代表德钦登佩在10月22日退出了行政委员会。

缅甸共产党离开同盟后,代表城乡小资产阶级的政党缅甸社会党在联盟内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加强。1946年12月,缅甸社会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党的总书记吴巴瑞在会上所作的《缅甸社会党指南》的报告。同盟中最有影响的领导人是昂山。昂山主张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之间走中间道路、推崇佛教哲学和在缅甸实行一党制。他在1945年8月29日的“东方一西方协会”召开的会议上曾说:“虽然共产主义的计划经济使我们十分感动,但我们还是强烈地反对共产主义”。同时,他又对资本主义表示强烈的不满。昂山很重视缅甸的民族问题。他承认民族平等的原则。他批评掸邦的封建行政制度已经过时了,但是,他认为这个问题要由掸邦人民自己来决定。他说,“山区人民可以有任何他们认为好的方式管理他们自己的地区,缅族人不会干预他们的内部行政事务”。可见,昂山在原则上承认了民族自决。他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对同盟民族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影响。1946年11月4日,同盟通过了对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区”的政策。它的基本点是“根据居住在整个缅甸的所有民族的自愿同意,建立缅甸联邦或联盟,寻求同边区人民的和睦”。“按照我们的政策,各邦将拥有他们需要的自治权,以控制和管理内部事务”。

从1946年11月到12月,昂山访问了克钦邦、掸邦和钦人居住的地区。12月,他又到克伦人集中的丹那沙林地区。1947年2月初昂山从伦敦回国。从2月9日到12日,同盟领袖(包括昂山)、掸邦土司、钦族和克钦族及英国政府的代表,在掸邦的彬龙镇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代表会议,通过了著名的《彬龙协定》。《协定》宣称,“掸族人、克钦族人、钦族人如果立即与过渡性的缅甸政府合作,就很快获得自由”。《协定》规定成立山区联合最高委员会。根据最高委员会的推荐,“边区”应有一名代表参加行政委员会。这样,“边区’’与缅族人聚居的地区在国家关系上就达到了统一。同时,《彬龙协定》还强调各少数民族的自由权。这样,《彬龙协定》就为未来的缅甸联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但是,以克伦民族联盟的领袖为首的克伦人上层人士拒绝参加彬龙会议。

1947年1月,昂山接受英国首相艾德礼的邀请,率领缅甸代表团赴伦敦,与英国政府就缅甸独立问题进行了半个月的谈判,于1月27日签订了昂山---艾德礼协定。在这个协定中,英国政府作了一些让步,在形式上承认了缅甸有完全独立的权利,承认山区少数民族在“自由同意”的基础上与缅甸本部统一的可能性,同意把拟于1947年4月举行的选举改为制宪会议选举。但是,“协议”没有规定让缅甸独立的具体时间,行政委员会仍然被认为是缅甸的临时政府,总督和行政委员会的关系没有变更,英国军队仍然留在缅甸。

这样,“昂山一艾德礼协定”就在缅甸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遭到来自国内左、右两个方面的批评和反对。右派代表吴素、巴莫、德钦巴盛等,为了搞垮昂山和同盟,把协定说成是比1945年英国政府白皮书更坏的东西。左派代表缅甸共产党也强烈地反对这个协定,认为这是向帝国主义投降。人民志愿军中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昂山的妥协立场。当代表团在英国谈判时期,罢工、罢课的浪潮再次席卷全国,要求建立民族主义的过渡政府,选举产生制宪会议,实现缅甸的完全独立。2月间,在彬文那、央未申、瑞因、敏养等地出现了武装骚动。但是,缅甸共产党表现得相当克制。1947年2月27日,缅甸共产党发表声明说,“尽管我们在许多问题上与同盟有分歧,但我们决心避免与同盟发生冲突,以结束内部冲突。因为冲突只会对帝国主义者有利”。

在缅甸人民群众爱国反英浪潮的推动下,昂山有所转变,同盟也提出了许多激进的口号,开始和共产党有所接近。在1947年4月举行的制宪会议选举中,同盟获得了173席,缅共获得7席,独立派人士获得2席,克伦人获得24席,其他2席。同盟以绝大多数的选票获胜,组成以昂山为首的临时政府。昂山在制宪会议上谈到,“争取以非暴力的方式取得独立。当这一方式不能凑效时,该打就打”。

1947年5月19日至23日,昂山主持召开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代表会议。会议讨论并表示赞同以德钦妙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起草的缅甸新宪法草案。代表会议通过的决议表示“宣布缅甸为独立自由的共和国一一缅甸联邦的坚定、庄严的决心”。6月16日,缅甸制宪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缅甸独立的决议》。昂山在7月中旬再次发表声明说,“除了完全独立,缅甸不同意任何东西”。

1947年7月19日上午10时左右,昂山正在他的办公室里和部长们开会,一群身穿军装的暴徒冲进办公室,用冲锋枪向与会者疯狂扫射,当场打死了正在开会的昂山、德钦妙、吴巴温、曼巴凯(克伦人领袖)、吴巴乔(缅甸费边派领袖),孟崩土司(掸族代表)在受伤后不久也死去。事后查明,这起谋杀案是右派政客吴素蓄谋已久的阴谋。凶手和幕后策划者吴素很快被缉捕归案,处以绞刑。

昂山是缅甸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主要不是具有独创性的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家,而是一个务实的政治活动家。他牺牲时年仅32岁。昂山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虽然也走过弯路,但他始终不渝地为缅甸的独立而奋斗,在缅甸人民中建立了巨大的威望。他致力于调整缅甸各民族的关系,因此受到少数民族人士的信任。昂山之死使缅甸人民感到极为悲愤。7月20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为昂山和其他被害者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大约10万群众参加了送葬行列。缅甸人民怀着更大的义愤,更加勇敢、更加坚定地为缅甸的独立而奋斗。

7•19事件激起了缅甸人民的极大愤慨和爱国主义热情的空前高涨,促使一切爱国力量团结起来,一致要求尽快结束英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缅甸的独立。面临这一新情况,英国工党政府被迫作出决定性的让步。

1947年7月20日,英国总督兰斯请德钦努(吴努)组织并主持新的行政委员会。7月21日,以吴努为主席的行政委员会成立,成员有吴觉迎、吴顶图、波力耶、德钦丁、吴妙和掸邦土司藻昆卓等。

吴努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昂山。他生于1907年,比昂山年长8岁。他20岁在仰光缅玛高等国民学校读书,1929年在仰光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1934年再入仰大,攻法律,在仰大结识昂山。战前他参加了“我缅人协会”,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日本占领时期,他虽然也知道,但没有参加同盟领导的抗日活动。他没有昂山那样高的威望,与缅甸国民军也谈不上有多少关系。在思想上他十分重视佛教,并不象昂山那样虽然重视佛教哲学,却明确政治和宗教的界限,把宗教称作私人的事情。在民族问题上,他更强调缅甸各民族的统一性,而较为忽视其差异性和各自的民族权利。出于他的佛教人性论的哲学观,他认为缅甸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自然的,因为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的儿子和儿女”。“缅甸居民,包括掸、克伦、克钦、钦、克耶、孟、阿拉干各族,从摇篮到坟墓,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我们是一间房子里的亲人”。他强调“缅甸应有一部统一的宪法。我要求领导人(无论他们是克伦人、掸人、钦人、克钦人、克耶人、孟人、若开人)要有必要的素质,来执行宪法”。“解决少数民族问题在于联系各民族的纽带,而不是瓦解联邦,建立各自的邦’’。

在同盟中两位最重要的领导人昂山和德钦妙遇难后,吴努就成了同盟中的头号人物。根据兰斯的任命,吴努在7月20日出任缅甸行政委员会主席和制宪会议主席。

1947年7月24日,英国首相艾德礼说,英缅之间已就涉及“在缅甸移交政权”和“未来英缅关系”等问题进行谈判。在移交政权前,英国政府同意把行政委员会变为缅甸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的首脑为内阁总理。1947年8月2日,缅甸临时政府成立,吴努为总理,波力耶出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吴顶图为外交部长.内务部长是社会党领袖吴觉迎。同盟和社会党领袖获得内阁中的大多数部长的职务。

从1947年8月到10月,缅甸临时政府同英国政府就移交权力和未来英缅关系等问题在仰光和伦敦进行了多次谈判。在缅英谈判时期,缅甸制宪会议于9月24日一致通过了《缅甸联邦宪法》。

《缅甸联邦宪法》是缅甸人民长期争取民族独立斗争所取得的结果。这部宪法在形式上参考和吸收了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宪法的规定和提法。宪法规定总统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由两院选举产生,任期5年,这本源于法国宪法;有关联邦制的规定,参考了美国宪法;设立民族院的规定,与苏联宪法有相似之处。宪法的法律原则和司法程序,则是英国式的。宪法有缅、英两种文字的文本。

1947年11月上旬,英国国会以288票对228票,通过了《缅甸独立法案》,批准《英缅条约》。《法案》承认缅甸为英帝国范围之外的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法案》于12月10日生效。1948年1月1日,缅甸临时国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英缅条约》。

在关于缅甸独立的英缅谈判中,缅甸民族资产阶级政府和英国政府都作了一些让步。《英缅条约》正是双方妥协的产物。英国方面虽然仍然保持了在缅甸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利益和影响,毕竟不得不承认了缅甸的完全独立,而缅甸民族资产阶级政府虽然作出了妥协和让步,但毕竟取得了缅甸人民为之而长期奋斗的目标---独立。

条约得到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赞同,吴努声称,英缅条约“体现了能够实现缅甸人民愿望的充分权利’’。缅甸共产党认为,《英缅条约》没有能够使缅甸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实现真正的独立。因此,它发动了反对《英缅条约》的运动。1947年11月17日,吴努宣布同盟与缅甸共产党关于团结的谈判破裂。缅共中央总书记德钦丹东则发表声明说,英缅条约没有给予缅甸独立足够的保障,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企图使缅甸无论在军事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继续处于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缅甸政府与缅甸共产党在独立条件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使得双方关系完全破裂,并且是导致缅甸独立后内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宣布缅甸独立和移交政权的仪式由于所选时日不吉祥而一再改期,最后定在1948年1月4日,宣布独立的时间是凌晨4时20分。

1948年1月4日凌晨,曙光降临在仰光,瑞大光宝塔沐浴在晨曦中,人们成群结队前往瑞大光宝塔对面的广场上,参加隆重的独立仪式,向全世界庄重宣告缅甸的独立。

缅甸的独立,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对缅甸长期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缅甸人民几十年来为之而奋斗的一个基本目标,为缅甸民族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新生的缅甸又面临重重经济困难和政治矛盾。缅甸历史在这充满希望而又面临困难和新的冲突的情况下,揭开了新的一页。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15
民主化历程
1947年,众掸邦、克钦邦、钦邦及缅甸本部于掸邦境内彬龙(也译为班弄)小镇上,签署《彬龙协议》,协议之目的为:联合缅甸、掸邦、克钦邦、钦邦等,联合向英国争取独立。

1947年7月,昂山将军遇刺身亡,昂山的继承人德钦努继续领导独立运动。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国60多年的殖民统治,缅甸获得独立,苏瑞泰为首任缅甸总统。

1948年~1958年,以吴努为首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成为缅甸联邦的执政党。

1958年~1960年,吴奈温将军强迫吴努让其成立“看守政府”。

1960年~1962年,吴努的缅甸联邦党(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廉洁派改名)在1960年缅甸大选获胜而执政。

1962年~1974年,吴奈温夺取政权,废除联邦宪法,成立“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排除民选制度,开始军人独裁统治。

1974年~1988年,吴奈温颁布新宪法,承认若开邦、钦邦、克钦邦、克伦邦、卡耶/克伦尼邦、孟邦、掸邦为行政单位。吴奈温将军脱下军装,自任“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缅甸联邦”改国名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确立一党专政。

1988年8月8日,缅甸军人政府镇压了民众对于经济不振和政治迫害不满的抗议活动。该事件被称为8888民主运动,吴奈温退居第二线,由苏貌将军接班,执政党由“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更名为“缅甸民族团结党”,成立“缅甸联邦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坚持一党专政。

1988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队接管政权,成立“恢委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

1988年9月23日,将“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

1989年,缅甸军人政府将“缅甸”的英文写法“ Burma”更改为“ Myanmar”。

1990年5月,缅甸举行全国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获胜,但军政府坚持先制定宪法后交权,拒绝向民盟交权。1988年的抗议活动为1990年的人民议会选举铺了路,然而这次选举结果随后被军政府宣布无效。在此次近30年来的首次选举中,由昂山素季所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以超过60%的选票赢得了超过80%的国会席位。但是,昂山素季却在选举后遭到军政府的长达六年的软禁,并数次入狱,其后仍被软禁。

1990年12月,人民议会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了一个以恢复缅甸的民主制度为主要任务的缅甸联邦国家联合政府。该政府为流亡政府,由山温所带领。缅甸联邦国家联合政府实际上只拥有相当有限之权力,且被缅甸军人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

1991年,昂山素季因身为缅甸的民主推动者获得了国际的赞誉,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自1990年的选举至今,昂山素季多次前后被政府软禁,军政府对于她人身的控制与监视一直没有停止过。

1992年4月,丹瑞大将出任“恢委会”主席,取代苏貌将军,继续一党专政。

1993年1月,军政府召开制宪国民大会,启动制宪进程。但军政府与最大反对派民盟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消除。此后,随着民盟的退出,国民大会被迫休会。民盟与军政府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

1995年7月,“民盟”总书记昂山素季被解除软禁。同年11月,“民盟”退出国民大会。

1996年4月~2004年5月,国民大会休会。

1997年11月15日,“缅甸联邦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更名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系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19人组成。三军总司令丹瑞大将任主席,三军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貌埃二级大将任副主席,三军总参谋长杜拉瑞曼上将任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委员。同年,苏貌将军病逝。

1998年5月,“民盟”要求限期召开议会、进行对话和无条件释放所有政治犯等;

1998年9月,“民盟”宣布成立由吴昂瑞任主席的10人议会代表委员会,行使议会权力。政府称此举违法,采取措施进一步限制昂山素季的活动。

2000年10月,军政府与昂山素季开始政治对话。

2002年5月,军政府解除对昂的软禁,允许其自由旅行及参加政治活动。

2002年12月5日,吴奈温在软禁中去世。

2003年5月30日,昂山素季在国内开展政治活动时,支持昂山素季和支持政府的两派群众发生流血冲突。政府以维护政局稳定为由,拘禁了昂及其领导的“民盟”其他领导人,关闭了“民盟”总部及其分部。

2003年8月25日,缅政府进行重大改组,任命原“和发委”第一秘书长钦纽为政府总理。钦纽随后宣布了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包括恢复举行制宪国民大会、就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举行多党制大选、向民选政府移交国家权力等。同时允许“民盟”恢复活动。

2004年5月17日,制宪国民大会复会。

2004年10月19日,钦纽总理因健康原因退休,“和发委”第一秘书长梭温中将(2005年6月晋升上将)接任总理。

2005年11月7日,因战略思维,缅甸政府宣布首都由仰光迁都至内比都。

2005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一次非正式研讨会上缅甸的问题被首次提及。东南亚国家联盟在对缅甸政府表示失望之余,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内部国会缅甸核心小组会议之外,尚陈述了缅甸缺乏民主的问题。

2006年5月27日,尽管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向丹瑞请求释放昂山素季,以及有来自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压力,但缅甸军政府仍再延长了对昂山素季一年的软禁。虽该政府正面临着国际上的孤立局面,他们仍旧宣称此为1975年国家保护法案授予的权力,即理论上政府有关押任何人的权力。

2007年5月17日,总理梭温因以身体状况不佳原因去职,“和发委”第一秘书长吴登盛出任代总理。

2007年8月中旬,缅甸仰光爆发反军人政府示威,是缅甸二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抗议游行,参加人数大约数十万人。游行本为抗议油价高涨,后转为要求民主的反政府示威游行,至9月26日军人政府开始镇压,致数人死亡。

2007年9月3日,制宪国民大会结束,确定了15个章节制宪基本原则和细则,“七点路线图”第一步顺利完成。

2007年10月12日,梭温在仰光敏加拉洞第二军医院病逝。

2007年10月18日,缅政府成立由54人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

2007年10月24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和发委)任命代总理吴登盛为政府新总理。根据电台广播的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声明,吴登盛担任的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长的职务由国防部军需署署长丁昂敏吴中将接任。

2007年12月3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在内比都召开首次会议,新宪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2008年2月9日,缅政府宣布5月举行新宪法全民公决,2010年举行全国多党民主制大选。

2008年2月19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宣布完成新宪法草案起草工作。

2008年5月,新宪法草案全民公决举行,全国投票率为98.12%,其中92.48%的选民投了赞成票,新宪法草案获得通过。

2008年5月3日,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袭击仰光等人口稠密城市,造成至少13万人死亡。

2010年3月9日,缅甸官方报纸全文刊登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颁布的《联邦选举委员会法》。

2010年10月21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颁布法令,正式启用新宪法确定的新国旗和新国徽。并把国名缅甸联邦改为缅甸联邦共和国。

2010年11月7日,缅甸依据新宪法举行20年来的首次多党制全国议会大选,这是缅甸七点民主路线图的第五步,也是实现从军政府向民选政府转型的一次重要选举,共有37个政党的3000多名候选人和82名独立候选人参选。大选选举出联邦和省、邦各级议会代表,联邦议会由上院民族院(224席)和下院人民院(440席)组成,然后计划再选举出总统、副总统,组成新政府。其后,军人政府向新政府移交国家权力。 由于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未能参选,所以这次选举在国内外备受批评,被指普遍存在舞弊行为。根据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举结果,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以绝对优势赢得大选,其当选议员约占全部当选议员的76.4%,其中人民院占79.7%,民族院占76.8%,在人民院、民族院分别获得259席与129席成为第一大党。

2011年,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权力移交新政府。

2011年1月31日,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在首都内比都举行首次会议,分别选举了新议长。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吴瑞曼在人民院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人民院议长,文化部长吴钦昂敏在民族院第一次会议上当选民族院议长。各省邦议会也选举产生了各自的议长。

缅甸2011年2月4日,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为缅甸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

2011年3月30日,缅甸军人政府最高领导人丹瑞和副主席貌埃退位,下令解散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军人政府),将政权移交新政府。

2011年4月4日,缅甸官方正式宣布,统治国家将近20年的强人丹瑞已卸下军事领导人的职位。

2011年10月27日宣布,正式解除对Facebook、Twitter、BBC、Youtube等网站的封锁,象征缅甸进入网络自由时代。

2011年3月24日21时55分,缅甸东北部发生地震规模6.9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2012年4月1日,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发布公告,在45个议会议席补选中,全国民主联盟最终获得了43席(联邦议会人民院37席、民族院4席共计41席,地方议会2席),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昂山素季当选联邦议会人民院议员。

2012年5月,缅甸成立了以总统吴登盛为主席的缅甸联邦和平中央委员会和以副总统赛茂康为主席的缅甸联邦和平工作委员会,以期推动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之间的和谈进程,争取实现国家的永久和平。

2012年8月20日,缅甸政府信息部在其官网宣布,即日起开始废除对所有缅甸当地出版部门的审查制度。

2013年7月25日,缅甸联邦议会通过决议组成一个由109名议员参加的缅甸联邦议会宪法评估联合委员会,以便对2008年全民公决通过的缅甸宪法进行必要的修改。

2013年11月15日,缅甸总统府网站报道,缅甸当天释放了69名政治犯,鉴于人道主义和给其参与建设国家机会的考虑,总统依法大赦这批政治犯。政治犯审查委员会正在继续审查工作,以便在2013年年底前释放全部政治犯。
2015年11月8日,缅甸举行25年来首次公开竞争的全国性民主选举,3000多万民众积极投票。昂山素季领导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在1150个议席中斩获886席,再次取得压倒性胜利。民盟将在2016年初组成新政府与新一届议会,开启缅甸新的历史。

2016年2月1日,第二届联邦议会人民院(下院)在内比都人民院大厦举行首次会议,民盟推举的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吴温敏当选人民院议长,巩发党成员、前缅甸联邦检察院法务部负责人吴帝昆秒当选人民院副议长;3日,民族院(上院)召开首次会议,民盟克伦族议员曼温凯丹当选民族院议长,若开民族党名誉主席吴埃达昂当选民族院副议长。按缅甸法律,民族院议长曼温凯丹率先兼任联邦议会议长,任期为两年半,随后由人民院议长接棒后两年半任期。至此,联邦议会两院均已召开会议,民盟主导的联邦议会全面启动。

2016年3月15日, 缅甸联邦议会进行总统选举,昂山素季同窗好友、民盟资深党员吴廷觉(Htin Kyaw)以高票当选为缅甸半个多世纪以来首位非军人民选总统,民盟钦族议员亨利班提育(Henry Van Hti Yu)和原仰光省省长吴敏瑞(Myint Swe)当选为副总统。3月30日,吴廷觉在联邦议会宣誓就职,4月1日新政府正式履职,标志着半个多世纪的缅甸军政府统治结束。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17:23
鹤喻 发表于 2016-5-13 04:22 PM
我觉得 ,他们可能是“吐谷浑”的鲜卑人

难说,但据很多历史学家研究,他们应该是古羌人的后代。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13 18:12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5-13 05:23 PM
难说,但据很多历史学家研究,他们应该是古羌人的后代。

“吐谷浑”就是 活动在古羌人区域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3 22:58
鹤喻 发表于 2016-5-13 06:12 PM
“吐谷浑”就是 活动在古羌人区域

有可能的,这我就没去研究了。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14 00:25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5-13 10:58 PM
有可能的,这我就没去研究了。

“吐谷浑”8世纪被唐朝灭国。缅人8世纪出现在膘国,时间上是一致的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5-14 09:43
鹤喻 发表于 2016-5-14 12:25 AM
“吐谷浑”8世纪被唐朝灭国。缅人8世纪出现在膘国,时间上是一致的

吐谷浑当时居住在哪一块?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14 09:58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5-14 09:43 AM
吐谷浑当时居住在哪一块?

青海
作者: cao2001516    时间: 2016-5-27 13:49
历史, 绝非 我们简单去看 字面上,书本上的  意思的。
这就好比, 果敢士兵的战斗力,需要的是
1、凝结核,也就是当地的土豪和良民(具有荣誉感,能坚持 而非涸泽而渔),而非流民(亡命但不懂得珍惜爱护本土)。
2、良好的军资供应和分配的公允 ,而非靠抢掠(保证士气的激励)。
3、战斗技巧,战术互动的经验积累。这不是简单的军械说明书。
等等,这些都不是靠书本就能记录下来的,很多是口耳相传的。
因此 ,所谓的 历史书 也许记录了一些现象,但是否能正确解读并且为当今做一个告诫引导。就取决于思考深度和经验积累了。
作者: cao2001516    时间: 2016-5-27 13:57
本帖最后由 cao2001516 于 2016-5-30 09:24 AM 编辑
鹤喻 发表于 2016-5-14 12:25 AM
“吐谷浑”8世纪被唐朝灭国。缅人8世纪出现在膘国,时间上是一致的

吐谷浑 是唐的属国,现在的土族是 吐谷浑可汗下的属民后代。 问题是,吐谷浑可汗的家谱是最早从西夏党项分封的。

而唐的最大版图时期不过十来年,唐灭亡到宋朝(辽)不过50年而已。

换言之,吐谷浑并没有被唐灭亡,而是与党项拓拔是一个族,共同构建了西夏。而后人,有李自成(党项人),延续至今,叫做 土族。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27 16:24
cao2001516 发表于 2016-5-27 01:57 PM
吐谷浑 是唐的蜀国,现在的土族是 吐谷浑可汗下的属民后代。 问题是,吐谷浑可汗的家谱是最早从西夏党项 ...

马币,可以先看下地图在说话么,和你说话很掉智商
作者: cao2001516    时间: 2016-5-30 09:24
鹤喻 发表于 2016-5-27 04:24 PM
马币,可以先看下地图在说话么,和你说话很掉智商

这不是智商的问题, 是头脑的懒惰。 最简单的动动手去查一下书上的时间表, 再懒点 就百度一下,疆域的变迁时间。都比谩骂 懒得思考 强。钱钟书曾说过,学会认识字,却被书本瞒骗 是一种悲剧。
作者: 鹤喻    时间: 2016-5-30 15:48
cao2001516 发表于 2016-5-30 09:24 AM
这不是智商的问题, 是头脑的懒惰。 最简单的动动手去查一下书上的时间表, 再懒点 就百度一下,疆域的变 ...

学会认识字,却被书本瞒骗 是一种悲剧。
这个总结的好
作者: 东海汉族人甲    时间: 2016-6-3 12:54
古代的大战争大杀戳,或瘟疫、婚嫁过程中,原始土著,并不一定会成为现在的土著祖先,而可能战败迁移,或者灭亡,或者在千前婚嫁中消失。这点类同于江浙一代的古代土著,他们由于迁来的汉人经济技术发达,女性愿嫁汉人为妻为妾,而本地土著渐无妻可娶,十几代几十代下来就因为没有后代而消亡了。
在美国,印第安人不是白人的祖先。在中国,元谋人不一定是云南人的祖先,云南民族众多。河姆渡人也不会是浙江人的祖先。只是一个考古发掘。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6-3 13:07
东海汉族人甲 发表于 2016-6-3 12:54 PM
古代的大战争大杀戳,或瘟疫、婚嫁过程中,原始土著,并不一定会成为现在的土著祖先,而可能战败迁移,或者 ...

是的,你说的非常对。古时候历史上的民族大迁移,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原因。就像黄河以北,以前是汉人居住的,后来在五胡乱华的时候,来了许多胡人。后来,又因为战争,胡人被迫逃离。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土著不一定就是现代人的祖先,可能经过许多次变迁,而原来的土著可能已经迁走或消亡。
作者: 非诚勿扰    时间: 2016-6-13 15:40
缅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以前是,现在也是,六十年的内战,让缅甸从一个富裕的国家变成一个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这也可能说是缅甸军人集团一手造成的,因为他们的独裁、腐败,国家才变得越来越落后。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6-13 16:25
非诚勿扰 发表于 2016-6-13 03:40 PM
缅甸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以前是,现在也是,六十年的内战,让缅甸从一个富裕的国家变成一个世 ...

军人集团的愚蠢和倒行逆施,造成缅甸的贫穷和战乱,这个国家如果不把军人集团去掉,是永无宁日的。
作者: 非诚勿扰    时间: 2016-6-14 15:10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6-13 04:25 PM
军人集团的愚蠢和倒行逆施,造成缅甸的贫穷和战乱,这个国家如果不把军人集团去掉,是永无宁日的。

是的,只要有大缅族独裁主义存在的一天,国家就不可能和平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6-14 17:59
非诚勿扰 发表于 2016-6-14 03:10 PM
是的,只要有大缅族独裁主义存在的一天,国家就不可能和平

缅人的小国寡民心理,造成他们放不开脚步,也是作茧自缚了。现在这个社会是讲合作的,而不是讲相互敌对的。
作者: 非诚勿扰    时间: 2016-6-16 14:02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6-14 05:59 PM
缅人的小国寡民心理,造成他们放不开脚步,也是作茧自缚了。现在这个社会是讲合作的,而不是讲相互敌对的 ...

但老缅可不会这么想,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的民族和利益,其他的少数民族他们只想着不顾一切的消灭。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6-16 14:27
非诚勿扰 发表于 2016-6-16 02:02 PM
但老缅可不会这么想,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的民族和利益,其他的少数民族他们只想着不顾一切的消灭。

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分裂,大家都不鸟他了,让他们自个儿玩去。
作者: 我本无名    时间: 2016-9-15 18:08
整理点像样的资料吧,网上抄抄真没意思
作者: 我本无名    时间: 2016-9-15 18:49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6-16 14:27
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分裂,大家都不鸟他了,让他们自个儿玩去。

立足现实,不要整天幻想别人崩溃。
缅甸分裂的前提是什么?
一、内部因素:内部民族力量根本没发撼动缅军,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说实话,是脑子不够用,苏大嘴这样的脑残都成为某些组织的座上宾,就说明问题所在了,我们嘲笑台独那帮傻鸟,人家老缅是不是也这样嘲笑?
二、外部因素:既然内部力量没法打破平衡,绝对需要外部势力介入。
1.英美日不希望缅甸分裂,下缅甸的克伦武装,长期亲英美,也没见英美支持他们独立。
2.印度也不希望缅甸分裂。
3.泰国对缅甸是有野心的,景栋这块底盘泰国龃龉多年,但是现在的泰国的国力和国际形势,显然无法撼动。
4.中国也不希望缅甸分裂,不符合中国利益。
大嘴哥的尿理论能实现?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15 22:25
我本无名 发表于 2016-9-15 18:08
整理点像样的资料吧,网上抄抄真没意思

历史资料不是写文章,这个只能是抄别人的,不可能自己编一段缅甸的历史出来。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15 22:27
我本无名 发表于 2016-9-15 18:49
立足现实,不要整天幻想别人崩溃。
缅甸分裂的前提是什么?
一、内部因素:内部民族力量根本没发撼动缅 ...

世无常势,水无恒形,你所说的这两个因素都是建立在历史没有重大转变的基础上。一旦局势突变,那么情况就不是这样的啦!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哪个比得上?当年的苏联,哪个比得上?
作者: 我本无名    时间: 2016-9-15 22:36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15 22:25
历史资料不是写文章,这个只能是抄别人的,不可能自己编一段缅甸的历史出来。

收集一下《琉璃宫史》,或者英国人达威写的《缅甸史》也比这个强。
英国人研究说的,缅甸人属于汉藏语系,缅藏语系的缅语支,缅族是8世纪南诏灭骠国后,留在缅甸中部,维持治安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来自云南。南诏灭亡后,没人管他们,就壮大了。
作者: 我本无名    时间: 2016-9-15 22:36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15 22:25
历史资料不是写文章,这个只能是抄别人的,不可能自己编一段缅甸的历史出来。

收集一下《琉璃宫史》,或者英国人达威写的《缅甸史》也比这个强。
英国人研究说的,缅甸人属于汉藏语系,缅藏语系的缅语支,缅族是8世纪南诏灭骠国后,留在缅甸中部,维持治安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来自云南。南诏灭亡后,没人管他们,就壮大了。
作者: 我本无名    时间: 2016-9-15 22:40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15 22:27
世无常势,水无恒形,你所说的这两个因素都是建立在历史没有重大转变的基础上。一旦局势突变,那么情况就 ...

你这句话说道点子上了吗?
你这种说法有啥意思,缅北大V们意淫了这么多年,有什么鸟出息?几个智商健全的?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16 09:48
我本无名 发表于 2016-9-15 22:40
你这句话说道点子上了吗?
你这种说法有啥意思,缅北大V们意淫了这么多年,有什么鸟出息?几个智商健全 ...

永远不要去讥笑一个有理想的人,也许现实情况不乐观,但并不意味着时局永远是这样。当年,希特勒在他小出租房里谈理想的时候,很多人也是不信的。比尔盖茨拿着他的电脑系统去找IBM的时候,还受到对方的奚落。

但凡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敢想敢做的人来完成的,也许他们在初期看来有点异想天开,甚至是非常可笑。懦夫和固步自封者,注定只能碌碌一生。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16 09:49
我本无名 发表于 2016-9-15 22:36
收集一下《琉璃宫史》,或者英国人达威写的《缅甸史》也比这个强。
英国人研究说的,缅甸人属于汉藏语系 ...

哦,对此不太了解,但可以去找一下,看能找得到不?
作者: 我本无名    时间: 2016-9-16 10:05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16 09:48
永远不要去讥笑一个有理想的人,也许现实情况不乐观,但并不意味着时局永远是这样。当年,希特勒在他小出 ...

打死几个老缅,炫几张照片出来?证明自己很勇敢,如何?至少也是匹夫之勇
你认为自己智商很高,看不起匹夫之勇,是万人敌?
那么弄点超越常人的计谋出来,让同盟军迅速把缅军赶出果敢?
如果你计谋也不行,做点大生意,实现最近的一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至少可以组件一支小部队吧?
如果。。。。。
不说了,谈不上讥讽,我自己智商也不高。只是好多都不切实际,脱离实际的东西,真的太yy了。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9-16 10:36
我本无名 发表于 2016-9-16 10:05
打死几个老缅,炫几张照片出来?证明自己很勇敢,如何?至少也是匹夫之勇
你认为自己智商很高,看不起匹 ...

你小学时期应该学过《雕凤凰》一课吧?道理自在其中。

顺便告诉阁下一句,本人还有另一个身份——房地产开发商,哥在自己县城云集镇开发了云集第一高楼——丰源名城,总造价也就三个亿吧。关于这些,你可以去百度一下“丰源名城”这四个字。
作者: 我本无名    时间: 2016-9-16 11:49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9-16 10:36
你小学时期应该学过《雕凤凰》一课吧?道理自在其中。

顺便告诉阁下一句,本人还有另一个身份——房地 ...

《雕凤凰》是什么玩意,我小学没毕业,别问我这个问题。

这个楼我没百度,存在与否与我毫无意义,验证对我来说是浪费时间。
关键是,里面多少块砖是你的?那么高的造价,可以找买很多火药枪了,难道不是?如果真有这么牛逼,该有一番作为了吧,用得着和我这样的屌丝在这儿磨嘴巴?

好多人说自己在全球500强的公司工作过,比如KFC的营业员,有意思吗?
作者: QQ_0C91F6    时间: 2016-11-15 09:40
有人种的。
作者: QQ_0C91F6    时间: 2016-11-15 09:40
有人种的。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6-11-15 09:50
QQ_0C91F6 发表于 2016-11-15 09:40
有人种的。

有人种?何解?
作者: 天汉勇士    时间: 2017-1-30 15:46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6-6-13 16:25
军人集团的愚蠢和倒行逆施,造成缅甸的贫穷和战乱,这个国家如果不把军人集团去掉,是永无宁日的。

就这句,必须点赞,也是缅甸要发展的唯一前提。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7-2-20 10:08
天汉勇士 发表于 2017-1-30 15:46
就这句,必须点赞,也是缅甸要发展的唯一前提。

希望得到兄弟你的呼吁和支持,大家一起努力,华夏后裔就不会这样受迫害了。
作者: 天汉勇士    时间: 2017-2-23 10:38
在野孤鸿 发表于 2017-2-20 10:08
希望得到兄弟你的呼吁和支持,大家一起努力,华夏后裔就不会这样受迫害了。

好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为华夏族胞安身立命之权益呼吁,倾一生之力,不达目的绝不停息。
作者: 在野孤鸿    时间: 2017-2-23 11:05
天汉勇士 发表于 2017-2-23 10:38
好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为华夏族胞安身立命之权益呼吁,倾一生之力,不 ...

但为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欢迎光临 果敢资讯网 (http://kokang88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