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林立之国》 第一章第六节: “大一统”——缅军人集团的政治狂想曲
缅甸联邦共和国,与其说是一个联邦,不如说这是一个由十多个各有军权、政权和治权的“次国家”联合起来的“邦联”。因为,在现有的缅甸领土之内有着十余个民族武装控制区并不受当局政府实际统治或节制,除了没有货币发行权之外,这些“民武辖区”几乎权权具备。而且,有一些抱有独立倾向的民族武装组织,在其辖区的行政体制是以一个国家的架构进行设置的。从缅甸独立建国以来——“治权无法覆盖全国”的现象就一直存在,当然这与历届当局的统治能力和政治智慧有关,同时,也与大缅族主义者奉行排他性民族政策,蓄意边缘化非缅民族组织有关。
建国之初,时任当局为了分化辖下族群,削弱非缅民族的政治力量,刻意将一个主体民族细划为多个少数民族。而且,这种统治手段并非缅政府所独创,此一统治术早在英帝国殖民缅甸时期就已经使用了。其它国家如俄罗斯联邦,就曾在其国土内划分出了193个民族,据悉,苏联的解体与这个举措存在一定关系。如今的“缅甸民族和解”与“武装林立”几乎已然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把历届执政者捆得个“束手无策”。不能不说这是当初的缅甸“政治精英”细化出135个少数民族所埋下的“祸根”。当年,缅甸执政当局极尽分化之能事,如今的缅军人利益集团却妄图使用武力把缅甸国土上的所有民族捆绑在一起,硬生生捆成一个“国族”,一个类似于“中华民族”概念的“大缅族”,缅军集团把这个目标划归在“国家统一”的大目标之内,并把它当作该集团的神圣使命。这就是人们垢病缅军国家目标为“一国一族”的思想根源。
人类社会经常出现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就是“解决问题的人,恰恰就是问题的制造者。”有些人表面上看确实是在很努力的工作,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忙于解决自己制造出来的问题,而比这更乌龙的是,最终他们被自己制造出来的问题给牢牢困住,反过来证明他们的无知和无能。缅军人利益集团从2004年起就执拗地要“整编”所有缅甸民族武装,铁了心地要为“国家统一”充当缅甸的嬴政,实现统一霸业。缅军方“整编”计划的负能量于2009年果敢8.8事件全面引爆。于是,这个真心要解决问题的“爱国军人集团”,从此制造了缅甸一轮又一轮新的民族武装冲突,把国家拖入了内战的深渊。缅军一系列失当的举措间接“唤起”各民族组织“强军意识”的觉醒——纷纷练兵习武,增强自身的装备和军事实力。
为防止大缅族主义者挑出其中最软的柿子被率先捏扁,民族组织建立了多个军政联盟,抱团取暖。然而,近百个以民族利益为名组建的政党和20多支民族武装,无不以各自民族利益为重,并渐渐与国家产生了越来越强的离心力。追根溯源,就是民族分化政策导致民族武装林立和民族政党多如繁星。尽管当局把“民族大团结”当作国家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把“民族团结”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却丝毫无益于改变“缅甸民族和解难”这一事实。
民盟致力于民族和解,但缅军方的倾向却是“武力统一”,近十年来,敏昂莱大将在各种场合发言时传递出来的信息,无不在暗示其“非动武不可”方能实现“全国持久和平”的理念。军方秉持的“武统”思维,使得民族武装组织更加不敢轻言“放弃武装斗争路线”,同时,也更加坚定以武装捍卫民族尊严的决心。早在2014年,缅军就把“同盟军、德昂军和若开军”三支民族武装列为“不缴械则免谈”的组织,并对其参与政治对话及签署停火协议,设置许多先决条件,阻挠以上三支民武顺利进入和谈程序。上述军方的蛮横态度无疑在为“武力统一缅甸”定下基调。动武,意味着消灭,然而,把所有反对缅军整编方案的民地武都消灭,那是霸权,不叫统一。因此,各民族宁愿脱离联邦或开展艰苦的武装革命斗争,也不愿接受可耻的统一。
缅军人集团自知靠缅族文化,无法实现其构建“缅甸国族”的野心,当文化同化和政治统一实现不了之后,军头们就启动了“武统”方案,企图靠武力征服来实现“大一统”。然而,罔顾非缅民族尊严和民族平等的大一统,注定只能是缅军人利益集团永远无法实现的政治狂想。因为,即便是在缅甸历史上最强大的蒲甘、东吁和雍籍牙三个王朝时期,缅族也未曾真正完全统治过现在的掸邦、克钦邦和钦邦等绝大多数边境民族地区。况且,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少数民族武装军事实力的增强和政治斗争策略日益成熟,以及国际社会对弱势族群生存状况的关切,缅军方的“武统”路线只会引发更激烈的政治矛盾和武装冲突。因为,通过“武力打压实现国家统一”不仅毫无道义优势,而且还会招致四面树敌,所以,“武力统一缅甸”只能是缅军人集团永远也圆不了的春秋大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