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果敢战争的根源 作者:果敢资讯网特约评论员白启声 2015年2月8日晚,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简称果敢同盟军,以下用该简称)211旅、311旅回到果敢。2月9日,果敢同盟军两个旅在多个地点同时对缅甸国防军驻果敢部队发动了攻击,果敢“2.09”战事就此暴发。至今,果敢战事已一年有余。
果敢战事暴发后,果敢同盟军及其支持者、同情者将此战称为“探亲之战”或“光复果敢之战”,而缅甸军政当局及果敢部份亲缅政府者则将果敢同盟军称为“叛乱组织”或“恐怖分子”。那么,果敢战事的根源是什么?果敢同盟军与缅甸军政当局孰对孰过?果敢同盟军是否师出有名?笔者将逐一展开论证。
一、果敢战争的根源:治权之争 果敢战事的根源其实是缅中央政府的一国、一军、一政与果敢同盟军的有自己的武装、有独立的自治政府与司法机构的高度自治权之争。在治权这个问题上,缅政府可以说是屡屡言而无信、背信弃义。不论是1947年果敢土司参与签定的“彬龙协议”,还是1989年彭家声率缅共东北军区脱离缅共时,缅政府都允诺果敢有拥有自己的武装、拥有独立的自治政府、拥有司法机构的高度自治权。
彬龙协议赋予果敢民族的何止是高度自治权?还有脱离缅甸联邦的自决权,但是,彬龙协议签定近70年了,果敢民族又何时有过自决权?就是高度自治的权利也屡遭剥夺。1959年,彬龙协议签定12年后、缅甸联邦独立11年后,缅政府废除土司制度,第一次剥夺了果敢民族的自治权,同时缅政府也开始了以果制果、分化果敢民族的策略,扶植罗星汉制衡果敢民族自决权、自治权的捍卫者。
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彭家声等人揭竿而起组建革命军,随后率部加入缅共,将缅军逐出果敢。1989年,彭家声率缅共东北军区军民脱离缅共,果敢又完全的回到了果敢人民的手中。可惜,好景不长,1992年,果敢同盟军副参谋长杨茂良起兵,为缅军于1995年进驻果敢埋下伏笔。1995年缅军进驻果敢,并成立了老街军分区,这又为2009年的果敢事件埋下了伏笔,也将果敢民族的高度自治权置于极度危险之中。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写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想1989年,果敢民族拥有近万人的武装力量、占地5000多平方公里,缅甸群雄谁不敬重?2009年果敢同盟军撤离果敢时谁又不哀伤?
那么,如何有效捍卫果敢民族的最高权利—自决权、自卫权呢?可巧借各种力量,但别把希望寄托在某方身上,一切只能靠自己。跳出家族式、松散式管理制度的窠臼,走推贤任能的、精诚团结的、真正的集体领导制度;发展经济、重视民生、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果敢民族的全民素质;保有并发展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
二、果敢同盟军与缅甸军政当局孰对孰过?果敢同盟军是否师出有名? 在果敢战事中可以肯定是缅甸军政当局不义,他们想在当年昂山忽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剥夺果敢民族的自决权、自治权。2009年缅甸军政当局忽悠不成,并动武强抢,当然属于不义了,甚至可定性为侵略战争。相反,基于彬龙协议赋予果敢民族的自决权、高度自治权,只要是果敢民族的一员都有义务、有权力来追求捍卫果敢民族的这一最高权利。果敢同盟军作为果敢民族唯一的、具有代表性的武装力量,其为捍卫果敢民族的最高权力—自决权、自卫权,是有法理依据的,是正义的,又怎么能被称为“叛乱组织”或“恐怖组织”呢?而缅甸军政当局抢了果敢民族的权利,还将主人称为“叛贼”?这不是贼喊捉贼吗?
所以,果敢同盟军的光复果敢“2.09”行动是有法理依据的合法的、正义的行动的,果敢同盟军的光复果敢行动是师出有名的。相反,缅军政当局是不义的、非法的,甚至是侵略的行为。
当然,战争是残酷的,果敢同盟军在光复果敢行动中,重创了缅军,甚至整建制的打垮缅军数个营,但果敢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属于自己的权益,要保住还得有可依靠的力量,没有捍卫的强大力量,随时可能被人夺去。
果敢同盟军在夺回果敢民族的最高权利时,能不精诚团结吗?能不勇往直前吗?将来革命胜利了,能不倍加珍惜吗?能不更加谨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