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电视台3月5日消息(记者桑阮 岩峰 阿球)受地理、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各种蔬菜短缺一直是佤山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而在联合军第二战区618旅,官兵们训练之余,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自给自足,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餐桌,改善了官兵伙食,提高了官兵生活质量。而且,精心种植的“绿色菜地”还陶冶着官兵们情操。
3月3日下午,618旅旅长鲍三惹带领着部分战士们又来到部队的各个蔬菜生产基地查看蔬菜生长情况,并指导工作。
618旅自建蔬菜蔬菜供给不足、不及时,一直以来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去年,部队投入资金数百万元,在旅部机关周边的空地上平整坝子,开辟出了包菜种植基地。仅刚过去的冬季产出的包菜蔬大棚保自给 <wbr>精心种植的“绿色菜地”陶冶官兵情操 在一处采割完毕的包菜种植基地,鲍三惹旅长介绍说,部队地处深山腹地,由于距城镇集市较远,部队各种菜量就达二十吨。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了部队去年新建的多座标准化温室蔬菜大棚。
在蔬菜大棚内,记者观察到,尽管山区天气寒、温度低,但是在部队的温室大棚里却温暖入春、绿意盎然,部队官兵精神管理的各种蔬菜长势很好。同时,部分战士们正在大棚内劳动并精心管理着蔬菜。
针对部队蔬菜的长势情况,在现场,鲍三惹旅长还对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施农家肥等方面,给记者作了详细介绍,并当场给年轻的战士们提出了更加合理的建议。
看到大棚内茁壮成长的绿色蔬菜,官兵深深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喜上眉头,甜在心头。劳动现场,一位的战士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们每天都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了!”而一位战士技术员则表示,他们会对蔬菜种植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打造部队蔬菜种植新局面。 据了解,为抓好部队的“菜篮子”,丰富官兵的“菜盘子”,提高部队自给能力。618旅党委结合驻地气候、地理特点及菜田蔬菜长势情况,组织官兵利自已种植绿色蔬菜、精心浇灌,陶冶情操。去年,在完成日常军事训练任务之余,部队结合地区气候特点和土壤结构,修建这组蔬菜大棚,并在精心选苗、科学培植、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坚持抓住时节,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广积农家肥料,改良土壤,积极引进新品种,科学运用新技术,提高绿色蔬菜产量和质量。目前,部队蔬菜基地现已种植包菜、白菜、南瓜、西红柿等10余个品种,在部队官兵的精心浇灌下,各种蔬菜长势良好,形成了“菜满园、瓜果香”的局面,既丰富了官兵“菜盘子”,又陶冶了官兵的田园情操。通过经常性浇灌呵护田间或大棚蔬菜,不仅提升了“绿色菜园”建设质量,同时也丰富了官兵业余生活。 当天下午,在鲍三惹旅长的带领下,记者一行还对在修建的部队成立6周年庆祝活动广场和旅部机关行政办公楼、宏昌公司柚木苗培育基地、宏昌公司南南水电站等处进行了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