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战士正在单兵掩体爆破器炸成的掩体内观察周边情况 单兵掩体爆破器又称炸坑爆破器(简称炸坑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单兵使用的简易掩体构筑器材。我军从1970年代开始装备掩体爆破器,其一代代更迭,不断发展演进—— 掩体是指保护作战人员安全、隐蔽进行射击以及观察、指挥和操作技术装备用的露天工事,在实际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单兵掩体是最常见的一种,又称为散兵坑,具体可分为卧姿射击、跪姿射击和立姿射击用3种散兵坑。其构筑一般使用工兵锹等进行土工作业,速度较慢。 为便于作战人员快速构筑单兵掩体,我国于1977年首次研制成功采用炸药爆破方式的制式爆破器材—— GBP130型掩体爆破器,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快速为单兵构筑跪姿射击掩体,并装备步兵和空降兵。随后,又陆续研制出GBP131型及其改进型GBP131A型掩体爆破器、GBP132型掩体爆破器、 GBP133型掩体爆破器。 GBP130型掩体爆破器GBP130型掩体爆破器用于在中等硬度土壤中快速构筑跪姿射击用单兵掩体,也可用于其他爆破作业,于1977年装备部队。 结构组成GBP130型单兵掩体爆破器采用类似单兵火箭发射器的原理。其由爆破器本体、推进器、导火索、穿孔弹、擦火板、保险销、支架、包装筒及专用背带等组成。 该爆破器体积小,直径仅69mm,携行长度498mm,带包装筒的总质量 1.84kg。其爆炸后,可在中等硬度土壤内爆炸后形成漏斗状深坑,清除回落土可形成口部直径1.1~1.7m、底部直径0.4~0.6m、深0.6~1.0m的跪姿单兵掩体。全部作业时间(包括清除回落土)约需3分钟。 爆破器本体 爆破器本体的功能类似于单兵火箭发射筒,外形呈圆柱状。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装有导火索、推进器。穿孔弹连接在爆破器本体下部,支架设在爆破器本体的周壁内侧。 导火索 导火索的功能类似于单兵火箭弹的点火具,其上端设有点火头,点火头固定在爆破器本体的顶端。为确保安全,点火头不使用时封闭在螺盖内。导火索的下端与推进药相连。 推进器 推进器的功能类似于单兵火箭弹的发动机,其上部装有推进药,下部装有主装药和全保险型主引信。推进药为质量20g的黑火药。主装药也称为炸坑装药,质量601g(TNT560g,钝化太恩41g)。 穿孔弹 穿孔弹的功能类似于火箭弹的战斗部,主要作用是在地面炸出一个垂直孔,供推进器进入并在孔内爆炸从而形成漏斗状深坑。其安装在推进器的下部,配有全保险型穿孔引信,内装聚能装药240g(TNT200g,钝化太恩40g)。
掩体爆破器爆破后,经清除回落土,形成单兵掩体 擦火板与保险销 擦火板与保险销连在一起,保险销插在穿孔弹的上部。若不拔出保险销,穿孔引信的保险不能解除。擦火板的内侧涂有擦火药,用于摩擦点火头,使其发火。 支架 支架由3条支腿组成,平时3条支腿缩入推进器内部,使用时抽出。 包装筒及专用背带 包装筒由塑料制成,平时爆破器密封在包装筒内,具有一定的防潮性。包装筒外设有专用背带,便于携行。 使用方法GBP130型单兵掩体爆破器操作简便,发火可靠。 选定爆破点后,用刺刀或专用工具切开塑料包装筒,取出爆破器。将其支架往下拉到位,然后平稳地将爆破器架设于爆破点上。扶住支架,拧下推进器上部的螺盖,使导火索的点火头露出。一手握住穿孔弹,另一手抽出保险销,然后用手捏住与保险销相连的擦火板,用擦火板擦燃导火索的点火头。点燃后迅速撤至距爆炸点30m以外进行隐蔽观察。爆破后,迅速清理炸坑内的回落土,构成掩体。 班组同时作业时,相邻爆破点的间距不得小于4m,并在统一指挥下点火,以保障安全。 动作原理当从穿孔弹上部抽出保险销后,穿孔引信解除保险;当用擦火板摩擦导火索的点火头后,即引燃导火索,导火索燃烧约10s后,点燃推进器中的黑火药,产生推力,使推进器向下运动。与此同时,穿孔弹内的击针撞击火帽,使雷管发火,起爆穿孔弹内的聚能装药,在地面炸出一个垂直孔。 在推进药的推动下,推进器进入垂直孔中;推进器内的主引信在穿孔弹的爆炸作用下解除保险,击针撞击火帽,点燃延期雷管,延时5~8s后,起爆进入垂直孔中的主装药,炸出漏斗状深坑。 GBP131型掩体爆破器GBP130型掩体爆破器用于对付中等硬度土壤,对于冻土地带的爆破效果则不够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又研制出了GBP131型掩体爆破器,于 1984年装备部队。 GBP131型掩体爆破器与GBP130型掩体爆破器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GBP130型掩体爆破器采用整装式爆破器,由聚能装药、带火箭发动机的炸坑装药、点火装置和支架等组成整体件,用摩擦方式点火起爆,穿孔、炸坑一次性完成。GBP131型掩体爆破器则为分装式爆破器,由打孔工具、装有液体炸药的容器和起爆装置组成。首先采用打孔工具在冻土地面打孔,然后向孔内注入液体炸药,用起爆装置拉发点火起爆,形成漏斗坑。可根据需要炸坑的数量、大小及深度,选择单具或多具爆破器灵活使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容易等特点,但作业时要分成人工打孔、炸药炸坑两个步骤完成。 GBP131型掩体爆破器作业时间为3 分钟。其质量较轻,总质量590g,装液体炸药的容器为195×68×38mm的长方体,内装液体炸药400g,用20~50N拉力可使起爆装置发火,延期6~8s引爆液体炸药。单瓶液体炸药爆破后,清理回落土可构成深0.6m、口部直径0.9m 的跪射单兵掩体。 该爆破器可依据所需炸坑的数量、大小和深度,多具集中使用。每个包装箱内装爆破器20具,打孔工具20具,全箱总质量34kg。 GBP131A型掩体爆破器鉴于GBP131型爆破器的威力偏小,我国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改进,设计出了GBP131A型掩体爆破器,于1985 年装备部队。 改进后的爆破器,其结构组成及使用方式与GBP131型爆破器基本相同,但总质量增大约70%,达到1.0kg。单瓶容器内装液体炸药比过去多100g,达到500g,容器体积也有所增大,其外形尺寸为112×38×275mm。用30~90N 拉力可使起爆装置发火,延期8~12s引爆液体炸药。其作业时间为3分钟,安全距离为50m。
GBP132型掩体爆破器在地面上的设置状况 GBP132型掩体爆破器GBP130型掩体爆破器虽能在中等硬度土壤中快速构筑单兵掩体,但其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因此我国后来又设计出在中等硬度土壤中使用的 GBP132型掩体爆破器,1987年装备部队,其是目前我军装备较多的一种单兵掩体爆破器。 该爆破器与GBP130型掩体爆破器的不同之处是:省去了后者的火箭发动机、支架等部件,既利用聚能装药穿孔,又利用其爆炸产物驱动炸坑装药随进。其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可靠性高等特点。 该爆破器总质量1.77kg,直径 82.6mm,长度281mm。内装梯-黑炸药(TNT、黑索金各50%)1.02kg。在 30m的安全距离上,一次点火爆破即可构筑散兵坑,全部作业时间(包括清除回落土)不超过3分钟。可炸出口部直径1.3m、底部直径0.5m、深度0.4m的漏斗状深坑。 结构组成该爆破器由爆破器本体、炸高管、点火具(含擦火板)和带塑料导爆管的延期雷管组成。 爆破器本体 爆破器本体由穿孔装药、抛土装药与隔爆机构等组成。 爆破器本体上设有穿孔装药雷管孔和抛土装药雷管孔,分别用于安装点火具的雷管和延期雷管。穿孔装药雷管孔位于爆破器本体顶端中央,抛土装药雷管孔位于本体底部中心管的一侧。平时,中心管内装有由铝塑包装袋密封的点火具与延期雷管,中心管对点火具和延期雷管具有足够的隔火、隔爆能力。为防止产生破片和减轻质量,穿孔装药(含隔爆机构)的壳体、抛土装药的壳体分别用铝板和塑料制造。 炸高管 炸高管用于支撑穿孔装药和抛土装药,并使穿孔装药保持适当炸高。炸高管是由塑料制成的圆筒,其一端带有豁口,并在距上端面15mm处的内壁中有一凸缘。平时炸高管套在爆破器本体的下端。 点火具 点火具由点火头、导火索、雷管与擦火板组成。擦火板上涂有擦火药。 延期雷管 延期雷管由雷管本体、橡皮套和塑料导爆管组成。塑料导爆管的一端呈环状,用于套在爆破器本体上部的锥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