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下 作 战(上) 四月党代会又一重要任务是制定了五月南下作战计划。南下的目的是在于跳出外线,主力在腊戍盂尧地区建立根据地。战略意义为南下向缅甸本部的根据地靠拢——腊戍以南是02地区。 南下作战规模很大,全军区主力除3037,107两个营在原根据地前沿(贵概大莫宜公路沿线)进行游击战外,全部参加南下作战(参加作战的3031,3033,3035,4045,4048六个营以及东北军区前指机关,808访问组),可谓雄心勃勃。 遗憾的是,南下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在前期,由于突然袭击,我军得手,但敌军立即作出反应,集中了重兵对南下部队进行合围。在腊戍郊外派当血战之后,我军历经艰辛,由南萨拉公路突围而出回归贵概根据地,结束此役。( 摘自张来耘著《东北根据地八年走过的道路》) 一九七O年五月中旬(五月十二日(十三日?))的某个凌晨,集结在勐波坝区和孟波附近的东北军区主力共六个营的部队在一片黑暗中开拔。这支部队执行四月党代会的一个重要战略决定,前往腊戍东南方向的盂尧建立根据地,或者说建立游击区。当时绝大多数的连一级以下干部并不知道行动的具体路线和意图,虽然在屯兵勐波这段时间里传出不少风言风语,说是将有一次大的行动。有传说是一,到下面建立新区,(下面是一个含义不表的概念,它即可以统指下缅甸中央根据地,又可以用来泛指东北根据地以南的地理位置)二,把敌兵力吸引住,将中缅边境木姐南坎的敌军南调又返回北线解放这两个地方等等。在部队行动前大约十多天,已经受命进行了一系列强化训练,包括夜间行动,行军,隐蔽近敌,夜间射击,爆破等等。特务连,二连和炮连大部以及3035营二连,作为一个加强营充当这次行动的先驱队。这支混编的部队可以说是东北军区最富作战能力的一部分。一连(即侦察连)发了缅政府军的军服和胶盔,(当时缅军尚未装备钢盔)所以连队士兵都已意识到任务的特殊性。当时祁老五任连长(他原任二连连长),盂荣成任连指导员,排玉国为付连,杨世启为付指(前三位都是民族支队人员)。一连在勐波休整时已征收了一部分新兵,包括十几名棒寨籍青年和十几名中国知青,(多为昆明学生)出发时兵力大约在一百左右,一连又是先驱营的尖兵。杨世启率小分队在贵概累散赛(掸语即“三十座大山”之意)活动时曾收拢过一名当地克钦青年组织的骨干,名叫干磨。这个组织和缅政府,KIA都无关系,与缅共也从无联系。却时常对缅军发动小型的突袭。似乎是一种地方的青年自治自卫团体。干磨精明能干,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勇敢正统的景颇小伙子。他和一连的尖兵班编在一起,充当全营前卫。许多干战上了路还不太清楚此次行军的规模路线和友邻单位。 先驱营和军区主力走的是同一个方向的两条路线。军区主力同日出发。此次挂帅的是军区付司令员赵明、付政委古方。(罗先,杨光均留在贵概根据地,而杨光当时可能去了中国)808访问组的首长为周师长,常参谋长。他们率军区指挥机关。(俗称总部司政后)以及3033,3035,4045,4047,4048五个营共1200多兵员。先驱营直下迪马坝,翻越一座大山,日夜兼程,次日晚上在虎撇坝宿营。(虎撇坝是军区后勤部付部长李冬的家乡,李冬是罗先旧部)宿营的寨子就是李冬胞弟的家。这里毗邻公路,第二天又是贵概街子天,所以部队刚睡下不久便又接到命令全部起床出发。这命令不知是营部下达的还是相隔不远的总部下达的。刚提拔为班长的王云峰(当时才十六岁,他原先是瑞丽中学的初一学生,曾当过曹小栓连长的警卫员)手里拎着鸡是从赶贵概街的老乡处买下的。他不住地抱怨着天气——天那么黑,又下起了雨,想起这以后的行程,心中有点迷茫。接到连里的命令,要把鸡全捏死——免得行军途中发出怪声。全连摸着黑就上了路,风雨交加,却有一种庄严感。这个连全连一式装备冲锋枪,每个战士都深知上级的用意:此行务必不虚,王云峰顿时感到心里沉甸甸的。 加强营在一条河边摸索向前,谁知这路走不通,走走停停,到天亮还没走出三公里路程,却又停下了,迷迷糊糊地又从原路折回,另找了一条路直插公路。这时行军速度陡然加快,在晌午时分越过滇缅路,进入路西地区,—路轻松。战士们相互告诫:这已经进入了敌占区了。营部急催行军速度要加快加快。这真是一次强行军,除了途中造饭全营小歇片刻之外,可谓昼夜兼程,有的人紧张得连拉屎的时间都没有.部队终日在呼啦啦的行军途中。在准备过贵概时,干磨携带一支冲锋枪开了小差。这给全营带来一些紧张,干磨会不会是奸细?这已来不及多考虑了,部队唯有比原定计划更快地逼近目的地。部队路过一些村寨问路,当地百姓十分生惊,指了路,便把部队支走。百姓总是说附近常有政府军巡逻队活动,他们担心双方会在自己家园里交火。 部队过了贵概,进入一大片丘陵地带。这里是当地闻名的野竹林,无边无际。把部队吞没了。在竹林中行军数日,沉闷无比,加之林中无穷数的知了,每每在正午时分呜叫不止。行军行列中互相都传不了话,耳朵都聋了。一场大雨后.洼地都被知了填满。据说当地老百姓用大圈箩装知了在市场出售.竹林行军也有一片寂静的时候,无敌情。大家谈笑风生,有人说可以在当地建一个造纸厂。“这里有用不完的原料……”,王云峰听到营里808陈付营长发出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