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6 16:05:43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美国对外关系文件》,FRUS1943,开罗和德黑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数字收藏,第401页。
②《美国对外关系文件》,第566页。
③《新华日报》1943年12月3日。《宣言》原文收录在美国国务院出版的美国条约汇编(参见Charles i.Bevans, Treaty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776-1949, Vol. 3, Multilateral, 1931-1945, Washington, d.c.:US)中,日本国会图书馆已经影印保存,网页上也有原件扫描档。另外在日本外务省所汇编的《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下卷也有官方译文。
④转引自丘宏达:《琉球问题研究》,见《政大法学评论》,1970年6月,第2页。原文参见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The Conferences at Cairo and Tehran 1943,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1, p. 324。
⑤《宋子文档案揭秘:罗斯福提出“琉球群岛归还中国”》,《新民晚报》2010年5月21日。
⑥《纽约顾维钧电》,见《琉球问题资料》,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8。
⑦《波茨坦宣言英文原文与日文翻译》,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http://www.ndl.go.jp/constitution/etc/j06.html。
⑧《日本疆域问题》,见《盟总指定日本疆界》,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73.3/0006。
⑨《日本领土》,见《盟总指定日本疆界》,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73.3/0006。
⑩《中国之命运》,台北:正中书局,1953年,第6—7页。
(11)《伦敦电报》,见《琉球人对琉球归之态度》,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2。
(12)《琉球群岛及其他自日本划出岛屿处置问题》,见《盟总指定日本疆界》,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73.3/0006。
(13)《论琉球归属问题》,见《琉球问题资料》,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9。
(14)《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给王部长世杰之电报》,见《琉球问题》,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5。
(15)《为电转红十字会日本代表团来函请转知物资供应局冲绳岛储整处由》,见《琉球问题资料》,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8。
(16)《快邮代电》,见《签请收回琉球》,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19.12/0018。
(17)《琉球问题》,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5。
(18)《琉球》,台北:“行政院新闻局”,1947年,第1页。
(19)《琉球群岛及其他自日本划出岛屿处置问题》,见《盟总指定日本疆界》,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73.3/0006。
(20)《关于解决琉球问题之意见》,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9。
(21)《琉球问题剪报》,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19.1/0020。
(22)《日本对琉球活动情形》,见《签请收回琉球》,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19.12/0019。
(23)(24)(25)《菲政府反对中国收回琉球之内幕》,见《琉球问题资料》,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8。
(26)《日本对琉球活动情形》,见《签请收回琉球》,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19.12/0019。
(27)《日本对琉球活动情形》,见《签请收回琉球》,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19.12/0019。
(28)《关于处置琉球群岛之意见(附琉球问题节略)》,见《关于处理琉球群岛之意见》,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11。
(29)《纽约顾维钧电》,见《琉球问题资料》,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8。
(30)苏联似意欲就地中海及太平洋取得托管治协定,曾投反对票,并声明根据该项协定而成立托治理事会,为违反宪章,似存心力争,意图要挟,俾于将来处理美国属地及日本太平洋岛屿时,坚持其要求作为取消反对之交换条件。参见《纽约顾维钧电》,见《琉球问题资料》,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8。
(31)参见王海滨:《琉球名称的演变与冲绳问题的产生》,《日本学刊》2006年第2期,第29—41页。
(32)《琉球问题剪报》,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19.1/0020。
(33)《吁请收回琉球》,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019.12/0019。
(34)《关于琉球问题审议结论摘要》,见《琉球问题资料》,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09。
(35)《关于处置琉球群岛之意见(附琉球问题节略)》,见《关于处理琉球群岛之意见》,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所藏,《外交部档案》419/0011。
(36)《金山和约与中日和约的关系》,《中日外交史料丛编》(一八),“中华民国外交问题研究会”,1966年,第10页。
(37)《金山和约与中日和约的关系》,第15页。
(38)《中日外交中料从编》(一八),第32页。
2013年05月15日 10:14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6期 作者:李 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