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战争与和平(2018/2月上篇) 围绕着NCA展开的博弈,谁是大赢家? 观察员:王子瑜 2月13日,新孟邦党(NMSP)与拉祜民主联盟(LDU)签署NCA,意味着主签派在这一轮博弈中稍占上风。从此,直观的数量上,已签NCA的组织由此前8家增量为10家。于是,主签派就可以凭此向国际宣扬“NCA已获得绝大多数武装组织的认可”,甚至还可以更高调一点宣称:“NCA是解决缅甸民族矛盾和武装冲突的唯一正确路线。”一旦国际国内认可NCA的持续增加,“签NCA是正道”的观念占据上风,那么,拒签NCA的组织就会被描绘成“阻挠和平进程”甚至是丑化成“破坏和平进程的人”。于是,一些组织迫于舆论压力或许就会选择随大流。一旦“联邦政治协商谈判委员会”的七组织成员有任何一家同意签署,那么,FPNCC也就无法继续发挥政治影响力了。而这一切的形成,都得靠博弈术发挥作用。 所谓的博弈,就是——“自己做决策时,也要把别人的决策考虑进去”。当前,因民盟和军方施展的博弈术,FPNCC成员已陷入“囚徒困境” 深陷囚徒困境中的人,通常也只会陷入“两害相权取其轻”定势思维之中,丧失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不敢再放手一搏。“绑住自己的手才能获得更多的自由”。这是天才的博弈论专家的洞见,一般人没这份勇气也没有这么清澈的人性觉察力。背叛还是合作?只取决于“成本”的大小。倘若背叛没有成本,人们就会选择背叛,假如合作能实现更大利益,则人们就会选择继续合作。 缅方一直以来所传递的信号是“不签NCA,一切免谈”,对FPNCC而言,签署NCA等于同意DDR模式,所谓DDR,即“解除武装,复员遣散,重返社会。”因此,处于弱势的民族武装革命组织在这场围绕着NCA展开的政治博弈中,一旦所传递出的信号不够坚决,没有“绑住自己的手”的博弈策略,没有“付出高昂成本”的决心和勇气,则终将在这场博弈中败下阵来。
如今回顾近两年缅方所采取的策略,笔者才忽然意识到,原来缅方阵营不乏博弈论专家,并且早就根据他们的“推演”为民武布下了相关棋局,而他们为民武设计的结果就是“互相背叛”,然后,再逐一瓦解,实现以缅族为主政者的国家大一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