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果敢资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亚细亚的孤儿愿金三角地区的民众生活安康幸福      彭少林2.9战争距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希望果敢同盟军早日实现理想!      亚细亚的孤儿願金三角無戰事      如来过段时间就是春节了,我在此提前祝福果敢人民新年快乐,愿缅北早日结束战争,祝愿缅北人民早日过上和谐、平静、安居乐业的生活。      铁甲宝宝新的一年祝同盟军万事如意,远离弱智和骗子!      齐天大圣祝果敢资讯网全体员工新年快乐      齐天大圣祝果敢同盟军全体官兵新年快乐!      果敢精英将士们,天冷了,注意保暖。祝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早日光复果敢,恢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施政权利,还果敢百姓一个太平、安逸的生活。      果敢精英祝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全体同志身体健康,天冷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祝你们在2018年拿得更好的战绩,愿早日光复果敢,还果敢百姓一个太平、安逸的生活。      野人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      林枫祝愿:果敢资讯网的全体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感谢你们提供这个资源丰富的平台。      华敢怒寒流来临,注意保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言语愿同盟军早日胜利,带领果敢百姓走入新的时代      缅北风马牛祝贺《果敢咨询网》现在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因此也成为了缅匪汉奸水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要时刻提高警惕。      AK7N33祝愿缅北地区早日结束战争 安居乐业      果敢那点事儿祝各民族大团结万岁,加强法治,依法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小枫的使命你们还好吗?我尊敬的同盟军战士们,入冬了记得照顾好自己哦!      缅北山鹰希望同盟军日益强大,尽早将缅寇逐出果敢,实现汉人汉果。也希望缅伪水军谣棍能被依法惩治,还我网络清静。      奋战守孤城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奋战守孤城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中文注册坚持就是胜利!      任剑挥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如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谨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身份,向缅北果敢地区的普通百姓送去真心祝福;祝愿缅北地区早日结束战争,祝福缅北百姓早日当家做主,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安居乐业、      野马还我果敢河山。      长风破浪还我果敢河山。      剑指外戚相信中军,各路英雄,正在行动中.好好配合就是.我圆了我的从军梦,我算是个军人了.给你们敬礼了      野子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齐天大圣祝缅北的各民族武装早日取得胜利      果敢资讯网心若在,梦就成!      果梦心若在,梦就在!相信我们果敢会有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能文能武战士们加油      彭少林湖南人民永远支持果敢同盟军!!!      凤凰山上无凤凰内地新学期开始了,不知果敢学制可与内地同步?希望果敢的学生们能在没有枪炮声的环境中多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长身体,长知识,长见识。      华敢怒考完了,改放松下了 ,下学期加油。      务农我们会走过去的,一切的困难都会过去,我喜欢一个国外人写的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愿与风尘附感谢大家关注果敢,对果敢难民提供帮助!      夫子果敢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将铸就不一样的历史新闻篇章。      夫子果敢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过程必将铸就不一样的历史新篇章。      凌靖相信民族革命会取得最终胜利,相信同盟军在建辉煌!      务农你们是汉族人民族也是华人、果敢人们的英雄,你们是果敢这个地区最伟大的革命主义部队。      务农我知道果敢民族一定不会被缅军集团所控制,还有那么几个在奋斗中,说明果敢民族总有一天会从世界跳出来。相信收复果敢不是一个梦,它将会成为果敢民族的信仰。      务农你们的努力不会白白浪费的,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缅甸大缅主义的实行实在是不复合他们的信仰。      果敢资讯网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对祝福台的使用,祝福台更新重装过后,又上线了!     
查看: 1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幸福村庄的幸福密码——中国扶贫经验在缅甸实践纪实

[复制链接]

2442

主题

518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31Rank: 31Rank: 31Rank: 31Rank: 31

积分
39349

活跃会员热心网友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4 12:23: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雨季如期而至,而缅甸内比都市敏彬村和埃羌达村的村民对这个季节的感受和往年全然不同:路不再泥泞,水变得洁净,新建的村小学牢固坚实、村卫生室门类齐全,示范户的庭院里农作物生机勃勃……

  3年来,发生在敏彬村和埃羌达村的变化,让当地人知道了一个新词:精准扶贫;也记住了一份特殊的情谊:来自“胞波”专家的真情帮扶。

  中国的减贫成就,世界瞩目;中国的减贫经验,世界共享。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缅甸出席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正式提出了开展东亚减贫合作的倡议。由中国政府提供主要资金和技术支持,借鉴我国扶贫开发的工作经验,在老挝、柬埔寨、缅甸三国六个项目村开展社区综合发展示范项目。项目名称为“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

中国经验,带动示范
  2017年11月19日,中缅两国共同签订《中国援缅甸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实施协议》。作为离缅甸最近的中国省份,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缅甸部分)由云南省扶贫办负责,云南省国际扶贫与发展中心具体实施。

  项目为期3年,地点为距内比都市80公里的莱韦镇敏彬村和距内比都市61公里的达贡镇埃羌达村。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民生改善、机构能力建设、经验分享及技术援助与咨询等,减贫成果将惠及1481户农户6700余人。

  这是中国首次开展的对外综合扶贫项目,也是云南省首次承担的对外综合扶贫项目,以国内派遣常驻专家和受援国人员共同组成联合管理办公室的方式开展减贫合作。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在省级层面建立了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省扶贫办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推进项目实施。自2018年1月23日至今,已先后派出3批共12名常驻缅甸专家和20余名短期专家赴缅甸工作。

  截至2020年8月,中国援缅甸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下称“中国援缅项目”)已完成项目总进度的70%。路通了,两个村村内道路由泥路变成了水泥路;电通了,太阳能路灯已点亮;水通了,村庄里的1282户农户都喝上了清洁的饮用水;财通了,良种良法的示范和推广,让村民们吃得丰富了,兜里富余了;村子变漂亮了,环境治理,让青山绿水、田畴村舍有了乡愁;日子幸福了,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所,让健康有了保障……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在巨大变化中,对幸福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幸福是在家乡就能过上好日子。没有土地,只能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埃羌达村村民吴昂梭温在庭院经济项目的支持下,租地种上了时鲜蔬菜。新生活让他很兴奋:“我在自家院落里就能挣钱。中国政府的援助,让我迎来甜蜜新生活。”

  幸福是不用花钱就能喝上干净的水。杜钦秋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打开水龙头接取洁净水:“快听,水哗哗流的声音。中国项目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村民参加养殖培训班学生在中国援助项目学校上课

  幸福是有了遮风挡雨的教室。八年级学生耶德娜瑞明亮的眼睛闪着光:“我现在可以在明亮宽敞的教室和图书馆里学习,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中国项目给我们打开了希望之门。”

  幸福的背后,是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在缅甸的落地。从基础到产业,从扶贫到扶智,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减贫经验的力量。

中国标准,助力脱贫
  跨国扶贫,面临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国内。中国方法是否适用?中国标准能否通行?中国模式能否奏效?

  中国援缅项目共有六大类30个子项目。贯彻的是中国脱贫攻坚中精准扶贫的理念,参照的是开发式扶贫的社区综合发展模式。既有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等“硬”工程,也有拓宽增收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等“软”工程。前者需要缅方官员和专家的认可,后者需要当地村民的参与。

  文化背景的差异,发展方式的不同,让项目在开始时困难重重。80%的工作放在了沟通、协调上,从图纸设计到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讨论直至达成共识。
村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让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争执来自村小学的建设。中方专家认为,学校的建筑应在确保工程质量最优的前提下进行设计。而缅甸目前全国通行的统一样式学校建筑,并不能达到质量最优的标准。于是,把学校建成什么样成了双方争论最多的话题。“援外扶贫项目,对等非常重要,必须要对方理解、同意甚至完全支持。”第二批专家组组长许雯莉深知沟通的重要性。在一次次讨论后,中方尊重对方习俗,决定在保留学校固有外形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修改,最终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以提升项目村的传统产业为目的的相关培训,一开始在两个村也遇冷。首期蘑菇种植培训仅有10人参加。但当40英亩的良种良法水稻示范田建成后,看到效果的村民主动要求参加培训。

  2019年,专家组组织村民代表去仰光的中国文化中心看了中国扶贫纪录片,村民们边看边称赞:中国的村庄真美啊。受到启发的村项目实施小组开始组织村里孩子每周去社区中心捡垃圾,希望自己的村庄也能和中国的村庄一样干净美丽。

  脱贫攻坚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正是在这样的争执和润物无声的影响中,落地缅甸。

  云南省国际扶贫与发展中心副主任、中缅项目联合管理办公室主任、第三批专家组组长姚倩深有感触:“把中国减贫经验带到缅甸,既是让两个项目村有实实在在的变化,更应包含经验的探索、人才的培养。中国的减贫经验只有和受援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2019年11月,第十一届东盟农村发展与消除贫困部长及系列会议在缅甸内比都召开。来自东盟10国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共91名与会代表在实地考察埃羌达村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认为这是一个标杆式的国际减贫项目。

  项目实施效果,也得到了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商务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缅甸政府各级官员、项目村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中国专家,以心换心
  “从三分欣喜七分疑惑的‘你们真是来帮我们的吗?’,到发自肺腑满怀真诚的‘谢谢!’,这个变化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真心帮扶带来的民心相通。”作为首批到缅甸的专家组组长李点斌最能体会这种变化。

  第一次到村里时,村民们看他的眼神既熟悉又陌生。有村民追着他问:“你们从那么老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要从我们这儿带走什么?”李点斌说:“我们只想带走更加深厚的‘胞波’情谊。”

  随着项目的推进、村庄的变化,笑脸,成了中国专家们3年来最常面对的表情。

  在项目组和中国驻缅大使馆的帮助下,敏彬村的5位女性村民到内比都附近的制衣厂务工,平生第一次有了工资收入,她们的脸上乐开了花。

  在项目建设中学到实用技能的貌觉觉每天笑得开心:“我学习到了建筑技能。等这边的工作完了,以后可以去邻村建房。”

  作为敏彬村学校的校长,杜依依敏在微笑中感慨:“这样的减贫项目,会让缅甸的每个贫困村都走上发展的康庄大道。”

  敏彬村项目实施小组长吴莫觉缪笑得开心:“项目让我学习到很多振兴农村发展的经验,中国的精准扶贫方法为我们村提供了有益借鉴,村子会越变越好的。”

  有一个故事经常被专家组提及,敏彬村原来的水是浅表水,易得结石。村民们不得已只能买矿泉水喝,但非常节约。一瓶矿泉水需要500缅币,日均收入仅有几千缅币的村民却舍得把矿泉水送给中国专家喝。首批专家组成员尤官源一年后再到村里时,认出他来的老奶奶追着给他送矿泉水的场面,让现场很多人感慨不已。

  这是以心换心得到的真诚回馈。

  相似的场景,暖人的故事,时常在两个村上演。恰如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黄云波说:“云南与缅甸一衣带水,山水相连,中缅两国‘胞波’情谊源远流长。这个项目让两个村的群众感受到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必须践行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用心用情做出成效,推动中国减贫经验在缅甸开花结果,让中国减贫经验更多惠及缅甸百姓,更好促进民心相通。”

(注:来源云南网)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列表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show

打赏列表共打赏了0次

cry
还木有人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果敢资讯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2-9 14:29 , Processed in 0.18256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