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如果》 果敢人的身份自觉关乎其族群团结 作者:王子瑜
第二章 边缘民族的无奈与悲哀
第六节 果敢人的身份自觉关乎其族群团结
果敢土司废弃“科干”这个纯音译(Kokang)的地名称谓,改用“果敢”就是一种政治自觉,而果敢人捐弃“麻栗坝人”这个族群自称,则意味着果敢人有了一定的身份自觉。因为有意识地使用什么样的族群称谓,隐含着身份认同与身份自觉等意识活动。当然,那种人云亦云麻木地引用,不在此列。
广义上来讲,果敢人无疑属于“缅甸华裔”范畴,但果敢人在缅甸的民族定性却有别于其他客籍华人或归化华人,包括获得了缅甸真正公民身份的移民华人,在民族权利上也与果敢人有所不同。
在果敢人的社会生活语境中“中国人”一词,专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的人士。因此,生活在果敢地区三四代以上的汉人,很少有谁把自己定义为“中国人”。因为“中国人”一词含有政治属性和国籍属性。在果敢人的普遍身份认知里,“果敢人”与“汉人”完全等同,属于一义双表的同义词。随着中国的强盛,“中国人”一词逐渐演化成了“汉人”和“华人”的近义词,如今在很多外国人口中“中国人”一词就是泛指“华人”。
“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不是
说我们是支那人,我们不愿!
说我们是马来西亚人,谁说我们是?
说我们是华人,哪一国的国民?
我们拥有最沧桑的过去
与最荒凉的未来!”
这是马来西亚作家方昂在1986年创作的一首小诗。诗中的无奈与彷徨,皆源自身份尴尬而产生的焦虑。个中酸楚,是那些身在祖国、长在祖国的人们不大能够体会得到的。但定居世界各国的华人对此诗所描述的情境,想必大多都能感同身受,而此间的苦涩滋味,恐怕当属缅甸的果敢人感受最为深刻了。
果敢人因太强太鲜明的民族性格,以及保留完好的汉民族文化习俗而被缅甸其他民族视为“我行我素”的“异类”。而且,在某些缅甸当局军政官员眼里,“果敢人”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是永远“其心必异”的“非我族类”。
在缅北几乎看不到有果敢人被其他民族彻底同化的现象,而绝大多数果敢人也都以身为汉人而自豪,并自信本民族传统文化为优秀的文化,从不屑于改变自己去迎合其他民族。其中,最普遍的偏激表现为不愿意学缅文、不爱穿缅服。
纵观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大多愿意努力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以求融入其居住国。尽管有些当地土著人民对此并不稀罕、也不领情,但这种认同性的示好仍不失为融入当地社会的有效方式。由于华人固有的行事方式以及坚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总能在其社群内显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有些华人虽然在其入籍国生活了好几代,仍会被当地土著人民视为“外来者”而遭到防备和排斥。此类情景,仍以缅甸的果敢人表现最为突出。
由于果敢人的坚持本色和太过自我,使得果敢人虽被入籍缅甸117年(从1897年划归英属缅甸算起),至今仍难完全融入缅甸主流社会;在与缅甸其他民族相处过程中,心理距离上也显得颇为疏远。
果敢人的倔强是得到绝大多数果敢人自己所认同的,这是一个受过被抛弃的情感创伤而倍加倔强的民族;也是一个被命运作弄却不愿听天由命并努力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彪悍民族。被大中华祖籍国舍弃的历史记忆,让她在心理上与当今的中国人保持着刺猬式的距离。即便彼此想要拥抱取暖,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果敢人在缅甸被排挤的现实遭遇,则让他不屑于委曲求全,迎合缅军人的霸王条款改变自己,但恰恰也是果敢人的身份认知太过自我,而导致果敢人内部族群屡屡发生“互不买账”、“互不认同”、“互相拆台”的现象。
由于果敢人是由各个历史时期从中国大陆迁入果敢地区定居的汉人和当地少数民族组成,加之多次战乱,造成人口流动性频繁,彼此缺乏深层的认同感。因此,果敢人没有深刻的民族认同,与其族群没有集体的历史记忆有关。向后看,他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向前看,他们没有形成果敢民族的价值共识。
大多数迁居历史短暂的果敢人一旦离开缅甸,一旦获得了其他国家的国籍,就会毫不留恋的丢弃果敢民族这一身份,而兴高采烈地、溯本追源地、光荣地回归为纯粹的华人。笔者并非在此谴责这些人,也不是要用果敢民族这一身份来绑架所有跟果敢有关的人,亦非强求所有凡是与果敢沾过边的人,一生一世都得聚集在果敢民族主义的大旗之下。每个人都有权认祖归宗,而且笔者相信,获得自主条件的外迁果敢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会选择这么做。事实上也没任何人有权要求这些短暂移民果敢地区的汉人,就此必须永永远远地和果敢民族捆绑在一起。尽管他们确实利用了果敢民族这块牌子获得过某种政治权利,笔者在此只是想借某些现象指出——果敢民族被当作“身份跳板”的事实,而这也正是果敢民族无法变得强大的原因之一;是果敢民族至今无法进入国际视野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使得果敢民族政权永远只能被一些混迹于果敢本土并敢于抗争、勇挑重担的武将握在手中的原因。
倘若大多数果敢同胞能够站在族群利益的高度上,以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格局来认知果敢人的族群身份,并竭尽全力营造果敢人在果敢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归属感、自豪感;将所有依附在“果敢民族”这一政治身份下生活的缅甸华人牢固地联系起来。那么,未来的果敢人才会凝聚成为一个愿意团结并逐渐壮大且受人尊重的族群。
(成稿于2014年6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