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局记者阿帕、岩峰、田泽民 南邓局记者李顺苹、张国富 地区经济发展,交通建设先行。和平建设期间,在联合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南邓特区党委和政府及第三战区的齐心带动,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邦助,全区军民的共同努力,南邓特区的公路建设再创佳绩。同时,公路的发展也推动经济发展步履铿锵……在今天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中,本台特别推出以“建设美丽南邓,交通当先锋”为主题的报道,集中反映南邓特区公路交通业在服务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出行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喜人成绩。
南邓特区成立于1991初,位于我邦北地部地区北部边陲。其地理位置与联邦政府辖地及果敢交界,与中国云南省沧源县毗邻,全区山地总面积占99%,交通极为不便。当地人曾说这里是“有天无地,有山无田,有人无路”。尽管和平建设时期,为改变当地公路建设一穷二白的现状,中央和当地政府驻军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为当地修筑了通往外界的多条公路。但这些道路多为弹石路。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形容当地的交通,绝不夸张。
但此次采访组从首府邦康赴南邓采访,原本以为需要一天的车程仅用了不足五小时就抵达了南邓城区。而车进入南邓境内地,只见在条宽阔平坦的新修的沥青公路蜿蜒在山林中,犹入进了仙境;车抵南邓城区,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马路和街道坦荡如砥,一行行绿树高大挺拔……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公路建设则是南邓实现跨越发展登堂入室的旋律和阶梯。在记者的印象中,南邓因路况差且距首府远,一直是记者们不愿意来的地方。记得今年年初,记者跟随政工部领导赴南邓采访时,车队大清早出发,直至天黑仍未抵达,期间的半道上,在泥泞的土路上,还因不识路而摸错了道。当时,看到,有的路段泥泞崎岖,深沟高壑,连摩托车也无法载人通过,更别说车辆了。只能步行。一路上尘土弥漫,还需要淌过多条河流,一路上,走得非常艰辛。当天黑透后赶到南邓区委时,从领导到随行,全部人员均灰头土脸的,样子好不滑稽。
为什么数月的时间,南邓的交通却发生的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见记者好奇和疑问,区新闻局副局长李文山回答说:“在中央及各级政府和驻军的指导与帮助下,经过军民企的共同努力,今年五月中旬,全区的多条公路已铺设了沥青或水泥路面”。当地驻军318旅组织科长赵二华也回忆且自豪地说,以往往返一趟邦康,至少得花上一个礼拜的时间。以往修筑的弹石路,路面也几乎是“挂”在山上。在行驶过程中,不仅艰辛,而且还很危险。现在,南邓至邦康的路段全是柏油马路,来往首府方便多了。
据了解,1989年之前,南邓特区全区仅有79公里的简易山村公路。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联合党中央、政府及总部特别重视交通的基本建设。历届特区政府和当地驻军也多次集中人力、财力开展公路建设。建设过程中,特别感谢的是荣玲、孝尊等企业及鲍岩荣、鲍军峰、何春田等热心人士的慷慨解囊。
通过采访,记者得知,建区以来,在历届特区党委和政府的引领下,全区上下紧紧抓住机遇,在中央的政策指导与财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及企业的无私捐资下,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举全区之力加快公路建设。因此,这期间以来,南邓地区的公路建设亮点频现:
1990年,修通了南邓至户板的公路和南邓至清水河渡口的公路。同年底至1993年初,又完成了南邓至户板的弹石路面工程;1997年,特区政府再次扩修南邓至户板公路;1998年,由时任区长鲍岩荣负责规划与指挥,何春田先生捐助100万元人民币,重新铺设南邓至户板的弹石路和南邓街面的弹石路;1998年,南邓城区至小邦空毛路工程新修工程动工时,鲍岩荣先生又捐资500万元人民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佤邦财政部也划拨15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当地修路。社会各界也出力出物出资还合力完成3座大桥的修建;1999年,特区政府又购置大型筑路机械,对户板至中国芒卡口岸段的公路进行扩修。
延续和平建设期间全邦交通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借“迎接全邦和平建设30周年大庆”的“七年计划”东风,南邓公路建设又迎来建设与发展新的契机。在中央的动员和个人的自愿下,2014年,鲍岩荣先生又分别投入巨资兴修了户算岔路口至南大和找摆寨至金厂的公路;孝尊公司的鲍军峰先生个人投资对南邓至木习河桥、邦空至金厂公路进行扩路并铺设柏油路面。
截止目前,全区公路共有206公里。其中,柏油路面全长105公里,土路路面全长39公里,铺石路面全长62公里。公路交通的发展,不仅大大缩短了南邓至邦康的距离,而且推动当地农业及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如今的南邓经济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由于交通的发展,南邓城区当地群众已彻底结束了“一根香烟逛全城、一场打歌闹全城、一盏灯泡照全城”的历史。南邓全区人民也彻底结束了“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照明基本靠油、娱乐基本没有”的历史。今天的南邓特区,各族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站在城区制高点,放眼南邓大地,新桥飞架,公路纵横,南邓的城乡交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巨变,一个崭新的充满现代化交通格局呈现在公众的面前,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见证着南邓的成长足迹。
从志书中记载的崖羊牛道,我们能体会到南邓交通昨日的艰辛,这次采访,我们又共同见证了南邓交通今日的荣光,但我们更加期待南邓及全邦交通明天的辉煌。
和平建设时期,已过去的26年,南邓交通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南邓交通建设的步伐一刻也未曾停歇。即将到来的“和平建设30周年大庆”的未来数年是全邦全面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期,同样,也是南邓交通与经济,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中央的英明决策与指引下,在南邓党委政府及第三战区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军民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南邓的交通与建设必将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卷。
南邓的交通已经迈上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新的时代征程。让我们共同期待不久的将来南邓地区交通大发展的宏图愿景!
注:本报道今晚缅时七点整佤邦电视台《佤邦新闻》节目播出。明天同一时间,欢迎大家接着收看由本台记者采写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之(五):《扬帆奋起 实现腾飞——南邓城市建设发展纪实》
来源:佤邦新闻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