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缅甸仰光,缅甸和谈双方代表出席停火协议草签仪式。
2015年4月2日,缅甸总统派出外交部长温纳貌到北京,就3月13日缅甸军机炸弹致中国边民死伤一事正式道歉。跟随特使一同抵达的还有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的代表昂丹突中将,他的任务是向中国军方道歉。
此次伤亡事件肇始于缅甸国防军对缅北地方武装的全面攻击。发起此次作战的正是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知道”告诉你,那位在缅北用兵,导致中国境内平民伤亡的敏昂莱上将到底是何许人?
擢升于缅北战事
敏昂莱,1956年生于德林达依省的土瓦市。由于缅甸长期由军人执政,从军几乎是男青年最好的职业选择。敏昂莱的戎马生涯开始于缅甸联邦军事国防学院19期。
军校毕业后,敏昂莱在缅军王牌88师担任营长(缅甸的营相当于中国的连)。随后,他被调到缅甸东北军区44师任参谋,东北军区主要作战对象就是缅北民族地方武装(以下简称民地武)。
在东北军区的作战中,敏昂莱形成了自己的作战风格。他注重步兵、炮兵协同——用重火力压制游击队后,然后派出步兵清剿。为了对付擅长机动、山地丛林作战的游击队,敏昂莱改进了步兵清缴战术,他使用班组交替掩护前进,一旦遭遇游击队阻击,就后撤呼唤火炮支援。然后,在炮火的掩护下,步兵继续攻击前进。敏昂莱的这一战术,在对抗民地武时颇有成效。
2007年,缅甸爆发大规模僧侣抗议。敏昂莱奉命处置此事。他软硬兼施,同时杀伐果断,这场政治风波被成功平息。丹瑞大将对其表现极为满意,因此将其提升为国防部特别行动二局局长,负责指挥缅军三个军区:东北军区,东部军区,三角军区。
在缅甸,东北、东部和三角军区面临的作战形势最复杂,民地武武装多达十余支。这三个军区的军事长官位置非常重要。敏昂莱当营长的88师就驻扎于此,而且他当营长时,88师师长正是丹瑞。
丹瑞,绝对是缅甸军人政府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成功结束军政府集体决策制度的“独裁者”,还是缅甸民主化改革的领导者。虽然,现在丹瑞已经退居幕后,却外界依旧认为他才是缅甸政坛的真正控制者。而丹瑞对敏昂莱很是赏识。
果敢事变的主要推手
2009年,敏昂莱赢得了他迄今最重要的一次军事胜利。
他利用果敢同盟军内部矛盾,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从发动进攻到占领果敢全境的军事行动。紧接着,当年从缅共分裂出来的另一支地方武装克钦新民主军(克钦第一特区)也在他的攻势下烟消云散,克钦新民主军领导人被迫接受改编,成为联邦边防营。
在2009年的军事行动中,缅甸政府军几乎兵不血刃地解决掉了两个特区,当年由缅共分裂出的4支民地武,仅剩下佤邦和掸帮第四特区。
如此战绩是缅甸自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凭此战绩,敏昂莱2007年到2013年6年里平步青云,从中将一路升至缅甸三军总司令。除了老首长丹瑞的提携之外,他自身能力也相当过硬。
![]()
3月27日,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在内比都举行的纪念建军70周年阅兵仪式上阅兵。
果敢同盟军的逆袭
果敢同盟军是敏昂莱击败的第一支缅北民地武。这支武装蛰伏五年重出江湖。这本身就是对敏昂莱的打击。在缅军飞机加大炮攻势下,同盟军居然死战不退且打出不错的交换比,也确实让世人对其战斗力刮目相看。
为什么五年后,缅甸政府军就风光不再了呢?
2009年的胜利除了敏昂莱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先生”。他就是2004年因为缅甸军方内部斗争被整肃的前军事情报局局长、前总理钦纽。在担任军情局局长期间,钦纽对缅北武装实施了巧妙的分化政策。1989年缅共覆灭,民地武名义上归顺缅甸政府之后,钦纽致力于让民地武放松警惕,同时不断渗透分化缅北武装内部。
白所成和彭家声之间的矛盾,早就被军情局关注到。2009年,缅北各武装忙于经营赌场、开发玉石和红木,对战争毫无准备。敏昂莱发动进攻后,缅北其他武装均持观望态度,并未对果敢施以援手。突然袭击加内部分化,且没有任何外部干扰,这属于最理想的战争形态。
而2014年果敢战争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早在战争爆发前,果敢同盟军就已经多次偷袭缅甸政府军。彭家声本人也曾经对媒体谈起自己打算回到果敢的意图,而缅甸军方却对此不重视。果敢同盟军发动进攻时,果敢老街地区驻军仅有1000多人,不及同盟军兵力的一半。战事迅速在整个果敢境内蔓延开来,局势已经有点不可收拾。从作战过程来看,果敢同盟军显然针对政府军此前的战术进行了专门的训练,狙击手专门狙杀扛有电台的通信兵,这样缅军重炮无人能够指示目标,精度自然不高。
缅北其他武装已经对政府军打算逐步蚕食消灭掉自己的意图非常了解,因此也配合作战,攻击政府军的后勤补给线。敏昂莱上将这次过于自信了。去年年底,果敢同盟军多次偷袭缅军后,敏昂莱还严令部队尽快肃清“果敢残余势力”。他当时并不清楚,同盟军经过五年发展已经成为一支拥有两个作战旅,兵力超过2000人,训练扎实且士气高昂的劲敌。这也是钦纽的军情局被撤消后,缅甸军方情报工作整体水平下降的必然结果。
敏昂莱到底想干什么
果敢事变系敏昂莱军旅生涯中最辉煌的战绩,如果这次果敢战役失败,则等于将其这几年辛苦积累的政治资本彻底输光。事实上,敏昂莱和缅甸总理吴登盛早在2007年镇压僧侣暴动时就曾有过矛盾。吴登盛当时认为,应该尽量采取和平手段解决,而敏昂莱则认为应该坚决使用武力。当时吴登盛为敏昂莱的上司,却因为丹瑞支持,敏昂莱的意见占了上风。
这次果敢战役,吴登盛和敏昂莱的矛盾再次凸显。吴登盛有意在大选年前,通过立法形式解决掉缅北存在的诸多民族问题(其中包括与民地武组织代表谈判,签署民族和解框架协议)。然而,去年11月正准备举行和谈前夕,政府军炮轰克钦军军校造成多人伤亡,随后又发动对克钦独立军控制地区的进攻。3月16日,吴登盛总统计划在内比都举行和平解决民族争端的和平谈判会议。敏昂莱却通知克钦谈判代表团,对克钦官员的安全不负责任。
果敢战事爆发之后,敏昂莱更是多次强调坚持使用最高限度的武力解决果敢的问题。
从这一个多月的战况来看,缅甸政府军要彻底消灭果敢同盟军已经不太现实。如果敏昂莱坚持一定要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恐怕其政治生涯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成也果敢败也果敢,这会成为敏昂莱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