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非诚勿扰 于 2016-3-4 05:04 PM 编辑
图:位于县委老院内正在新建的勐能县中小学校教学大楼(拟开办初中教学班)
佤邦电视台3月3日报道(记者桑阮 岩峰 阿球)发展教育、兴办学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事业。数月以来,勐能县委、县政府新届领导班子在创新发展全县机关行政管理体制的同时,并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过“筑巢引凤工程”,大力加强全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了教育人才引进新突破。截止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日趋合理、教学水平逐步提高、高学历老师慕名前来、热爱佤邦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此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勐能县教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了全县学校朝内涵式发展。
图:现在位于城郊的勐能县(原温高县)小学(新校址教学楼盖好后拟迁城区县委老大院)
图:现勐能县中小学教室
图:新学期伊始,勐能县中小学大门口张贴的开学报道通知
据了解,由于历史及现实等因素,长期以来,勐能县教育相当落后,当地学校教学质量一直低于全邦教育平均水平。不仅全县各学校基础设施简陋,而且任教的老师大多为小学四年级以下学历。全校教师要么知识面窄、教法陈旧,要么教学经验不足、敬业精神不强。而原本少数有着高学历教师也有走心、无守心,不愿呆在学校长期扎根。多来年,当地教育一直处于恶性循环状态。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该县教育基础设施等硬件薄弱,而且各个学校极度缺乏师资人才。
图:正在县委县政府机关老院内紧张施工中的勐能县中小学校新校区
自2015年8月初,勐能县新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上任以来,县委县政府二大领导班子成员充分意识到教育和人才的重要性,并用自筹或垫资等方式加大了对教育上的资金投入。
3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勐能县采访时,在县机关大院,恰好遇到了值班的何春田县长与李尼邦副县长和县教育局王正红局长等领导围座在一起,正认真研究与规划新学期全县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
针对记者感兴趣县里用筑巢引凤方式来吸引人才的这一特殊方式,何春田县长介绍说:“此举是县委县政府从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思路出发来考虑,是县委县政府筑巢引凤、抢占教育制高点的一重大举措。学校的硬件设施上来了,还不够。接下来,县委县政府还将采取多种措施惠及这些教育人才,保证让他们不流失。因为我们不仅要留住人,还要留住他们的心,让他们能在这里安居乐业、扎根教育。”
在座的王正红局长补充说:“以往,县里教师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这也是难以留住教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全县基本工资待遇统一的基础上,县政府还多方筹措资金用于补贴高学历教师。目前,全县学校教师补贴,最低起点每月1800元,最高补贴就有2400元。”
李尼邦副县长解释说:“为改善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均衡城乡教育发展,此次招聘的近百名新教师全部均充实到了县区级学校教学一线。接下来,从本学期开始,勐能县还会按照各地各校科目及岗位需求,继续统一招收教育人才,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并提高教学质量。”
随后,在李尼邦副县长和王正红局长的带领下,大家还来到位于县城老县委县政府大院内即将竣工的县中小学新教学大楼前进行了参观。
记者看到,高达三层的新学校教学楼、教师住房楼以及学生宿舍楼等在建项目规模宏大,三幢大楼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建筑总面积约5600平方米以上,预计本月底前工程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新学校必将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和地标性建筑。
在紧张施工的教学楼前,王正红局长和李尼邦副县长又分别自豪地先后夸赞起了县上的筑巢引凤工程。
现场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勐能县新中小学校教学大楼及辅助设施建设工程紧张施工期间,目前,该县各区的区、乡机关驻地,均分别有近50所新学校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全县各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已超过4000人。此外,这些教育建设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县委县政府还打算把新的教育建设项目朝乡村普及。
另据了解,日前,该县从联邦政府管辖区腊戌、当阳一带招收的汉语教师或从中国民间社会应聘而来的高学历教师已全部上岗。
勐能县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在实现教师“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同时,全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支师德优良、业务娴熟、结构较为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