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56式冲锋枪仿制于苏联AK47突击步枪,于1956年生产定型。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方式,全枪长(刺刀折叠)874mm,枪管长415mm,全枪质量4.03kg,30发弹匣供弹,发射方式为单、连发。56式冲锋枪可靠性较好,故障率小,牢固耐用,近距离射击时火力猛。主要缺点是射击精度差,连发时枪身跳动较大,击针易折断,夜间射击时准星护翼容易被误认为是准星。
81式步枪的工作方式、闭锁方式以及供弹具都与56式相同。瞄准装置及配用枪弹也基本一致,只是8l式还可发射空包弹。81式外形接近56式冲锋枪,也是30发弹匣供弹,也有小握把,枪托、握把等结构也都相同。两者主要区别在于:81式的射击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全枪质量大大减轻,由4.03kg减到3.4kg;可以发射枪榴弹;刺刀可以拿下。另外,名称由“冲锋枪”改为“自动步枪”,纠正了将步枪称为冲锋枪的错误,也是两者区别之一。
1979年下达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研制一枪族,要求质量小于3.5kg,精度要好,可靠性不低于从前,寿命不减。这些要求8 1式枪族都达到了。说到寿命,从苏联引进的武器寿命都很高,56式冲锋枪为15000发,56式班用轻机枪25000发,56式半自动步枪10000发,63式步枪为15000发。指标要求81式步枪寿命10000发,轻机枪20000发。81式步枪与轻机枪所有大部件包括机匣、枪机、活塞等等一律是通用件,只是枪管长度不一样,81式轻机枪达到了20000发的指标要求,因此步枪寿命也是20000发。这个寿命是很高的,以后的步枪,包括95式5.8mm步枪都没有这么高。所以81式步枪的寿命相比56式冲锋枪是提高了很多。
记:81式枪族除有质量小、射击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外。还有哪些特别之处?
王:除上述优点外,81式枪族还占了3个“第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是该枪族是新中国第一个枪族;二是该枪族是第一个装备全军的国家自行研制的枪族,并很好地完成历史使命,至今已装备20多年且还在装备;三是该枪族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轻武器。1986年,国家第一次颁发国家科技进步奖,81式枪族当年就获得该奖的一等奖。第二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轻武器是95式枪族。
记:请您介绍一下81式枪族的装备使用情况。
王:81式步枪设计定型后,很快装备全军,一直到现在还在装备。除陆军外,集团军、海军陆战队、航空兵都曾装备81式,部队反映良好。我想,81式的“军龄”还能延长,要全面替代还需时日。
记:后来您参加了87式5.8ram班用枪族、88式5.8ram狙击步枪和95式5.8ram班用枪族的设计,这些枪的某些结构设计是否借鉴了81式的?
王:81式枪族研制成功以后,我投入了5.8mm口径武器的研制。87式5.8mm枪族、88式狙击步枪、95式5.8枪族都有81式的研制人员参与,研制81式的经验肯定影响了这些枪的研制,后续枪也会借用81式比较成熟的技术。尤其是87式枪族,当时5.8mm弹已经定型了,步枪还没有研制出来,部队急于要步枪做试验,看看5.8mm口径是否可行。所以87式步枪只是改变81式的口径和外形,即口径改为5.8mm,外形采用工程塑料,内部结构基本没动,但因为使用枪弹不一样,枪机、枪管、弹匣相对稍有变化。现在95式枪族有4支枪,包括无托步枪、轻机枪、短步枪和折叠托步枪,折叠托步枪(2003年定型)是枪族中最后研制出来的,其自动机、发射机,包括活塞都是用了81式的,只是尺寸稍有变化。
记:作为它的主设计师,您认为81式枪族有哪些缺点及遗憾?
王:81式枪族一大遗憾是工艺上比较落后,与56式相比,工艺上毫无进展;也没有采用新材料,工程塑料一件没有。护木、枪托、握把都是木质的,机匣是由1.5mm钢板冲铆而成的,而现在的武器基本采用铝制机匣,热模加工,外形光滑漂亮。
第二个遗憾是外形。81式步枪与56式冲锋枪一般人很难区别,护木、枪托、机匣风格相近,不仔细分辨是区别不出来的。惟一区别是81式有枪榴弹发射具。没有在外形上搞得独特一些,这是我的一大遗憾。81式木托枪只生产了4万支就不再生产了,因为木制枪托成本较高,后来大量生产的是81—1式折叠托步枪。
再有就是早期的81式步枪发射枪榴弹时,机匣盖偶尔会掉下来。这是因为研制81式枪族时,枪榴弹还没有研制出来,枪榴弹是1990年代定型,比步枪的定型晚得多,当时没有枪榴弹所以无法试验,二者配合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改进,现在81式打枪榴弹效果狼好,能打400多米。
记:您认为步枪、机枪的发展前景如何?
王:本人对步枪、机枪的发展前景有些困惑,也对其进行了一些思考。95式5.8mm枪族出现以后,评论其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枪族,当时非常满意。现在部队使用后,又发现很多问题,正在进行改进。现在世界上研制什么,我们就研制什么(如无壳弹),我个人不很赞成。
模块化武器系统如XM8可能是发展方向,根据不同的战斗任务和作战地域,其可改装为发射不同口径枪弹的自动武器,通过部件的更换可有多种型号,如基本型、狙击型、突击型和班用型。另外有待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提高枪械整体水平。
记:作为老一辈轻武器设计师。您对轻武器界正在活跃的年轻设计人员说几句话,同时也对关心您的《轻兵器》广大读者说几句话,好吗?
王:81式枪族获得部队官兵的好评,令我感动。但是由于时代的关系,基于当时的技术现实,该枪族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年轻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新枪时能进一步提高水平,吸取81式的经验教训,使新枪的性能更加优异。目前轻武器设计人员青黄不接,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理论水平较高,但经验不足,需要多参加实践。要想提高设计水平,时间是关键。多参与研制项目,勇于攻克技术难关,设计水平就会提高。
《轻兵器》杂志一直关注轻武器界的发展,报道宣传国内外最新武器,是设计人员与读者联系的纽带。希望读者继续支持《轻兵器》,多多关注国产兵器。
记:感谢您接受采访,我代表广大读者真诚祝您身体健康! 本刊记者:孙丽
王志军 原名王祖赐,1934-耳8月出生,山东邹平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津贴。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观北京理工大学)第一机械系自动武器专业,毕业后分配至国营第296厂工作,曾任生产车间及工艺科技术员:1965年调至该厂枪械研究所从事军队裴备枪械的科研.开发、试制、生产等工作,任至厂长职务。参加了63式7.62mm自动步枪的研制工作;1970年代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班用枪族——87式7.62mm枪族:1990年代负责5.8mm武器系统的研制,其中包括87式5.8mm班用枪族、88式5.8mm狙击步枪和95式5.8mm班用枪族;参加编写了《枪械手册》、《步兵自动武器及弹药设计手册》、《世界轻武器手册》等书籍,并在军事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1986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0年获兵器部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