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夫子 于 2017-11-4 10:08 编辑
南下作战起因 棒赛战斗胜利结束后,我军所属各参战部队均撤回孟波一带休整。在这难得的休整期间,各部队按照总部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各项军事训练,以尽快提升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一系列的训练又侧重夜间作战的各个方面,包括夜间攻防,夜间射击和爆破技能等。如此强化训练的种种迹象表明,再加上一些小道消息,大家都在议论,我军可能将有一次大的军事行动。事实上人们的猜测没错。缅共高层的确正在策划着一个空前的军事计划,并在积极地进行着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事情的原由还得从头说起。随着我军的节节胜利,特别是在孟波,棒赛大捷之后,缅共高层错误地认为,缅甸武装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要加快步伐,早日实现“赢得战争夺取政权”的战略目标。在此种思想意识的驱动下,在四月召开的党代会上,确定了挥师南下的作战计划。所谓南下作战就是要跳到外线作战,将战火引向敌占区的纵深,在腊戌至曼德勒(瓦城)之间的区域建立根据地,打通缅北根据地与缅甸本部其他根据地的陆路通道。最终使其连成一片。
此作战计划在当时真可称之为“大胆”。这一美好的愿望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成立的。但与实际就相差甚远了。当时缅共高层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又认为敌人已经不堪一击。在远离大后方(中国),没有了依托,没有了后勤保障,又没有群众基础的前提下,仅区区两千人的兵力就想纵横驰骋敌之纵深。的确有点臆想天开了。结果可想而知。我南下部队在腊戌附近遭到敌重兵围攻,经过排当血战,在付出了沉重代价和巨大牺牲之后,历经艰辛突出重围,险些就全军覆灭,不得不铩羽而归。这是后话。
六个营主力部队开拔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五月中旬我军开始执行南下计划。六个营的兵力分成二路,两路同一方向,而各走不同的路线。主力的一路由404部队的三个营,加上303部队的一营,二营和炮连大部组成,由贵概的左侧经登尼直下腊戌。另一路
是我所在的特务营的一、二连和炮连的两个班(配60炮两门),外加由二营临时抽调的一个步兵连组成。808陈副营长参与。该路从右侧绕过贵概直奔腊戌。特务营先大部队两天出发,前期的任务是以长途奔袭的手段快速秘密抵达腊戌,择机选定目标,突然发起攻击。造成敌人的混乱和恐慌,策应大部队顺利抵达目的地。
另一路线的行程 在一个风高人静的夜晚,我营从孟波集结地出发了。经广外越过迪马坝。两天后我们顺利抵达贵概附近。傍晚我们来到一个景颇寨子。这里是时任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李冬(罗先旧部)的家。此地已邻近公路。部队决定在此地宿营。我们班的房东恰巧就是李冬的家。晚上,我想经过两天的连续行军,班里的战士都十分辛苦,就与房东购买了几只小鸡仔,准备明天一早让大家打打牙祭。就在我们准备睡觉时,又接到命令要连夜出发。要在天亮之前通过公路。(滇缅公路,105码至贵概之间)就在部队准备出发时,那几只鸡仔不识时务地怪叫起来。已经记不清是在哪位连干的呵斥声中,我们手忙脚乱地拧断了鸡脖子。这时老天又来凑热闹下起了大雨。部队又摸黑冒雨出发了。大家边走边发牢骚。可不曾想到这才刚开始,更苦的日子还在后呢。
那天夜里不知是啥情况,部队走走停停,速度十分缓慢。平时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却走了整整一宿。天亮时我们才越过公路。一过公路眼前就是一片长满荒草的丘陵地带。可清楚地看到敌人雷达站就设在山包上。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我们只能绕道通过。之后就一头扎进一片浩瀚无边的竹林里。随后的几天我们都一直行进在这片竹海之中。
过了公路才发现我们连的战士干磨不见了。干磨的家就在贵概附近的累散西山脚下。他是之前我们连在这一带活动时招募的。他在入伍前就多次带领寨子里的小伙伴袭扰过政府军。他不属于任何组织,但他是一名狂热的景颇民族主义者。勇敢的反缅斗士。干磨的失踪给部队造成了一些紧张,虽然杨世启一再拍胸脯保证干磨不是奸细,也不会暴露我们的行踪。但在不明事由的大多数人心中还是留下了阴影。事实上杨世启说的一点没错。这之后我们又到这一带活动,找到过干磨。他说他是吃不了这份苦,又不甘受部队纪律的约束而选择离开的。
贵概一过就进入了真正的新区。我们选择的路线都比较偏僻,村寨很少,遇到一个也是很小而且极贫困的寨子,老百姓见到我们都显得十分惊恐。向他们了解情况,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老缅不时就会到这一带巡逻。我常在敌占区活动,多少明白这些老百姓的心理。他们最担心打起仗来,战火就会毁坏他们的家园。所以他们都希望我们尽快离开。
为了保证按计划抵达目的地,我们一直在不停地行军。几天几夜没有宿过一次营。战士们没有一个脚上不打血泡的,因为担心没有后续供给,大家都尽量多带弹药,身上的负重比平常多得多。这就更增加了疲劳程度。一天当中只有两次短暂的休息时间。那就是两次做饭的时候。每一次都不到一小时。每个班除两人煮饭,其余的就倒在路边睡觉。佐饭的菜就在路边或是小溪傍找点野菜,用手揉揉放点盐和辣椒就大功告成。为了让班里的战士多点休息。这些活我都尽量多干点。几天几夜都没有合过眼了,整个人都是浑浑呼呼的。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潜意识里。满脑子尽是温柔的床,白面大馒头,烧鸡,卤猪蹄。
连续急行军。部队已疲劳到极点。但速度一直没有慢下来。在漆黑风雨交加的夜里,除了“刷刷刷”的脚步声,不时会传来“咣当”的声响,那是边走边睡的战士不小心撞到前面战士背在身后的铝锅上发出的声音。走着路睡觉,还会做梦那可不是传说中的故事。白天这竹海里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知了!小树枝上都爬满了,顺手一撸一大把。晌午一过,整个竹林里就沸腾起来,亿万只知了同时鸣叫不止。那叫声惊天动地,吵得让人禁不住发狂。一场大雨过后,路边的土坑里填满了知了。在这个季节里,当地百姓把大量的知了收集储存起来,之后在市场上出售。这可是下酒的好菜。也是当地老百姓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在途中还发生了一件让人既无奈又哭笑不得的事。一天正在快速行进的队伍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绰号“大屁股”(捣蛋鬼王锐给起的)干部,把手枪忘在了刚才吃饭休息的地方了。此时部队已走出一个多小时,他才发觉。作为一名军人,特别是战争年代的军人都把武器视为生命。一个在普通战士身上都不可能犯的低级错误,却发生在一个营级干部身上。实在荒唐。结果只有派人返回寻找,来回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便宜大家了。这两个小时的休息真是难得可贵。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部队继续前行了不到一会,前哨就传来消息,发现不少敌人的足迹,还看见大约一个连的敌人向另一方向去了。搞不清楚敌人是常规巡逻还是已经有什么消息(情报?)向这一区域派出了搜索部队。——如果没刚才的耽搁,我们必定要与敌遭遇。战斗不可避免。结果无法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