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掷弹筒我们都不陌生,在二战中日军经常使用,除发射专用的榴弹外还能加装发射药盂后发射日军制式手榴弹,射程在300米范围内,填补了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在实战中,日军罔顾海牙公约,往往把毒气弹和榴弹混用,对抗日军民造成很大的伤亡。对于日军一手建立起来的缅军前身缅甸独立军来说,这种火力强悍操作又灵活的单兵武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待到缅军发动军事政变成立军政府后,制造缅军自己的掷弹筒就提上了日程。 携带MA-9掷弹筒行军的缅军士兵
缅甸军工在综合参考后也采用了类似日军掷弹筒那样的一弹两用设计,不过并不是通用手榴弹,而是直接通用60毫米迫击炮弹。这主要是考虑到缅甸作战区域大多在山区,迫击炮有时不便使用,但往往又需要曲射火力支援。这种作为迫击炮替代的设计和补充火力空白的理念差距较大,也就使得缅甸的掷弹筒外观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制造成了具有缅甸特色的MA-9式60毫米掷弹筒。 缴获的缅军MA-9式60毫米掷弹筒
MA-9掷弹筒使用类似于迫击炮一样的炮身和座钣,炮身中部有一个兼具瞄准与提拔的简易装置,发射方式同迫击炮一样,不过由于没有炮架,精度上只能依靠掷弹手的经验。在山区作战时,MA-9掷弹筒可以由单兵携带伴随一线步兵移动,躲在隐蔽物后进行火力支援,虽然外观如同一门没有炮架的60迫击炮,但在实战中作用还是有明显区别。 手持MA-9掷弹筒的缅军士兵
一门迫击炮需要大约5名士兵操作,大多在后方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提供持续火力支援,而掷弹筒则可由一名士兵携带至前线,遇到突发情况或迫击炮射击死角时能够灵活地进行火力压制,这在山区作战中很具有实战价值。不过遗憾的是,缅甸除了缅军大量在一线部队中装备掷弹筒外,其余少数民族武装并不怎么重视这种实战检验过的武器,只有克钦独立军还专门研制了一款掷弹筒。 缅军MA-9掷弹筒发射瞬间
在缅甸常年的内战中,许多武器都要经历实战的考验,可以说掷弹筒在缅甸战场的大量运用,体现了一种从实战需要出发的理念。正因为掷弹筒隐蔽使用的特征,这种并不先进的武器往往能发挥不俗的效果,也成了一种战场上容易被忽略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