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员:王子瑜
美国于7月16日宣布对缅军总司令、副司令等4名高官实施旅游制裁。理由是“他们领导下的缅军在2017年针对若开邦严重侵犯人权。”美国务卿迈克·庞培称:“美国根据这些高官参与严重侵犯人权的可靠信息对他们实行制裁,同时也将限制他们的直系亲属进入美国。” 早在今年3月份美国4名参议员就致函美国国务卿极力推动美国政府制裁缅军高官,而在此前,国际上就有很多关于呼吁联合国制裁缅军高官的消息。因此,美国制裁缅军的消息一出,就引得了一些人的点赞与欢呼。人们对这一制裁声明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这样的制裁毫无实际意义,对缅军高官造不成任何损害和制约,应该加重制裁力度。”另一种意见认为“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对缅军高层采取的实际行动,属于警告性的行动,后续的动作或许将更加实际。”
近几年来,美国一直在为插手缅甸事务寻找机会,不知这次制裁算是小试牛刀?还是虚晃一剑?但不管怎样,时机的选择非常关键。2020年缅甸大选,也正是美国选战开打的时候,所以,美国明年不大可能会抽得出手来到缅甸搅局。 随着2020大选临近,缅甸目前公布的注册政党数量已高达98个,观察家称:“预计明年大选前将超过100个政党角逐国会议席席位。”
如此之多的政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代表得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时,也意味着在这个国家里人们彼此互不信任。所以,与其让他人去为自己的利益代言或代表,不如亲自组党谋自身权利。然而,这98个政党当中并没有一家有能力与民盟和巩发党抗衡,因此,2020年大选的胜利者不是民盟就是巩发党。纵然缅甸有上百个政党,但实质上还是两党轮替。所以,缅甸人民如果认为民盟党和巩发党都是两个“烂苹果”,最终只能选择其中烂得少一点那个。更何况,国会中属于军方的四分之一铁定议席,基本上能够保证军人利益集团在某些问题上最终只能按军方的意图走。谈到这里,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那就是《08宪法》,只要2008宪法一日不能修改,缅甸国势的主导权就依然被军方控制在他们的枪杆子底下。一切民选的政府和总统,休想摆脱得了缅军方对民族和解及和平进程的干预,没有和平环境缅甸就只能继续在局势动荡中积贫积弱。 上周, 缅军方在议会要求将2020年的国防预算增加1200亿缅元。理由是:军方正在计划“建设一支更强大、更合格的、更现代化的军队”以保护三项民族事业:不分裂联邦、不分裂民族团结和永久维护国家主权。
这冠名堂皇的理由不过是为达到消灭非缅民族武装之目的所编织的美丽借口而已,缅军所谓有“国防经费”绝大部分都是开消在打压国内民族武装革命组织的。缅军自2009年8月底挥师果敢武力肢解同盟军强行整编果敢民族武装以来,就开始在全缅各民族武装组织控制区增加兵力或采取军事行动,由于自身的作战能力近10年来从没能将任何一支武装彻底瓦解。相反,在缅军的打压下各民族武装在近10年间越压越强、越打越多,德昂军和若开军等武装因被打压而激起本民族群众的反压迫革命勇气,纷纷加入本民族的武装,兵员得以迅速壮大,因为受到军事威胁和打压战斗力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伴随着邻国及当局政府促成的各种停火谈判,缅军与各民武形成了间隙性拉锯战。但总的来说,从2010年以来缅甸的战争就已经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潭。
缅军虽然掌控着国家的暴力资源,拥有一定的战争经费动员力,但毕竟打了十年,这个本来就落后的国家终究难以支付得起这高昂的军费。况且,缅军要求增加军费预算就是用来攻打国内的民族武装。这样的预算要求如果能顺利通过,只能证明缅军在议会上的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军人拥有特权的国家、总统无法指挥军队、军人在议会参政的政府,即使2020年民盟仍侥幸继续当选执政党,缅甸的民族和解及和平进程仍然取决于缅军方的态度。近日,缅军议员在一场关于宪法修正案的辩论中集体退席,表达了他们反对修宪的态度,缅军方如不肯让步修宪工作几乎是推进不了的。在缅甸的内战上同样如此,缅军方若不愿妥协,几乎可以断言——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缅甸的战火持续燃烧,缅军方若无停火诚意,缅甸的和平进程就不可能走向坦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