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夫子 于 2015-12-4 10:37 PM 编辑
“第一是独立,第二是独立, 第三还是独立。”
1943年,16岁的吴丁吴在踏上开往仰光的列车前,含泪跪拜母亲。
妈妈说:“是你自己选择去当兵的,所以不要哭。你若战死沙场,那就化作一片尘土;你若活了下来,便得以‘紫袍金玉坐高堂’”。
他当然不是为了紫袍加身。那时,民族独立意识在年少轻狂的脑袋中一步步膨胀,各地青年学生循着昂山将军的召唤,前赴后继地参了军。他们先邀请日本人帮忙赶走英国人,“当我们听说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人的残暴,又发现国际形势已骤然转向,举起的枪口又转而对准了日本人。”斜靠在木沙发上的吴丁吴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起七十多年前的历史。
在缅甸,这段历史更多被赋予“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之民族危亡的悲壮色彩。“引狼入室”的证据,是今天吴丁吴口中依旧流利的日语——日本人受昂山将军之邀进入缅甸后,开始在校园推行日语教学。1942年,高中生吴丁吴已经可以在日本人的政府里担任兼职翻译。
1947年昂山将军被刺,以至于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缅甸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是独立,第二是独立,第三还是独立。”带着这样的想法,尽管和奈温有着那样的故事,至今他依然坚定地认为,1962年奈温发动的军事政变意图是好的。
缅甸独立后不久,反法西斯自由同盟便开始分裂为廉洁派(吴努)和巩固派(吴巴瑞)。而国家则陷入内战的纷争,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完全激化,武装对抗持续不断。
“那时候,军队绝大多数认为,吴努政府领导下的联邦体制有分裂国家的危险”。
因此,当奈温下令政变时,吴丁吴是亢奋的。“我们觉得那时候支持的巩固党没有成功,现在(把权力夺回),有种如愿以偿的感觉”。1962年3月,奈温发动政变,但其实2月份吴丁吴就知道了。当时东南军区司令是吴东季,他问吴奈温,要不要将政变告诉时任东南军区副司令的吴丁吴。奈温点头同意。
3月1日晚,所有官员被控制。3月2日晚9点,政变开始。
一件小事足以说明那时吴丁吴对奈温的忠诚追随。吴努被推翻后,建立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国防部长为吴丁吴。吴丁吴知道后很生气,立刻退出。“那时候我深信,走社会主义路线的巩固派,会让这个国家更好。”
后来,吴丁吴又先后从西南军区司令的职位转到中部军区司令,他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曾跟随吴奈温访问美国、日本,后者已对他相当信任,而此时他只是一名上校。
1964年,他以一名上校司令官的身份全权代表奈温到中国访问,参加新中国成立15周年庆典。
“奈温是方式方法错了,他的意图没错。”吴丁吴认为,军队控制国家并不一定导致坏的结局。但1974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缅甸人)遗体回国所引发的骚乱,却是吴丁吴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抗议的学生将遗体带走,动乱随即爆发,军队出兵镇压。这时候的吴丁吴是下达命令的三军总司令。
“当时,我们做好和学生沟通的准备,但是给了一个坟场位置,学生没有接受,后来他们在仰光大学已经开始演讲,我需要处理这些问题。”
吴丁吴说,通过前期调查,军队了解到的是,当时仰光大学里只有四五十名学生在场,很容易就能摆平。而在外待命的军队因为耽误了时间,等到后来进入校园时,学生已经越来越多,现场已有四百多人,整个事情就变成了抓人大会,并死伤了一些学生。
对于这件事,吴丁吴说:“针对这样的事情,首先我很遗憾。但是(当时)这个是我的职责,我一定要完成。”
“我爱军队,更爱人民” 上世纪70年代,他是镇压民众的长官,而1988年以后,他是被镇压的民主斗士。
1989年圣诞节前一日,当局又把吴丁吴从软禁的家中带到了永盛监狱的军事法庭。十几条罪状被列出来,其中最致命的是第五条:在达拉镇(Dala)的讲话企图解散军队。
3年刑期满,他又被带到秘密军事法庭,再判7年。此时他说:“我爱军队,但是比起军队,我更爱人民”。对于这样的转变,吴丁吴称,缅甸的军队已经不是人民的军队了,“(我)不想再要军队统治这个国家,而想要民主。”
1988年,他组建了爱国老兵团体,并在这一年第一次见到了昂山素季。那是在仰光医学院的一场会议,他和昂山素季坐在一起。那时,他只知道那个女人是昂山将军的女儿,昂山素季也只知道他是前三军总司令。
后来昂山素季上台讲话,台下一致欢呼。
年轻时作为军校生,吴丁吴看到昂山将军演讲是常有的事。昂山将军说话直接而犀利,例如,“你们以后不团结做事,我们国家就会变成妓女的国家。”而眼前的“将军之女”又何尝不是。“她的一言一行就像是和昂山将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有一次,昂山素季与民盟中的长辈开会,会议室正好挂有当时缅甸领导人丹瑞将军的画像。昂山素季一脚踩上桌子,把画像扯了下来,“这种人的像怎么可以挂在这里。”一屋子的长者面面相觑。
吴丁吴开始决定支持昂山素季的民主事业。民盟随即成立。昂季任主席,吴丁吴任副主席,昂山素季任秘书长。不久,昂季与昂山素季不和出走,吴丁吴接过主席之位,继续辅佐昂山素季。
1989年7月,吴丁吴和昂山素季分别遭到关押和软禁,在这以后到1995年获释前,他二人被开除党籍。一些支部党员不满时任民盟主席吴昂瑞、副主席吴伦与军政府示好的做法,愤而退党的不在少数,民盟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
1995年7月10日,是获释的日子。吴昂瑞对昂山素季说:“Suu Suu,我尽我所有的能力,现在你出来了,我把整个党都交给你。”
“好的,Uncle。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继续做下去。”昂山素季回答。
进屋后,吴丁吴和吴季貌坐在昂山素季的右手边,吴昂瑞、吴伦坐左手边。当时有一位美国大使馆人员在场,问昂山素季对过去几年吴昂瑞、吴伦的看法。
“你看我们现在这样子(意思是几位大佬都坐在一起)就知道了。民盟会团结做事。”一向强势的昂山素季这一天的举动让人惊讶。
而吴昂瑞、吴伦、吴季貌、吴丁吴四位军中大佬最终选择团结在昂山素季周围,也让军政府企图分裂民盟的计划破产。
2003年实皆省Dapayin骚乱,当暴徒举着棍棒冲向昂山素季的车,已经七十多岁的吴丁吴从自己的车上下来,走到昂山素季车前,催她快逃出去。一个暴徒冲上来,把吴丁吴撂在了地上。
好在数以千计的民盟支持者拦在了暴徒的棍棒前,他们最终得以逃脱。
作为民盟最初创建时期的几位前军中“大佬”,吴丁吴是守在昂山素季身边最长久的一位,也是如今昂山素季身边最年老、最坚定的支持者。
而今天,或者说早在2011年被解除软禁后,昂山素季就已经学会以商谈的姿态与现政府和军方交往。不再像1990年那般以卵击石,换来了今日大选的成功。这背后的军功章,必然有吴丁吴的一份。作为前三军总司令,他最了解当权者的恐惧,因为他也曾站在权力的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