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缅军使用的主要武器105mm榴弹炮为新加坡生产, 轻型牵引式榴弹炮, 榴弹使用新型的高爆炸药RDX,这种炮弹比TNT榴弹爆炸力强25%左右. 同盟军主要牺牲在主峰工事暴露, 未能顶住轰击塌陷. 一直以来,同盟军的工事基本没有做伪装, 挖开的黄土, 色彩显眼的编织袋等都是缅军榴弹炮定位的参照. 以后的防御工事,一定要伪装, 还要有伪装工事.
同盟军没有榴弹炮反制, 唯一对付榴弹炮的方法就是让敌人无法侦察到阵地和工事的具体位置. 缅军使用飞机,无人机, 高倍侦察望远镜, 因此,伪装很重要, 真的 假的工事都需要伪装.
14日晚间强攻, 显然缅军搞清楚具体炮击位置. 没有备用阵地. 每一发榴弹都不出乱放,实际上都是在定位, 一定有敌军前哨在观察指引炮兵定位, 修正炮击诸元, 随后就是大规模的炮击. 凡是白天被炮击过的地方, 晚上一定不能呆. 每个作战单位, 至少需要另外2个备用阵地. 所谓狡兔三窟就是这个道理. 缅军使用的战法和日军相似.
国军抗战阵地战中都无法顶住日军的重炮轰击. 淞沪战役主要牺牲在阵地上被日军榴弹炸伤亡, 很多情况敌人影都没见到. 一个师顶上去2小时不到, 就伤亡大半, 一个国军整编步兵师9000人左右. 淞沪会战,国军精锐30多个师, 20多万人阵亡,国军精锐基本上被打瘫. 武器装备全比现在的大同盟军好, 全部是德制装备.
另外缅军这次大量使用乌克兰的122mm多管火箭炮. 这个也是大杀器. 对于暴露的阵地和人员, 会在几分钟之内巨大伤亡. 一个发射架一轮齐射, 相当于1个榴弹炮团的打击能力.
伪装,隐蔽, 真的假的都要, 让敌人找不到炮击目标. 才能保存有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