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中缅边界划界——痛失500万同胞 繁霜按:国内学者第一次对中缅边界划界的失误进行深刻反省和给予严厉批评。丧失大片国土,令数百万同胞沦为异国二等国民或没有国民身份的“国民”,痛彻心肺!再不爱护那些被“出让”的同胞,岂有面目立足人世?今生今世爱护同胞之心绝不泯灭! 【梁晋文教授《中缅边境划界后武装冲突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 年第1期)】缅甸联邦和中国云南省接壤,两国边界线云南段曾经有2700 多千米长( 现实中缅边境线北起西藏,南止云南西双版纳州,全长约2186 千米,其中云南段1997 千米,西藏段189 千米) 。建国初期,中缅边界大部分已经划定,只有三段边界未决,这三段有争议的边界是英国在缅殖民期入侵西南边疆时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中缅三段争议边界的划定 第一段争议边界是阿佤山区的一段,即所谓“1941 年线”问题。英国划定“1941 年线”作为边界,国民政府未提出异议。1941 年,英国与国民政府在佧佤山区划定了一条对英方有利的边界,这就是" 1941 年线”。该线将班洪部落的一部分和班老部落的全部划入英属缅甸。但是,国民政府始终未与英国进行实地勘界竖桩。缅甸独立后,全盘接收了英国殖民时代的权益。这条线仅划在地图上,缅甸并没有实际控制。1951年,国民党军李弥残部长期盘踞缅甸掸邦,人民解放军追击到此,当时这里没有缅甸军队,中国军队当时也没有承认1941 年线。 第二段未定边界是在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面积约250 平方公里。英国以“永租”名誉获得管辖权,这一地区的边界问题又称“南坎问题”。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领土,1894 年清政府与英国谈判时,英国也承认这一点。1948 年缅甸独立后继承“永租”关系取得实际控制权。当时的国民政府忙于国内战争,无暇提出废止永租关系和收回领土的要求,但是拒绝接受缅甸政府的租金。因此缅甸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已经取得了这一地区的实际管辖权。 在1894 年中英两国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附款》以前,英国借口勘察两国边界,不经中国的同意,擅自通过这个地区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1897 年,中英两国再一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又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中国这块领土的管辖权。 第三段未定边界是尖高山以北的一段,英国曾承认片马、岗房、古浪三地属于中国。长期以来这段边界大部分区域是当时中缅两国政府没有能力管辖的。1891 年清政府直隶候补道姚文栋称这一段“即未属华,亦不属缅”。在1894 年的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载明,这条边界需要两国最后进行勘察测量再进行划分。可见,在当时的条约中也没有划定。因此,尖高山以北的大片地区从清末以来就一直是中缅两国之间的未定界。 1926 年,英国侵入位于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之间的江心坡地区遭到当地人民反抗,史称“片马事件”。“片马事件”事件发生后,英国被迫撤军。1911 年4 月10 日,英国向中国政府发出照会,承认片马以及岗房、古浪三地属于中国。在此之后,英国军队再次入侵这一地区,并长期占领,实施管辖。1948 年1 月4 日,缅甸独立后,英国退兵,缅甸宪法把尖高山以北中缅未定界地区划入缅甸克钦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