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泛海一舟 于 2017-4-10 09:08 编辑
第三次邦康峰会上达成了九点共识。决定以《彬龙协议》为基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自决、民族自主、民族自治的方针与缅方会谈。政治方向确定了。但是,缅军集团表示,不接受邦康峰会上民族革命武装所商定的主张,同时否定中国所提的所有民族武装参加第二次新彬龙会议的建议,坚持要消灭民族地区武装。所以,对峙的双方将迎来决战不可避免!
邦康峰会虽然在政治目标上达成了一致,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协调一致的问题。例如在对缅军战争方面各自为战,缺乏战略配合等。直接影响整体战争效益的短处已经暴露无疑。为了体现作战的整体效益,我建议组建参与整体作战的参谋机构:联络委员会。统筹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协调作战。让各自为战发展成为协调作战,一定会提高作战的总体效益。例如总体战争犹如一盘棋,各个战场如同棋子,形成整体态势互助互动。该攻击的地方攻击,该伏击的地方伏击,该骚扰攻击的地方骚扰;以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另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协同作战是以着眼全局为目的,局部服从全局,会打出更高的水平、更好的作战效益。
鉴于当前各民族地区各自为政,只能要求达到一定的协调作战,不要求也不可能达到统一指挥下的战争模式。
这次缅军在飞机大炮疯狂攻击仅存的弹丸之地红岩根据地的危急关头,同盟军果断出击老街、杨龙寨等地进入外线作战,打了个缅军措手不及。发挥出了运动战、游击战声东击西、虚虚实实、远距离机动奔袭的新战法。实践证明这样的战斗很有用。
假如这次战争是协同作战,其他武装能够彻底切断缅军增援。老街可能已经拿下了!这从反面说明:缅军是大家的共同敌人,只有联合起来,协同作战,才能取得更大成绩。既然要协同作战,成立参谋机构联络委员会是完全必要的!
在这次战争初期,缅军飞机枉轰滥炸,到了后期,估计同盟军有防空武器,缅军飞机不再出现,只有大炮疯狂攻击。
运动战比阵地战更有好处的是能限制大炮的攻击作用,因为在运动战中目标不明确,运动战大都采用伏击、偷袭战斗,敌人大炮一时半会找不到目标;我方可用自己的长处消灭敌人。
克钦人的战斗力曾经很强,抗日战争中属于美军编制的101突击队痛击日军,打出了好成绩。现在克钦军各旅各自据地守土,兵力分散,有点各自为政的样子;以阵地战为主,运动战不足。近年以来没听说打过有规模的运动战,都在打阵地战,阵地战要以坚固的阵地为基础,需要防空、防炮的设施,民族武装阵地战的设施方面做的不夠,还要改进。阵地战大多是防御性的,缺乏进攻性,也缺乏进取性,对获取战争的主导权很不利。拳头只有收回来,再打出去才有力度,兵力不集中,不机动,就不会进退有据,顺势而为;就不有效地歼灭敌人。孙子兵法写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又说:“兵者,诡道也”,“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说的都是运动战。如果缺乏运动战,就会失去很多用兵取胜的机会!对我方十分不利!
佤邦要汲取克钦的教训,时刻要保持能集中兵力、以较大的运动战消灭敌人的能力。
当前缅军的武器优势只有飞机大炮,用防空武器对付飞机,用机动灵活抵消大炮的部分威力,再加上协同作战,围点打援,都需要集中兵力打运动战,都需要统一规划和领导。民族武装要能解决这些问题,仗就好打了。集中兵力打伏击战、偷袭战等歼灭战争取缴获敌人的武器弹药,争取缴获敌人的大炮为我所用,是为上策。
当今中国在缅军集团和民族革命武装之间采取中立政策,比以前偏向于缅军集团的政策有了改变,这是好现象。老缅对中国不放心,也不听中国劝说,甚至不给面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矛盾继续存在。民族武装采取亲华政策,对中方有利。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以知胜负”。现在缅甸各种势力明争暗斗,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应该明白一个事实,民族革命武装的对缅战争是反对缅军霸权的战争,很多中国人和外国都不明白,以为都在打内战。事实并非如此,缅甸自建国以前或者建国以来,国家内部的民族融合和互相承认一直未能实现。民族地区认为:缅军对民族地区的战争是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殖民与反殖民的战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好的战略策略事半而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