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华人群体的生存环境各有各的特殊性,因此,各国争取华人权利的人们,只能根据其居住国的国情和民情审时度势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斗争手段,谋求华人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发展权利,其中当属缅甸华人的情况和斗争手段最为特殊,主要原因是缅甸华人被缅当局刻意切割成了两个大族群,即移民华人和土著果敢人。
建国之初缅甸联邦政府为便于区分外来华人和土生华裔,硬生生地从“汉民族”当中剥离出一个“汉民族分支——果敢族”。于是,有了“缅甸少数民族”这一法定“土著民族身份”的果敢华裔,在争取民族平等、公民权利的斗争策略上,与普遍意义上的缅甸华人相比,便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路线和维权方式。
缅甸掸邦北部的果敢地区自16世纪初期就由汉族土司统治。当时,果敢地域的领辖权并不属于缅甸,而这世界上也还没有“缅甸联邦”这么一个国家。换言之,汉族土司对果敢的统治权早于缅甸联邦对果敢的领辖权。国家可以因为体制关系,合法或武力取缔落后的土司制。但这片土地仍应属于世代生活在当地的土著民族,任何势力都没有权将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全部驱逐或消灭。由于,当时的缅族当权者“只想要汉地,不想要汉人”于是,他们就想出了“将果敢地区的汉人与中国及缅甸的汉人区别开来”的妙计。因此,果敢民族这一汉民族的分支,在缅甸也就获得了法定的土著民族政治身份,而这一称谓也就成了缅甸华裔的政治资源。
自果敢末代土司杨振材代表果敢参与关乎缅甸联邦立国的“彬龙会议”以来,一些人把果敢民族当作政治资源,作为谋求果敢华裔合法公民权利、民族政治权利的历史筹码,争取让这一族群进入缅甸国家主流社会、争取参与国家制度建设,争取与其他族平等的政治地位。其中,有一小部分人则以“果敢民族”作为攫取个人或家族利益的政治工具。
有些历史既成事实之后只能将错就错,而且,历史不是杜撰的剧本,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重新编排。假设,缅甸新政府顺应某些人的要求,把“果敢民族”在缅甸法定民族中除名,不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也不再予以相应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权利,同时,否决一切以果敢民族为名申办的学校、社团乃至所注册的政党、宪法上予以承认的民族区域自治区……。那么,这样的转变对于缅甸三百万华人华侨而言,将是一个无可估量的损失和社会灾难。尽管缅军人政府执政以来历届当局都会对果敢民族的权利进行设限,但做为实行民主联邦制的国家,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取缔果敢族裔做为一个“法定民族”应有的正当权利。
综上所述,“果敢民族”这一称谓本身就是政治资源,它的政治意义大于民族意义。而且“果敢民族”这个概念属于政治概念,而非文化民族概念,更不是人种或血统民族概念。假如,像某些网民所言“改回汉民族的族称就能为果敢人解决一切难题;就能为果敢人换来政治权利”,恐怕这个称谓早就被改过一百次了?可是“刘氏的大汉天朝”早已经不存在,这世间也不存在“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武大帝,也没有人会因为一群缅甸华人改变族称;丢掉现成的合法权利,而为他们建国或赋权。
果敢人放弃法定民族称谓,能获得什么换来什么尚未可知,但是果敢华裔以“果敢民族”法定身份所获得的权利却是有目共睹的,比如:
一、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几乎就有“唐人街”但是在缅甸却多了一个“果敢(华人)民族自治区”(曾经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和当今的果敢民族自治区都在此列,众所周知,果敢地区是以华人为主体的特区)。
二、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商会”或“华人同乡会”,但是在缅甸却多了一个以华裔为主体的民族武装——“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
三、在缅甸华人近代史上,因果敢民族这一政治资源获益的首先是中华文化在缅甸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在缅北以“果文”的名义和用“果”字命名的华文学校就多达上百所,其间,中学有数十所。知名的有:果文、果邦、果龙、果强、果光、果青、果庆、果中……等等。无论是在缅政府排华的60年代,还是当局对开办华文学校睁只眼闭只眼的80年代,华文以“果文”的名义进行传授,是使得在缅华人很少被同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缅北地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强于缅甸各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没有之一。
四、世界各国大多对华人入籍进行严格控制,缅甸至今尚有许多华人二代、三代仅仅属于客籍公民和长住居民,而非缅甸公民,他们在行为上和公民权利上都会被当局进行诸多限制。有些移民华人就是借助“果敢民族”的身份得以谋求到缅甸的公民权利。
像美国这样一向以文明、民主标榜自已的国家,也曾在1943年出台过可耻的《排华法案》。在近代,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曾先后发生过恶劣的排华事件,许多海外华人前赴后继为消除各种歧视华人的条例和法令而浴血奋斗。
倘若没有“果敢民族”这块金字招牌,倘若不是“果敢民族”这个令缅甸历代当局又恨又怕的政治资源,果敢的第一特区从哪里来?果敢的自治区从哪里来(纵然它有点伪)?果敢的民族武装又从哪里来?以“果敢民族”权利举办的华文学校哪里来?然而,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需要,恰恰就有一些果敢人竟然“高傲地”、“自以为很有骨气的”迫切地想要放弃“果敢民族”这一称谓,完全无视这一政治资源的宝贵价值!假如不是因为无知而无心犯傻,真不知其何居心何在?
果敢华裔因历史原因阴差阳错地在缅甸获得了法定少数民族政治权利,这既是杨氏土司争取得来的,也是当时缅甸主政者们作出的历史选择,同时,也包含着诸多历史的偶然性和政治上的考量。倘若就此放弃果敢民族这一称谓,即等于放弃果敢人现有的政治资源。
所谓政治,无非利害而已。因此,面对历史性的选择和政治性抉择,情绪化的选择只不是满足几分钟的“自嗨”而已。率土入籍缅甸半个多世纪的果敢华裔,绝对不可能仅仅因为放弃“果敢民族”这一称谓,就可以立马获得某种特殊的援助或政治待遇。相信大家都知道,越南华人有越南华人的苦楚,印尼华人有印尼华人的悲痛,就连号称海外华人国家的新加坡华人也有身为华人的难处,果敢人的生存艰辛也只有果敢人自己知道。
正如笔者在开篇中所言:“各国华人精英根据其居住国的国情民情,审时度势地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斗争。”缅甸华人与世界各国华人一样,终究得靠自身的民权意识和艰苦奋斗来改善其境遇,并且需要设法团结和动员所有关系其自身利益的果敢人及缅甸华人共同携手努力。
当然,缅甸对华政策的改变或中缅邦交的亲密程度,对在缅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另外,中国对外关系和国力的强弱也都跟缅甸华人的生存发展、地位与尊严有着密切关联。总之,在缅华人的政治命运充满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绝对可以确定的是:与世界各国华人相比,果敢人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那就是——历史留给了果敢人民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让他拥有先天的政治资源。
(成稿于201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