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民族武装开展武装革命斗争已经三年多了(2015-2017),目前,缅北的战火依然在炽热地燃烧,而且没有任何即将停息的迹象。这是一场民族压迫与反压迫的战争,而且是多个民族参与的大混战,自2009年“果敢8.8事件”以后,并不仅仅是果敢民族革命武装在反抗缅军人集团的压迫,而是缅甸的多个民族革命武装都在运用本民族的维权力量,去争取本民族在缅甸的自治权和自决权。这些革命斗争可能会因此建立起缅甸联邦新秩序,甚至也有可能导致缅甸国家的分裂。
虽然缅北民族地区爆发的是军事冲突,但它涉及的核心问题却是政治矛盾,因此,政治问题不能用政治方式解决,注定缅甸的民族武装冲突将是一场持久的全国混战。
战争加深了果敢民族原本就分化严重的价值鸿沟;战争还制造了新的仇恨,而新的仇恨又加剧了双方原先就难以缝合的政治理念与心灵伤痕。所以,唯有巨大的成就和绝对的胜利,才能将这份新仇旧恨给埋藏掉。
战争能够让人们自行将一些理想和行为习惯掩埋,由于看到战争的残酷与恐怖,那些生活在缅甸大城市的果敢籍志士,在战事爆发后迅速终止了他们本来已经启程了的争取民族权益的行动和言论,而选择做回一群沉默的看客。虽然沉默并不代表懦弱,忍耐也并非因为麻木,但是,高压的手段却往往能够起到让人民噤声的作用,这就是缅甸果敢人无法全体一心站起来抗争维权的原因。
残酷的军事打压让果敢革命者们开始意识到缺乏政治斗争手段的武装斗争,即便仗打得再漂亮也不会赢得全局的胜利和持久性的和平。
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宣传、革命的正义性等等上述每一件都是政治斗争当中必不可少的思想理论武器。当果敢人开始思考政治斗争策略的时候,开始意识到政治斗争重要性的时候,也就是果敢人进行深层次挖掘自身政治资源和历史资源的时候。果敢民族唯有走完这一步,才能够准确定性自身的政治属性,进而提出靠谱的政治诉求以及制定出相关的政治路线、斗争策略和发展战略。
所谓“准确定性”,就是——一方面既要对自身的资源进行挖掘定性,也要对潜在的支持者进行梳理定性。众所周知,果敢民族是个具有双重民族身份的族群,他既是果敢民族,也是汉民族;他既是果敢人,也是华人,所以,果敢的政治组织手中天生就有两张牌可以打,一张叫做“果敢民族牌”,另一张叫做“中华民族牌”;一张是“法定土著民族的政治牌”,一张是“华夏民族的情感感”。果敢的各种组织在使用这两张牌时,既需要考虑受众的感情需要,也要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好本身所含有的政治资源。
只要善加利用好“果敢民族是缅甸法定土著民族”这一历史遗产和政治资源,那么,在争取缅籍华裔的民族权益、公民权利的斗争中,“果敢民族”就是当代果敢人手中的一张好牌。但,需要注意的是,“果敢民族”既是一张在缅甸占有合法性的“王牌”,同时又是一张敌人用于煽动仇华情绪的“鬼牌”。这就是“中华民族牌”与“果敢民族牌”这二张牌的微妙关系,这二张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反作用现象。失当的口号与隐含着弃权的自我表述,往往会加剧维权的难度及抗争的合法性。比如:面对缅人受众一味去强调大汉民族的强势和优越感,只会增加缅人对果敢人的反感、高度防备和阴谋排挤,甚至会因此冒失地削弱果敢人在缅甸维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面对华人受众(尤其是大汉族主义者)强调“果敢民族”,则会无故丢失一部分华人对果敢民族支持的激情和同情。所以,果敢人需要打好手中的两张民族牌,一张是政治民族牌,另一张则是文化民族牌,并且明白什么时候该打什么牌,面对什么群体该打什么牌。倘若,只是单纯地一味地认定某种单一价值,而否定多元价值和斗争策略;假如,只知道打出一张牌,那么就是在浪费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甚至会因出牌不当,变成了刻意地自我孤立。
当前,果敢民族正在用积极的行动书写他们的历史和开创未来。对所有手持“缅甸法定民族果敢籍”缅甸公民身份证的普通平民而言,那些看似与他无关的战事和民族矛盾,实际上与其未来生存、发展和公民权利紧密相联。
假如,果敢民族的民族权利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那么,果敢人的子孙后代们在成年之后仍旧会因为身份认同、国家认同、归属感和公民权利等等问题而纠结和苦恼,并在生活中不断遭遇各种身份尴尬,甚至是遭到莫名其妙的歧视与排挤,一次又一次成为他人政治斗争中的次等族群。
本章“历史自觉与历史的选择”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角度探讨了果敢民族的政治资源和政治价值,以及身份认知混乱等问题。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果敢同胞利用好那些自身具备的政治资源,并对果敢民族在构建族群意识、民权意识和增加果敢人的身份认同等等方面,起到一点点启蒙和推动作用。
当前,果敢英雄儿女正在为了他们的平等权利而浴血奋战,笔者从中感受到果敢民族的政治自觉已经苏醒,但愿果敢人的下一代,可以不再遭受无端的歧视和排斥,也不用再承受没有民族认同感、没有归属感和没有国家认同的精神痛苦。所以,争取果敢民族平等的民族权利,值得每一个当代果敢人为之深思并努力争取。
(写于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