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下文主要写的是同盟军2015年初重返果敢的初战情况,其中对果敢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交通状况、人文风俗和同盟军的一些作战情况都进行了概述,这篇文章的来历已忘记,但是今天拿来让大家再读一读,以利于大家对果敢同盟军作战背景的了解,有利于对果敢同盟军战略战术的分析和研究。) 一、地理环境
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缅甸的形状就像一块钻石,从南到北长约209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925公里。 果敢位于缅甸东北端的掸邦高原,紧邻中国云南省,地理坐标为北纬23°24′54〃—24°09′24〃、东经98°24′14〃—98°53′42〃。地势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间,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2400多米。山与山之间的坝子海拔约1100米,是果敢的精华地带。西临萨尔温江与木邦相峙,东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接壤,北面是龙陵县、潞西市,南以南定河与佤邦相对。首府老街和中国镇康新县城南伞镇仅相距7公里。(据说:老街以南到佤邦,大片山地的树木基本已被砍光)西边以怒江为界。果敢地处比高500米左右,坡度多在30至60度。主要山脉由西北走向东南,支脉纵横交错。多为土山。山顶面积狭小,山脊或平缓或狭窄,两山之间多为浅沟山谷,谷深达数十至数百米。群山中的小盆地(坝区),多为旱地。 林深草密。多数山地被森林和戒烟后旱地的杂草覆盖(现在,可能只有红岩地区是这样)。丛林密度大,枝叶繁茂,终年常青。海拔千米以上树高林疏,藤草较稀。林间空地、弃烟地和坝区边沿,多有茂密的“飞机草”、高茅草。山沟和江河两岸的山坡多为竹林或者灌木林,有些地区开发为甘蔗地或耕作地。 二、气象条件 炎热多雨,雾大潮湿。一年四季差别不大,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五月至十月为雨季,十一月至次年四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为25度左右,一、二月较凉,四、五月最热。每天13时至15时河谷和坝区温度高达38度左右,有的地区在烈日下可达50度以上。同一地区昼夜、晴雨、山顶与坝区温差常达15度左右,常常晚上穿大衣、中午穿背心。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至1度。年降雨量在1300至2000毫米。七、八月雨量最为集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降雨。多为暴雨、阵雨、大雨。旱季雾多,坝区、山谷更多,零时起雾,早晨最浓,能见度仅为10米左右。日出后缓慢消散,有时延续到11时左右。湿度大,去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雨季可达90%以上。 三、交通状况
河溪少、道路少,路况差。公路较少,多为土石路面,路面较窄,曲半径小,坡度较大,简易桥梁多,负荷量小,雨季容易塌方、堵塞。山间公路和小路既少又窄,多沿山脊、丛林、河谷穿行,交通困难,而且经常不贯通。雨季道路泥泞,路迹不明,经常被山洪冲断或者杂草覆盖,图上地形与实地不符合的现象比较多。 四、生存条件 害虫较多,疾病流行。由于气候湿热,适于毒蛇、蚂蟥、蠓虫、苍蝇、蚊子孽生繁殖,常年不绝。疾病多,易于流行,其中以疟疾、痢疾、钩端螺旋体、恙虫病最为突出,其中恶性疟疾和痢疾对部队危害最大。每年五、六月和十、十一月发病率最高。常见的多发病还有中暑、腹泻、烂脚、下肢溃疡等。骡马传染疾病,主要有血锥虫、炭疽、风湿病等,其中以血锥虫病流行最广、危害最大。 五、人文风俗 民族众多,人烟稀少。这一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主要有景颇族、佤族、崩龙族、汉、瑶等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各异,宗教迷信的影响较深,禁忌多,经济文化落后。边境两侧居民有的是同一民族,有的有亲属关系。 六、对连排级分队战斗行动的影响 热带山岳丛林地的山、林、热、雨、雾的综合因素,便于隐蔽集结和秘密接敌,达成战斗的突然性;便于广泛实施迂回包围,穿插分割,近战歼敌;便于轻装步兵和小分队活动,开展游击作战;便于凭险据守,扼制要点,节省兵力;便于隐蔽配置和机动,进行伏击和袭击;便于就地取材构筑工事、设置障碍、制作简易渡河和工程保障器材;便于采集野生食物,克服短期困难。 七、对连、排级分队战斗行动的不利影响 指挥、协同、观察、射击和通信联络困难;不便于机械化和重装备的运动,步兵越野运动时,需要翻山、穿林、过河,有时还要砍林开路前进,人员体力消耗大,运动速度缓慢,容易迷失方向,走错路;进攻中队形不易展开,展开后又容易失去联络,容易被敌人和地形分割;防御阵地间隙大,死角多,翼侧暴露,战斗队形容易被割裂;化学毒剂滞留时间较长,容易造成立体染毒,生物细菌不易消除;从下缅甸过来的缅军武器装备易锈蚀,人员、马匹容易患病,补给、战救均较困难。 八、武器装备 果敢王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一个连的主要装备: 重火器估计为1个60迫击炮班、1个重机枪班。
同盟军采用的编制是缅共时期的三.三编织,每连约有110人。 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连主要装备有:60迫击炮2门、40火箭筒9具、掷弹筒9具、重机枪2挺、轻机枪9挺、狙击步枪、81式自动步枪、冲锋枪64支。
此次果敢之战,战前,同盟军方面兵力为:211旅、311旅、若开军、德昂军。指挥员:彭德仁(彭家声的儿子),兵力估计为2300人。其中311旅是同盟军最高司令部于今年初刚成立的丛林野战步兵混合旅,其麾下第16营作战能力在克钦战场上早己闻名江外。 缅军方面: 缅甸政府军的编制每营一般不超过250人,前后投入50个营,前线总兵力约8000人。战前老街兵力为33师和老街军分区部队。以及09年收编的边防营(前同盟军)。 增援后的缅军全军为11、22、33、44、55、66、77、88、99、 101师,和部分野战旅(也有文章称为战役指挥部),其中11师驻守滚弄等地,但兼有防备佤联军的任务;22、44、55师在防备孟邦和克伦邦的民地武;99、101师在克钦邦对付KIA;77、88师在应对德昂解放军。66师为预备队,从刚刚被缅军占领的克钦邦帕卡翡翠矿区调来,在后方休整不到5天。 九、连进攻战斗特点及经典战例分析 有重点的向心多路进攻、重视侦察准备、连续投入兵力冲击、使用特别分队进行渗透、偷袭与强攻相结合; 经典战例: 2月9日,同盟军2000人兵分三路,北线开入拱掌及以北区域围困缅军。中路,只扑西山区,决坝一带,然后攻占杨龙寨,突入老街,一度全面占领老街,仅剩下米线沟缅军基地未占领;南路控制了东山一线。驻守果敢的缅军33师受到重创,军纪败坏,杀害平民,造成部分边防营(原同盟军)哗变投降。同盟军在进攻中以连为单位,围绕战略目标老街向心多路攻击,缅军悴不及防,不得不收缩部队,主力收缩撤退至米线沟一带等待增援。 随后,缅军紧急进行增援,同盟军避其锋芒,迅速撤离老街并占领两侧高地的有利地形:老街北的杨龙寨、南天门山一线;南翼的东山区扣唐山一线,同盟军占据有利地形咽控老街,吸引缅军主力不得不在非常不利地形的情况下前来仰攻,牢牢控制了战场主动权。 缅军16旅进行了增援,88师抽调2个营,皎梅战役指挥部的的一营、三营,11师的三个营进行补充增援。加上33师的剩下的6个营,对同盟军进行猛攻。但缅军进攻易守难攻的高山,又缺乏战术和准备,伤亡很重。很快前线部队失去战斗力。甚至出现营指挥人员用步话机和同盟军骂战摔死的情况。可见攻击阵地地形险峻。 缅军大举进攻北翼和南翼同盟军。但北翼攻占杨龙寨以后,便进展缓慢。 同盟军通过进攻战役达成了在果敢军事存在的战略目标,并且牵制了50个营的缅军,使得果敢变成了一个大磨盘不断辗压缅军有生力量,分散了政府军对克钦独立军的军事压力,有力支援了克钦独立军未来收复翡翠矿区帕敢的战斗。 十、连防御战斗特点 组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集中兵力,扼守要点、利用居高临下有利地形,根据地貌特征构筑多种简单工事、以多种火器,组成绵密的火力配系、周密伪装并设置各种障碍物、凭险据守,善于袭击、伏击、善于组织兵力进行反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