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战争与和平(2018/1月上篇) 缅甸和平进程的无尽轮回 观察员:王子瑜
观察了近二年的缅甸政局,发现缅甸的战争与和平基本上都没有跳出下面这样一个循环——每次开会前都会打几场仗,每次打完仗后又都会有几场会;一边和和气气地开会,一边恶恶狠狠地打仗;会开着仗照样打着,仗打着会照样开着;会还是那些会,仗还是那些仗;开会的开不出结果,打仗的也打不出什么结果……。这没完没了的,就这样深陷在“二道轮回”之中,难以脱困。原以为罗兴亚人事件会让缅甸的政局跳出“二道轮回”的困境,但以联合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和穆斯林世界折腾了三个多月,至今一切依旧,缅军方、民盟、民地武三方依然是该打仗的打仗,该开会的开,NCA还是原来的NCA,口号还是原来的那些口号,仗照打、会照开。据有关消息透露,民盟主导的“21世纪彬龙会议”第三次会议将于1月份最后一周按计划“如期”召开。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会在当前的条件下不可能开出什么结果,但还是要认真举办和积极出席这个大会,仿佛开会的目的,已经成开会本身,至于能否开出结果、开出效果,对主办方和参与者而言似乎都是次要的。而缅军方反复随意攻打民地武,目的似乎也仅仅为了找到几个对象可以长期地打,而不是为了彻底消灭对方。 西方世界欲通过罗兴亚人事件,搅动缅南局势,却没能得逞。中方积极促和希望缅北尽快恢复稳定,但却遭遇缅北战火于2017年终再次重燃。做为观察员,笔者所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但做为倡导睦邻的东方大国应该是“能防其变、能促其变、还能控其变”。假如,只是一味地抱持“不干涉、不介入”理念,仅仅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和,恐怕大国也就只能像吃瓜群众那样静观其变了。 面对充满太多变数的缅甸局势,任何一个变数都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缅甸政局大洗牌。而缅甸的现实情况也非常迫切需要一次大洗牌。缅甸虽然民族武装冲突长年不息,但军人利益集团的权力地位却坚如磐石、纹丝不动。总统吴廷觉于2018年1月4日在缅甸独立节的发言中公开呼吁修改军方修订的2008宪法,自民盟的法律顾问的吴哥尼在仰光机场被刺杀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人敢于公开要求修宪了,由此看来民盟的腰杆子开始变硬了,居然敢于公开去戳缅军方的要穴痛点。通过多年的战祸,以及原地踏步的民族和解进程,人们已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至于缅甸的庆父是谁,笔者自不待言了。
假如所有矛盾在今年集中爆发,那么2018年就不会是缅甸的“和平年”,而是“动荡年”。然而,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因此,不妨将大乱视为黎明前的黑暗,那是缅甸国家和人民走向和平民主必须经受的历史巨痛,此劫不受,缅甸仍将继续在战乱的轮回中万劫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