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果敢资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亚细亚的孤儿愿金三角地区的民众生活安康幸福      彭少林2.9战争距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希望果敢同盟军早日实现理想!      亚细亚的孤儿願金三角無戰事      如来过段时间就是春节了,我在此提前祝福果敢人民新年快乐,愿缅北早日结束战争,祝愿缅北人民早日过上和谐、平静、安居乐业的生活。      铁甲宝宝新的一年祝同盟军万事如意,远离弱智和骗子!      齐天大圣祝果敢资讯网全体员工新年快乐      齐天大圣祝果敢同盟军全体官兵新年快乐!      果敢精英将士们,天冷了,注意保暖。祝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早日光复果敢,恢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施政权利,还果敢百姓一个太平、安逸的生活。      果敢精英祝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全体同志身体健康,天冷了,你们要照顾好自己。祝你们在2018年拿得更好的战绩,愿早日光复果敢,还果敢百姓一个太平、安逸的生活。      野人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      林枫祝愿:果敢资讯网的全体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感谢你们提供这个资源丰富的平台。      华敢怒寒流来临,注意保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言语愿同盟军早日胜利,带领果敢百姓走入新的时代      缅北风马牛祝贺《果敢咨询网》现在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因此也成为了缅匪汉奸水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要时刻提高警惕。      AK7N33祝愿缅北地区早日结束战争 安居乐业      果敢那点事儿祝各民族大团结万岁,加强法治,依法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小枫的使命你们还好吗?我尊敬的同盟军战士们,入冬了记得照顾好自己哦!      缅北山鹰希望同盟军日益强大,尽早将缅寇逐出果敢,实现汉人汉果。也希望缅伪水军谣棍能被依法惩治,还我网络清静。      奋战守孤城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奋战守孤城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中文注册坚持就是胜利!      任剑挥果敢加油!同盟军加油!      如来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谨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身份,向缅北果敢地区的普通百姓送去真心祝福;祝愿缅北地区早日结束战争,祝福缅北百姓早日当家做主,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安居乐业、      野马还我果敢河山。      长风破浪还我果敢河山。      剑指外戚相信中军,各路英雄,正在行动中.好好配合就是.我圆了我的从军梦,我算是个军人了.给你们敬礼了      野子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齐天大圣祝缅北的各民族武装早日取得胜利      果敢资讯网心若在,梦就成!      果梦心若在,梦就在!相信我们果敢会有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能文能武战士们加油      彭少林湖南人民永远支持果敢同盟军!!!      凤凰山上无凤凰内地新学期开始了,不知果敢学制可与内地同步?希望果敢的学生们能在没有枪炮声的环境中多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长身体,长知识,长见识。      华敢怒考完了,改放松下了 ,下学期加油。      务农我们会走过去的,一切的困难都会过去,我喜欢一个国外人写的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愿与风尘附感谢大家关注果敢,对果敢难民提供帮助!      夫子果敢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过程中将铸就不一样的历史新闻篇章。      夫子果敢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过程必将铸就不一样的历史新篇章。      凌靖相信民族革命会取得最终胜利,相信同盟军在建辉煌!      务农你们是汉族人民族也是华人、果敢人们的英雄,你们是果敢这个地区最伟大的革命主义部队。      务农我知道果敢民族一定不会被缅军集团所控制,还有那么几个在奋斗中,说明果敢民族总有一天会从世界跳出来。相信收复果敢不是一个梦,它将会成为果敢民族的信仰。      务农你们的努力不会白白浪费的,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缅甸大缅主义的实行实在是不复合他们的信仰。      果敢资讯网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对祝福台的使用,祝福台更新重装过后,又上线了!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凌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缅甸历史英国殖民[转载]

[复制链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3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拂尘 于 2016-5-22 03:40 AM 编辑

    “佛教青年会”一开始并不是一个政治组织。“协会”的纲领只是说,他们“坚定的目标是,对于不是佛教青年会份内的事,我们决不插手。佛教青年会的任务大体上涉及缅甸佛教徒在宗教、社会地位和教育方面的福利”。但是,协会将“主要致力于对我省青年进行应有的指导。因此,我们希望得到所有关心保护缅甸的民族性的人的完全支持”。当时佛教青年会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佛教问题,诸如入寺仪式、婚丧嫁娶仪式、宗教供奉、良好的个人行为、为佛教学校提供经济上的资助等等。1908年协会创办《缅甸佛教徒》报,主要也是起宣传佛教的作用。到1911年协会成员巴佩和拉佩创办第一张全国性缅文报纸《太阳报》时,才提出缅甸民族主义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吴巴佩提出了要由缅甸人担任殖民政府中一些重要职务,如土地登记部、移民部的官员和副专员。这些职务过去几乎全部由英国人垄断。1915年,协会向殖民地政府请愿,要求鼓励缅甸人制盐。1916年,协会在“脱鞋问题”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协会成员、来自卑谬的青年律师吴登貌向佛教青年会的50个分会提出,外国人进入缅甸寺塔,必须尊重缅甸人的习惯,象缅甸人一样脱掉鞋子。这个建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同年,全缅佛教徒代表在仰光朱比利教堂召开大会,要求殖民地政府在法律上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脱鞋问题一时成为缅甸的热门话题,激起了缅甸人民的民族感情。

    佛教青年会尽管在宗教、社会、经济等方面越来越鲜明地表达了它的民族主义倾向,但它毕竟只是一个人数不多的青年知识分子组织,在政治上极为软弱。协会一再表示,它忠于英国国王,感谢英国在缅甸的统治所带来的进步。协会大小会议所唱的会歌,就是“佛佑我主”,与基督教教会的“主佑我王”,不过是反映宗教信仰不同的一字之差。在1915年举行的佛教青年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协会领导人在讲话中仍表示忠诚于英国国王,感谢殖民地政府的恩赐。在1917年举行的佛教青年会毛淡棉会议上,协会主席仍然宣称,“我们来自各地的佛教青年会代表都是女王陛下的忠实的臣民。我们讲英语,享受一种特权,一种荣誉。我们是绅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佛教青年会领导人表示完全支持英国。

    佛教青年会是缅甸第一个近代民族主义组织。尽管协会有着严重的局限性,在政治上尤为软弱,但是,它的活动却是近代缅甸民族主义运动的开端。协会荟萃了20世纪初缅甸知识分子的精英,致力于维护缅甸人民在宗教、教育、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应有权利,唤起了缅甸人民的民族觉醒,在组织上和思想上为20年代缅甸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外国资本的垄断地位

    外国资本在缅甸的垄断地位和对缅甸经济的全面控制,是殖民地缅甸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在缅甸经济的每一个部门,无论是工业、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贸易业中,外国资本都占明显的统治地位。在农业中,借贷资本被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所控制。“甚至在首都仰光,也没有一家银行、保险公司、船舶公司、制造工厂和进出口公司是缅甸人所拥有或经营的”。但是,就外国资本的投资量来说,缅甸在当时东南亚地区并不占有突出的地位。1939年在缅甸的外国投资估计为2.25亿美元,仅有荷属东印度(印尼)22.64亿美元(1937年)的十分之一,也排在英属马来亚(4.35亿美元)、法属印支(3.84亿美元)、美属菲律宾(3.76亿美元)的后面,仅比还保持独立的泰国(1.24亿美元)高。

    外国在缅甸最大的投资部门,是石油业,总投资量约1600万英镑。其次是金属、宝石矿开采,约1500万英镑。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投资属于第三位,约600万英镑。银行、贸易和制造业方面(不包括锯木业)的投资只居第四位,共550万英镑。柚木采伐和锯木方面的投资,不下350万英镑,居第五位。在种植业方面的投资最少,大约120万英镑,主要投资于橡胶园和茶园。全部外国资本合计为4720万英镑(相当于2.25亿美元)。在上述所有外国资本中,英国资本占90%。也就是说,缅甸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贸易业,基本上由英国独占。在农村,齐智人的高利贷资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达5亿卢比,相当4000万英镑。

    外国资本在缅甸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占居统治地位,说明资本输出已经成为帝国主义进一步剥削缅甸人民和控制缅甸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缅甸经济的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了。外国资本在各个经济部门而不是在某些最重要部门占居绝对的优势地位,这是殖民地缅甸经济不同于其他有些殖民地国家如英属印度和独立国家(如泰国)的一个重要特点。外国资本的这种垄断地位,在经济上极大地压抑了缅甸民族工业的发展,并使得缅甸农业在30年代后逐步萎缩,从而加深了英帝国主义和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与广大缅甸人民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外国资本全面控制工矿业、交通运输业、金融和商业的同时,缅甸农村的土地问题日趋严重。地主土地所有制到30年代后发展成为下缅甸的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占有大量的土地,成为这一时期缅甸农业关系中最为突出的现象。

打赏列表共打赏了0次

cry
还木有人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42:34 | 只看该作者

    下缅甸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一开始就同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型的稻作业的发展,广大农民越来越深地陷入对市场经济的依赖之中。进入20世纪后,由于殖民地政府对农民剥削的加重,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价格的上涨、高利贷的盘剥以及大米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下跌,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入不敷出,负债累累,最后被迫用土地抵押,从而使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地主、高利贷者手中。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得缅甸农产品价格大跌,广大农民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自耕农的破产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土地问题已成为当时殖民地缅甸社会中的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

    自耕农丧失土地和农民状况恶化的原因包括:殖民地政府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工业用品价格上涨,米价下跌,高利贷剥削。

    由于这几个方面的原因,缅甸特别是下缅甸农民丧失土地的速度,在进入20世纪以后一直在加快,而在30年代经济危机后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整个缅甸而言,地主所有制还只是处于开始形成的阶段。即使在下缅甸,“非耕作者”所占有的土地也不过18%。但此后地主所有制较快地发展起来。到1927年,下缅甸“非耕作者”占有的土地占27.5%,到1930年又增加到31%。在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之后,1936年下缅甸已有47.7%、上缅甸有14.2%的土地落入“非耕作者”手中。有的大地主占有数万英亩的土地,如兴实达吴妙和勃固吴盛温都占有3万英亩以上的土地。

    实际上,地主占有的土地,要大大高于统计的数字。因为按殖民当局的统计,仅把当时农户和占有土地的户口简单地划分为“耕作者”和“非耕作者”。所谓“非耕作者”固然是指不从事农业劳动的地主,“耕作者”却并非都是自耕农,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主。有的学者早已指出,“耕作者”,这个名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许多拥有土地的缅甸人虽然在城里居住和工作,但在登记时仍然算作“耕作者”。“上缅甸的许多地主,即使将土地租给佃户,他们仍然是“耕作者”。估计1940年下缅甸地主占有的土地大约在60-80%。

    缅甸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在籍的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所谓不在籍地主,就是不居住在农村而占有大片土地的地主。他们住在城市或城镇中,从事商业、高利贷和土地投机,以高利贷为主要手段,剥削农民,取得农民被迫抵押或出售的土地。这些不在籍地主中,哜智人高利贷者占了大多数。进入20世纪之后,缅甸农民丧失的土地,主要落入他们手中。从1915年到1937年,仅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就有将近260万英亩的土地落入高利贷者手中。从1930-1937年,如果说原来的非高利贷地主拥有的耕地总共增加了5%的话,那么,高利贷者拥有的土地增加了330%。高利贷资本和土地资本紧密地结合以及外国高利贷者占有大量土地,成为缅甸农业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仅据殖民地政府有关部门统计,到1937年,齐智人占有的土地共达244万英亩,为下缅甸全部耕地的四分之一,下缅甸地主占有土地的一半。印度齐智人高利贷者占有大量土地,又使得缅甸农村的阶级关系,具有民族矛盾的性质。齐智人被认为是“缅甸的第一号公敌”。

    土地日益集中在地主、高利贷者手中的过程,就是剥夺农民小生产者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缅甸自耕农丧失土地,沦为佃农或农业工人。1921年,缅甸自耕农在农业人口中占一半,到1931年仅占31.2%。到30年代后期,在下缅甸一些县中自耕农在农业人口中的比例,已下降到20%以下。

    缅甸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是依靠高利贷者建立起来的,高利贷资本与土地资本紧密地结合以及土地所有者不经营土地,对缅甸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年代以后,缅甸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使得土地问题日益严,农民状况日益恶化,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已,犯罪率急剧上升。1930-1932年,缅甸爱国者萨耶山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了下缅甸大部分农村地区,影响到上缅甸,直接危及殖民统治。

    缅甸农村的剧烈变化和动荡的根源,主要就在于土地问题日益严重。殖民政权中的一些人从巩固他们的统治出发,不得不正视这一现实。但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高利贷者,又是殖民地政府在农村的统治基础和依靠力量。殖民主义者既想制止土地问题的继续恶化,稳定佃农以免危及他们的统治,又要保护地主、高利贷者的利益,求得他们的支持,就只能作一些点滴的、枝节的、而且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改良。1927年,殖民地立法会议中的有些成员曾提出《缅甸农业法案》,它的主要内容是:小佃农可租种30英亩的土地,租期7年。但是,地主高利贷者集团及其支持者在立法会议中占了多数席位,轻而易举地否决了这个法案。萨耶山起义后,殖民地政府中的一些官员迫于形势,不得不提出“重新审查农业立法问题”,同样遭到否决。1932年,殖民地政府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声称其目的是研究保护土地和农产品免于被强行购买的问题,但并没有提出过什么具体方案。1931年殖民地立法会议通过《农业贷款法案》,规定1931—1932年向农民提供460万卢比的低息贷款,贷息为6.25%。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决严重的高利贷问题。1936年虽然通过了《缅甸农民债务解决法》,但这个法案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43:24 | 只看该作者
    1937年印缅分治后,缅甸人部长组成的殖民地政府也作了些努力,试图通过立法,缓解土地问题。殖民地政府在1937年设立了“农业土地委员会”,1938年颁布《租佃条例》(1939年正式成为法律),1939年通过《土地租让条例》,但这些条例实际上都没有起任何作用。缅甸根深蒂固的土地问题,已不是由殖民主义者控制的、代表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殖民地政府的立法所能解决得了的。

    1941年,殖民地政府又通过《土地购买法》,规定由政府购买齐智人高利贷的土地和其他土地,然后再由殖民地政府卖给或出租给农民。同年通过日本入侵前的最后一个法案:《借贷条例》,规定了登记高利贷者、调查高利贷账目、把借贷利息限制在年息18%以内。但是,1942年1月日本入侵缅甸,这两个法案都没有付诸实施。缅甸严重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它作为英国殖民统治的一份遗产,到1948年留给了独立的缅甸。

    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在“佛教青年会”的第一个十年中,它所领导的活动仅局限于宗教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只是偶尔涉及到要求殖民地政府鼓励缅甸人制盐之类的经济问题。但是,20世纪初缅甸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促使缅甸人民的政治觉醒和缅甸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运动的兴起。

    首先,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发展,对缅甸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有着不小的影响。1905年的日俄战争虽然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但一些缅甸人却从民族、种族的角度去看待日本在这次战争中的胜利,认为亚洲民族也可以打败欧洲列强。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给予缅甸先进分子更大的影响。缅甸杰出的僧侣爱国主义者吴欧德马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就有过直接的交往。旅缅华侨在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宣传与活动,也影响了缅甸人民。印度国大党领导的争取印度自治的斗争,在缅甸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其次,在缅甸国内,越来越多的受过近代教育的青年加入佛教青年会,其中一些人具有激进的政治意识,开始从政治上考虑缅甸的地位和缅甸人民的政治要求。这就使得这个组织的内部在酝酿着重大的变化。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1914-1918年间,英帝国主义把缅甸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缅甸人中组建了三队工兵、四个步兵营、一支来福枪队、两支劳工队和一些运输队,把他们派往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和欧洲等地,为英国人服役。这在客观上使得大批缅甸人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同时,在缅甸国内,英帝国主义放松了对缅甸民族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增强。战争使得米价下跌,工业用品价格上涨,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恶化,又加深了缅甸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因为这些因素使得佛教青年会所领导的活动,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急剧的变化,迅速发展成为有政治斗争意义的民族解放运动,并在1920年导致了“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建立。

    佛教青年会在1917年召开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转向从事政治活动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会议在少壮派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决定派代表团去印度见英国的印度事务大臣蒙塔古,提出在缅甸进行政治改革的要求。大会要求殖民地政府制定出防止土地落入外国人手中的法律,并通过决议,要求取消不是由选民产生、不代表民意的三位缅甸人的立法会议委员资格,并对铁路上设立专门为欧洲人服务的车厢的做法表示抗议。这些要求的提出,表明佛教青年会已由一个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超政治”的宗教和文化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性组织。

    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却无视佛教青年会“五大”提出的政治要求,低估了缅甸人民的政治觉悟,认为缅甸“一切都平静”。英印殖民地政府1917年8月在被迫向印度人民作出战争结束后将逐步在印度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许诺时,却只字不提缅甸。1917年底英国议会代表团到印度巡视,也不去缅甸。1918年英国议会提出在印度进行改革的方案,即《蒙塔古一蔡姆斯福特报告》则公然把缅甸排除于殖民地行政改革之外,并声称其理由是“缅甸不是印度,它的人民是另一个种族,处于另一个政治发展阶段,它的问题和印度完全不同”。因此,“缅甸的政治发展问题,要留待将来另作考虑”。1919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印度政府组织法》,正式把缅甸排除在殖民地行政改革之外。

    英帝国主义在1918年抛出了“克拉克多计划”,作为对佛教青年会代表团所提出的要求的答复。这个计划是由1918年出任缅甸省督的英国官员克拉克多亲自炮制的。“克拉克多计划”借口缅甸缺乏自治政府的经验和缅甸人普遍缺乏较高的教育方面的训练,顽固地反对把在印度进行的改革扩大到缅甸,规定在缅甸的行政改革中不进行直接选举,选民有许多财产和社会地位上的规定,实际上主要由殖民地政府基层官员和村长充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44:53 | 只看该作者
    佛教青年会在少壮派首领的领导下,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克拉克多计划”。1919年5月,协会在仰光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大会,号召缅甸人民拒绝“克拉克多计划”。会后,协会派出由吴巴佩、吴布和吴登貌等人组成的代表团,直接前往英国伦敦,要求把在印度进行的改革扩大到缅甸。1919年8月,佛教青年会和新成立的“争取缅甸改革同盟”在仰光召开大会,讨论缅甸的改革,谴责“克拉克多计划”,强调缅甸人民和印度人民之间长期的在政治上的联系,要求在缅甸实行在英属印度的主要省份进行的改革。

    赴伦敦的佛教青年会代表团在英国八个月,却没有取得任何直接的结果。英帝国主义的顽固态度激怒了缅甸人民。在缅甸国内,反英情绪日趋高涨,越来越多的居民阶层卷入了政治斗争。僧侣在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的杰出领袖,是1918年回国的吴欧德马高僧。这位高僧曾到过印度、日本等地,与印度国大党一些领导人有密切的交往。1910年在日本结识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两人曾就推翻清王朝和驱逐英国殖民主义者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吴欧德马一回到缅甸,就积极支持佛教青年会中的激进派,并亲自建立了佛教僧侣的政治组织—僧伽团体总会。正如宗教问题(脱鞋进寺塔问题)成为第一个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问题,佛教领导人吴欧德马成为第一个在缅甸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巨大威信的民族主义领导人。广大僧侣参加到反英政治斗争中去,又带动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甚至一些农村地主,这就使得反英斗争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佛教青年会这样一个主要由青年知识分子参加的组织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政治斗争的需要了。

    1920年9月,在缅甸中部卑谬举行的全缅佛教青年会年会上,代表们决定把佛教青年会改名为“缅甸人民团体总会”。佛教青年会的少壮派领袖吴漆莱和吴巴佩分别当选为总会的正副主席。总会的总部设在仰光,全国各地设分部。

    正当缅甸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之时,缅甸的大中学生卷入到反英斗争的浪潮中来,表现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特有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成为缅甸人民反帝斗争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1920年,仰光大学学生发起的大学生抵制运动,是近代缅甸学生运动的开端。它迅速发展为一个全国性的爱国主义运动。仰光大学学生抵制运动的导火线,是殖民地政府在1920年8月通过的《仰光大学条例》。1920年8月以前,缅甸没有自己的大学,只有政府开设的仰光学院和私立的贾德逊学院,培养学生报考国外的大学。1920年,缅甸立法会议通过决议,把仰光学院和贾德逊学院合并为仰光大学,并在同年8月颁布了《1920年仰光大学条例》。条例中的许多规定,都不利于缅甸青年进入大学。如条例规定仰光大学为一所寄宿生大学(这样必然增加学生的费用),入学的学生必须掌握流利的英语,否则须经过一年补习(不利于以缅语为母语的学生进入大学),取得学位需要至少三年(缅甸学生感到太长)等。大学委员会成员由政府高级官员担任,更激起学生的不满。

   《1920年仰光大学条例》的这些规定,伤害了缅甸学生的民族感情和切身利益,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反对。1920年12月3日,一些有爱国思想的仰光大学学生在著名的瑞大光宝塔开会,决定采取行动,反对殖民主义性质的《仰光大学条例》。次日,以吴巴宇为主席的抵制《1920年仰光大学条例》委员会宣告成立。12月8日,抵制委员会发表《告缅甸人民书》。《告缅甸人民书》是缅甸近代史上第一份具有明确的反帝主张的爱国主义文件,它从政治高度分析了《仰光大学条例》,揭露它“不过是政府炮制的束缚(缅甸)这个民族的工具”。《告缅甸人民书》称大学生是“人民的核心”,表示学生要“坚决粉碎这个《条例》”,指出“只有缅甸青年的自傲、坚定的立场,以及缅甸人民全心全意的合作,才能拯救这个民族”。《告缅甸人民书》明确地提出了反对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指出缅甸人民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国民学校,“在那里,在(缅甸)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儿女就可以得到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同日发表的《仰光大学抵制大学条例鼓动口号》也尖锐地指出,“现在的这个条例只会毁坏大学教育,恶化这个民族及其民族自尊的一般状况”

    1920年12月17日,抵制委员会向缅甸省督递交了请愿书,要求取消寄宿制度和把流利的英语作为入学条件的规定,缩短取得学位的时间,并重新考虑校务委员会的人选。学生们在他们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开始了罢课斗争。罢课浪潮迅速波及到整个缅甸,政府办的学校陷于瘫痪。同时大学生和一些社会人士开始创办“国民学校”。1920年12月20日,在仰光建立了第一所国民高等学校。此后,国民学校在曼德勒、勃固、仁安羌等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国民学校中主要开设缅语、文学和历史课。有些国民学校宣传发展缅甸传统的手工业.拒绝使用舶来商品,展开了抵制洋货的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45:54 | 只看该作者
    缅甸大学生发起的抵制《1920年仰光大学条例》和开展国民教育的运动,得到了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一些领导人和广大市民的支持,在全国发生了广泛的影响.仰光大学当局后来也不得不作了某些让步,到1922年允许走读生入仰光大学。

    1920年的缅甸学生运动表明,在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都很弱小的殖民地缅甸,大中学生是缅甸民族解放运动中一支很有能量的生力军。这次运动极大地唤起缅甸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缅甸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次运动也是缅甸学生第一次卷入政治斗争中,为后来缅甸学生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作了首次演习。同时,这次运动也反映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参加运动的学生的主要的思想倾向,即使在国民教育运动中,首先强调的是民族和传统,而不是科学和民主。这种情况,是很不同于在中国爆发的“五四”运动的。在完全殖民地化的缅甸,缅甸民族完全丧失了政治、经济地位,许多爱国的知识分子主要考虑的是恢复缅甸人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主人地位。这一特点不仅对缅甸民族解放斗争,而且对独立后缅甸的发展道路,都有深刻的影响。

    随着工人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是不可避免的。缅甸工人阶级尽管有着种种弱点,但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已有了一支不下10万人的队伍,而且较为集中在碾米业、运输业和矿业等部门工人的利益毫无保障,劳动条件恶劣,实际工资下降,迫使工人自发地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印度工人和在缅甸的外国工人的经济斗争,也给予缅甸工人阶级以直接的影响和启示。1916年,“缅甸石油公司’’所雇佣的美国钻工罢工,就曾影响了油田的缅甸籍工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组织的缅甸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早期缅甸工人运动还只是经济性质的斗争。1918年8月,仰光的印度籍码头工人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罢工,要求增加一倍工资。罢工使得仰光港陷于瘫痪,迫使资本家给码头工人增加25%的工资。1919年,仁安羌缅甸石油公司的缅籍工人和职员举行历史上首次由缅甸籍工人参加的大规模的罢工。

    20年代初,缅甸频频发生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斗争。1920年5月,仰光的印度籍码头工人为了反对港务局的专横和包工头的盘剥,举行罢工。罢工虽然得到印度籍人力车夫的支持,却以失败而告终。同年12月,沙帘炼油厂8000工人罢工,一直持续到1920年4月。殖民地政府不得不出面调解,使资方被迫同意增加10%的工资。

    缅甸工人在为争取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斗争中,产生了在更大范围内联合起来的愿望。1920年,在缅甸的印度籍工人成立“缅甸工人协会”,有会员7000多人,但是,“协会”的领导权却被资本家篡夺。1921年,仁安羌的缅甸籍工人和印度籍工人一起,秘密成立了缅甸工人联合会。1923年,缅甸工人联合会领导了有4000多人参加的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改善生活条件,给予居住房屋。这次罢工遭到失败,工会领袖吴妙纽、吴巴提被开除,并被驱逐出油田。

    在整个20年代,缅甸工人的罢工斗争时有发生,有些规模也不小,但始终没有超出经济斗争的范围。较大规模的几次斗争是:1925年伊洛瓦底江轮船公司3000多名工人罢工;1926年仁安羌油田2000多名工人罢工,坚持了45天。并焚烧了一些油井,资方被迫作出让步,同意缅甸籍工人每年有10天参加佛教节日活动而不扣工资。

    早在1916-1918年,上下缅甸的农民,就自发地起来较为广泛地开展了拒交“户口税”和“人头税”的斗争,使得殖民地政府难以在许多村寨征收到原定数额的税款。1920年“缅甸人民团体总会”的建立,使得各地的农民有了全国性的领导机构。自发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抗税斗争,逐渐转化为有组织的斗争。1921-1922年,“总会”在各地农村建立了许多“温达努协会”(意即“民族协会”)。“温达努协会”的公开活动是组织农民反对官员贪污、禁止饮酒和防偷防盗。但是,不少“温达努”协会违背“总会”温和的领袖们的意图,组织农民进行抗税斗争,抵制殖民地法院和乡村政权。有组织的农民斗争,使得殖民政权感到惊惶不安。

    还有些农民,采取了更为激烈的手段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他们成立了各种秘密团体,如“不合作协会”等,袭击和杀死那些死心塌地为殖民政权效劳的村长,毁坏庄稼,杀死牲畜。他们的斗争,显示出一部分农民在毫无出路的情况下用暴力进行反抗的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47:01 | 只看该作者
    “印缅分治”计划

    面临不断高涨的缅甸民族主义运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如何维护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成为20年代到30年代英国对缅政策中的主要问题。而当时在缅甸的英国资产阶级集团,也已经成为一支很大的力量口他们越来越担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对缅甸的影响,要求与英国统治集团进行直接的政治经济联系,而不再通过英属印度政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条件下,英国政府提出了“印缅分治”的计划。

    1927年,英国统治集团任命约翰.西蒙为首的印度宪法委员会研究印缅分治问题,它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箭三雕:一是满足在缅甸的英国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二是通过分治,继续对缅甸和印度进行有效的殖民统治,三是转移缅甸人民政治斗争的目标。1929年3月,西蒙委员会到达缅甸,在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之后,于1930年5月发表备忘录,主张印缅尽快实行分治,1930年8月11日,缅甸立法会议通过赞成分治的决议。同年12月爆发的萨耶山起义,促使英国殖民主义者考虑加快实行印缅分治,企图以给缅甸所谓的“分治”,进一步争取缅甸地主资产阶级上层的支持和合作,缓和缅甸人民的反英情绪,削弱反英斗争的力量。

    1931年11月到1932年1月,缅甸圆桌会议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24名缅甸代表,全部是缅甸资产阶级、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大多数代表从民族主义而不是从反帝政治斗争的立场出发,同意按英国提出的方案,实行印缅分治。按这一方案,分治后缅甸的军事、国防、外交、财政等大权,仍掌握在英帝国主义手中,由伦敦任命的缅甸总督掌管。以民族党领袖、立法会议成员吴已佩为首的缅甸一部分社会上层人士组成了“分治派”,走上了进一步与英帝国主义合作的道路。但是,吴巴佩在缅甸圆桌会议上的发言,仍然表达了缅甸社会上层同样也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1931年4月,印度国大党卡拉奇代表大会作出决议,明确承认“缅甸有权”在任何时候同印度分离。在1932年11月举行的缅甸立法会议选举中,反分治派获得了529127张选票,而分治派仅获得293024张选票,前者在立法会议中获得44席,后者仅获得29席。

    “缅甸人民团体总会”所领导的运动,到30年代初就已经不可避免地衰落,到30年代中就销声匿迹了反分治派的另一个重要派别巴莫派,不久也走上了同英国殖民主义者合作的道路。巴莫生于1890年,父亲是锡袍王的官员。他青年时期就读于仰光圣.保罗、中学,成为基督教徒。1913年在仰光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17年获得加尔各答大学的硕士学位,1922—1923年就读于剑桥大学,1924年在法国博尔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31年,他出庭为萨耶山辩护,更是声名大振。1932年成为立法会议议员后,也走上与殖民主义者合作的道路,1934年出任教育部长。“反分治派”领袖与分治派的领导人实际上已同流合污。“反分治派”领袖们在追逐利禄方面,较之于分治派的首领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到30年代中期,缅甸人民对无论是“反分治派”还是分治派的领袖们,都已感到完全失望。

    萨耶山起义失败后,僧侣们的影响也一蹶不振。面临新的复杂的政治变化局面,僧侣们在纲领、策略和组织上,都提不出能够适应形势发展和群众要求的新东西。他们在缅甸民族解放运动中不可避免地丧失了领导作用。1935年后,一度有“缅甸的甘地”之称的吴欧德马,也携手与吴巴佩合作,加入了由右派拼凑成的亲英同盟“五花联盟’’。

    至此,英国的“印缅分治”计划在缅甸已没有什么大的障碍。1935年8月,英国议会批准《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规定从1937年4月1日起,缅甸与印度分治,成为英国直接的殖民地,由英王通过由他任命的总督,直接地进行统治并取消了二元制。在经济方面,英国在1935年作出特别决定,规定分治后的缅甸必须向英印当局偿还5.07亿卢比的“债款”,分45年还清,其中铁路债务就高3.35亿卢比。

    根据《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1936年在缅甸进行了殖民地议会选举。各个地主资产阶级政党闹哄哄地争夺议席,竭尽了互相勾结、攻讦和背叛之能事。最后,“五花联盟’’获得最多的议席。但是,吴巴佩由于得不到其他政党的支持,无法组阁。巴莫乘机四出活动,许诺由他出面组阁,即给支持他的党派领袖以部长的职位。他得到了多数议员的支持,爬上了殖民地首任总理的座位。1937年4月1日,巴莫内阁正式就职,缅印正式分治。同一天,一些缅甸爱国青年在殖民地最高法院门前焚毁了一面英国国旗和一部《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以示抗议。

    缅甸反帝民族解放运动的客观基础,比过去更为雄厚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一支新的、能够积极地发动、推动它的领导力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以大学生为主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革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核心。自从1920年仰光大学建立后,缅甸接受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不断增多,形成了一个人数较多的知识分子阶层,已经能够在社会上发挥较大的作用。“我缅人协会”集中了积极从事政治活动的缅甸爱国知识分子和革命知识分子,荟集着他们中的精英。

   “协会”在1930年成立时,参加者并不多,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我缅人协会”以“德钦”互称,表示他们要做缅甸未来的主人。协会因此也被称为“德钦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47:47 | 只看该作者
   “我缅人协会”前期的主要领导人,是德钦巴盛、德钦巴东、德钦吞欧、德钦哥都迈和德钦礼貌。巴盛、巴东和吞欧是“协会”的创始人,但他们在思想上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希望通过少数有力人物的活动,来实现缅甸的独立。因此,可以说他们是信奉尼采哲学的缅甸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哥都迈是缅甸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作家,珍爱缅甸民族文化,是本土气息较为浓厚的缅甸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在1934年加入“协会”。德钦礼貌则更多地受到近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在1934年曾去印度,见到一些国大党党员和印度共产党党员,接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这三种具有不同思想倾向的领导人,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协会”内的三类知识分子成员,而维系他们的纽带,是热爱缅甸、反对英国压迫的共同立场。“他们的民族感非带强烈,热爱缅甸的遗产,希望提高缅甸的尊严。(他们)起初并没有带上任何政治色彩,仅仅处于读书、学习、幻想、探索的启蒙阶段。他们羡慕印度国大党运动,进而仿效甘地、尼赫鲁、苏巴·钱德拉穆等人的领导。同时也很羡慕令人神往的东方旭日一样的日本,曾经战胜欧洲大俄帝国的日本。”

    “我缅人协会”前期的活动,主要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协会”的主要活动城市是仰光,但在仁安羌、乔(油田)、勃生、毛淡棉、直通、勃固等城市也建立了支部。“协会”的成员大多数是青年知识分子,与下层群众还缺乏联系。但是,萨耶山起义使“协会”的一些成员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1933年以后,“协会”的一些成员开始“走到人民中去”,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宣传。1934年,“协会”在仁安羌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邀请了吴素登参加并主持会议。由于殖民当局的干预和禁止,会议未能讨论原来拟定的几个议题:赞扬萨耶山起义的革命精神,为仍然囚禁在狱中的起义者的健康祈祷。但是,会议通过了加强与学生运动和工农运动联系的决议。会议选举德钦巴盛为“我缅人协会”主席,德钦礼貌当选为副主席。会后不久,德钦巴盛、昂丹等人因为在毛淡棉发表反英演说而被捕,敏养“我缅人协会”分部也受到警察的搜查。

    1931年成立的“缅甸青年联盟”也带有政治色彩。它的目的是实现缅甸青年的统一,改善缅甸的经济状况,用演讲、辩论和小册子启发人民。它还提倡使用国货。

    1935年3月30日到4月1日,“缅甸青年联盟”与“我缅人协会”一起召开会议,决定合并为“我缅人协会”。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高度评价萨耶山起义,指出它是一次唤起民众的运动,表示赞成萨耶山起义提出的目标,要求释放还被囚禁在狱中的起义者。但直到1935年,“协会”成员的共同信条,还是“缅甸是我们的国家,缅语是我们的语言。让我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尊重自己的语言”。“协会”的活动也没有超出下述范围,即“号召抵制英国货,使国家缅甸化,用缅语进行义务教育,建立一支国民军”。

    在领导成分方面,继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德钦礼貌于1935年当选为协会的主席后,仰光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德钦登佩在1935-1936年进入“协会”领导集团,20年代初期学生运动的领袖、曾在法庭上为萨耶山起义辩护的德钦妙,也于1936年成为“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36年仰光大学学生大罢课后,学生中的一些精英参加了“我缅人协会”,有的进入了领导集团。他们中最有影响的是昂山和吴努。吴努在20年代初曾想成为“缅甸的肖伯纳”。

    “协会”的一些成员同印度共产党建立了联系。1938年和1939年间,印度共产党曾派孟加拉地区党组织的成员到缅甸,帮助缅甸共产党的建党工作。1939年8月19日,仰光的两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其中一个是缅甸人小组,另一个是印度人小组,合并为一个组织,成立了缅甸共产党。德钦昂山当选为党的总书记,德钦梭负责群众工作,哥索尔(德钦巴丁)负责秘密工作和组织工作,德钦巴欣负责学生工作,德钦拉佩担任司库。

    在“我缅人协会”的领导下,缅甸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全面高涨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有着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在观观方面,后期的“我缅人协会”提供了缅甸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所需要的领导力量。“协会”用新的思想和理论思考缅甸民族的前途,明确地提出了反对英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主张,它的左翼成员深入到工人和农民中去,发动了缅甸社会主要的革命力量工农群众,从而把缅甸民族解放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48:30 | 只看该作者
    1937年4月到5月,缅甸就出现了58个俱乐部和社会团体,其中18个带有政治色彩,10个是“协会”的支部。而在1938年上半年涌现出了230个社会组织.其中有160个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不少组织同“协会”有联系。

    1938年是缅甸近代史上动荡的一年。这一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反英群众运动,缅甸人民称之为“1300年(1938年是缅历1300年)运动”。

    1938年1月1日,下缅甸的骠镇2000农民和农业工人在国民中学集会,通过了要求延期征收地租和人头税的决议,会后他们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上街举行示威游行。此举揭开了“1300年运动”的序幕。

    一周之后,仁安羌油田和乔油田工人在“我缅人协会”主席德钦礼貌的领导下,举行罢工,有大约5000石油工人参加了罢工。以德钦妙和吴巴顿为首的罢工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改善住房条件,每年有53天的节假日,油田归缅甸人。英国资本家拒绝同罢工委员会谈判,资方代表认为油田存在着“极端主义的政治组织”,罢工是由“协会”发动的,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制造社会动乱”。于是,罢工迅速扩大,到1月已有1万多工人参加。

    仁安羌油田工人罢工,迫使厂方求助于殖民当局。2月下旬,当局派军队进入油田,禁止未经许可的集会、游行,逮捕罢工纠察队伍。油田工人坚持罢工,有组织的工人与殖民当局支持的资方在油田相峙,气氛紧张。6月28日,当局逮捕了德钦礼貌。6月下旬,缅甸石油公司沙帘炼油厂工人开始罢工,全厂4200名工人中约有一半人卷入了罢工斗争。在“协会”的领导下,沙帘炼油厂缅、印两族工人加强团结,越来越多的印度籍工人参加到罢工中来,到7月初罢工队伍已扩大到3000人。罢工领导人德钦桑维拉向罢工工人发表演说,“你们印度人不再是在缅甸的印度人。这里(缅甸)就是你们的家”。

    石油工人的罢工,在缅甸燃起了反帝斗争的火焰,吸引了广大居民阶层参加到“1300年运动”中来。“造反、打倒帝国主义势力”的战斗呼声汇入志愿人员的音乐。过分热情的庞纪(僧侣),到处谈论起义和暴力行动。仰光的高级中学的学生们在学生会的领导下,“手持火炬,高呼革命口号”。

    “1300年运动”在1938年底进入高潮。仁安羌油田的工人在坚持了11个月的罢工后,组织了一支1000多人的队伍,开始步行600多公里,向仰光进军。沿途居民聚集在路边,支持石油工人。“协会”领导人巴欣、巴瑞等,专程从仰光北上,迎接南下的工人队伍。他们在12月11日到达马圭,发表演说,支持工人正义的行动,谴责殖民当局阻挠工人队伍南下。巴钦等因此被捕。消息传出,仰光大学学生于12月17日在瑞大光宝塔前举行抗议集会。1939年1月,石油工人进军队伍冲破层层阻挠,到达仰光。工人们手持“协会”的绣有镰刀和铁锤的旗帜,受到仰光居民的欢迎,1000多名农民加入游行行列。油田工人的要求虽然遭到当局的拒绝,但他们的行动对反英斗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39年2月,缅甸故都曼德勒数千人举行反英示威游行,军警开枪镇压,打死17人,其中有7名僧侣。殖民当局的血腥屠杀,在缅甸激起了抗议的风暴,示威游行遍及各地。工人开始了缅甸历史上第一次总罢工,仰光全城一片死寂。在群众斗争的沉重打击下,巴莫内阁于1939年2月垮台。

    在“1300年运动”中,以工人阶级和农民为主体的缅甸人民,在“我缅人协会”的领导下,第一次汇成一股反对帝国主义的巨流。但是,也暴露出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和组织上都还不成熟,农民还没有自己的组织。民族解放运动还缺乏全国范围内的真正有组织的团结。“我缅人协会”也还没有较为全面的明确的纲领等弱点。

    进入1939年以后,“我缅人协会”加强了对工人、农民的组织工作。1939年3月,“协会’’召开全国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全缅中央工会组织,由德钦礼貌、德钦梭、德钦巴廷和觉盛等人负责筹备工作。6月16日,德钦丹东当选为“协会”的劳工书记。7月,“协会”又召开了全国范围的工作会议,在促进印、缅工人的团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协会在民中积极开展工作。1939年5月14日,“协会”召开全缅农民组织会议,成立全缅农民组织,德钦妙当选为主席。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缅甸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自然被英国拉入参战一方。“协会”工作委员会在9月9日发表声明,表明了“永远谴责法西斯主义”的正确的原则立场,同时反对英国独自决定缅甸参战。9月底,“协会”制定了统一战线纲领,与缅甸国内别的反英组织联合建立“缅甸自由联盟”。昂山担任联盟总书记,曾出任殖民地政府总理的巴莫当上了主席。此时他已转到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立场上,在缅甸社会影响仍然颇大。

    “联盟”要求英国承认缅甸的独立权,召开制宪会议并立即将总督拥有的权力移交内阁。但是,英帝国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殖民帝国主义”。殖民地对于英国垄断资本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当然不肯放弃在缅甸的统治权。因此,英帝国主义拒绝了“联盟”的要求。

    “协会”加入缅甸自由联盟后,还保持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继续领导工农运动。1940年1月在东吁举行了全缅农民组织第二届年会,“协会”工作委员会的几乎全部成员都参加了。年会通过了废除高利贷、降低土地税和地租等十二项决议。德钦妙再次当选为全缅农民组织主席。1月底又在“协会”总部举行了全缅工人阶级百人代表会议,成立了以德钦礼貌为主席的“全缅工会大会”委员会,德钦巴廷任总书记。代表大会宣布其最终目的是在缅甸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40年春,“协会”发表宣言,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主张。

    1940年4月19日,德钦努(吴努)、德钦梭、德钦拉佩、德钦巴丁、觉盛在全缅工会大会总部计划发动五·一示威游行,用缅、印、中三种文字印了10000份《五.一宣言》。

    在德钦梭等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德钦丹东在全力从事农民运动。1940年6月2日,德钦丹东著文指出:“今日缅甸孕育着农业危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不断地增加,土地转入非生产者,手中不可控制,农村债务增多,农业生产水平低,以及战争对经济影响,所有这些造成了农民再也不能忍受的条件。他们现在组织起来,争取能保证他们的经济权利和政治独立。因此,缅甸农民已成为一股政治力量,在即将来临的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勇敢地发挥历史作用”。

    但是,“协会”的中心活动是争取缅甸独立。在“协会”的领导下,1940年初的几个月中,游行示威席卷全缅,示威者高呼“给予缅甸完全独立”。5月10日,“协会”在礁拉瓦底召开会议,当时协会成员已达10-20万人。会议的决议明确地提出,如果英国政府作出战后给予缅甸独立的保证,“协会”在战时就同它合作。否则,就开始公民不服从运动。会议通过了吴努提出的“开展不服从运动,作为与战争措施不合作的下一个步骤”的建议。6月,“缅甸自由同盟”通过了同样内容的决议。从6月到8月,在缅甸的许多地区举行了反英群众大会和示威游行。英帝国主义断然采取镇压措施,大规模地逮捕“协会”的领导人。德钦礼貌、德钦丹东、德钦努、德钦梭、德钦妙等重要领导人相继入狱后昂山遭到通缉。

    在英帝国主义与缅甸民族矛盾更加尖锐的情况下,一些没有被捕的“协会“领导人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幻想利用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实现缅甸的独立。“协会”的总书记昂山认为,“谁出来反对我们的敌人,谁就是我们的朋友”。并且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日本人来了,缅甸人要同他们谈判,并宣布独立。1939年成立的、由“协会”一些成员参加的“人民革命党”也主张“联日抗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主题

1217

帖子

4882

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882
24#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03:49:46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德钦巴欣和德钦登佩等“协会”领导人仍然反对与日本人合作。在政治思想上,他们与昂山的分歧日见加深。昂山认为在取得民族主义的目标之前,科学社会主义不过是纯粹的幻想。德钦巴欣、德钦梭和登佩等人,都不同意昂山的看法。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亲日情绪在“协会”的许多成员中滋长。

    1940年8月,昂山带着缅甸共产党的介绍信前往中国,但日本特务机关早已密切注意其行踪。昂山在厦门被日本特务机关软禁后,决定与日本合作。1941年3月,他从日本秘密回到缅甸,召集人民革命党领袖觉迎、巴瑞等开会,商量“联日反英”事宜,十天后率“三十志士”前往日本,后来在中国海南岛接受军事训练。以人民革命党为代表的缅甸民族主义者作出了错误的政治选择,走上了与日本帝国主义者合作的道路,尽管双方在这一“合作”中各有其目的。

    从1937年4月印缅分治到1942年初,殖民地缅甸经历了三届由缅甸人担任总理的政府。三个先后担任总理的是巴莫、吴布和吴素,他们在上台前无不口口声声地称自己为缅甸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把自己打扮成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英雄,但他们一登上总理的“宝座”,又无不充当英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镇压本国同胞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而到他们一下台或一失势时,又要打起民族主义的旗帜,以争取本国人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缅甸近代史上一个颇为引入注目的现象,它充分反映了缅甸地主资产阶级上层代表人物的软弱性、怯懦性和多变性。

    殖民地缅甸的第一任总理,是巴莫。他是缅甸盂族人。在缅甸还很少有人象他那样,得到过那么多的外国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有印度的、英国的和法国的,也很少有人象他那样,复一杂多变。他在1931年为萨耶山的辩护律师,1933年是“反分治派”的主要领导人,但1934年又参加殖民地政府,担任教育部长。1936年大选前,他却又成为“穷人党”创建人,提出减租减税、选举产生村长、给农民更多的信贷、实行义务教育、进行农村建设等竞选目标。尽管他领导的派别在大选中不过获得16个席位,他却通过大耍手腕,在1937年出任殖民地政府总理。

    巴莫内阁的成员,包括了缅甸主要的地主资产阶级派别的代表。工商部长登貌是巴莫的谋士和亲密合作者。土地和税收部长吴布在“五花联盟”中地位仅次于吴巴佩。内务部长吴漂登是吴漆莱派的重要人物。农村部长苏佩达是有影响的克伦人。财政部长昂觉是阿拉干人领袖。部长的薪水每年是2500卢比,1938年4月又改为每月250卢比,此外还有车贴、会议费等补助。当时缅甸石油工人的月工资仅13卢比。

    1937年5月,巴莫飞往伦敦参加英国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和此后的帝国会议。他尝到了一个殖民地“总理”在宗主国的滋味。巴莫在会上几乎无事可干。他参加了开幕式、闭幕式和一些讨论贸易问题的会议,但被排除于主要会议之外,甚至不能读到有关国防和外交方面的文件。他在会上的讲话稿,要经英国国务秘书审阅。帝国会议使在国内盛气凌人的巴莫,受到了一次不小的凌辱。但巴莫吞下了这个苦果。

    巴莫政府时期,缅甸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巴莫政府充当了英帝国主义镇压缅甸人民的工具。1938年1月石油工人罢工爆发后,巴莫和登貌亲自出马,到仁安羌油田,要工人停止罢工。同年4月,警方禁止“我缅人协会”在当地活动,解雇工人1850人。巴莫政府由于镇压工人罢工,完全丧失了人心。

    油田工人罢工还没有平息,1938年7月至8月,仰光又发生印度人和缅甸人之间的大规模冲突。这次冲突的导火线是缅甸穆斯林貌瑞皮的一本反佛教的小册子,但冲突反映了缅甸人和印度人在经济、宗教和民族上的矛盾。巴莫政府未能及时制止冲突的扩大和蔓延。在两个月的冲突中,有192个印度人被打死,878个印度人被打伤,也有一些缅甸人在冲突中丧生,伤亡总数达1084人。这是缅甸前所未有的悲剧性的缅印民族间的冲突。

    巴莫政府对人民反英斗争的镇压和印缅人冲突造成的流血事件,在缅甸引起了普遍的不满。政客吴素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努力推倒巴莫,取而代之。吴素生于1900年,是富有的地主之子,曾入加尔各答大学读书,但没有获得学位,1931年声称支持萨耶山,甚至自称为“咖咙素”以沽名钓誉,1938年2月成为《太阳报》主编,同年建立“爱国党”。他得到缅甸最大的地主兴实达吴妙和勃固吴盛温的支持。1938年8月,吴素对巴莫内阁的不信任案以61:66的微弱少数被击败10吴素以更激进的面目四出活动,争取工人和“我缅人协会”的支持,发起“公民不服从运动’’。

    1939年1月,反对英帝国主义和巴莫傀儡政府的浪潮席卷了全缅甸。1月19日晚上,有人向巴莫的汽车扔了一颗炸弹。英缅总督认为巴莫“已经是和平的一个障碍”,决定换马。2月16日,殖民地议会以70:17通过了对巴莫的不信任案。“五花联盟”的吴布接任总理,拉拢吴素及其爱国党。吴素摇身一变,成为殖民地政府的农业部长。吴布政府继续镇压“我缅人协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还下令禁止三十种左翼书刊的流传。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宣战,缅甸也被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围绕着缅甸是否参战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参战,在缅甸又掀起了阵阵政治风浪。下台总理巴莫又以一个民族主义者的面目出现,于1939年10月成为“缅甸自由集团”的领导人。“自由集团”这一名称仿效了印度著名的反英民族主义者昌德拉.鲍斯的“前进集团”。“自由集团”要求英国承认缅甸的独立权,为召开制宪会议作准备,把总督置于内阁的监督之下。1940年1月,野心勃勃而善于趋时投机的吴素,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并指责英国邀请了印度代表却不邀请缅甸代表去伦敦参加政治谈判,是对缅甸的歧视。1940年2月23日,殖民地议会通过的决议,也弥漫着民族主义的情绪。决议说:“英国政府未经得到缅甸人民的同意,就使缅甸参加大不列颠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它又完全无视缅甸人的意见,通过法律,采取措施,限制缅甸政府的权力和活动。……本议会认为,政府应向英国政府转达:本着与目前这场战事所宣称的目的一致的精神,为了保证取得缅甸人民的合作,亟需把民主的原则直接用于缅甸。缅甸的政策由本国人民指导,承认缅甸的独立,制定自己的宪法”。

    吴布政府已陷于极为尴尬的处境。但是,它的地位决定了它只能秉承英国主子的旨意,镇压国内人民的反英斗争,弄得声名狼藉。1940年9月,吴巴佩在殖民地议会提出对吴布政府的不信任案,吴素突然退出政府,加入反对派。9月7日,吴布政府倒台,英国总督任命吴素组织新政府。

    吴素一当上殖民地政府总理,就改变了过去的调子,他放弃了给予缅甸独立的要求,主张通过合法的程序,取得英帝国内的自治领的地位。他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镇压“我缅人协会”和他的政敌,甚至对吴巴佩这样的有声望的保守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放过。他还下令禁止除了他的《太阳报》之外的所有报刊,禁止40多种书刊。同时为了争取人心特别是争取佛教僧侣的支持,他又采取了一些民族主义的政策,提出建立巴利文教育制度,成立佛教大学,实现文职部门官员、职员的缅甸化,由缅甸人来接管政府部门。

    1941年10月,吴素到达伦敦,向丘吉尔提出缅甸地位问题,丘吉尔毫不客气地教训道,“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关系到我们生存的斗争,现在还不是谈(缅甸的)宪法问题之类的事情的时候。关于缅甸的地位问题,只有到战后才能解决”。

    吴素对英国主子深感失望,决心改换门庭,另投新主。他从英国返回缅甸的途中,于1941年12月29日到达里斯本,与日本驻葡萄牙大使拉上关系,进行密谈,同意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建立“自由缅甸政府”。1942年1月7日,丘吉尔收到美国海军部提供的秘密情报,下令逮捕吴素。1月12日,吴素在巴勒斯坦的泰巴列被英军拘禁,随后被送到英属乌干达(一直被拘留到1945年)。1942年1月17日,英国战时内阁发表公告说:

    “从有关吴素访问英国后的活动的报告中获悉,自从对日战争爆发后,他一直同日本当局接触。吴素本人已承认,这是事实。女王陛下的政府因此被迫拘留他,让他回缅甸是不可能的。”

    英国政府的这份公告1942年1月19日在缅甸公布后,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缅甸人民对反复无常的政客吴素早已不感兴趣。继吴素出任殖民地政府总理的是右翼政客吴波达,他不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总督根据《1935年缅甸政府组织法》第139条,已经独揽行政上和立法上的一切大权。日本侵略缅甸的战争,在1941年12月11日就已经开始。到1942年1月,5万日军大举入侵缅甸。缅甸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果敢资讯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1-11 20:42 , Processed in 0.26066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