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0月21日至31日
地图1,军事地图 感谢蒋志明提供
地图2,根据王曦讲述手绘草图
之所以把这次作战命名为会战,是因为第一,参加作战的部队有404部队,303部队,107部队全部;第二,作战范围广,主战场在勐既中心,另有东坎拔点和阻击,扳羊卡围困,岗外阻击;第三,作战时间长,应为十天之久;第四,作战消耗极大;第五,会战后果严重且深远。
勐既是东北军区的摇篮。此次会战后,东北军区再没有第二次完全进驻勐既,把勐既作为稳固军事基地。
战前背景
部队南下回归。接连打了雷门,迪马,楠由这三次成功彻底的歼灭战。
雷门(7月21日)打掉的是快6营一个战线;
迪马(8月15日)打掉的是快6营一个整连,一个炮排加一支突击队;
楠由(10月6日)歼灭的是步2营的一个战线;
三次作战相隔都在一个月左右。(注:还不包括107营,3037营在根据地外围开展的游击伏击战,仅107营在短短一个月间先后造成200余敌军死伤)
这三次作战都是在主力部队南下回归严重减员的情况下实施的。而且主打部队都是303番号老部队。
紧接着,10月21日举行了勐既会战。
战前态势
缅军在接连三次遭到成建制部队(战线以上规模)被歼灭惨败后,整个统帅部紧急动员,调动大批部队北上。迪马,楠由两次战场靠北,而敌军迅速北上合拢挤压,遂占领部分勐既地区。克耶(3?)营在勐既核心地带布防,最大阵地设于满崩后山高地,以此遏制勐既坝区。另,紧挨勐既街市东侧小高地,被称作“红土包包”的原自卫队营盘作为支撑备用据点,一旦有战事则起用;一股部队甚至抵达勐既北侧要道扳羊卡高地,此地系勐既至勐杭上下交通必经之途。另,缅军新增援部队已经出发前往勐既方向。这几路部队都是依靠大莫宜至勐既的简易公路开进的。这条简易公路平坦且很少弯路,当时旱季可以通机动车。而大莫宜一直都是缅军前进指挥部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