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既 会 战(外 篇) 一,缅军克耶营 该营在缅共东北军区部队忙于北上举行雷门,迪马,楠由逐次作战(注:三次作战都靠根据地以西以北,尤其后两次)的空隙,整个营进驻勐既地区。营部设在纳列(掸族寨);一个加强连加炮连(?)在满崩后山建立核心阵地;一个连(或一个半连)占据扳羊卡,扳羊卡是一个长形山包,坡度低缓,稍显宽大,地处勐既坝区公萨掸寨西北面,是勐杭大路南行抵达勐既坝区前一块要地;另有一个连驻守纳列以西至囊隆大路口。这三处主要驻防将克耶营营部围住,向西向北抵御缅共部队,向西南保障至大莫宜交通要道。这三处都打响。 二,东北军区指挥部 指挥部开设于囊隆(在《幽静的民族圣地,来耘的勐既神游》一文中称“隆隆”。1969年中3营营部曾驻。囊隆离战线一个多小时路程。 三,作战期间态势分析 缅军增援部队沿简易公路进至东坎底下便没有继续前行,而是占据简易公路沿线以南。根据缅军炮队动向,似乎只有这一条道路进入勐既坝区接应或者解救克耶营。勐既正南方向山路险峻曲折;由西北方向下来更无从谈起。所以战事至最后关口,缅军方面的动摇可想而知,——如果缅共部队还有实力,或者4045顺利打下满崩后山主阵地,则克耶营营部势必完蛋,被包饺子了。 四,东北军区软肋 可是,勐既会战的设计建立在东北军区的软肋上。作战部队人数在经历多次强烈战斗后消耗极大但得不到补充。即便满崩后山打下来,主力部队势必面对克耶营剩余部队的奋力突围,增援部队的接应。如果应对围歼克耶营剩余部队(三个连加一个营部),同时打援(无法得知可能上来多少部队)——前者4048加特务营;后者以1营加107;另4045还没打上的部队两个连加炮连还要警戒正南方向情况。那么应对这整个复杂而过大的局面,增加预备队,则一个4048加总部特务营(半个)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当时决定撤出战斗,明智正确。否则战线交织,不能速决(根据笔者等判断,当时情形之下,已不可能速战速决了)消耗愈发严重,无法收拾。 五,临时抽调突击队员 1营兵员不够。28日晚上3连的欧举突击队不得不从其他连队抽调人员。如,黄祖国从1连,刘国庆从2连抽调。此次坚决凌厉的攻坚战突击队阵亡六(七?)人。 六,彭书有关讲述是否笔误 彭书在提及这段时期敌我双方态势时写道,敌军曾一度占领勐杭(大意)。此处似笔误。从1969年年中开始,勐杭始终没有被缅军占领。勐杭如果丢掉,贵概根据地立刻回到1968年中,则将近三分之二都不在了。彭书中提及黄春和武兴存二位阵亡时间是否系笔误? 七,勐既会战结束后 部队疲惫到了极点。可以这样说,整个1970年消耗的作战兵员都是裤脚兵。1971年根据二月党扩会决议部队才开始在根据地招兵。年中以后部队出现一定数量和同批一个寨子的本地兵员。比如黑勐龙兵,勐波兵,棒先兵,棒赛兵,英腊兵,小勐波兵。 八,1971年“勐既游击战” 回到本文补遗开始——克耶营营部和部队布防不敢进入勐既坝区核心地带。就在勐既地区被缅军占据时期,几乎所有寨子都有我方民兵,无人不知的是满崩汉人寨的民兵,整个寨子都是汉族“一贯道”教友,他们都是人民军的铁杆死党。掸族寨子的男女老少都是人民军的同情者和保护者,男性民兵的骁勇坚忍,使得裤脚兵百感交集。勐既区委一直存在,由一批罗先老兵组成,有了他(她)们当地克钦族民众获得信心。游击战时期,一度,小队小组出入坝区如同回老家。有的时候吃饭睡觉民兵老乡都来照顾。民兵带路指引,埋设地雷,挑锅做饭,抬伤员,化妆赶街侦察敌情。记载里有民兵死于缅军伏击,或被自己埋设的地雷炸伤炸死,或被缅军俘获杀害。有的从此和家人分离干脆穿上军装跟着部队远走高飞。许多事情让老裤脚兵们至今无法忘怀。 挚友刘画家,69年雨季当兵不久来到勐既。为此地陌生美景所撼。留下很多素描和水彩画。每每念及无限哀伤。互相屡次念叨“何时再回去勐既看看?”裤脚兵匆匆过往,带给的和留下的,是战争。无论如何我们从个人良知上愧对这些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