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后在张府内院合影
2009年3月17日下午2点45分开始采访张德文(于清水河张府)
明振辉陪同
张来畇:就1989年3月11日前后发生的事情,请张德文副司令员做一个介绍。
张德文:
当时就不谈及这些(1989,3,11)。缅共84(85)年在邦桑开党代会。我当时看果敢佤邦形势。会开得很长,下面议论不一。我不参与此次会议。 缅共中央提出中央候补委员名单,其中一部分下缅甸学生领袖。当时看法大了。仰光,老缅,搞大缅族主义。等等。赵尼来对我说,老张,现在还需要我们佤邦扛枪,以后打到瓦城我们连做饭(他们——缅共)都不要了。(大意) 此种情绪! 彭主席在霍岛,找我两三次。说,我们这样跟(他们)下去,没有前途可言。后来到果敢,再与彭家富,大顺,杨忠卫,李宗祥谈。我们在昔娥,谈了各自看法,交换了意见。是否继续跟(缅共)下去?我又去霍岛找彭主席。说了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不动则已,要动就在邦桑。不是把中央从革命队伍中赶出去,这样会引起看法。我建议要迫使中央调整重组,改组。是非暴力的,不是把缅共领导人清除出革命队伍,不是下野。 当时中国也在进行改革开放。 (注:中间打电话,偶然听到张与对方提及正在和原来军区政治部的‘张干事’,还有明振辉在一起等等) 我就这样吧不成熟的想法,建议给彭。 (应该)在邦桑,不应该在果敢。不局限于果敢民族!这种可能性大不大?彭给我的感觉是,在邦桑是无法把握的。他是军区副司令员,但不在邦桑。脱离部队和各机关。情况不了解。 我当时在财政部工作。一直与某某工作,大量时间在一起。当时军区警卫营干部是周五十,王小兴(军区警卫营后期人事), 我觉得至少应该有一个奋斗目标,政治信仰。如局限于果敢,则政治生涯到此结束。 这些活动泄露了。被中央和军区知道。我则两面受影响,(中央,果敢)我很为难,人在景洪,想要回避,甚至还有可能去泰国。大顺到景洪把我找到,一直把我拉回果敢。这已经是(八九年)三月八日(?),过几天宣布终止缅共领导。要我进南伞到镇康县外办主任处做(关于这次事情的)通报,强调并非反共,而是…… 在昔娥,彭对我说,从黄昏谈到天亮。非常焦虑,反复考量。我回答的具体可行方案方面也没有。总之,觉得政治生涯到此了。我们生活在缅甸,必须与政府当局取得联系。这一点他同意了。派我(“只有你去”)下去。罗星汉不久上来木姐,他闻讯进果敢。在昔娥一天,又返回。 我下去前,罗星汉旧部杨文清到清水河接我下去。在腊戌见了丹埃,少校处长,然后他报请仰光。钦纽派丁温上来,他是军事情报局特勤组处中校处长。这是第一次接触,所谈内容报请仰光。 第一次的正式会谈,应是4月14日。就在这里(清水河)。政府方面有丁温,丹埃;果敢方面除李尼门,刘国玺以外,彭等七位同盟军总部领导人均在。这一次正式会谈的主要议题就是停火。对方还带上了地图,双方在地图上用红笔划出了由清水河为起点,经水沟洼、大光山以北、大明山以北,花竹丫巴以北直至萨尔温江渡口的停火线。这是当时原敌我双方的实际军事控制线。 第一次正式会晤和谈判的地点在清水河寨的一处天然岩石堆处,当地人又叫这个地方为“马路岩房”,当时只有杨二,穆老民两家人家常住在此。 记得政府随后在4月底便通知送来了500万文缅币,作为果敢同盟军的军饷。 张德文补充:4月11日下去腊戌,是第一次接触。与丹埃并没有谈什么。(丹埃是9号情报局局长——9号是腊戌情报局统称,8号是密支那情报局统称)我以彭总司令派遣的信使名义——很保密——只是把彭的意思传过去。丹埃也没有具体的答复,但他很重视,表示会立即报仰光。次日上午有回复,要达成停战协议。政府方面表示欢迎,接受果敢方面的意见,具体事项有待双方下一步商谈。 4月14日达成口头停火协议(张注:应该是‘停战’,不应为‘停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