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员:王子瑜
一、不论你怎么做都会有人说三道四,而你的所做所为也绝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罗兴亚人问题虽然在缅甸国内形成了极少有的党政军民“统一立场”,但外界却众说纷纭态度迥异,其中世界各国的穆斯林裔更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地力挺罗兴亚人,甚至有多国政要出面为罗兴亚人站台和声援。缅甸当局因此受到多个西方媒体的谴责,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更是饱受诟病。 上百万孟加拉移民罗兴亚人在缅甸要求公民权、生权存,这确实是一件令缅甸执政集团头疼的大麻烦,对内对外都难以做出满意交待,本来民盟政府委托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组成的“若开邦顾问委员会”已经拿出了解决方案报告,但是经“罗兴亚拯救军”采取恐怖主义手段一闹,更加使得罗兴亚人问题复杂化和国际化。而且多方势力交织其间错综复杂。冲突当中所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更是成为国际关注焦点。 联合国于9月13日召开了安理会闭门会议,会后只表示为若开邦事件感到忧心,但尚未表露下一步计划和举措。
罗兴亚人问题原本就是缅甸的一个历史顽疾,从未得到有效治疗,但近些年来,这个问题却总是被远在欧洲的媒体拿来说事,然而天下间又有什么事是没有人说三道四的呢?有些事确实凭借舆论压力来敦促能收获奇效,而各国政要无不深谙此道。因此,可以断定罗兴亚人问题将会持续被媒体聚焦。
二、血浓于水的种族情感,穆斯林族裔表现尤为热烈 罗兴亚人的不幸遭遇引来的不单单是同为穆斯林族裔情感上的关怀,而是实实在在地支持和声援,相较于果敢汉人遭到压迫时世界华人的反映,立马可以看出这两个族群民族性格上的差异。同样是血浓于水,但世界各国的穆斯林族裔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迅速地相继站出来声援同一血源、同一文化、同一信仰的民族同胞,从这一表现来看,笔者感觉穆斯林裔的民族热血似乎比汉民族更浓一些。 近百万人聚集俄罗斯车臣首府,抗议缅甸若开邦暴力冲突
三、摸鱼的人总会先把水搅混,寻机的政客们最爱混乱时局 罗兴亚人问题不仅搅乱了若开邦的局势,就连缅甸军政的整个动向都已受其牵引。尤其是在罗兴亚拯救军叫嚣着要向缅甸各大城市发动袭击之后,让缅甸各界都绷紧了神经。 缅甸乱了,对本国人民和周边国家肯定是不利的,但对某些国家和本国俟机而动的政客们是有利的。所以,对于缅甸罗兴亚人问题,有人希望暴风雨来得再猛烈一点,有的则希望尽快平息。于是,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看似无关的人,却超级关心起了若开邦的时局。天下人关心天下事,并非仅为“情怀”而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
四、“人权”是个概念武器,怎么使取决于利益需要 人权这东西原来不仅可借以自保,还可用以伤敌。这是笔者在若开邦暴力冲突当中又一观感。
同样是以暴制暴,被定义为“捍卫人权”还是“违犯人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聚焦的偏向。同样是极端暴力行为,同样是人权概念,不禁令人纳闷,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笔者于此再次惊叹话语权的霸道,以及媒体做为第四权力左右是非的强悍。
五、人道危机是一条舆论高压线,谁碰谁遭殃 奉命前往若开邦执行清剿恐怖分子任务的缅甸军警,因被媒体报料手段极端侵犯当地平民的人权而引发了联合国对人道危机的担忧。政府和军方也因此受到来自各国的谴责。可见不论是维权也好,还是平乱也罢,一旦手段极端触及人道危机这条高压线,受害人也会变成各大媒体上的作恶者。其间火候在火力集中的暴乱时刻确实极难把握,稍有轻忽即导致指挥失控,不可不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