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夫子 于 2015-7-23 02:48 PM 编辑
作者:李华刚 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已成孤家寡人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景山自杀。1646年,居住在南京柳树湾大石板的朱由检血脉同宗兄弟朱由榔闻清军南下,在李定国、白文选、傅友德、沐英的护卫下带1500名随从星夜离开南京,南迁广州,后在广东肇庆登基称帝,继承大明法统,称永历帝。
1660年,吴三桂引清军一路打到广东,永历帝朱由榔带千余明朝官民离开广州,从广东、广西、贵州,一路败逃到云南昆明,建立“滇都”。后闻吴三桂兵至,遂逃往缅甸,缅王收留。1661年,吴三桂带清兵打进缅甸,逼缅王莽白交出朱由榔。缅王无义,背叛朋友, 以过江吃咒水盟誓为名,诈袭永历帝君臣,并将永历帝交予吴三桂,史称“咒水之难”。吴三桂将末代明皇押回昆明,囚禁在篦子坡头的金禅寺内。1662年,在一个微雨纷飞的午后,在柳岸闻莺的翠湖湖畔,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在昆明逼死坡,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死亡,明朝正式灭亡,但台湾郑成功仍沿用大明“永历”年号,与大清抗衡50余年。
永历帝死后,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千余明朝溃兵“宁死忠明不降清”,拒绝清军劝降,逃亡到缅北荒山麻栗坝,和生活这一带的掸、克钦和克伦等原始部族争夺生存资源,而原著民远不是这些如狼似虎的汉家职业军人的对手,于是远迁周边高山。
从1662年开始,大明难民们得以休养生息,顽强地在现今的缅北荒山生存了下来,这时,远在千里的缅族人还从未到过缅北地区。大明难民是缅北地区的原著民,他们就是今天果敢人的祖先。与此同时,太平洋彼岸的欧洲移民驾着“五月花”号航行到了美洲,开始了与明朝溃兵同样的异乡拓荒生活,果敢人祖先与美国人祖先于同一时期开始了异乡生存战。
十七世纪末,清政府在缅甸登尼设立“木邦宣慰司”,但由于鞭长莫及,实际上统而不治,成为“化外之邦”,果敢土司既不臣服于清朝皇帝,也不受制于缅族政府,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果敢土司延承了中国明朝官僚制度,1959年以前,果敢行政机构官职仍用明朝官职来命名,如“守备、千总、把总”,庙宇里供奉的是孔子和关公,学校里教的是《三字经》。
1739年,果敢村民杨献才率村民打退了土匪入侵,成为了果敢首领,杨家威权势力在果敢自发崛起。1758年杨献才去世,杨维兴接替父亲职位成为土司。土司在果敢权威至高无上,当土司离开衙门出外办事时,队伍由两面大鋩鸣锣开道,后面是6名旗手,旗手后是30名卫兵,土司骑马走在卫队中间。
1840年,杨家第四代领导者杨国华被清朝册封为世袭果敢县土司,成为中央认可的汉人土司政权,然而,为求平安,杨氏土司同时向中国及缅甸两头进贡。从这时起,果敢在地理上处在中缅夹心地所带来的“归属困惑”局面开始产生了,直到2015年时仍未解决。
据杨氏家谱记载:雍正七年,杨高学长子杨映曾被清朝赐封为“世袭果敢县知县”,遗留下果敢土司衙门官印“世袭果敢县正堂”。华人在果敢地区定居后,一直归属中国清朝政府管治,只是由于地处偏远,管理力度远逊于内地城市,果敢人不蓄辫不剃发, 清政府就未能干预。350年来果敢领土上全是汉族,没有一个缅族人,自缅甸皇帝兵德烈以来,历代缅甸政府从来没有实际管辖过这片土地,所谓“果敢自古以来就是缅甸领土”的缅甸官方说法难以得到历史事实的佐证。
1897年,李鸿章与英使窦纳乐订立《中英续议缅甸条约》,将本属中国的果敢划入英属缅甸,至于李鸿章为什么对果敢“未战即卖”,这对明明打了胜仗也要与法国签订卖国的《中法会定越南条约》的李鸿章来说并不奇怪,“未战即卖”总比“战胜也卖”强吧。况且,李鸿章又刚刚与日本签定了《马关条约》,区区果敢总比台湾要小得多,台湾都割走了,割个果敢又算得了什么?对满清而言,卖国已成瘾,有必要时卖,没必要时也卖。于是,从这时起,果敢人与台湾人一样,瞬间莫名其妙地成了外国人。
如果说中国内地经历了从明亡降清和反清共和之路的话,那么,果敢则从未走此路,而是350年来一直顽固地保留着明朝正统汉文化,比如,果敢男人从未留过辫子,也未穿着大清朝服,汉家男儿原始血性从未遭外族阉割。直自民国初年,果敢百姓仍保留着明朝汉人装束,相比好不容易才“驱除鞑虏”的中国内地,果敢显然更“中国”。由于果敢人是明朝皇族后人,今天果敢语中仍保留了相当明朝时期的官话,中国内地人根本听不懂,而云南大学的中国语言学教授则在明史中作了清楚的考证。
果敢人一直对外称自己是明代皇家后裔,祖籍是南京应天府柳树湾。1983年,云南省弥勒县政府给南京有关部门去公函,称该县汉人祖籍是南京应天府柳树湾大石板,要求帮助查找地名。南京历史专家经反复调查,最终确定柳树湾在南京城东南角,即今南京市御道街。当年柳树湾驻扎着大量军队,后随傅友德、沐英出征云南不归,弥勒县与果敢人祖籍均为南京应天府柳树湾大石板,永历帝死后,一族人兵分两路,一路来到了果敢,一路迁到了弥勒。
二战时,昂山素姬之父、缅甸人民自由同盟领导人昂山与日军合作,缅军与日军并肩作战,给予中国远征军以极大打击。由于昂山出色的反华表现,被日军授予了“大佐”军衔,被邀请至日本接受天皇授勋。果敢在缅甸历史上的最大特点是不融入缅甸社会,但如果抗战时果敢已融入缅甸社会,势必与日军联手抗华,则中国败矣!此时,对果敢而言,民族与国家是矛盾的,若忠于国家则必联日反华,若忠于民族则必联华反日。
1942年初,日本人打着“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旗号“解放”了缅甸,深得缅甸人民欢迎,国民政府欲守对外补给线而出兵缅甸时处处碰壁,唯一给予中国远征军实质性帮助的就只有果敢。
1942年中期,果敢土司杨文炳违反缅政府命令组织“果敢抗日自卫队”,单方面宣布抗日, 不管缅政府同意与否,赴重庆面见蒋介石,欲率全体果敢军民回归祖国。蒋怕得罪英国而未首肯,只是按同宗血统原则给予果敢人以中华民国国籍(双重国籍),并授杨文炳远征军上校军衔,任命为果敢抗日自卫队司令,赠送给他一把雕刻着“中正”的佩剑,一个镶有一面中国国旗的勋章,将果敢人民自卫队划归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指挥指挥。 |